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 燕
活潑、好動、好奇心重是幼兒天性,幼兒于一切新鮮事物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是,幼兒年齡小,能力和體力有限,生活經驗匱乏,對一些突發事件不能作出準確判斷,在出現危險的時候很難有效保護自己。為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提升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是值得關注的課題。
教師要將幼兒安全教育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之中,善于捕捉適合展開安全教育的契機,借助一些偶然發生的事件開展安全教育,提升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例如,在一日生活之中,教師發現幼兒向樓下亂丟玩具。針對這一偶然事件,教師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讓幼兒意識到隨意丟東西到樓下很有可能會砸中樓下的人,叮囑幼兒不能隨意亂丟東西。又如,上下樓梯時,教師引導幼兒養成不隨意打鬧的良好習慣,避免出現摔下樓梯等情況,從而有效提升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師要將各領域教育工作與安全教育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以此進一步提升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為幼兒設計“我們該怎么辦?”“你知道嗎?”等活動,引導幼兒尋找解決之道。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安全教育與幼兒繪畫、讀書以及歌唱等有效結合在一起,將一些安全口號以歌唱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樣幼兒自然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為了有效提升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教師要開展多種活動,進一步提升幼兒自我保護能力。例如,教師為幼兒講解“119”“120”“110”等電話號碼時,為幼兒設計一個“神奇的電話號碼”情境表演,讓幼兒在情境過程中對這些特殊號碼形成有效認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有效提升幼兒自我保護意識,離不開教師和家長的合作。在這一過程中,家長要增強切實安全教育意識,結合幼兒園各項活動內容同步開展安全教育,注重對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例如,教師借助各種活動契機,對幼兒進行防觸電、防拐騙、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同時,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我園經常通過微信公眾號向家長推送安全教育信息,邀請家長一同參與安全教育活動,將幼兒安全教育從幼兒園延伸到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