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林
〔摘? ? 要〕?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數學閱讀應該讀什么?它是教師必須面對的話題,是數學教學中要深度研判的課題。要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思想為統領,結合教師自身教學實際,緊緊扣住文本脈搏,精心思考學生數學學習中閱讀學習指導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應通過營造良好環境,搭建適當平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閱讀,使之成為學生有效學習的根本性動力。基于此,教師就要抓實教材閱讀,感知學習內容;展開問題閱讀,把脈知識本質;重視課外閱讀,促進素養積累等環節,促進小學生數學素養全面協調發展。
〔關鍵詞〕? 閱讀;有效學習;作用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10-0112-03
數學閱讀,顧名思義就是把閱讀有機地納入數學學習之中,使其成為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成為學生深度學習的基礎。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清晰地把握數學教材中的基礎內容,感知、感悟基本概念、算式、公式等方面的知識,對數學知識節點的理解不斷深化。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就得重視對學生數學閱讀的引導與指導,讓閱讀成為學生感知數學、理解數量關系和解析概念本質的抓手,讓閱讀成為小學生有效學習數學的拐杖,讓數學閱讀能力成為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教材閱讀,感知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總目標中一再強調數學教學中加強“三會”“四基”“四能”等學生素養的培育。筆者以為,它們都需要強大的閱讀理解力來支持,如“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沒有大量數學閱讀是難以實現該愿景的,而沒有閱讀支持也很難實現“運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方法分析問題”的目標。可見,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有效的數學閱讀,可以助力學生較好地走進數學文本,感知數學內容,進而加速有效數學學習生成。
(一)設計預習學習導單,促進閱讀開展
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閱讀教學亦是如此。它不僅需要教師履行好自身的義務,更要彰顯其示范與引領作用,以實現促進學生深入學習、構建有效學習、提升學習質量的目的。教師是教學的根本,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核心因素所在,數學閱讀教學引領亦是如此。教師如能把教材閱讀學習指導設計到位,并開展好相應的教材閱讀學習活動,勢必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助力小學生數學閱讀意識生成,促進他們數學閱讀、思考和表達等諸多能力的發展。
比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初步認識”時,教師需結合數學閱讀,思考和設計合適的閱讀類作業或學習任務,促使學生主動投入數學閱讀中,經過有效閱讀,積累起相應的“三角形初步認識”學習感知,為課堂中交流與深入探究提供有力支持。比如,設計預習類學習任務,讓學生“深入教材閱讀,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存在,了解三角形在生活、學習等不同領域的應用,思考為什么這些地方會用到三角形?數學家們對三角形的評價與論述有哪些是最值得你關注的……”
(二)深入教材閱讀學習,幫助學生感知內容
教師在教學中還需安排好預習學習,反饋數學閱讀學習成果,以此幫助小學生提高數學閱讀意識,在不斷閱讀學習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留出一定時間,提供一定舞臺,讓學生之間成為閱讀交流者與互動者。
這樣,學生會在閱讀反饋學習中獲得豐富的學習感知,使學習視角得以拓展。如:“通過數學閱讀,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三角形例子,如三角形狀的屋頂,斜拉索大橋中存在著的一個個三角形,自行車上的三角形。”“我們在閱讀的同時,還可聯想到生活中的許許多多三角形,如公園竹籬笆上的三角形構造,空調外機三角形狀的安裝支架,高高的移動鐵塔,從遠處看也像三角形。”……從一個個案例教學中可以看出,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教材內容以及數學文本閱讀,有利于學生在閱讀中更全面地感知學習內容,清晰地把握好所要研究的問題,會讓學習活動的指向性更明確,使學習質量不斷提升,有效性學習會在閱讀的支持下自然生成。
二、問題閱讀,把脈知識本質
重視小學生數學學習引領,引導學生經歷必要的閱讀活動,可讓他們對數學問題的信息解讀變得更為清晰,對相應的數學關系感悟更為深刻。這些閱讀成果都有利于學生更有效地探究數學問題的本質,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發生,助力深度學習構建,最終助推其穩步建構數學認知。同時,有效的數學閱讀,還有利于小學生的分析意識、理解能力等獲得發展,對他們用數學眼光看待現實生活、用數學思維甄別生活現象大有裨益。
(一)依托閱讀,提高學生信息搜集能力
在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教學中,教師要細化數學閱讀學習引導,以幫助學生較好地把脈問題的信息,感知問題的本質,從大量閱讀信息中找到研究問題的途徑與解決方法,實現有效學習生成,助力小學生閱讀理解力、思考力和問題探究能力得到較好發展。
以“相遇問題”的實際問題研究教學為例,教師需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從閱讀中初步感知問題字里行間中所蘊含的內在信息,形成對應問題探究的初步感知。比如有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喜羊羊遇到了難題。村主任與灰太狼約定兩人早上8點鐘同時從家中出發,相向而行,在相遇的地方進行談判。村主任的隊伍每分鐘走40米,灰太狼的隊伍每分鐘走50米,結果在兩村的中點100米處相遇了。問兩個村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米?談判大約需要1小時,村主任他們什么時候可以返回?
