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利歸
摘要:本文主要以廣西河池環江縣為例,首對該地區的情況進行分析,其次對“三品一標”與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發展會發揮的作用以及環江縣目前在“三品一標”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取得的成效進行分析,最后根據環江縣實際情況提出了幾點可以強化產業融合、完善規劃、加強“三品一標”認證的建議,希望可以對環江縣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三品一標;綠色食品;產業融合
“三品一標”主要是無公害農產品、有機農產品以及綠色食品的地理標志統稱。其中綠色食品主要是指未經過污染,質量較高且具備營養價值的食品,此種類型的食品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A級綠色食品,另一種是AA級綠色食品,無論是哪種質量要求都很高,其與有機食品的要求基本一致。一般情況下,食品只有在經過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可后,才允許在包裝或者食品上標注綠色食品標識。綠色食品在所以食品類型中屬于中檔食品,我國近幾年擁有綠色食品生產許可的企業數量一直在不斷上升,綠色食品在未來將會成為人們生活中食用的重要食品。
1 河池環江縣情況分析
河池環江縣主要位于廣西的西北部,縣內主要由6個鎮、5個鄉以及1個民族鄉組成。而環江縣的土地面積約為45.53萬hm2,耕地面積約為2.77萬hm2,占總土地面積的6.1%[1]。同時,環江縣常年氣候都是亞熱帶季風性,當地氣候具有比較溫和、雨水充足、陽光充沛、冬日無嚴寒、夏日無酷暑等特點,且主要的產業布局為:盆地一帶為糧食與桑蠶區域,中南位置的丘陵為糖蔗和水果區域,北部上去為林業和香豬、香米區域。在最近幾年中,環江縣在食品產業發展方面主要以安全、農業增效以及居民增收為主要目標,發展的重點方向則是打造特色農業和優勢產業。
2 “三品一標”與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發揮的作用
2.1 提升綠色食品質量與安全
“三品一標”理念重點強調的就是全程控制和規范生產,通過對產品的有效管控提高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在各個地區推行 “三品一標”,既可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還可以進一步打造品牌化、標準化等示范基地,確保地區食品產業發展可以由有機食品到綠色食品再到無公害食品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等級,通過這樣的體系,區域內的企業在生產或者加工時就可以找到安全規范的抓手,相關人員在進行監管時也擁有了執法的依據,企業生產后的產品也有了安全證書,利于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更加放心地選購。
2.2 幫助食品產業適應新常態
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對于食品質量的要求自然也會提出更好的要求。據相關調查統計顯示,現階段許多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時,個性化與多樣化的選擇形式正在逐漸增多,很多農產品在進銷售時都以消費導向為主,相信在未來優質、環保以及安全的農產品將更受消費者喜愛,有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三品一標”理念在實施時會對產品的生產、加工以及流通等環節進行嚴格把控,使產品最終呈現時具備一定的地域文化、生態友好等價值元素,增加這些元素可以使產品更加貼合當前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在實際的產業發展過程中將“三品一標”與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積極抓住此次機遇,打造“三品一標”的主流市場特色,可以有效幫助綠色食品產業適應新常態。
2.3 加快現代農業建設
河池環江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的農業發展區域之一,該區域由于地理形式復雜,農業發展整體水平還需不斷提高。我國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資源環境以及農資成本升高導致的國際市場中產品競爭存在多重壓力。基于此,我國各個地區在產業發展時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創造出一條符合當地特色且具備集約、環保、環境友好的現代化產業發展路徑。“三品一標”理念核心點就是對產品生產過程的嚴格管控,通過管控減少化肥以及農藥等有害化學物在農業生產中的不合理使用,進而促進綠色環保理念的落實。此外,國內各個地區在進行產業發展時充分利用當地特色優勢,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屬價值,還可以進一步幫助當地居民增加收益,實現當地產業增效。
