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岳
站在孫店、陳樓,或者
更加偏遠的磨灣、紙房、栗樹街
可以望見
太和山的六個山峰
都是隔著很遠的距離
中間填滿了溝壑、懸崖和云霧
而當我回到車村鎮
和伙伴們圍坐在場院中
則看到,那些山峰
緊緊聚攏在一起,仿佛
和我們一樣,正沉浸在某種情感里
我知道,這是不同方位造成的錯覺
卻總忍不住仰望它們
并為之著迷
我不是我
——我已不再是我,我丟失了
很多的部分
也收到很多原本
不屬于我的
我四分五裂,有一部分的我
肩扛行李,踮著雙腳,永遠卡在
車站的出口
有一部分,在賭桌前,押上了
溫良,手指,母親的眼淚
有一部分,躺在白床單上
接受了一張判詞:衰老或壞死
讓其他的部分,承擔了我全部的體重
和灰塵,欲望,隱私
一部分壓在廢墟下,還在抽搐
一部分浸泡在酒杯里,持續縮放,扭曲
——被一部分人緊緊抱著,親吻
又被一部分人唾棄,或遺忘
丟失的事物
我丟失過一支水筆,黑色的
長長的筆桿,墨水似乎永遠不會枯竭
我丟失過一個手推鐵環,丟失過
一輛自行車
在沒有速度的日子里,我習慣于
低頭走路
那塊被捂熱又冷卻,壓著我
一紙秘密的石頭
也丟失了
一段時光終未能挽留——它們
帶走了我身體里的贅生物
我還丟失了一個人
在一個倏忽而過的岔道口
我的生命,忽然被照亮,又忽然黯淡
從此,真正屬于我的事物
再未能失而復得
堆雪人
堆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堆一個老人,像父親那樣
并不是容易的,我需要小心地
塑造出壓塌的脊梁,僵硬的脖頸
以及骨頭里沉積的塵埃和風霜
如果堆一個女人,比如母親
我能刻畫出她瘦削的面頰
腫大的關節,甚至不為人知的傷口
但無法刻畫出,她眼窩里
清晰卻又疲倦的光
還是堆那個夢里的影子吧
照著兒時的模樣,只需簡單地
在一個圓圓的雪球上,捏出一個
向上咧開的嘴巴就行
這個快樂的人,站在生活的
雪地里,永遠不知道
自己是虛構的
一本舊書
夾雜在書架上,猶如被我
淡忘的一沓往事
不薄,不厚,恰好地插在
時光的間隙里
它存在于我的生活
似有,似無——多么恰好的存在
落在書上的些許灰塵,也是
似有似無得正好
它如此存在的樣子,多像當初
趴在生活角落里的我
多像,依舊被一雙虛無又真實的小手
牢牢捧著
無須再一頁一頁地翻開
我只要它,如此依舊地存在
存在于我無盡的空虛
或者勞碌
段新強 中國作協會員,洛陽市作協副主席,欒川縣作協主席。主要作品有詩集《活在青山綠水間》《風吹草低》、評論集《詞語的回聲》等。曾獲第二屆全國十大農民詩人獎、首屆河南文學期刊詩歌獎、首屆白居易詩歌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