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 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近幾年,各地幼兒園都在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煞費苦心。如何合理利用各種資源,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益,為幼兒的發展提供載體與幫助,我園結合水鄉特色,關注鄉土資源,通過主題包資源建設,使教育資源趨向系統化、結構化,以園本主題活動“初夏的新荷”為載體,談談資源包的建設過程。本文以小班主題活動“初夏的新荷”為例,談談我園在資源包建設方面的一些做法。
資源包作為一種容量大、操作性、建構性強的資源材料,在幼兒園中被廣泛應用。主題資源包包括主題目標、資源利用預設計劃、活動方案、主題相關資料資源庫、課件媒體及案例資源等。
幼兒園、家庭、社區是幼兒發展中直接接觸的環境,作為幼兒所接觸的社會文化環境,對其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替代的。每所幼兒園都有其特定的環境,不同的幼兒園所處的社區、周邊環境不盡相同。所以,幼兒園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整合身邊豐富的教育資源,使其成為主題活動的有效資源。射陽湖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荷是每一位射陽人心中的驕傲,六月的荷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除此之外,射陽本土資源也非常豐富,如稻草、麻繩、玉米皮、河蚌殼、泥巴、荷葉、蓮蓬、慈姑莖、菖蒲等。如何將這些身邊的資源真正為我所用、為主題服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深入調查社區資源、家長資源、園內資源。
在“初夏的新荷”主題資源包建設前,我們向家長放問卷調查,了解家長對藕的不同的認識,如藕怎樣從土里掏出來、藕制品的制作、藕各個部分的營養價值等,全面了解主題活動實施時可利用的資源。與此同時,根據預設活動,教師有目的地豐富幼兒的知識和經驗,為活動實施打好基礎。我們還以年級組為單位,倡導教師積極參與“四個一”活動,即撰寫一篇主題活動教育隨筆、向年級組提供一個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值得探討的問題或一項建議、制作一個與主題活動有關的課件、做好主題實施中相關資料(文字圖片及電子文檔等)的收集整理。整個主題從預設活動的目標、方案內容、教學方法,到材料投放,資源挖掘利用等每個環節,都有人負責,再匯總展開討論,發現問題共同探討、集體攻關、不斷豐富、積累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經驗,正確把握從理念到行為的實踐轉變,讓收集到的資源真正為幼兒所用。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主題實施中,我們將收集的資源進行梳理,去粗取精,按主題涉及的領域,并根據預設計劃、活動方案、相關知識鏈接、課件打包整理,以資源包的形式構建園本化主題活動,使其更加園本化、適宜化,更能滿足幼兒的需要,促進幼兒發展。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預設了適合幼兒的活動,在準備資源的過程中,將動態資源、靜態資源相互融合,動靜交替。例如,在“參觀荷園”主題活動中,教師合理利用身邊的社區資源,組織幼兒前往荷園實地參觀。通過零距離觀察,幼兒親身體驗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既增長了見識,又陶冶了情操。在“蓮藕、蓮子”科學活動中,充分利用身邊的家長資源,邀請了家長為幼兒講述蓮藕、蓮子知識。這位家長把自己對藕的體驗,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傳達給幼兒,不僅是知識的傳遞,還是一種文化的傳遞,讓幼兒對藕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開展戶外活動中,我們充分考慮地方特色,邀請射陽民間藝人和幼兒一起編花籃、踢毽子、打子彈、跳皮筋等。這些經久不衰的游戲連接了幼兒園和家庭,為幼兒增添了無窮的樂趣,伴隨著幼兒度過了難忘的童年生活。在開展區域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例如,在“做茶包”操作活動中,請當地荷葉加工廠提供制作茶包的干荷葉;在“串項鏈”“制作荷葉帽”生活活動中,請荷園提供相關的材料,并邀請家長參與活動,社區、幼兒園、家長三位一體,充分聯動,為資源包建設提供了保證。
在活動中,教師不斷捕捉幼兒的表現,用觀察記錄、照片或視頻的方法記錄下來,在集體交流時進行分享、交流,通過交流、梳理,并分類出共性表現和個性表現,并根據幼兒的表現,探索、挖掘是否有可利用的資源。教師通過交流與討論,互相切磋、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在資源的共享中使課程逐步園本化,不斷構建適合幼兒的、具有園本特色的主題活動。每個主題活動實施后,年級組會組織教師圍繞主題教學活動,結合自己的實踐,開展交流、對話與討論。教師反饋自己的教后感想,為下一次使用資源包的年級提供參考。例如,有的教師認為,“水果歌”活動不契合本次主題,建議將其調整成“好吃的藕”,使活動更契合主題需要。
通過主題實施前收集資源、主題實施中運用資源、主題實施后優化資源這樣一個完整的實踐過程,我們將主題按不同領域,方案、計劃、區域活動、戶外活動等資源,分門別類打包整理,一個主題就是一個大包,大包里包含若干小包,每個包注明名稱,形成一個完整的主題資源包。主題資源包為教師進一步完善課程資源提供了豐富、直觀的資料,為幼兒更加多元的學習提供了幫助。
在主題資源包建設過程中,水鄉資源以其獨有的魅力感染了幼兒、推動了幼兒教育,幼兒從對身邊事物熟視無睹到學會尋找、發現、創造。幼兒親近社會、接近自然、熱愛家鄉、熱愛本土文化的情感得到了培養。在主題資源包建設過程中,我們將幼兒作為課程資源建設的主題,和教師共同收集,有效提升了教師開發主題課程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