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ne
假如情緒是一條河,人的心靈就像河道,壓力就好像雨水。雨季來臨時,河水會上漲,到了一定的程度,河道無法承載,洪水便會泛濫成災。
不知道有沒有同學發現,如果在一段時間內學業壓力比較大,身體會更容易出現一些小毛病,這是因為壓力降低了我們的免疫功能。當我們承受的壓力較大時,生活中但凡出現一點小矛盾,就很容易和父母、朋友乃至同學發生沖突,這是由于我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應對壓力這件事情上,對情緒的管理能力下降了,于是就容易有一些不恰當的情緒處理,比如大哭大鬧、激烈的爭吵。
許多心理學研究者認為,壓力會對我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產生影響,然后又間接影響人際關系,而緊張的人際關系又成了新的壓力源,如果不加以干預調節,極易形成惡性循環。如果有同學感覺自己最近情緒不太穩定,先不要緊張,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壓力導致的。
那么,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惱人的壓力呢?心理學研究發現,壓力的適應有三個階段。
1.警覺階段。在這一階段,交感神經支配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和副腎上腺素,我們會感到呼吸、心跳加速,血壓、體溫升高。
2.搏斗階段。在這一階段,前一階段的癥狀雖然逐漸消失,但這可能只是一種表面現象,這也許意味著我們消耗了太多的生理或心理能量去應對壓力了,這更加劇了個體變得敏感脆弱,即使一些小事也可能會觸發強烈的情緒反應,讓我們像炮仗一樣,一點就炸。
3.衰竭階段。長期處于壓力下,應對壓力的能量逐漸耗盡,這個時候,如果壓力源已經消失,或者個體的適應性已經形成,那么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我們的精神狀態會慢慢康復;但如果壓力源依舊存在,而個體仍無法適應,那么就可能面臨心理崩潰。
以上三個階段,是我們應對壓力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在每個階段,都能使用一些科學方法去應對壓力,那么,我們的抗壓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就容易獲得更大的彈性。
第一階段·警覺階段
由于壓力首先對我們的生理系統產生直接的影響,令我們呼吸急促,感到緊張。這時,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呼吸來對這一情緒進行調節,這里推薦“4-7-8呼吸法”。這種方法的具體步驟是:先呼氣,然后深吸一口氣,數到4;保持呼吸,數到7;最后緩慢呼氣,數到8。
這個方法可以快速緩解我們的緊張情緒,減少壓力和焦慮,放松身心,還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備考期間,部分考生可能會出現“一碰就炸”的情況,一方面,考生自己對此要有所覺察,知道自己正處于特殊的狀態下,并非真的想和周圍的人產生沖突,而是控制力不足,這樣的認知本身就對情緒調節很有幫助;再者,周圍的人對這種現象也要予以包容,這是非常正常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平凡而脆弱的個體,在應對挑戰時需要他人的支持和援助。
第二階段·搏斗階段
我們開始真正用行動解決各類紛雜的壓力事件,并且要有足夠的信心去應對挑戰,改變不良認知就是我們應對壓力的第二道心理防線。
正念(Mindfulness)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概念,它將冥想和正念練習相結合,可以定義為一種精神狀態,包括完全專注于“現在”,所以你可以不加判斷地承認和接受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感覺。正念可以幫助我們改變不良認知,如負面的自我評價、過度擔憂、抑郁等,從而減輕壓力,使我們恢復到比較良好的狀態。
如何進行正念練習呢?當我們陷入一個壓力情境,譬如:馬上就要三模了,知識點還沒吃透,不知道從何開始復習,感覺心口被一塊巨石壓著,行動受限。此時,你需要放下手中的試卷,閉上雙眼,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從腹部輕緩而平常地吸氣,并保持正念,我現在感覺有點緊張,我的身體有一點緊繃,這是正常的,我允許它發生:我正像平常那樣地吸氣。呼氣時,同樣也保持正念:我正像平常那樣地呼氣。像這樣連續呼吸三次。在第四次呼吸時,拉長吸氣時間,并保持正念:我正深深地吸進一口氣。再次保持正念呼氣:我正深深地呼出一口氣。連續呼吸三次。現在,用心地隨順你的呼吸,覺知你的腹部和肺部的每一個動作,跟著氣息的出入,保持正念:我正在吸氣,并自始至終都跟隨著我的吸氣;我正在呼氣,并自始至終都跟隨著我的呼氣。像這樣連續呼吸20次,再回到平常的呼吸。5分鐘后,重復方才的練習,記得呼吸時要保持微笑。
當考生們在同壓力搏斗的時候,沒有多余的注意力分給情緒管理,此時良好的社會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家長和老師盡可能不要讓考生分心,要給他們創造一個穩定、安寧的環境。
第三階段·衰竭階段
同壓力的搏斗并非無窮無盡的,當我們的力量在搏斗階段用盡,就會進入衰竭階段,此時,良好的生活習慣尤為重要,健康的身體是我們抵御壓力的基石。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和鍛煉,這些都有助于減輕身體的壓力和疲勞,當精神進入衰竭階段時,健康的身體如果能夠幫助我們挺過一個壓力周期,疲憊的精神將會逐步得到恢復。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此時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解壓方法,那么就要及時向外界和專業人士求助,比如學校的心理輔導員、家長或親友、心理咨詢機構或熱線、心理醫生等。
最后,我們還需要懂得區分單一性壓力和疊加性壓力,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壓力和多種壓力,后者的傷害比前者要大得多,當我們發現自己面臨多重壓力源,或者在衰竭階段尚未完全恢復又出現新的即時性疊加壓力時,一定要有所取舍,把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先放下,優先應對目前生活中最重要的挑戰,這對我們應對壓力以及戰勝壓力后的狀態恢復十分重要。
雖然壓力是我們生命中的雨季,時不時會出現,但只要我們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將心靈修煉成寬廣的河道,那么這些壓力不過是歲月長河中一顆顆微不足道的小石子,最終將沉淀為我們通往未來道路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