3 “三品一標”帶動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發展成效
我國關于安全優質農產品的公共品牌就是“三品一標”(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的產品地理標志)。河池環江縣將“三品一標”與綠色食品產業進行融合發展是該地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有效舉措,可有效實現當地農業質量與效益的雙重提升,更可以有效提升當地在國內市場中的競爭力,促進當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的徹底改革。河池環江縣在將“三品一標”與綠色食品產業進行融合的過程中,主要采取多措多舉理念,致力于將當地產業打造成具備本地特色的綠色、生態以及優質的農產品品牌,以此來提升當地的產品品牌影響力。下文就對河池環江縣目前為止“三品一標”帶動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發展成效進行闡述。
(1)該地區以“三品一標”為核心對原有產業管理進行了創新,建立長線考核機制,機制中將“三品一標”工作落實要求以及進度納入了年度目標考核中,融合后的發展目標為:當地每年都要有1個特色農產品獲得農業農村部地理產品標志認證、2個以上的特色農產品擁有綠色食品或者有機食品的認證以及3個當地特色農產品獲得無公害產品稱號[2]。
(2)該地區以“三品一標”為核心打造了標準化示范園區,園區具體位置是大安鄉柚美環江示范園區,該園區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嘉慶當地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標準,使生產的每一個產品都符合“三品一標”的標準化生產技術質量與規程。
(3)該地區還以“三品一標”為核心建立了符合當地情況的質量安全示范點。示范點主要是由當地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與綠園生產專業合作社聯合進行建立,主要是將其作為誠信體系建設以及失信懲戒機制的示范點。當地在建立示范點后,有效帶動了該縣“三品一標”農產品的生產質量與安全,使該縣早在2018年的11月份水果和蔬菜樣品抽檢中,合格率達到99.96%[3]。
(4)該地區還以“三品一標”為核心提高了農產品精品品牌的打造和宣傳。該縣在近幾年中深入市場以及各個企業或合作社積極進行專項宣傳,定期發放宣傳資料,旨在不斷提高當地群眾的對于“三品一標”的思想認識,為“三品一標”與當地綠色食品產業融合創造良好的基礎。該縣經過不斷地宣傳,在2017年包頭市舉辦的全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中,向更多社會群眾展示了環江縣的香粳以及木倫思泉等綠色食品,這些食品展出后深受社會群眾的青睞。
4 “三品一標”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發展建議
4.1 構建監管協同機制
“三品一標”與綠色食品產業融合工作不僅會設計農業農村部門,還需環江縣的工商、司法等部門進行密切配合,力爭以嚴字當頭來保證工作開展順利。環江縣相關工作人員在落實農業農村部指示時必須做到嚴格開展、嚴格審查以及嚴格監管,并在當地農產品得到相關認證后也可以確保監管得當。與此同時,環江縣還可以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機制,落實巡察規則,對工作落實過程中極為出現問題的環節或者部門進行嚴格把控,形成常態化巡視的同時有效解決工作落實過程中存在的隱患。此外環江縣也可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監管協同機制對該地區綠色食品產業生產過程進行嚴格控制。例如:建立“一箱一碼,一果一標”的質量與安全追溯制度,在該制度中大力推行“肥藥兩制”改革,構建農業投入品購銷臺賬,鼓勵當地企業或者種植戶在農業種植時多采用高效生物有機肥與高效低毒低殘“兩高兩低”肥藥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同時還需要鼓勵當地種植戶或者企業發展“果—畜(禽)—沼—肥”形式的生態循環農業,以此來充分利用廢棄物加強農業綜合治理,進一步實現該縣區域內地產環境的有效凈化[4]。
4.2 加強食品品質把控
環江縣在后續的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過程中,食品品質的把控是發展的關鍵。因此,在加強食品品質把控時,環江縣同樣可以通過機制的構建進行把控。在協同機制中要求當地的企業、種植戶或者養殖戶們,大力構建標準化的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將企業、種植戶或者養殖戶們與當地的農民合作社進行聯合,通過品種統改、技術統訓、品牌統創以及產品統銷等全鏈模式推廣標準化的“六統一推”生產技術,從而更好地帶動該縣各類主體以及種植戶或養殖戶實現標準化生產[5]。此外,為了進一步促進機制構建后的有效落實,環江縣可設計一些評比環節,例如:以年度為單位設計出季度標準化生產“大比武”的項目比賽,比賽的要求企業、種植戶或者養殖戶經營主體標準化生產將與項目評比分數有關,分數最高的前幾名將會被評為縣級標準化生產示范經營主體,后續縣內在安排項目資金時則會優先考慮擁有稱號的經營主體。
