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勇
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活動中,結合田徑教育教學項目設計科學的教學體系,能激發初中生的終身體育運動意識,促進學生終身運動素養的培養,保障體育教學活動高效化開展。本文從初中田徑課堂教學入手,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激活和終身體育運動技能的培養進行了探究,旨在能充分發揮田徑課堂教學活動的作用,保障學生的終身體育運動能力得到高效化的培養,全面增強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綜合組織實施效果,使初中田徑教學能實現科學發展的目標,保障初中生的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得到高效化的訓練。
隨著《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深度貫徹落實,初中田徑課堂教學活動的方向也出現了變化,不僅關注學生體育技能的高效化訓練,并且在教學實踐中還重視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希望能借助科學的教學指導,促進學生體育運動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初中田徑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從不同的視角解讀終身體育教育的要求,系統的組織開展田徑訓練指導活動,保障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得到有效地激活,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體育精神和運動理念,切實凸顯初中田徑課堂教學活動的價值。
1 初中田徑課堂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性
在初中階段的體育課堂教學指導實踐中,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和運動能力的激發,能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極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打造高效化的體育課堂。具體分析,初中田徑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教育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
1.1 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運動習慣
在改革初中田徑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將終身體育運動意識的激活作為重要的基礎,從不同的視角探索教學活動的科學設計和規劃,在教學中會有意識地從激發學生運動潛能、鍛煉學生自主運動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的角度,優化教學指導活動,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學生運動素養的高效化培養。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指導能助力學生良好運動意識和習慣的形成,能使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的田徑運動狀態,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動訓練能力。
1.2 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基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科學的設計田徑教學活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能夠篩選合適的教學素材、設計能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教學項目,還會引導學生學習科學設計田徑運動方案和運動負荷的方法,確保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據自身身體素質情況、自身生活狀態情況設計體育運動計劃,保持良好的狀態參與到體育運動教學實踐中。這樣就能通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訓練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田徑運動知識的同時,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運動方式,從而助力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確保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得到顯著的改善和提升。
1.3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在田徑課堂教學指導實踐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是重點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體質健康的培養和保障,能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運動規律、興趣愛好確定合理化的田徑訓練方案和訓練計劃,而在科學的田徑運動學習和訓練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會得到極大地改善,身體協調素質、柔韌素質、耐力素質、速度素質、力量素質也會出現明顯積極的變化,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身體機能,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為初中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2 初中體育田徑課堂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措施
體育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和落實要求在教學實踐中關注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激活和培養,能改善體育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優化。因此新時期在初中田徑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強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視,從多角度開展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的體育運動潛能得到充分的激活,切實夯實教學改革的基礎。下面就基于田徑課堂教學活動的創新開發,設計科學的終身體育意識教育活動體系:
2.1 優化課堂導入,滲透終身體育運動理念
從初中生思想意識發展的一般規律角度進行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對于學生運動意識、體育意識的培養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只有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高度,才能驅使學生形成特定的思想意識,讓學生從精神領域加強對體育運動教育的認識。因此在開展田徑教學指導活動的過程中,要想初中生認識到終身體育的重要性,激活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適當的理論分析、意識引導,使學生從認知領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使他們能形成終身體育運動的思想觀念,從而帶動初中生主動學習田徑課程知識。
以田徑課堂教學中接力跑教學活動為例進行分析,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可以先組織學生參與接力跑方面的運動訓練,引導學生了解專業田徑運動知識教學的要點,啟發學生對接力跑進行主動地探索和實踐。在此基礎上,初中體育教師在田徑教學指導中,可以嘗試選擇與終身體育教育相關的內容作為教學導入素材,激發學生的興趣,即教師可以聯系國際田徑聯賽引發學生思考,具體可以像學生提出問題,如“你們了解過田徑聯賽鉆石賽嗎?你覺得在國際田徑鉆石賽中有哪些項目更具吸引力?”由于國際田徑聯賽鉆石賽的受關注度比較高、學生對比賽的興趣濃郁,因此教師以此為基礎引發學生思考,能提高學生對田徑項目的關注度,啟發學生對田徑訓練項目進行主動的學習和實踐。然后教師結合接力跑方面的教學指導活動開展教學指導,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要想在比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保持良好的運動訓練習慣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通過科學的訓練,能讓運動員保持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在聯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由此,通過田徑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優化,教師能在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的終身體育運動意識,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田徑運動訓練中,從而顯著改善學生的運動潛能,使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和運動體驗,有效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綜合效果,夯實田徑運動教育指導的基礎。
