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英
〔摘? ?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也不斷發展,并逐漸應用于小學教育中,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應用于讀寫方面。信息技術的幫助,可以讓小學語文教學安排更加生動有趣,使學生更樂于跟隨教師學習語文知識,并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基于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簡要分析通過信息技術改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 信息技術;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10-0070-03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并且提高教學效率。特別是小學語文中有關讀寫的教學,更可通過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提高語言知識積累,增強學生的語文想象能力。小學語文教師應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利器,在讀寫結合方面發掘新的教學方式,并借此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素質。
一、信息技術加強學生語言積累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優美的段落更是比比皆是,并且很多段落都能讓人耳目一新,這對小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非常有幫助。學生如果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含義,就可以在增加自身寫作積累的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而要想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涵,則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文章進行仿寫續寫。這種方式一方面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語言想象力。而且對所學文章,也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積累起來,有助于提高其語文學習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可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印象更加深刻,信息技術能使學生學會創新復述,進一步賞析文章,強化學生的語言素材積累。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觀潮》這篇文章時,就可以利用到信息技術。語文教師可尋找與錢塘江大潮相關的視頻片段,播放給學生觀看。這個視頻片段展現了錢塘江潮水的起伏,讓學生得以欣賞潮起潮落的景觀,并且引導學生在觀看的同時,結合課文內容,進一步感受文章中對錢塘江大潮的描寫。文中有很多描寫和修辭的手法,學生是不容易理解的。而教師則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微課功能,將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內容總結歸納,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方便,也能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的情景交融,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揮,進一步幫助學生提升閱讀和寫作能力。
二、信息技術延伸課文內容
教師在培養學生讀寫能力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續寫。其實不僅對與現實相關的課文可以續寫,就是童話故事,也同樣可以引導學生以續寫的方式學習。只不過不同于續寫《觀潮》,如果對童話故事這種體裁的課文進行續寫,就要充分發揮想象,假設一個情境進行續寫。這同樣也是鍛煉學生讀寫能力的一種方式。與描寫現實的文章不同的是,續寫童話故事,從嚴格意義上說,是對文章的延伸。這種方式更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并進一步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完《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后,可以給學生提出假設情境:“假如說小女孩在故事的結尾后去了天堂,會有什么樣的故事發展?”或者:“如果是你,你會怎樣改寫小女孩的故事?”還可以是:“假如你在故事中遇到小女孩了,想要跟她說些什么?”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問題展開想象,進行故事的延展。因為本來就是童話故事,學生可以盡情地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將學到的寫作技巧都運用到對故事的延展之中。雖然童話故事的寫作對學生是陌生的,但童話故事對小學生來說卻不陌生。學生在這種延伸寫作中,可以鍛煉具有幻想色彩的寫作方式,慢慢地會逐漸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與寫作結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寫完后讀給其他同學聽,既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也讓學生提高語文讀寫綜合能力。在學生延展寫作之后,教師也要對學生完成的作品進行點評。語文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展示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想象力,讓學生學會續寫,促進學生增強語文核心素養和信息素養。
不僅具有幻想色彩的童話故事可以進行延展寫作,也可以讓學生依據這種寫作手法對別的類型的課文展開續寫。比如,在教學《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時,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延展寫作。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給學生提出問題:“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假如文中兩個人相遇了,小錢會說什么?”“假設同學們是捐獻的人,那么你想和小錢說哪些話?”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在寫作的同時進行思考。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余找一些和課文類似的新聞報道,結合著進行寫作,并引發思考。讓學生通過這種寫作練習,促進語文想象力的提高,并進一步培養其語文綜合素養。
三、信息技術幫助學生記錄生活
