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云是湖北省恩施州宣恩縣沙道溝鎮民族初級中學學生。2021年,入選“新時代好少年”。
王凌云家境貧寒,父親獨臂,母親患有癲癇病和智力障礙,爺爺奶奶年歲已高,靠父親在外打工的收入維持一家人的日常開銷。王凌云從小就很懂事,不僅在學校認真學習,放學回家后還主動承擔家務勞動,照顧一家人的生活。
每天放學回到家,王凌云就開始做飯。在地里干農活的爺爺奶奶回家了,她擺上剛做好的菜,盛上熱氣騰騰的米飯遞給爺爺、奶奶和媽媽。一家人吃完了晚飯,她收拾碗筷,然后端上一盆熱水給媽媽洗臉洗腳。媽媽有時候發病,小小年紀的她從不驚慌,安心守候在媽媽身邊,待媽媽蘇醒后幫她擦洗。每逢雙休日,她還跟隨爺爺奶奶到地里勞動。春天,爺爺在前面播種,她就在后面施肥。暑假,她和爺爺、奶奶到地里一起除草。秋天收獲的時候,為了減輕爺爺奶奶的勞動負擔,她要背玉米棒子、挖紅薯……看到爺爺奶奶累了,她就趕緊給他們端茶送水。除此之外,王凌云還要照顧妹妹,并為妹妹輔導功課。每天晚上完成了作業,王凌云帶著妹妹洗漱、睡覺,照顧妹妹的生活起居,用略顯稚嫩卻厚實如山的愛包圍著妹妹。“因為妹妹現在還小,不懂事,我作為姐姐,希望多給她一些關心、溫暖和愛,讓她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地長大。”王凌云說。
盡管生活艱辛,王凌云卻從未向命運低頭,始終樂觀向上,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她最大的愿望是長大以后成為一名醫生,把媽媽的病徹底治好。
照顧妹妹、守護媽媽,農忙時幫爺爺奶奶做農活,王凌云用她柔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她把大孝至愛裝在心中,用無言的行動踐行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她讓“孝敬”二字恒久芬芳,她以少年的肩膀挑起家的希望!
(選自“新華社客戶端”,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