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鷺鷺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體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增強他們的體質、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目前,我國高中體育教育仍存在著“一刀切”的弊端,因此,在高中體育教育中,應采取分層教學法。文章從層次教學的內涵入手,對目前高中體育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對高中體育教師進行分層教學有所幫助。
因材施教是一種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在體育教學中也應遵循這一理念,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由于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反應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別,所以他們的運動成績也會有很大的差別。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從中獲益。在目前的高中階段,高中生的身心都是疲憊不堪的,因此,我們應該加強體育鍛煉,以健康的體格去應對學業和生活上的各種挑戰,以充沛的精力去應付各種學習任務。所以,高中體育老師要對體育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既可以使學生在忙碌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鍛煉,又可以減少學生的學習時間,同時又可以培養他們的體育興趣,培養他們的終身體育觀念,使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夠堅持鍛煉。
1 分層教學中的內涵
分層教學法是體育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體育成績、能力、需要等的現實情況,將其分為不同的群體,由體育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提高學生的體質。在分層教學中,大部分學生的情況都是一樣的,他們的學習需要也是一樣的,這樣的話,教師們就能更好地制定出更好的教學方案。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既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又可以促進學生的體質和運動表現。而且,在體質提升之后,還可以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采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可以保證分層教學法的順利實施。
2 分層教學的價值
在新的課程改革中,分層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根據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根據學生的個性、心理、生理發展的階段和特點,采取層次分明的教學方法,為每位學生制訂個性化的教學任務,并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知識的傳授和指導。它對師生分層教學具有特殊的意義。從學生的觀點來看,分層教學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對知識理解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也可以避免在完成作業時,有些同學做得很輕松,做完后就無所事事,而有些同學則很難做,這對學習的信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分層教學與素質教育相結合,使學生能在學習中發現自己的特長和提高自信,從而達到個人的全面發展。分層教學的最大受益者是學生,在各個層面上都能得到提高和發展。從老師的觀點來看,分層教學雖然會增加一些教學任務,但是可以使課堂的組織更加靈活,采取多種教學策略,既檢驗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鍛煉了教師的組織和應變能力。分層教學能促進師生間的和諧,提高課堂教學和師生交流的效果。同時,可以使教學目標更具指導性、針對性,使課堂教學能力得以提升,使教師的教學質量得以改善,使每個人都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3 高中體育教學分層教學現狀分析
3.1 在高中體育教學改革中,實行分層教學是不可避免的
為了更好地滿足高中體育教育的需要,在高中體育教育中推行分層教學是一種必要的做法。一是采用分層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身體素質。分層教學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找到自己的目標,讓學生不是蹦蹦跳跳地去做,而是一躍就能摘下一顆桃子,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二是“雙主體育”教學理念在分層教學中的體現。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是“雙師型”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學生的主動性,強化“雙師型”的培養,使傳統的“雙師型”教學模式向“共學”“互學”“互動式”的“雙師型”轉變。采用分層教學方法,使教師的集中指導活動更加活躍,課堂氣氛更加和諧。三是分層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由于高考的壓力,高中傳統體育課程的課時無法得到保障,體育活動項目無法適應每個學生的需求,使其無法享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從而造成了高中體育教育的冷落。分層教學是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以培養終身體育的體育價值觀為主要目的,根據學生的身體功能特點,進行體育能力的開發,以適應體育教育的需要。四是采用分層教學方法可以提高運動員素質。在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模式下,有許多優秀的體育人才能夠得到教師的重視和引導,得到更多的鍛煉和提高。教師注重培養體育優勢人才,充分發揮其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優勢價值,為其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高中體育分層教學問題的探討
一是榜樣的缺失削弱了“模仿”的無形力量。同齡人之間的交流較多,而同齡人則是年輕人效仿的楷模。在高中體育教育中,實行分層教學,以學生的運動成績為評判標準。在體育學習水平低的階段,體育成績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體育課堂上,由于缺少了一個學習的典范,在群體中缺乏一個可以引導他們不斷前進的參考,從而導致了兩個極端的局面。與其他成績較差的學生相比,一些學生更容易獲得滿足感,從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有些同學已經破罐子破摔了,身邊同學放棄運動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很容易產生一種消極的學習氣氛。體育運動具有鮮明的競爭特點,只有與高手同學習、共比賽,才能提高運動水平,從學習的榜樣中汲取經驗,減少失誤。缺乏對運動的追求,使一些學生對運動的積極性降低。
二是無形的危機使學生在運動中的學習壓力增大。在高水平的運動學習中,成績優異的人,在高水平的運動中,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危機感,必須要通過高強度的訓練,才能跟上自己的同伴,而這種壓力會讓他們在短時間內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教育界,學生的學習壓力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外部環境的壓力,如考試、作業等;二是學生個體焦慮、緊張、挫折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心理壓力;三是由生理反應引起的軀體性表現。分層教學是一種滾動式的教學,學生們總是處在一種緊張的情緒之中,他們害怕自己會被自己所處的層次給淘汰掉,這就自然而然地給體育學習帶來了壓力。
三是自尊受損,影響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自信心。自尊是指在自我評估中尋求自我尊重、希望得到社會、集體和他人的尊敬的一種情感體驗。良好的自尊是一種個性和情感取向的體現。有自尊的同學,他們有勇氣、堅忍不拔等優良品質,并對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有了良好的自尊,才能更好地發揮他們的潛能,提高他們取得進步和成功的機會。分層教學給一些學生造成了自尊上的傷害,他們的體育細胞先天發育不良,身體機能沒有得到提高。學生會感到被同學們嘲笑、輕視,會有一種自卑感,會影響到同學們的日常交流,進而導致對運動的自信下降。甚至會由運動向其他學習方向蔓延,使人對自己產生疑慮,看不到自身的優勢,從而對未來的成才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
4 高中體育教學分層教學策略的探討
