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各國教育工作者都在積極探索教學方法與模式的創新變革,以保證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進行。芬蘭的非營利性組織HundrED,一直致力于發現、研究和推廣全球K-12教育領域富有影響力和可擴展性的教育創新。從2017年開始,HundrED每年定期發布《HundrED全球教育創新集》報告,報告匯集了100項來自世界各地的K-12教育領域最具影響力和可擴展性的教育創新實踐。2021年11月,第五份報告《2022年HundrED全球教育創新集》出爐,展示了支持教師專業發展,加強社區和學習環境建設,教授21世紀技能以及強化教育公平、機會和包容方面的實踐。對報告進行解析,可幫助我國K-12教育領域工作者把握世界教育發展趨勢,開拓教育創新視野,探索教育創新發展路徑,以建設更加高質量、和諧、公平的教育體系。
關鍵詞:HundrED;K-12教育;教育創新;趨勢;實踐
中圖分類號:G511 文獻標志碼:A ? ? ? ?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3.04.03
面對影響教育系統的各種挑戰,全球國際組織、政府部門、非營利民間組織、高科技產業等均在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教育創新的蓬勃發展。[1]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這一重要論斷,既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在實踐中的重要經驗總結,又是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2]教育創新在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中至關重要。
近年來,芬蘭學生在全球主要國家教育績效評價中處于前列,學生非學術能力發展也在歐盟國家保持卓越[3]。2016年,芬蘭非營利性組織HundrED受政府資助探索未來100年的教育樣態,該研究致力于發現和傳播(包括培育和資助)優秀K-12教育創新實踐,通過良好的教學改革來改善教育。[4]此后,HundrED每年推出《HundrED全球教育創新集》報告,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K-12教育領域100項領先的創新。自2017年至今,HundrED已經收集了2000多個教育創新實踐,發布了5份報告,涉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十億學生。2021年11月,《2022年HundrED全球教育創新集》[5]報告發布,在分享百種教育創新實踐的基礎上,報告分析總結教育創新在以下方面的主要趨勢:教師專業發展、社區和學習環境、21世紀技能以及教育公平、機會和包容。對以上四個方面進行解析,可為我國K-12教育領域工作者提供參考。
一、報告主要內容:百項領先的教育創新
HundrED發現,全球范圍內存在很多有影響力和可擴展的教育創新,但是這些創新沒有被傳播,導致難以被其他地區采用。為了破解這種難題,HundrED開啟了教育創新研究。
(一)選取方法
HundrED研究團隊受埃弗雷特·羅杰斯(Everett M. Rogers)經典著作《創新擴散理論》(Diffusion of Innovations)的啟發,將教育創新定義為:對支持教育生態系統的任何部分(如技能、教師、評估、環境和/或系統、領導力)的新的或經修改的實踐和/或技術的有意義的改進。[6]研究團隊通過發現、入圍、審查和選擇四個階段來選取百項領先的教育創新(見圖1)。
1.發現
HundrED研究團隊通過調查、訪談、在線搜索等方式發現和收集領先的創新實踐,主要有三種途徑:進行有針對性的外展并尋求支持;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如出席相關活動或會議、與教育界專家交談等;在由100多個國家的HundrED大使(目前已有850多名,包括教師、領導者、學者等)和HundrED青年大使(在校學生)組成的全球教育社區中交流。這些大使是HundrED建立在世界各地的通訊員,他們會推薦和報告所在地區出現的最佳實踐。
2.入圍
HundrED研究團隊會對提交的每一項創新實踐進行審查,并以影響力和可擴展性兩個標準來判斷是否入圍,最終會列出一份入圍名單。其中,影響力指的是“在創新環境中的有價值改進,所有的創新必須至少有1年的時間用于其目標用戶”;擴展性指的是“創新要么積極地擴展到其他環境中,要么具有很高的可遷移性,以供其他人采用其實踐/技術”。
3.審查
HundrED研究團隊把入圍名單交由HundrED學院進行評審。HundrED學院由經過HundrED仔細選拔的來自50多個國家的120名教育專家組成,包括學者、創新者、教師、學生和教育領導者。具體的評審工作根據HundrED評價工具(見圖2)進行,其中高影響力和高擴展性的創新為考慮入選的對象。
4.選擇研討會
最后一個階段,HundrED研究團隊召開多次研討會,根據HundrED學院專家的建議,再從創新實踐的有效性及適用的年齡層次、目標群體、背景、地理位置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后做出最終選擇。HundrED會把最終名單以報告的形式分享到其官網。
(二)評選結果
經過以上四個階段的選取過程,HundrED最終形成了《2022年HundrED全球教育創新集》報告,展示了所選取的100項領先的教育創新,并分享到其官方網站。
二、報告解讀:世界教育創新趨勢
HundrED研究團隊將每一項教育創新進行主題歸類,包括專業發展、協作學習、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等,用于說明此項教育創新的教育目標。《2022年HundrED全球教育創新集》中的每項創新也是如此。HundrED研究團隊對100項教育創新的主題進行了統計分析,列出了排名前十五的主題(見圖3),據此歸納了報告中100項教育創新的主要趨勢,并指出這些因素必須要全部嵌入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整體教育體系中,以此來幫助其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