4.3 提高主體安全與責任感
環江縣在提高區域內產業主體安全與責任感時,可通過以下幾點進行:首先,需要對各個主體生產經營的行為進行有效規范,要求其不得盲目開展銷售,需要精準找到消費者需求后根據實際需求調整產品價值后進行銷售。其次,需要要求縣內各個主體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不能采用國家禁止的各類藥品,藥品的使用需要選擇生產廠家信譽度高、殘留藥物較少以及國家提倡的藥品。再者,環江縣需要加大對存在違法違章主體的處罰力度,要求各個主體在經營或生產過程中都必須嚴格遵守監管制度與行業規矩,提高自身的自律性的同時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與責任意識。最后,還可以通過定期的宣傳教育工作開展,提高縣內各經營主體的責任感與安全意識。例如:縣內的相關部門可以充分利用電視、公眾號以及APP等媒介宣傳農業產品的相關安全知識以及生產技術,提高當地居民的安全意識與法律意識。
4.4 創建“三品一標”農業現代化示范園區
環江縣具有許多優質特色產業,例如:糧油、水果、生態養殖等產業。因此,在未來的“三品一標”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發展中,環江縣應該充分展現該縣的特色產業優勢,大力創建農業現代化示范園區,旨在通過各個特色園區的創建更好地推廣綠色生態種植模式與技術,促進該縣的產業發展向綠色生態農業的方向發展。例如:環江縣可以以試驗基地為核心創建具備標準化以及現代化的農業技術示范園區,示范區要與當地的農科院、科研所或者大型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以此來通過多方的共同努力協作,確保創建完畢的示范園區農產品質量能夠穩步提升,更加符合“三品一標”認證標準。與此同時,在全縣“三品一標”帶動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發展已經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礎上,縣內應該加強對于新型經營主體的豐富與完善,積極鼓勵更多主體對經營范圍或類型進行創新,并創建相應的“三品一標”農業現代化示范園區。
4.5 改變原有農業發展模式以及農業技術
環江縣的農業發展要想提高一個層級,那農業發展模式就是必須要進行重點關注的方面。在農業發展模式上,環江縣在發展原有模式的基礎上,也要進行一定的創新,這樣才能更加符合當前消費者的需求以及市場發展需求。例如:環江縣在未來的農業發展中,可以開發生態旅游農業,將現階段廣受人們喜愛的旅游業與當地特色農業進行有效結合,以較為優質的農村生態環境以及特色農業為載體發展旅游業,以此來帶動縣內“三品一標”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此外,環江縣在改變原有農業發展模式的同時還需要注意使用到的技術,技術也需要采用與當前社會相符合的高新技術,高新技術可加快該地區綠色食品農業的發展,確保綠色食品從生產到加工再到儲運再到銷售等全部過程都能夠嚴格按照各個環節的操作規章以及標準化進行開展,提高農業生產的安全、高效和經濟的同時降低農業產品在種植時投入品對于食品安全以及對于當地環境的影響。
5 結語
我國在發展食品產業的過程中,信譽是根本,制度是保障,體系才是最大的優勢,因此,無論是廣西河池環江縣還是國內其他地區,在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時一定要以“三品一標”理念為核心,通過推動“三品一標”提升產品品質與質量,促進綠色食品產業的轉型升級,進而更好地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譜寫出更加精彩的鄉村振興文章。
參考文獻
[1] 溫欣茹.綠色食品產業信息化建設探究——以云南省綏江縣“半邊紅”李子產業為例[J].廣東蠶業,2022,56(9):103-105.
[2] 王艷蓉,王超.一粒糯米醪糟香,十萬農戶奔小康——“三品一標”產品典型案例之綠色食品東柳醪糟[J].四川農業與農機,2022(5):15-16.
[3] 周熙,賈媛,魏榕,等.立足“三新”用活地標做強特色產業——“三品一標”產品典型案例之地理標志農產品涪城蠶繭[J].四川農業與農機,2022(5):14-15.
[4] 楊桂.淺談“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推廣工作[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2(9):185-187.
[5] 劉青青.從產品到全產業鏈——從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看綠色農業發展[J].農產品市場周刊,2021(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