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臧海倫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組織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戶外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比绾瓮诰蛴幸饬x、有價值的戶外自主游戲主題,多角度推進游戲深度展開,并在游戲中促進幼兒多元化發展,是幼兒園需要實踐與探究的關注點。教師只有了解幼兒發展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結合已有的游戲經驗,才能有效推進幼兒戶外自主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發展。本文基于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生成的游戲主題“輪胎堡壘”,在“呼應兒童”理念下,挖掘教育活動、探尋偶發事件的價值,提出了戶外自主游戲的推進要點和策略。
在戶外自主游戲“輪胎自主區”中,幼兒在場地自主創玩輪胎。直線滾、曲線滾、競賽滾……游戲十分熱鬧??捎螒蜻M行到一半時,大家都躺在了地上,直呼“哎呀,一直滾,一直滾,真沒勁”。于是,輪胎游戲草草收場。這樣的場景經常發生,導致幼兒對游戲逐漸失去了興趣。幼兒到底喜歡怎樣的戶外自主游戲呢?什么樣的戶外自主游戲才能吸引他們?為此,教師認真反思,重新審視了輪胎自主區的游戲場地、游戲材料、游戲情節,從觀察中發現:游戲主題不明確,情節單一;游戲材料單一,只有輪胎,沒有其他低結構的游戲材料;游戲場地過于狹窄、短小,限制滾動類的主題游戲。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幫助幼兒重燃對“輪胎自主區”的熱情,教師決定從幼兒的興趣點入手創新游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币虼?,教師要尋找教育契機,捕捉幼兒在游戲中的興趣點和閃光點,并根據其經驗及需求,及時提供有效指導,生成并推進幼兒感興趣的游戲主題,將真自主、真游戲、真發展真正滲透到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
案例:搭建“輪胎堡壘”
在“輪胎自主區”,卓卓看著整排的輪胎,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先拿了一個小輪胎橫放在地上,又拎起一個大輪胎,向上用力扔,把它架在第一個輪胎上。因為兩個輪胎大小不一樣,所以兩個輪胎沒有完全重疊。卓卓看著有些搖晃的輪胎,使勁用手拍了拍,摸摸頭說著:“有點晃,不過應該沒關系,再放一個吧?!彼帜昧艘粋€輪胎,往上用勁一扔,輪胎穩穩地落在了第三層。由于三個輪胎的大小都不一樣,邊緣無法重合在一起,導致三個輪胎越來越傾斜。卓卓用手推了推,輪胎全部倒了下來。卓卓大叫起來,捂著臉說:“好吧!再試一次吧。沒關系,我可以的?!边@時,教師經過他的身邊,問他:“卓卓,你在做什么?”卓卓看著散落在地上的三個輪胎,想了一會說:“我在搭建輪胎堡壘,可以躲避敵人?!弊孔康南敕ㄎ似渌變?,就這樣,越來越多的幼兒加入“輪胎堡壘”游戲。
游戲中,幼兒提出了新的游戲主題——“輪胎堡壘”。這一突發奇想讓教師有了新的思考:輪胎是一種開放性的材料,在戶外自主游戲中經常被幼兒所使用,但是教師很少關注并思考材料本身對幼兒發展究竟有什么作用。戶外自主游戲中的主題活動,要源于幼兒的興趣,源于教師的認真觀察和思考。因此,教師抓住教育契機,在了解幼兒游戲的最近發展區基礎上,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尊重、支持并推進幼兒自創的戶外自主游戲主題,引發幼兒對輪胎搭建方式的探索。
在戶外自主游戲中,材料的投放會直接影響幼兒游戲的質量。教師要能夠圍繞幼兒游戲的興趣、需求、特點以及個體差異、游戲開展情況不斷調整材料,為豐富游戲內容提供支持和幫助。
案例:發現“梯子”的作用
“輪胎堡壘”搭建結束后,卓卓用小手扣住最頂層輪胎的邊緣,雙腳用力蹬地,“蹭”地跳了起來。緊接著,他用腳掌緊緊踩住“堡壘”的“墻壁”,剛要用勁,就滑了下來。他沒有氣餒,又試了一次,還是滑了下來,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高個子的琪琪學著卓卓的樣子準備爬進去,也沒有成功。同時,“堡壘”已經發生了傾斜。幼兒重新整理好“堡壘”后,紛紛低頭嘆氣,尋求教師的幫助。