(一)教師專業發展
在《2022年HundrED全球教育創新集》報告中,最突出的是教師的重要性,教師專業發展成為教育創新者的首要任務。100項教育創新中有20%的創新旨在為教師提供服務。報告認為,在疫情期間,面對停課、遠程教學等困難,教育工作者的適應能力和較高的韌性發揮了巨大作用,教師的作用一直并將繼續成為教育的核心。HundrED在之前發布的報告中也指出,教師是決定學生成績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師不能有效教學,學生就難以高效學習。
為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教育質量,多個國家的教育創新者做了積極探索。例如,約旦為提高公共教育系統的質量,其拉尼婭王后教師學院(Queen Rania Teacher Academy,QRTA)與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合作開發并實施“改進教學的學校網絡”計劃,該計劃是一個高質量的循證在職專業發展方案,旨在提高核心學科教師的教學質量;肯尼亞的教育組織Dignitas開發項目,通過為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學領導力、有利于學習的課堂文化和學習者參與的思維方式、工具和技術,實現學生成績和幸福感的提升;越南教育創新者針對幼兒園教師缺乏專業教學培訓等問題,開發了兒童技能(Kidskills)項目,通過網絡研討會、在線平臺分享等方式為教師提供資源和支持。
(二)社區和學習環境
分析報告可以看出,教育創新者將目光投向家長和學習環境,致力于通過教育創新提高家長參與教育過程的能力以及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技能。報告指出,疫情導致交互受阻,學校關閉,開啟遠程教學。家長發揮的作用被重新定義,家長對兒童教育的參與成為遠程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社區在建立和管理有效的學習環境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家長是兒童教育的重要盟友,但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能力以多種方式支持兒童的教育,家長的時間、教育背景、經濟條件等都會對參與子女教育帶來挑戰。
各個國家的教育創新者為推進社區和家長參與兒童教育教學,在諸多方面做了努力和嘗試。例如,海地Anseye Pou Ayiti組織與社區合作,招募和培養當地的教師、家長、校長等一起改造教室和社區,基于共同的歷史、價值觀和愿景建立公平的教育體系;烏干達教育創新者開發了教學村莊(Village TEACH)計劃,將參與式記分卡方法與烏干達傳統的學校改進計劃(SIP)相結合,以社區為基礎,賦權家長,提高學校質量;印度的Dost Education組織通過電話向家長提供簡短的1分鐘音頻信息,幫助低收入家長支持孩子的早期教育。
(三)21世紀技能
21世紀技能也是《2022年HundrED全球教育創新集》研究發展的熱點之一。21世紀技能是指可以幫助人們建立富有成效和健康生活結構的技能,可以幫助人們在日益變化的世界中生活,對于解決未來的問題至關重要。報告中的許多教育創新都以發展學生的協作能力、創造性思維等21世紀技能為目標。教育創新者在進行教育創新實踐時試圖把21世紀技能作為培養目標,并且培養對象不僅有學生,還包括教師。
許多國家對于培養師生的21世紀技能進行了教育創新。例如,比利時我的機器(MyMachine)項目形成了獨特的共創過程:小學生提出問題,大學生把問題概念化,邀請中學或者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加入并幫助構建實際的工作原型,最后形成的工作原型中設有反饋報告機制,完成小學生的設計。印度“國際變革者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Changemaker Olympiad)為在校兒童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他們發現周圍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并組隊開發和實施解決方案,以培養其問題解決能力、協作能力和變革精神。芬蘭兒童科學(Kide Science)項目,通過參與解決實際科學問題的動手實驗來培養兒童的科學思維能力,同時其可擴展的在線平臺為教師和家長提供培訓和基于故事的課程計劃,引導3~8歲兒童進行STEAM 學習。
(四)教育公平、機會和包容
100項教育創新的其他相關趨勢主要是性別平等、農村教育、掃盲、心理健康和公民教育,這些主題涉及改善受教育機會和社會參與,旨在關注受結構性不平等影響的各種社會群體。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UIS)的數據:截至2016年全球有1.32億女童處于失學狀態;處于極度貧困狀態下的女童有1/3從未接觸過正規學校教育;受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響,另有1100萬女童可能無法重返校園。[7]英國慈善機構救助兒童會的報告也顯示:疫情所引發的教育預算削減和貧困加劇,可能會導致全球15個國家至少970萬名兒童永久失學,尤其是女童。此外,還有部分國家受戰爭影響,兒童受到嚴重創傷,居無定所,無法顧及教育。英國教育捐贈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凱文·柯林斯(Kevan Collins)認為,任何不重視公平的教育創新都會增加學生的成就差距。[8]各國的教育創新者對于教育公平、機會和包容非常重視,針對難民兒童、貧困地區兒童、女童等進行了多項教育創新實踐。
