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小娟

又到了播種時節。幼兒為幼兒園試驗田接下來要種植什么而煩惱。一天午飯時,蓮藕排骨湯受到了幼兒的喜愛。在一番竊竊私語后,他們表達了想在試驗田里栽種蓮藕的想法。教師在研判可用資源后,決定帶領大家一起種植蓮藕。
采種的過程充滿了奇遇。小分隊成員將9 根藕種從種植戶那里帶回,并學到了一些種植、管護知識。從“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接天蓮葉無窮碧”,蓮藕生長的過程都是充滿期待的。幼兒欣喜于每一次的發現,并記錄下每個打動他們的時刻。為了更直觀地感受荷葉的生長,幼兒在多個方位插上了自制的長尺,從不斷變化的數字和逐漸攀升的高度上感受生長的力量;用不同技法的繪畫、泥塑、語言、律動表征發現的美好,主動閱讀一些相關書籍。
種植的過程曲折又充滿趣味。為了解決荷葉耷拉、水質變化等問題,幼兒在藕田中投放了龍蝦、泥鰍、黃鱔,開啟了生態養殖的模式。到了收獲的時節,幼兒非常激動。他們進行了充分準備,工具、方法、分工等都一一安排妥當。收獲后,新一輪的探索又開始了。幼兒通過看、摸、量、品、查、問、玩,不僅知道了藕有七孔和九孔,還對“全身都是寶”的蓮藕有了進一步認識。例如,藕莖在藕的生長過程中起到呼吸道作用,隨手折斷藕莖將會對藕的生長造成影響。
“種藕的故事”是我園課程建設中自然資源運用的一則案例。這個課程案例并不適合所有幼兒園,它需要有一些特殊條件:園內要具備蓄水功能的藕池、園外有藕田。結合案例與現狀分析,我園資源的現狀是,園內外自然資源豐富、場地資源充足,但因受地域偏遠和常住人口較少等因素的影響,社區資源不夠豐富,對幼兒社會性認知與體驗有一定的束縛。這些現狀決定了我園在課程資源庫建設與運用過程中會關注到以下方面。
一是揚長和補短同樣重要。優勢資源充分挖掘與利用是第一步。我園有豐富的自然及場地資源:園內有58 種共計206 棵樹,其中果樹30 種、四季花卉56 種、飼養的動物近10 種,飼養園、飼養角、飼養池、種植園、花圃、試驗田等各種實踐場地齊全。近年來,我園課程實踐案例有70%以上都聚焦這類自然資源,這就是“揚長”為了補上社區資源不足以及現代化社會環境欠缺的短板,我園從《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出發,通過建立課程資源包的形式,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
二是關注當下和著眼未來同樣重要。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固然能夠滿足幼兒當下的興趣與發展需求,但生態、科技等聚焦未來發展的資源是幼兒所需要的。我園設置了堆肥池、凈化池、接水系統、溫度濕度計等,旨在讓幼兒關注環境、關注生態。
三是直接資源與間接資源同樣重要。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方式,決定了直觀、直接的資源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幼兒的主動探索、操作實踐”獲得相關的經驗,且直接資源能夠更加有效地激起幼兒的探索興趣。因此,豐富的資源投入是探索活動中的一種常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間接資源也是不可或缺的,在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探索過程中起到直接資源所不具備的功能。當直接資源欠缺時,間接資源就是很好的補充。例如,農村幼兒園科技資源不足,我園課程資源包就可以起到作用,能夠通過視頻、圖片的感知來彌補,獲得相關經驗。當探索過程出現瓶頸時,間接資源就是很好的助推劑。例如,幼兒發現藕池中的荷葉和水質發生變化,積極運用間接資源——咨詢長輩和專家、查閱書籍和網絡,最終綜合各種方法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四是多樣資源和同類資源同樣重要。資源的多樣帶來經驗的多元,但在經驗的深度上光有多樣還不夠,同類資源的特殊作用不可忽視。這就需要有同類的資源投放到活動中。
在以上資源觀的支撐下,我園在建設課程資源庫時遵循四個原則:一是豐富性原則?!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資源是課程的前提,貧瘠的資源不可能帶來豐富的活動,豐富的資源才會帶來豐富經驗的可能性。二是層次性原則。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幼兒年齡適宜性與個體適應性的要求,落實到資源上就是要具有層次性。從整體視角上,能夠照顧到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從個體視角上,同一年齡段的幼兒也要考慮到個體差異在資源運用上的體現。三是生長性原則。資源的選擇與運用最終要落實到幼兒的發展上,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四是操作性原則。幼兒只有在觀察、比較、操作、實驗中,才能夠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基于以上原則,我園建構了幼兒園三級資源庫。首先,管理層通過對幼兒園周邊可用資源的調查、梳理,分別從自然資源、社區資源、地方文化資源、信息資源等方面建立一級資源表,同時將每一種資源又分為常用資源和備用資源兩類。其次,我園以年級組為單位,從《指南》出發,梳理出可供實現這些發展目標的具體資源有哪些的二級資源表,細化了各種資源的教育作用。最后,我園針對具體的資源,梳理了三級資源表。例如,面對“蓮藕”這一個資源,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如何開展活動,對接《指南》又能獲得哪些方面的發展。
為了使資源建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狀態,我園在資源管理方面堅持走兩條路徑。一方面,我園建設了兩個資源室(自然資源室、廢舊物品資源室),用于存儲物化的資源。另一方面,我園還建立了內部資源共享FTP 平臺,將所有的文本化資源建檔管理。這兩方面資源由不同的人員負責,幼兒園定期組織資源建設小組成員對資源進行審議,以完善不同類別的資源,保證資源庫建設螺旋上升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