這時,教師提出問題:“你們剛才都試著沿外壁爬到最高處再進去,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你們直接到達堡壘的最上方或者有什么辦法能夠增加我們的身高高度呢?”看了看周圍的材料,棗棗有了新的想法:“可以找一個墩子當成梯子?!彼讯兆臃旁凇氨尽钡呐赃?,接著站上去,雙手撐在“堡壘”的兩邊,抬起右腿,向“堡壘”中間的圓洞跨進去,屁股坐在堡壘的邊緣。然后,她將跨進去的右腳使勁踩在輪胎的內壁上,小心翼翼地把左腿也跨了進去,用勁一跳,雙腳穩穩地落在“堡壘”里的地上。
卓卓等幼兒因為輪胎高度過高、嘗試多次無法進入堡壘后,游戲出現了停滯現象。經過教師的引導提問,幼兒對“增加自身高度”的材料進行思考。棗棗選擇了可增加高度的新材料“墩子”,并在探索嘗試中取得成功。在游戲中,教師抓住時機,現場干預,變身“游戲參與者”,與幼兒一起加入新的游戲內容。同時,根據幼兒游戲的興趣和需要,靈活調整活動空間和材料,組織幼兒尋找可增加身高的輔助材料。新材料的加入使他們獲得了豐富的游戲體驗,從中感知靈活運用材料可以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從而推動游戲情節的發展。
游戲的玩法對戶外自主游戲的推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玩法的別樣和新穎能吸引幼兒深度參加游戲,豐富游戲情節,拓展游戲內容。幼兒在游戲中可以遷移生活經驗,根據興趣需要自主設計游戲玩法,讓游戲變得有血有肉。
案例:建立“輪胎部隊”
合力搭建一個“輪胎堡壘”并成功進入后,幼兒都沉浸在喜悅之中,迫不及待地想要搭建屬于自己的“輪胎堡壘”。借鑒卓卓的搭建經驗,大家迅速組隊,三人一組,尋找大小一樣的輪胎,共同搭建。不一會兒,場地上就出現了幾個高低不同的“堡壘”??墒?,不是本組的同伴前去觀望時,組員就會被“趕走”,場地上時不時傳來吵鬧聲。
教師:堡壘是用來做什么的?
幼兒:用來抵抗敵人。
教師:誰在堡壘里呢?
幼兒:是我們的戰士。我們的部隊叫輪胎部隊。
教師:怎樣加入輪胎部隊呢?
幼兒:當然要能夠用輪胎搭建堡壘,還得會鉆進堡壘。
教師:一共有幾個堡壘?需不需要更多戰士?
幼兒:有3 個堡壘。需要更多戰士加入輪胎部隊??磥?,我們要“征兵”了。
針對游戲中的情況,教師在全面了解游戲進程后,通過提問再次把問題拋給幼兒。在對話中,幼兒了解到堡壘特有的作用,確定能進入堡壘的人員身份。同時,他們能夠遷移生活經驗,在建立“輪胎部隊”的基礎上生出“征兵”的新玩法。
為了遵循“呼應兒童”的教學理念,在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觀察幼兒、引導幼兒,關注幼兒游戲中的問題,充分調動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拓展幼兒的游戲經驗,推動幼兒游戲的深度開展。
為了讓幼兒充分體驗游戲,教師要打破空間設置,有效利用周邊場地,拓展主題活動實施的空間。例如,在“輪胎堡壘”主題游戲中,幼兒原本只能在規定場地進行搭建、扮演。但是,隨著主題活動的推進,原有場地已無法滿足幼兒的活動需求。因此,師幼共同討論決定,將“堡壘部隊”調至園內的假山探險區。“輪胎堡壘”的場地也由假山擴大到大型攀爬網、水池。多場地、多空間的聯動,使幼兒的游戲情節逐漸豐富,游戲難度逐層遞增,對幼兒在游戲中的組織、合作、分工、角色任務等有了新的要求。
對幼兒來說,具有趣味性、挑戰性的游戲更容易激發他們的興趣。在“輪胎堡壘”游戲中,簡單的搭建堡壘已經滿足不了幼兒的需求和興趣。因此,幼兒提出“征兵”以擴大部隊陣容、“搬遷基地”以尋求掩蔽、躲避敵人。這些為“輪胎堡壘”游戲增添了無窮趣味。
教師要在生成后繼續推進,拓展戶外自主游戲的發展。在拓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及經驗,以幼兒為主體做好戶外自主游戲的設計、組織和指導工作,并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引導幼兒參與游戲過程,在交流中碰撞游戲思維的火花,將討論出的新內容切實落實到自主游戲中。協助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自主設計規則、豐富情節、拓展資源、遷移經驗等,在活動中不斷提升戶外自主游戲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