教學中教師切不可急著讓學生獲得問題解決的結果,而是要營造氛圍,構建一個利于閱讀、助力感悟、促進學生思考的學習情境,讓他們在閱讀思考中,實現問題內在關系的解讀,確保整個學習活動順利地走向縱深處。
(二)問題閱讀,提高學生感悟知識能力
有趣的情境,能讓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問題閱讀中,使他們順利地收集問題信息,把握相應關系,還能引發學生積極地展開學習聯想,為他們較好地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提供有力支持。教師在教學中還可通過啟發式談話,促使學生參與問題閱讀中:“這個可得認真地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哦!認真地讀一讀,試著與同學一起討論交流對閱讀的思考與理解,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接下來學生會自覺地開展閱讀,試著把所讀所想與同伴分享,以促成思考交互、思維碰撞的理想狀態發生。教師如能重視教學情境、教學細節的創設與打磨,并且時時關注學生在數學閱讀、數學研究過程中的表現,實時予以指導,學生的數學學習必定是智慧連連,課堂教學也會熠熠生輝,精彩紛呈。
三、課外閱讀,促進素養積累
閱讀是促進學習感知和積累最有效的方式,是助推學習思考深入的根本性力量來源。閱讀還能開闊學習視野,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積淀與發展。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還需把數學學習演繹成語文學習那樣,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課外閱讀學習中,讓他們在一定的閱讀數量下更好地積累數學認知,拓寬學習視野,從而助推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應利用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學習、復習等機會,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他們從科普讀物、網絡資源中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以有效地補充課內學習、拓寬學習視角,讓他們的數學素養得到較為理想的培養。
(一)課外閱讀,增厚學生認知積累
小學生需要在數學閱讀方面投放精力嗎?數學教學需要重視小學生閱讀指導嗎?該閱讀怎樣的書籍?這一系列問題會困擾著教師,影響著教師對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的思考和投入。筆者以為,利用閱讀活動促進學生學習和思考,讓有效學習生成在閱讀與思考中自然發生,是教師進行有效教學、造就高效課堂的基本切入點。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創設條件、營造氛圍,激勵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讓閱讀成為學生數學學習中的重要一環,成為數學有效學習生成的支撐。
以“年、月、日的認識”教學為例,教師應細化學生有效課外閱讀指導,讓學生對年月日知識的建構有質的提升。如布置“圍繞年、月、日知識的課前預習,你們都讀了哪些方面的內容?”這一任務,能夠促使學生在課外投入必要的精力去解決。這樣,他們會在閱讀中獲得更為豐富的年月日感知信息,初步了解到探究這部分知識的基本方法,為其深入預習、有效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深入閱讀,助推學生素養發展
重視數學閱讀對小學生有效學習生成的助推作用,采取恰當的措施,探尋正確路徑,深化小學數學閱讀教學引導,可以推動小學生數學學習發展,讓其養成良好的數學閱讀意識和習慣,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高。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利用閱讀活動增加數學知識積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認知,為他們有效學習的生成提供支持。
教師要為學生搭建預習任務展示學習平臺,使他們能夠分享閱讀學習成果,促進有效學習生成。如這位學生展示的《大月、小月的由來》這個數學史話就很有意思。他在該數學史話中講述道:現在的年歷是古羅馬人發明的,叫作“儒略歷”。當時,單數的月份都是31天,雙數的月份是30天。這樣12個月就比365天多出了1天。而在古羅馬時期,2月份中的一半時間是用來處決犯人的,它在人們的心中是兇月,所以人們就把多出的1天從2月份中扣除了,這樣2月就變成了29天。
由此可見,數學閱讀既能幫助學生較好地走進教材,又能讓其在課外閱讀中實現學習視角的拓展,使數學閱讀成為學生深度學習、積累學習認知的基本動力。其間,教師還需精準把握數學閱讀學習指導,讓自己真正成為學生研究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得力“拐杖”,成為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的根本性依靠。
綜上所述,重視數學閱讀,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走形式”,而是發展小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實實在在的途徑,也是推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的基本切入點。數學閱讀所涉及的層面極其廣泛,因此需要教師深入研究和思考。特別是在數學閱讀內容引導、數學閱讀方法引領等層面,更需做出周密計劃,才能幫助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更好地走進數學知識天地,學習和建構數學認知,發展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巧貞.“閱”讀“閱”提升:淺析數學閱讀對數學素養的提升作用[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7):627.
[2]陳嫚.數學閱讀讓小學生的學習更上一層樓[J].數學教學通訊,2022(28):75-76.
[3]胡潤琪.基于指向數學理解有效設計閱讀學習單[J].家教世界·V家長,2022(1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