西班牙電信基金會和la Caixa基金會推動的創新數字教育計劃(ProFuturo Digital Education),通過提供優質的數字教育來提高生活在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非洲和亞洲脆弱環境中的數百萬兒童的教育質量;黎巴嫩的NaTakallam項目將流離失所者(包括來自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委內瑞拉等地的難民)與世界各地的學生聯系起來,通過互聯網提供可負擔的、靈活的和量身定制的語言練習、跨文化交流和體驗式學習機會;印度的非營利組織Educate Girls與大量社區志愿者合作,幫助識別、招收和留住失學女孩,并提高所有兒童的識字和算術技能;約旦的habaybna.net通過為發育障礙兒童的父母和照料者提供相應的技能和知識,幫助提高發育障礙兒童的各方面能力。
三、報告啟示:多方協同,
共筑高質量、和諧、公平的教育體系
(一)多種方式為教師增能賦權
《2022年HundrED全球教育創新集》顯示,教育創新者重點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在教育創新實踐中,教育創新者為教師制定了各種各樣的專業發展方案,利用網絡研討會、在線平臺等方式為教師提供資源和支持。教育創新者在為教師提供正確的教學技能和方法的同時,也注重為教師賦權,開展領導力教育,改變教師的信念、態度和價值觀,讓教師看到學校和學生的潛力,成為學校教育教學變革的積極推動者。新時期,教師作為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基礎,也需要汲取新知識和新技能。我國十分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但存在培訓內容與教師的實際需求不符、培訓形式不夠豐富[9]、鄉村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有待深化等問題[10]。要善于運用互聯網、在線平臺等技術為教師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符合需求的專業發展資源,同時為教師賦權,增強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激發教師發展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11]
(二)賦予家長參與教育過程的能力
家長參與近年來備受關注,被認為是影響孩子學業成績的關鍵因素,可以作為提高學生成績水平的關鍵工具。[12]《2022年HundrED全球教育創新集》指出:疫情期間,家長參與孩子教育過程的重要性再一次得到凸顯,也再次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學校呼吁家長參與孩子的教育過程,但很多家長由于工作、時間、受教育程度等問題往往難以參與,將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交給學校。針對這些問題,教育創新者利用社區力量、電話語音等方式為家長提供靈活、方便、簡單的資源和服務,提高家長的參與能力和積極性。在我國,家庭教育一直以來備受重視和關注。2021年10月,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為“國事”。在立法促進家庭教育的同時,教育工作者還要注意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為沒有能力參與孩子教育過程的家長提供一定支持。
(三)聚焦師生21世紀技能培養
21世紀技能整合了21世紀社會與人的發展的需求。[13]如今,面對日新月異的信息化發展,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目標都開始指向21世紀技能的培養。教育創新者采用項目式學習、協作學習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從實際問題出發,發展問題解決、合作等能力。同時,注重教師21世紀技能的養成,運用技術手段幫助學生深化理解、進一步培養21世紀技能的“內功”。[14]我國教育工作者也要勇于創新,基于項目式學習、挑戰式學習等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開展常態化的創新探究活動,鼓勵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像工程師一樣解決問題,實現更深層次的學習。[15]同時,也要結合多樣化資源為教師提供21世紀技能的養成路徑。
(四)利用技術促進全納教育發展
全球教育創新者都在高度關注性別平等、農村教育、掃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情況,試圖構建一個可以容納所有兒童,沒有歧視、沒有排斥的教育體系,即全納教育。全納教育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16],其意旨為“全部包括的教育”,既是一種目的,也是一種過程。從目的角度而言,全納教育是為所有學生創設全新的、普通的環境來保證教育的平等性和公平性。[17]全納教育有助于每一個兒童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權利,真正實現教育機會均等。[18]《2022年HundrED全球教育創新集》表明,各個國家的教育組織、機構和個人,都在為“讓每個孩子都能茁壯成長”而努力。其中,便利、低費用的現代教育技術發揮了巨大作用,為全納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19]我國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技術的力量,充分發揮技術優勢,促進全納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8]趙利曼,張健龍.以教育創新的全球經驗優化我國本土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21(12):35-40.
