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 穎

融合教育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的重要模式。這種教育模式保護了特殊兒童的受教育權利,有助于改善特殊兒童自身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促進其社會性等多方面發展,促進其與普通兒童共同成長。本文以一名生長發育遲緩兒童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研究生長發育遲緩兒童社會性發展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探索融合教育的策略,從而促進生長發育遲緩兒童的社會性發展。
男孩A(化名)小班時由于手術休學一年。2019年,他因為頭疼去醫院檢查,得知患有顱咽管瘤,手術后身體基本恢復正常。但是,他的身高遠遠低于同齡人的平均水平。
1.自尊心
男孩A 性格較為膽小,一緊張小臉就會紅通通的。每次排隊時候,他后面的幼兒總喜歡摸摸他的頭說:“你好可愛!”但是,他卻紅著小臉不說話,眼神略帶委屈,貌似并不喜歡同伴的這種行為和評價。
大班時,我發現男孩A 在廁所旁邊來回徘徊。我暗中觀察了解到,原來是他太矮了,夠不到小便池。他可能害怕同伴嘲笑他,所以他徘徊到其他人都離開了才進去嘗試??梢?,他的自尊心非常強。
2.缺乏自信
男孩A 其實是一個非常聰明、能干的幼兒,但是他缺乏自信,不太敢表達自己。我每次和他溝通的時候,他經常緊張得不知如何回答。他對自己的身高十分敏感,只要別人提到有關他個子矮的事情,他就會很難過。中班有一次離園學,剩下他和“高大”的宏宏。我看著他們倆在一起,不禁心生感慨。那天晚上,男孩A 的媽媽和我聯系,說他回家后一直追著她問“為什么長不高”。
3.交往能力欠缺
戶外鍛煉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之一,他們會和自己的同伴一起愉快地玩耍。但是,他經常拿著一個皮球不知所措,有時干脆坐在皮球上面發呆。沒有人主動邀請他加入游戲,他也不敢主動加入其他幼兒的游戲,只能看著他們嬉笑、玩耍。區域游戲時,許多幼兒會在建構區一起合作搭建火車站等建筑物,或者是在益智區一起玩棋類等益智類游戲。但是,他總是一個人玩拼圖之類的游戲,很少與別人交流或者合作。從他投向其他幼兒的目光可以看出,他非??释退麄円黄鹩螒?。
4.環境適應能力較弱
男孩A 在幼兒園總是非常拘謹,不像其他幼兒那樣能夠快速地適應環境,進行正常的活動。他像是被一層殼包裹了起來,不能完全釋放自己的天性,缺乏對幼兒園和對班級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弱。
1.自身氣質類型影響
氣質是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可分為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郁質。男孩A 的氣質類型可能屬于黏液質或者抑郁質。黏液質屬緘默而沉靜的類型。這種氣質類型的人感受性弱,敏捷性、可塑性、興奮性也弱,但耐受性強。抑郁質又稱弱型,屬呆板而羞澀的類型。這種氣質類型的人感受性很強,往往為微不足道的事而動感情,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興奮性都很弱。
2.生理因素影響
身高遠遠低于同齡人的平均水平是男孩A 有自卑傾向、害怕與人交流、想和同伴交往又不敢主動的重要原因。身高上的差異讓他覺得自己與同齡人不同,產生了自卑傾向。他害怕同伴把他當作“異類”來嘲笑他,他不想面對自己與同齡人之間的差異,所以,他對別人提到他的身高十分介意,想和正常人一樣高,但是又無力改變,所以非常糾結。
3.同伴異樣眼光影響
同伴面對男孩 A 矮小的個子,覺得十分驚奇,他們沒有惡意,只是出于好奇,會詢問和摸摸他的頭。但是,這對他來說是傷害。他不喜歡同伴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這會加深他的自卑傾向。
4.依戀影響
由于手術導致休學一年,男孩A 比同齡人遲一年來到幼兒園,也就是說他比同齡人遲了一年脫離父母,對父母的依戀更深。父母長時間的陪伴讓他對外面的環境有點陌生和害怕,這可能是導致他社會適應能力較弱的原因。
1.引導幼兒理解個體的差異性
在一次排隊離園時,小宇摸著男孩A 的頭說:“為什么這么矮???”我對著所有幼兒說道:“每個小朋友之間都有不一樣的地方,我們要尊重別人和自己的不一樣,不能因為別人和自己的不一樣而嘲笑他人。當然,我們也不同因為自己和別人不同而傷心。因為每個小朋友都是特別的存在,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但不影響成為優秀的人。所以,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對不對?”大家一起高呼:“對!”
2.保護和尊重幼兒的自尊心
幼兒作為完整的人,有自己的自尊心。教師要懂得保護和尊重幼兒的自尊心,不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教師的保護和尊重能給幼兒帶來慰藉。由于男孩A 夠不到小便池,教師讓他站在小凳上小便。但是,他每次上廁所都感到尷尬。于是,我對其他幼兒說:“這個小便池確實有點高,很多小朋友都夠不到小便池,要站在小凳子上?!蹦泻 聽后也點了點頭。
1.提供符合特殊幼兒發展特點的游戲材料
在一次戶外鍛煉中,我發現其他幼兒玩得很開心,男孩A 卻安靜地坐在一邊。我走過去詢問原因,原來是“跳房子”的“房子”太高了,他跳不過去,所以就不想玩了。于是,我在旁邊放了一個“矮房子”,便于他繼續游戲。
2.創造特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交往機會
同伴交往是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多為特殊幼兒創造同伴交往的機會。幼兒通過同伴交往,可以逐漸認識到他人的特點及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學會參與群體的共同活動,以及在共同活動中如何處理與其他同伴的關系。在區域游戲的時候,我看男孩A 一個人不知道在干什么,于是對他說:“我們一起下飛行棋。”他害羞地點點頭。旁邊的天天聽到了也跑了過來。
1.給予特殊幼兒表達、表現的機會
在一節音樂活動中,幼兒基本學會了歌曲。我問大家:“有誰想要上臺來領唱嗎?”看著男孩A 猶豫不決的小手,我果斷喊了他。他的聲音很小,我鼓勵他聲音再大一點。唱完后,我說道:“唱得真好,我們一起鼓掌?!贝蠹业恼坡曉黾恿怂淖孕判摹?/p>
2.教學過程要兼顧特殊幼兒的發展特點
教師要根據特殊幼兒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教方式。在一次體育活動中,活動內容是頭頂傳球,需要把球從頭頂傳給后面一個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我發現男孩A 由于個子較矮的原因,不能順利接住前面傳來的球。于是,我就讓他站在隊伍的最前面。這樣既不影響他對頭頂傳球技能的掌握,又能夠讓他正常參與到游戲中來。
有研究表明,家長的陪伴能夠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因此,教師要引導家長多和幼兒互動。家長在家可以給幼兒安排一些小任務,讓幼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在完成任務后,家長要及時對幼兒進行表揚,以此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同時,教師要與家長增加交流頻率,從而及時了解幼兒發展狀況,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教師的任務就是促進每個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特殊兒童雖然具有其特殊性,但作為幼兒中的一員,我們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而是應該更加關注他們,運用教育智慧引導其逐漸融入普通幼兒,和普通幼兒共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