2.2 開發體驗平臺,提供終身體育教育的理想載體
在開展田徑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指導活動,能使田徑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更強,也能在田徑訓練中,使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得到充分的激活,從而提高體育運動教育活動的綜合效果。因此新時期在開展田徑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意識的培養,將課堂教學活動作為基礎,打造多樣化的田徑運動體驗平臺,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訓練項目,從而有效支持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激活和培養,確保初中田徑課堂教學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培養和優化。
例如,在初中田徑“快速跑”的技能訓練教學活動中,按照體育教學指導的標準和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突出強調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實施全面的體育教育和引導。具體而言,在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強調動作分解與示范的教學環節、系統解說動作標準和要求,并且要細化分析步頻與步幅方面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共同對課程要點進行分析,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使學生掌握學習的要點和訓練的方向。然后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嘗試引入虛擬現實技術,為學生提供模擬情景,創設體驗感知的平臺,讓學生能在虛擬現實空間中,感知不同訓練項目的優勢、不同訓練活動對自身身體健康的影響等,找到合適的訓練方法參與到實踐訓練活動中。在虛擬現實技術的支持下,教師還可以適當的結合虛擬現實技術相關教學輔助軟件的功能,對學生參與模擬體驗運動過程中生成的身體素質數據進行分析,按照教學軟件中給出的教學建議,為每個學生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指導方案和訓練模式,凸顯教學指導的針對性和高效性,使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更加契合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在此過程中,學生在模仿、體驗和訓練中,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田徑訓練方法進行學習和實踐,在快速跑鍛煉中不斷提高個人技術水平,保持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從而在理想化的課堂教學載體支撐下,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和培養,保障田徑教學活動的創新推進。此外,在虛擬體驗教學活動中,學生還能在模擬化的訓練實踐中感知不同訓練項目對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從而強化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使學生能不自覺的產生終身體育的觀念,切實推進體育課堂教學指導活動的科學穩定發展。
2.3 創新教學方法,培養終身體育運動習慣
在對田徑教學活動進行創新設計和開發的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師探索多種教學方法的融合應用,能形成對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帶動作用,有效激活學生的運動感悟和體驗,從而切實保障體育課堂教學指導活動的全面創新。在田徑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激活學生的運動興趣作為前提和基礎,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指導活動,使學生能深切地感受到終身體育的重要性,從而養成健康的體育運動意識和習慣,全面保障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潛能的激發,夯實田徑教學改革的基礎。
例如,教師在開展長跑運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意識和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就可以探索創新教學方法的實踐應用,可以嘗試引入跨學科教學指導體系,輔助學生對田徑運動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得到充分激活。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情況下,體育教師可以嘗試引入醫學領域的跨學科教學思想,一方面在組織學生參與長跑運動前對他們實施身體素質的測評,讓學生能對自身身體狀態和身體發展情況形成初步的認識。然后教師在課堂教學指導實踐中,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比較科學的長跑運動訓練,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整體性的改善后,教師可以再次對學生實施身體素質的測評,通過測評數據使學生比較直觀地了解自身的身體素質變化情況。然后體育教師可以嘗試引入跨學科教學思想,即在課堂上通過醫學解說和展示的方式,讓學生學習長跑運動改變學生身體素質的醫學原理,加深學生對長跑運動訓練的認識,讓學生能深刻認識到長跑運動訓練在保持身體健康方面的重要價值。然后結合教學方法的創新,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促使初中生能主動參與到訓練實踐中,提高體育教學指導的綜合效果,確保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得到高效化的發展。在此過程中,體育教師在開展長跑運動教育的情況下,促進田徑教學與醫學教育指導進行融合,能從跨學科教育的角度增強學生的認識深度,使學生能客觀看待田徑運動對個人發展的積極影響,從而保持良好的狀態參與到體育運動實踐中,促進學生健康體育運動意識和習慣的養成,切實夯實初中體育運動教育改革的基礎。
2.4 改進教學評價,優化終身體育意識導向
教學評價的改革創新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初中體育教師在創新田徑教學指導體系的過程中,要從教學評價的改革入手,滲透終身體育意識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在教學評價的引導下,加深學生對田徑運動的重視,激活學生的終身體育運動意識,從而使田徑教學活動能實現高效化發展和創新性推進的目標。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終身意識培養納入到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將學生終身體育和終身田徑意識的激活作為重要的教學改革方向,從多角度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系統的設計和優化,從而激活學生的體育運動成就感,使學生的終身運動能力得到不斷地提升。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跳高”運動的過程中,在課堂上教師一方面要講解跳高運動的要點和技巧,引發學生對跳高運動的關注度,能主動參與到跳高運動實踐中,強化學生的綜合體育運動訓練能力。然后教師可以根據本班級學生的身體素質、跳高過程中的整體成績情況,設定不同的跳高評價階段,即按照基礎層、中間層和拔高層能力學生的不同情況設定差異化的評價標準和方案,并且結合個別學生的身體素質特殊性,可以開展針對性的指導,形成層次性評價和個性化評價的融合模式。在教師實際開展教學評價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對學生實施積極的指導和評價,將激勵性評價與引導性教學進行融合,在評價中肯定學生的努力和學生在參與跳高運動方面的表現,鼓勵學生從鍛煉身體的角度,主動參與多元化的跳高運動訓練,優化學生的腿部力量,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改善。這樣在教學評價的改革創新中,就能形成對學生的積極指導和帶動作用,確保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夯實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基礎,能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高效化訓練,使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取得理想的發展成效。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初中田徑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創新設計的過程中,探索終身體育意識的滲透和教育活動的創新開展,能激發初中生的體育運動熱情,使學生的田徑運動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因此新時期在改革田徑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將終身體育運動教育作為核心切入點,通過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指導體系,使學生的運動潛能得到進一步培養,夯實學生參與終身體育運動訓練的基礎,保障新時期田徑教育教學能實現創新發展。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瑞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