[2]中國教育報.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七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精神[EB/OL].(2018-09-19)[2021-12-19].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8n/2018_zt18/zt1818_pl/mtpl/201809/t20180919_349308.html.
[3]USTUN U, ERYILMAZ A. Analysis of Finnish education system to question the reasons behind Finnish success in PISA[J]. Online submission, 2018, 2(2):93-114.
[4]方圓十里第一名.分享促進發展:HundrED教育創新經驗[EB/OL].(2021-11-25)[2021-12-19]. https://www.sohu.com/a/503514475_121124331.
[5]HundrED. HundrED global collection: 2022[EB/OL] [2021-11-04]. https://cdn.hundred.org/uploads/report/file/139/hundred_global_collection_2022_digital__2___1_.pdf.
[6]ROGERS E M, SINGHAL A, QUINLAN M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M]//STACKS D W, SALWEN M B, EICHHORN K C.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London:Routledge, 2014:432-448.
[7]UNESCO. New publication: generation equality begins with adolescent girls education[EB/OL].(2020-10-28) [2020-12-20].https://zh.unesco.org/news/xin-chu-ban-wu-ping-deng-yi-dai-cong-nu-tong-jiao-yu-kai-sh.
[9]嚴沛霖.中小學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基于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的調查分析[J].江蘇教育,2021(83):36-41.
[10]田愛香,龐淑慧,孫麗平.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支持體系構建[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1,42(9):101-108.
[11]張笑予,趙小剛,程莉榮.我國教師賦權增能研究的現實問題與突破路徑[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1(6):74-79.
[12]李艷.國外關于“家長參與”研究的問題域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9,41(4):83-90.
[13]張義兵.美國的“21世紀技能”內涵解讀——兼析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2,34(5):86-90.
[14]伯尼·特里林,查爾斯·菲德爾.21世紀技能:為我們所生存的時代而學習[M].洪友,譯.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114.
[15]余慧娟.2020中國中小學教育新進展新趨勢[J].人民教育,2021(2):37-41.
[16]王美萍,胡平凡.全納教育理念下的教師素質及其培養[J].當代教育論壇(校長教育研究),2008(9):88-90.
[17]藍秀華.全納教育與教育平等[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3):1-3.
[18]黃春春,唐如前.全納教育縱談[J].才智,2018(13):48.
[19]茍斐斐.現代教育技術與全納教育深度融合:動力邏輯、域外經驗與路徑探索[J].綏化學院學報,2021,41(4):19-24.
The Practices and Trends of Global K-12 Education Innovation
—A Study from the Nonprofit HundrED
WANG Xueqi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Educators in all countrie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innovative changes in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ls to ensure that education and learning are carried out properly. HundrED, a Finnish non-profit organization, has devoted itself to discovering, researching, and promoting influential and scalable educational innovations in K-12 education worldwide. Since 2017, HundrED has regularly published reports on the HundrED Global Education Innovation Collection, which brings together 100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scalable educational innovations in K-12 education worldwide. In November 2021, the fifth report, HundrEDs 2022 Global Education Innovation Collection, was released. It showcases practices of support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communities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eaching 21st-century skills, and enhancing educational equity, opportunity, and inclusion. Analysis of the report can help Chinas K-12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to grasp the glob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expand their vision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eventually build a higher quality, harmonious and equitable education system.
Keywords: HundrED; K-12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rends; Practices
編輯 朱婷婷 ? 校對 呂伊雯
作者單位:王薛晴,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蕪湖 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