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志榮
近年來,圍繞黨的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許多地方黨委、政府系統陸續實施了工作目標考核,一些地方人大常委會也效仿跟進,就人大工作開展情況對下級人大進行考核;有的還就鄉鎮人大負責人履職情況進行評價,其實施細則涉及貫徹黨委決策部署、會議召開、活動開展、代表工作、選舉任免、信息宣傳、特色亮點等諸多方面。此種以考促干之舉,客觀上營造了比學趕超、創優爭先的氛圍,有利于激發各級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但具體到人大系統,因其上下級關系的特殊性,加之多數人大工作難以量化的特點,直接開展考核有失偏頗。
憲法第一百零三條和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設立常務委員會,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可見人大常委會受同級人大監督、對同級人大負責。在地方組織法第五十條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行使的職權范圍中,涉及上下級人大關系的內容共有三款,即第一款“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的遵守和執行”;第十一款“撤銷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不適當的決議”;第十八款“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補選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出缺的代表和罷免個別代表”。其中前兩款職權的行使主要是通過執法檢查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的方式,第十八款規定的是對上級人大代表的補選和監督問題。憲法和地方組織法并沒有像規定地方政府上下級之間的工作領導關系那樣,明確上下級人大的領導關系。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上下級關系實質上是法律上的監督關系、業務上的指導關系和工作上的聯系關系。工作考核是一種上級領導機關對下級被領導機關實行的目標責任管理機制,若無上下級領導關系,此類考核也缺乏前提條件。而無論黨委,還是政府,其上下級領導關系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開展考核就順理成章。
再從地方人大工作的特點來看,無論是監督權,還是決定權的行使,都應緊扣本級黨委重大決策部署、本行政區域改革發展大局和地方百姓的關切開展。由于區域不同,工作的重心、推進難度及優先順序等差別的客觀存在,增強了量化的難度,用同一種標準來考核顯然缺乏合理性、科學性。若設置一些定性指標打“印象分”,則極易受人為因素干擾。
其實,地方人大尤其是基層人大工作開展的質效如何,與同級黨委的重視程度、支持保障和政府及其部門的配合有著極大的關系。如在全國人大的推動下,雖然鄉鎮人大主席實行了專職配備,但“專職不?!钡默F象在一些地方仍較普遍,許多鄉鎮人大主席不但參與黨委的分工,還參與政府的分工,既當“運動員”又當“ 裁判員”,人大工作成了“副業”。這是一些地方黨委對基層人大工作弱化的表現,顯然難以適應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新形勢新任務。
對此,應換一種思路開展考核。上級人大可建議同級黨委將人大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考核的范疇,從真正體現人員專職化配備、推動依法履職、守正創新、人大干部培養交流等方面入手,由上級黨委考核下級黨委是否真正將人大工作擺上應有的位置,納入整體工作布局,促進人大工作有為有位。同時要求政府在開展高質量發展考核時,將下級政府認真落實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整改落實審議意見和承辦代表議案建議等接受人大監督、支持和配合人大工作等情況納入考核范疇。此種間接考核,既于法有據,又抓住了要害,對人大工作的實際推動效果也顯而易見,不妨試行。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