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然
初春的一天,爸爸帶我去青島生態林景區游玩。
我們順著濱河路步行,先來到了紅軍長征公園。穿過紅軍長征公園,來到山腳的水泥路上。路面盤旋而上,直通青島林所在的南山山頂。我和爸爸走了一段路后,拐進一條小路,抄近路而行。半小時后,我們終于來到木頭棧道。爸爸一邊揉腿一邊感嘆說:“這真是欲速則不達。”又過了十多分鐘,我們成功抵達了南山山頂。
巨大的玻璃觀景臺拔地而起,呈弧形。觀景臺的前面是一個小小的人工湖,四周用許多石塊拼成一彎月亮的形狀,在“月亮”里有一池淺淺的水,清澈見底。湖的周圍種植了數棵松樹,人工修剪成奇異的形態。湖的右邊是火炬狀的樓梯,我們踩著樓梯,旋轉而上,來到觀景臺。
憑欄遠望,縣城全景盡收眼底。山腳下牛谷河碧波粼粼,宛若一條藍色的絲帶,緩緩東去。更遠處則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展現出現代化大都市的氣質。爸爸跟我講了他以前上學時縣城的現狀。我才意識到這些年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是多么顯著!
逗留了兩個多小時,我們這才往山下走去。
老師小評
本文移步換景,寫了青島林的特點以及名稱的由來,從“抄近路”體會“欲速則不達”。描寫景物時,小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展現牛谷河的景色。小作者通過春游,開闊視野,感悟生活,不錯。
【作者系甘肅通渭縣文廟街小學三·4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張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