4.1 體育教師要有層次教學意識,搞好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要使其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得到充分的運用,必須具有分層教學的觀念,使其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運用分層教學。通過對體育教學的研究,可以使體育教師對分層教學的內涵和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使體育教師逐漸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掌握分層教學的教學思想,使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積極運用分層教學,這是進行分層教學的前提和基礎。體育教師除了要具有分層教學意識外,還要在教學前作好分層教學的設計,以便使教學活動更加有針對性。
4.2 體育教師應按教學目標分層
體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是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傳統的體育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都是針對全體學生而制定的,因此,要實現分層教學,必須對教學目標和任務進行分層,以保證分層教學的實施。體育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課程內容,結合學生的體育素養、身體素質、技巧等特點,設計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并將其分為不同的層次。
比如800米長跑,男女之間除了男女之間的差別外,身體素質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跑步能力,但總體上,由于基礎的不同,所以,學生的成績也不會完全一樣。因此,體育教師在制訂體育教學目標時,可以將體育素養、體育能力等分為不同的層次,而體育素養相對較高的,則可以適當提高,以促進其能力的爆發;對普通體育素養和中等體質的學生,在通過合格線后,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目標;對于那些身體素質不高的人,可以把訓練的目標定得更低,尤其是那些身體素質不高的人,可以通過運動來保證自己的身體素質達到及格或稍低,這樣就可以緩解他們的心理負擔,讓他們能夠更加積極地對待自己的體育。
4.3 體育教學中應對學生合理分層
在分層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也很有必要,因為在體育教學中,每個人的體能素質、身體素質都有很大的差別,他們對運動的接受能力和完成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別,比如有些人擅長長距離,有些人擅長短跑,有些人擅長球類運動,有些人擅長健美操。因此,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應從各方面入手,從基本體能、體育素養、體育興趣等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分類,以確保分層更加科學、合理,從而為分層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每個學期開始的時候,體育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的基本素質檢測,包括身高、體重、耐力、爆發力、彈跳力等,并對其進行分層。體育素質好、身體素質好的,可以被分配到A組,重點培養體育特長生;大部分的體育素質和身體素質都很一般的學生,都可以被分配到B級,這一類的學生,主要是進行一些基本的運動訓練,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體育能力弱,身體素質弱的,可以被分配到C層,這些人一般都是體育能力不強,對運動有一定的恐懼,所以體育老師可以降低學生對運動的恐懼,讓他們對運動產生更大的興趣。當然,體育老師應該清楚,分層是為了使教學更好地進行,而不是把學生劃分成“三六九等”,因此,層次最好是隱藏的,以免引起學生的心理波動。
4.4 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各層次的學生對運動的興趣
體育是一門要求學生親自參與的體能訓練課程,因此,高中體育教育必須以學生為主要內容,重視學生的參與,無論面向何種層次的學生,都要培養他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因此,在實施分層教學時,必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和特定的課程內容,采取創新的教學方式,以引起學生的關注,使他們積極參與到運動和學習中。
比如運動類的運動,比如跑步、跳遠、鉛球等,大部分學生都會覺得枯燥、累、厭煩,不想投入,而體育老師則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增加課堂的氣氛,比如在鉛球練習之前,可以做一些游戲來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調整教學的氣氛,比如放一些音樂,讓學生們跳一些健美操。
4.5 體育教師需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輔導
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他們個性化的指導,這就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關鍵。前面已經說了,不同的學生在運動素質和能力上存在著差異,而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又存在著差異,因此,體育老師要針對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長距離跑的訓練中,一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耐力素質都很高,是長距離項目的佼佼者,老師會重點培養他們的節奏和節奏,讓他們能夠不斷的超越自己,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長跑水平。多數學生耐力中等,對長距離跑步有恐懼,體育老師要調動他們的情緒,激發他們的運動積極性,使他們在長跑能力上有所提升,同時也能有效地鍛煉他們的毅力和毅力;有一小部分的學生,他們的耐力很弱,他們很難完成長距離的比賽,這一類人的恐懼心理更加強烈,所以體育老師要盡可能地減少他們的恐懼,減少他們的要求,給他們更多的激勵,讓他們能夠在訓練中堅持下來,這樣才能讓他們有信心,有針對性地進行鍛煉,讓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
4.6 根據學生特點進行團體運動教學
小組體育教學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將同一層次的學生按特定的教學內容組織起來,從而達到更好的實施層次分明的教學效果。體育老師要注意的是,小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種動態的,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訓練中會有一定的暗示,在掌握了某種技能,或身體素質有所提高后,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組,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比如在排球教學中,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各不相同,但隨著教學的進行,學生對排球技術的理解也會有所改變,因此,老師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實現教學的動態管理,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4.7 注重改革創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質量
由于各階層的差異,教師的教育方式也應因人而異。而那些有良好運動基礎的高水平學生,則會對運動技術有一定的了解,老師可以指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并用多種方式來提高他們的運動技術。而中等水平的學生,則是比較弱的,他們對運動的理解還不是很純熟,而且動作的銜接也不是很好,所以老師要幫助學生提高對身體的理解,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動作的銜接。在低級水平,老師要做到手把手地演示,細致地解釋,讓學生模仿學習。
5 結束語
總之,層次分明的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發揮著積極而深刻的作用,并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實現了因材施教,提高了課堂的質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運動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因此,在高中體育教育中,應全面認識、科學分層、合理地制訂教學目標與計劃、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積極實施分層訓練、分層評估等措施,力求形成完善的教學方案,為高中體育教育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單位:如東縣馬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