摘要: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大量的MOOC教學平臺。在我國“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各高校開始注重在線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本文以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為例,闡述了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計算機系統操作課程基于MOOC平臺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相關理念,并且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強化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經過實踐表明,在MOOC平臺的支持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吸收和掌握相關知識點,并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MOOC平臺;混合式教學
一、引言
高校教學模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不斷變革,MOOC是近年來“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產物,它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并具備豐富的教學資源,備受廣大教師同仁以及學生的喜愛。計算機系統操作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混合式教學模式主要以線上預習、線下學習、線上鞏固等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并通過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實現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基于MOOC平臺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混合式教學架構
(一)基于MO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概論
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為建構主義。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育者的幫助,通過協作、交流、學習等方式獲得意義的構建。而在基于MOOC資源的混合式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發展興趣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需求利用海量的互聯網資源,以“零存整取”的方式進行學習,通過碎片化的知識學習以及后續的知識整合,從而建立個性化的知識體系。基于MO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是指利用“互聯網+教育”的模式,將傳統教學模式與MOOC平臺優勢相結合,依托于MOOC平臺資源,開展線上線下以及其他模式的混合式教學[1]。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能夠體現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主導者的作用,還能夠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同時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性等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二)基于MO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的優勢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已經成為學習者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基于MOOC平臺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培養出一批具備計算機操作系統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優秀人才[2]。首先,基于MOOC平臺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可以借助全球優質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全面的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應用技巧。另外,基于MOOC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在線學習、云端實驗等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知識點。最后,通過在線實驗、仿真實驗等方式,學生可以在課程學習過程中逐步掌握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實際操作技能,從而提升實踐能力。
三、基于MOOC平臺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研究
(一)基于MOOC平臺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的培養目標
在培養計算機操作系統領域的人才方面,首先,基于MOOC平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掌握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了解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結構和體系,從而具備從事計算機操作系統相關工作的基礎知識。其次,學生應該通過課程學習掌握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應用技能,了解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常見應用場景和應用方法,從而具備在實際工作中熟練應用計算機操作系統的能力。最后,該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系統開發能力,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相關開發工具和技術,從而具備從事計算機操作系統開發相關工作的能力。
(二)基于MOOC平臺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的教學內容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操作系統已成為計算機科學和工程領域的重要課程之一。但傳統的課堂教學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無法滿足學生對實踐和深度學習的需求。而MOOC作為在線教育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互動和交流機會。許多知名高校和機構開設了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并提供了大量的視頻、文本、實驗和練習等資源。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訪問這些資源,并自主學習和掌握課程內容。基于MOOC平臺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系統、網絡通信等方面。教學資源可以來源于各種MOOC網站,如Coursera、edX、Udacity等,也可以來源于國內外高校的開源教材和實驗平臺[3]。
(三)基于MOOC平臺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的教學方法
在開展基于MOOC平臺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混合式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選用直接影響著教學成效。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和提升實踐能力,首先,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甄選適合的MOOC資源,可以選擇來自知名大學或教育機構的線上課程資源。在甄選資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課程的教學質量、內容豐富度、難度等。其次,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本學情與個體差異性,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再次,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如視頻教學、在線答疑、實驗操作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最后,計算機系統課程是一門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課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提供在線實驗環境、組織實驗競賽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操作系統的原理和技能。
四、基于MOOC平臺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實踐
