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許倩燁

幼兒園時期,是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關鍵期。但是,由于幼兒年齡特點的限制,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往往會出現“停滯”“緩慢”等不利現象。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引導方式,促進幼兒發展語言能力。對幼兒來說,閱讀是遠遠不夠的,書寫表達在幼兒語言發展中同樣重要。在幼兒園課題研究中,我發現,幼兒對自己的畫作有一定的想法,將“畫”與“話”相結合,能夠培養其閱讀興趣和書寫愛好,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
3~6 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口語發展更是重中之重。如果我們鼓勵幼兒將自己每天生活中所感興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并且嘗試將所畫內容向同伴講述,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其語言交往能力。
初期,我通過觀察發現,由于前期繪本閱讀的有效開展,我園絕大多數幼兒都養成了良好的閱讀與傾聽習慣,在表達能力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這就給日記畫的生發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大班部分幼兒可以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其余幼兒尚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利用書面表達的方式進行表達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只有將“畫”與“話”相連接,讓“話”從“畫”中而來,讓幼兒隨意記錄,教師有意引導,為幼兒營造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氛圍,并在該氛圍中能得到展示的機會與積極的回應,才能讓幼兒的語言表達得到一定層次的提升。
在前期觀察分析后,我與幼兒約定,每一天離園前利用15~20 分鐘的時間畫一畫發生了什么,并說一說畫了什么。經過一個月的實踐,幼兒從一開始的被提醒記錄發展到自主記錄,甚至還提醒道:“老師,我們今天還沒畫日記畫?!崩纾邪嘤變和娜沼洰嬛?,每一天的日記畫主題都與戶外建構區相關聯,或是城堡的構造,或是立交橋的搭建,或是舞臺的圍合。在與同同的交談中,我發現雖然每一天的主題內容相似,但是他能精確說出哪一天與哪個小伙伴一起搭建了什么場景,甚至在某幾天的日記畫中,還能將當時的情緒情感表達出來。在某一天的日記畫中,同同在立交橋的旁邊畫了幾顆水滴。同同那天與小伙伴發生了爭吵,橋倒塌了,沒能讓小汽車行駛起來,那幾顆小水滴代表他很難過,是哭泣的意思。從同同的日記畫中可以發現,同同的“日記本”從每天的“流水賬”轉向了每天的“情緒手冊”,真正實現了“兒童畫”向“日記畫”的轉變。
在3~6 歲階段,幼兒的前書寫能力開始發展,并為接下來的小學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與“書寫”不同,前書寫準備旨在讓幼兒將口頭語言通過繪畫、或是模仿書寫的方式表達所思所想,為進入小學做好良好準備。前書寫準備是從小班開始的,日記畫的運用讓前書寫逐步浸入幼兒的生活中。
在前書寫階段,幼兒的繪畫正處于涂鴉期與象征期之間,成人往往很難看到幼兒內心所想要表達的內容。小班幼兒或中、大班能力較弱的幼兒,時常會出現雜亂無序的線條或是大大小小、無序可循的圓圈、原點。教師或許讀不出其中所包含的意味,但是在幼兒進行解讀后,往往別有一番趣味。例如,小班幼兒涵涵的某一天日記畫,畫面上僅有數條五顏六色的不規則線條,很難讀懂涵涵想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在詢問后,我得知涵涵這一天在小溪旁看到小魚了,陽光灑在小魚身上,小魚變成了彩虹的顏色。在聽到涵涵的回答后,我恍然大悟,原來看似雜亂無章的畫面,蘊含著很深的感官感受。在對涵涵的日記畫解讀中,我發現幼兒的繪畫記錄更多將生活與幻想相結合了起來,利用書面記錄展現了一個充滿童趣的兒童世界。面對幼兒“不好看”“不像”的日記畫,教師應該給予肯定,為他們創設一個寬松的繪畫氛圍,避免出現“怕畫錯”導致的不敢下筆的情況。
不同于小班幼兒,中、大班幼兒更需要教師提供一個較為寬松的氛圍,讓他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在這一階段,幼兒的前書寫準備已經到達畫出象征性事物、進行講述的階段,他們已經可以用“畫”表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我在觀察中班幼兒的日記畫時發現,他們的畫面往往以具體事物占據主要篇幅,再綴以簡單的想象裝飾。他們相比于之前,更愿意表達表現自己的內容。有時會出現爭相講述的現象,但講述總顯得前言不搭后語或跟隨著同伴講述的內容而變化。這時,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表達環境,在支持幼兒大膽創作的同時,要鼓勵幼兒使用連貫、完整的語句表達出自己的日記畫內容,讓這個過程成為前書寫準備與口語表達鍛煉的有效渠道。
在日記畫實踐中,圖畫與講述是前提,而能在其中提煉幼兒表達出來的思想及情感,正是幼兒需要的,也是教師需要的。相信未來的某一天,幼兒可以用“畫”與“話”的形式,訴說自己的所思所想,創設出一個敢說敢想的深度思考氛圍。
幼兒繪畫處于涂鴉期,他們的語言能力也處在啟蒙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日記畫的熟練掌握,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得到相應的發展。日記畫既有利于幼兒形象思維的發展,又能夠促進他們對所見所聞的事物產生聯想并表達,從而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著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的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庇纱丝梢姡Z言交往能力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痹凇爱嫛迸c“話”相連的表達表述中,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升華。例如,蕊蕊語言能力較強,在小班時就可以根據圖片講述一個故事。而同組的依依語言能力較弱,在游戲中活動中很少聽到她說一句完整的話,多數時間只用簡單的字詞代表句子。在日記畫實踐中,我嘗試讓幼兒在同組間進行日記分享,在蕊蕊的帶動下,依依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漸提高。雖然依依不能完整地講述一件事、一個故事,但是她已經能面對集體簡短說一說自己日記畫上的內容。有時,語言能力的發展就是源于同伴,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步累積起來的。
日記畫,能夠促進幼兒自我成長。在日記畫中,幼兒運用敘述的方式進行書面表達,這就需要幼兒有思考、有條理。實踐證明,以日記畫為載體提高幼兒語言發展,比單一的書面表達或是單一的口語表達要好得多。例如,在日記畫開始階段,中班幼兒朗朗每天的記錄都與同伴相同,包括每天的游戲、用餐、午睡等環節。當然,相較于其他幼兒單一的日記,朗朗的內容豐富度明顯要強于同伴。朗朗也樂于講述自己的日記畫,每一天的講述環節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一周后,朗朗的講述變得有主題、有條理。兩周后,朗朗的日記畫不再像一開始零星記錄一日生活。他的日記上開始出現和媽媽一起爬山、爸爸回來了等具有代表性的內容??梢?,朗朗開始把日記畫當作一種情感寄托,將日記畫的功能真正發揮了出來。此時的日記畫才是真正的日記畫,因為它記載了幼兒童年的溫暖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