很多時候,寫作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也就是說生活中的經歷,也可以作為寫作素材。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語言,以及讓學生據此學會更好地適應生活。所以說,生活能幫助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而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充實生活。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將生活經歷融于學習內容中,讓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并讓學生通過對日常生活的了解,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而信息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幫助學生整理語文知識,對強化語文教學中的生活內容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現在,信息技術已經普及到每家每戶,很多家庭都會在生活中使用信息技術,如電腦、智能電視等等。這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將生活要素融入語文學習中,更好地更全面地記錄生活,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作為學習素材。生活要素與學習活動的結合,能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具有實效性。比如,教師在教學《活了100萬次的貓》時,可以就“愛”的內涵提出問題,并通過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學習。如應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些令人感動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結合自身所見所聞,簡單聊一聊“愛還可以是什么?”學生結合著感人的視頻和生活實際,說出“愛是疫情防控期間,志愿者們奮勇向前的身姿”,“愛是消防員們不懼生死的無私奉獻”,“愛是建筑工人頂著天寒地凍卻依然堅持作業的奮斗精神”,等等。在學生做出回答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將其講到的內容轉化為寫作素材。教師還需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通過多媒體準備課件,并給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這樣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語文知識。多媒體功能的便利性,也能讓教師更方便對學生進行指導,促進學生提升讀寫能力、接受文章情感的感染。學生在強烈的情感感染下,可以更快更好地將生活中的經歷轉化為學習的“資本”,將生活與讀寫學習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活動。
四、信息技術拓展學習內容
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時,學生往往會對課文內容很感興趣,但是,很多課文都是書籍的節選部分,不可能將書籍內容都作為教材。而對課文中沒有出現的部分,學生一般也會比較好奇,想要閱讀學習,但傳統的教學方式則沒辦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時,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強大功能就可以得到體現。在學生想要閱讀卻找不到書籍時,教師可以在線幫助學生找到學習資源,滿足其學習需求。學生在閱讀中會有不理解或不能完全讀懂的地方,需由教師幫助解析,這也考驗教師的專業能力。在這種教學方式下,信息技術也體現了其強大之處,它能幫助教師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比如,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去年的樹》這篇文章時,就可以結合這種方式教學。這篇文章具有童話色彩,其中描寫小鳥和大樹友誼的部分尤為突出,不過文中并未提到小鳥在找朋友時的心理狀態,也沒有講述在燈火面前時的心理反應。學生在完成文章閱讀后,有的學生會對鳥兒的心理活動感興趣,想要知道鳥兒的想法。教師這時就可以應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完成上下文的閱讀,再全面感受鳥兒的心理,并感受文中兩個主角的友誼。教師可以拿出一塊白板,給學生看一些動畫的合集,展示的內容主要是動物、植物之間友好相處的景象;然后讓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補充對鳥兒心理的描寫,讓學生根據自己欣賞自然景象之后的感受,合理地進行補充描寫,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
五、信息技術構建思維導圖
所謂讀寫結合,就是讓學生在練習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再將其中適宜的寫作技巧運用于寫作練習中,讓這兩種能力相輔相成,互相結合。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時,也可以將文章中可用的寫作方式為學生總結出來,擴大學生的寫作能力及寫作范圍。當然,這種學習方式不是對某一種方式進行練習就能實現的,要對二者都進行相應的訓練。這樣學生在閱讀練習中才能更有感悟。要想實現這一點,就要利用信息技術畫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總結寫作思路,引導學生在閱讀后結合學過的寫作技巧,促進寫作技巧的創新優化。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貓》這篇文章時,就可以根據文章內容,讓學生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文章描寫貓的特點時,突顯貓的性格古靈精怪、讓人捉摸不透,就是通過舉例說明的。教師可以總結這種描寫方式,并讓學生學習運用。以《總也不倒的老屋》這篇文章為例,本文應用了相對獨特的寫作手法——反復。這種寫作手法雖然是通過事件加以展現,但學生對這種寫作手法還是比較難以理解,學習起來較難。因此,需要教師將這種寫作方法記錄下來,再通過信息技術總結歸納,以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清晰,進一步指導學生練習使用。
根據上述內容可以看出,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切實提高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并通過信息技術的幫助,讓學生對知識加深理解,這對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徐鵬,林長山.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實踐探究[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2(9):5-9.
[2]李偉.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21(22):182-184.
[3]劉雪然.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的現狀及改善對策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1.
[4]陳靜怡.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
[5]黃銀花.閱讀與習作的有效鏈接: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如何才能相得益彰[J].小學生(下旬刊),2023(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