結合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的特點與學生的基本學情,依托于MOOC平臺資源,本課程設計主要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課前階段進行線上預習
在正式開始課程之前,教師需要根據日常教學進度,設計基于MOOC平臺資源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思路,充分考慮學生的基本學情以及當前發展區,為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架構,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針對性地設計和完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
1.設計與開發自主學習任務清單
設計與開發學習任務清單的目的在于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明確的方向,其主要包括課程基本信息、學習指南、課前學習任務、課堂活動預告四部分[4]。課程信息部分需要依托于MOOC平臺資源,為學生提供與計算機操作系統相關的教材、參考資料和相關的視頻連接等基礎信息。學習指南主要包括與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詳細信息,例如,學生自主學習需要達成的學習目標、自主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點以及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建議等。以操作系統概念為例,在自主完成該課程內容學習后,學生需要對操作的功能、結構、設計原則等基本概念有深刻地了解。基于這一教學目標,在設計課前學習任務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初步掌握本次課程的相關知識點。課堂活動預告主要是向學生傳達教學活動開展的模式,或是以小學學習談論的形式,抑或是以PPT演示的形式,旨在讓學生可以針對性地進行準備活動。而操作系統概念課程主要以教師答疑解惑與學生匯報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進行自主課前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相關知識點理解困難或者在學習方法等有相關建議,可以利用MOOC線上教學平臺中留言功能,在指定的留言區域將上述問題與建議反饋給授課教師。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問題留言和學習建議等,掌握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情況,并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以此提升教學成效。
2.開發教學內容配套資源
MOOC平臺中有著海量的教學資源,教師需要針對課前自主學習任務的相關知識點與重難點知識,精選與教學內容符合的相關配套教學資源,并將精選、整理后的教學資源上傳至學習平臺,以便學生自行下載、觀看和學習。以操作系統概念這一課程為例,相關配套資源主要為教學課件、思維導圖、視頻鏈接、案例分析等,通過觀看學習這些配套資源,學生能夠有效地完成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并對相關知識點有初步地了解。
(二)課中階段進行線下學習
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雖然依托于MOOC平臺資源能夠豐富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資源,但是線下課堂教學仍然是教師和學生實現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另外,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具備較強的實踐性。基于此,教師需要在課中階段利用線下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課前疑難問題進行集中解答,并且組織學生進行上機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教師應當及時糾正學生的操作問題,消弭實踐活動的滯后性,促使學生能夠快速準確地掌握操作系統相關實踐操作,為其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基礎。
以“處理器管理中多中斷的響應與處理”一課為例,該課程需要學生判定中斷的優先級,并快速、有效地解決此類問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首先,教師針對課前留言區域內的常見性問題進行疑難解答,而其中一些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其次,該課程的知識點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性與實踐性,如果只依靠教材內容或者MOOC平臺資源課件的講解,學生很難真正地掌握該部分知識。而通過上機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其內在邏輯。與此同時,教師也能夠及時解答學生在實踐中出現的疑問,以強化相關知識的實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在開展線下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過程中構建個性化知識體系。在完成階段性的學習任務后,教師需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指導性評價,以此幫助學生了解在學習過程中欠缺的部分,方便課后復習時進行彌補。
五、基于MOOC平臺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的混合式教學評價
(一)教學評價體系構建
為了能夠全面地了解基于MO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需要構建包含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教學評價體系。其中,過程性評價需要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教學構成相適應,可以分為課前、課中、課后等階段性學習評價。另外,教師與學生都需要參與教學評價過程,以確保教學評價的多元化與公平性。
(二)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
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課前、課中、課后評價的評價主體也不同。課前階段性學習評價主要由教師完成,評價對象為學生課前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教師通過對學生上傳至MOOC學習平臺的課前學習任務完成情況以及相關留言等進行階段性評價,此部分成績可以占學生總成績的10%。課中階段性學習評價由教師以及學生共同合作完成,其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聽課狀態、學習任務完成情況、課堂參與程度等綜合表現,此部分成績占學生總成績的20%,其中教師評價部分占15%,學生互評占據5%。課后階段性評價同樣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主要形式為學生自評、互評以及教師評價三種,學生根據課中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及其他同學的評價,對自身的知識體系進行調整,并且修改、完善自己的學習成果,隨后上傳至MOOC學習平臺,教師以及其他同學可以對該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或留言,此部分成績占據總成績的10%,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各占據5%[5]。
總結性評價由教師獨立完成,主要是通過階段性的測驗來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其中相關知識點采用線上測驗、線上問答等形式來完成,而實踐部分可以通過學生上機操作或者模擬仿真實驗等進行測評。總結性評價占據學生學習成績的60%,其中知識點掌握情況占據25%,實踐操作能力占據35%。
六、結束語
綜合所述,基于MO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能夠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源,還能夠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通過MOOC平臺實施混合式教學,構建教學評價體系,可將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中線上資源與線下課堂教學融合,提升了學生計算機操作系統相關知識的吸收及實踐能力。
參" 考" 文" 獻
[1]趙衛東.基于MO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以“Web標準網頁設計”課程為例[J].現代信息科技,2019,3(14):110-112.
[2]李泓穎.計算機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J].電子技術,2022(02):97-99.
[3]王穎,王東江,黃萍.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實踐評估[J].集成電路應用,2021,38(09):70-71.
[4]馮靈清,劉宇晶.基于MOOC和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究與實踐——以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J].教育觀察,2022,11(34):68-70+86.
[5]張倩.后疫情時代藝術類高校“雙線融合”教學模式的建構與探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22(1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