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妮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而農產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占比較大,人們對農產品食品安全要求也愈來愈高。國際貿易不斷發展使得我國農產品遠銷海外,為保障公眾食品安全,農業農村部面向全國推出并實施了“三品一標”這一計劃。“三品一標”由政府主導,是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過渡的主要標志,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推動現代化農業發展。廣西河池環江地區積極落實并實施這一計劃,大力支持農產品企業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促進當地農業發展,但農產品產業在“三品一標”農產品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就此展開研究并提出發展措施。
關鍵詞:三品一標;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措施
“三品一標”是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以及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我國大力支持推動發展的公共農產品品牌。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嚴格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我國政府大力提倡發展具有地理標志、無公害、綠色健康、有機的農產品。廣西河池環江地區政府大力推進“三品一標”農產品建設發展,旨在促進廣西河池環江地區農產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1 “三品一標”現狀及存在問題
“三品一標”工作是農業品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廣西河池環江地區在政府大力推動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已有22個農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截至目前,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已有3家無公害農產品企業(合作社),12個農產品,認證面積5166.67hm2;綠色食品企業2家,綠色產品2個;2家有機產品企業,產品4個;獲得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4個,即環江香豬、環江紅心香柚、環江香粳、環江青梅。目前,綠色食品申報工作已有洛陽紅橘、水源三紅蜜柚、木論白丹、環江田田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砂糖橘等4個產品通過第三方檢測[1]。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三品一標”的發展呈現持續穩定的趨勢。但“三品一標”在廣西河池環江持續發展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一些農產品企業以次充好,將含有添加劑的農產品包裝成健康、無添加無公害的綠色食品,擾亂“三品一標”農產品銷售市場,影響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三品一標”農產品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三品一標”農產品發展。
其次,廣西河池環江部分農產品質量上乘,價格實惠但因知名度不高無法獲得較好的銷售渠道,嚴重影響農產品銷售。部分保質期較短的農產品因銷售困難可能導致其變質,對農產品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然后,“三品一標”認證積極性較低。國家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對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審批嚴格,審批程序較為復雜。加之消費者對“三品一標”認識不夠充足,認為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的農產品與普通農產品區別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銷售。基于此,廣西河池環江地區農產品企業對“三品一標”認證積極性較低。
再次,農產品企業重認證,輕管理。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中部分企業在獲得“三品一標”認證后忽視對農產品生產監督與管理,農藥化肥使用不符合標準,農產品質量問題得不到保障,較大程度阻礙了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三品一標”農產品的銷售與發展,對品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響。
最后,基礎設施不健全。“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基地標準化要求較高,涉及范圍較為廣泛,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隨著現代化農業不斷發展,新技術不斷推廣應用,對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年來休閑田園旅游項目進行得如火如荼,這就要求“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基地在保障農產品質量的同時還要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對基礎設施要求也更加嚴格。而廣西河池環江地區部分農產品產業基礎設施不健全,新興技術手段推廣不全面,大大降低了游客體驗感,在影響農產品銷售的同時也不利于當地旅游產業發展,對當地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2 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三品一標”發展措施
2.1 加強監督管理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人們逐漸地將關注點從“吃飽”轉向“吃好”,對農產品質量越來越重視。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購買率直線上升,國家推行“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為農產品質量提供一定保障。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三品一標”政策推行較為廣泛并持續穩定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相較于普通農產品而言價格較高,這讓部分普通農產品企業發現“商機”。這些企業將本不屬于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的普通農產品包裝成“三品一標”農產品的“高仿”而價格卻低于“三品一標”農產品的價格,但也高于普通農產品價格,這讓人們在購買時難以區分,兩相對比之下人們更容易選擇“高仿”。這種現象嚴重損害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三品一標”農產品形象,阻礙“三品一標”農產品發展。因此,廣西河池環江地區政府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建立健全市場監管體系,對農產品嚴格審查,將責任細化到部門和個人。嚴格落實監督管理政策,擴大監管范圍,對沒有認證“三品一標”卻打著綠色無公害旗號的農產品進行嚴格治理整頓。縣級部門可以派遣專職人員對“三品一標”農產品進行審查。細化“三品一標”農產品認定準則,嚴格按照準則展開監督審查工作。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簡稱“三品一標”)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有效途徑,實現農業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適應公眾消費的必然要求,提升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手段[2]。
2.2 拓展銷售渠道
廣西河池環江地區農產品種類豐富,但部分“三品一標”農產品沒有好的銷售渠道,導致農產品滯銷、銷售率較低,對“三品一標”農產品企業造成經濟上的影響。因此,政府應大力推進大數據在“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銷售環節中的應用,為銷售渠道較差、滯銷的“三品一標”農產品拓寬銷售渠道。網絡時代不斷發展,直播帶貨近年來十分流行。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員對農產品企業進行指導,做好營銷策略,企業派出專職人員接受培訓。通過直播讓“三品一標”農產品走進大眾視野,將“三品一標”的認證展現給人們,讓人們了解“三品一標”的同時增加品牌信度。例如淮安市洪澤區的“三品一標”農產品—大閘蟹。淮安市洪澤區在大閘蟹生產、銷售環節充分融入互聯網技術,建設直播電商培訓基地并舉辦網絡營銷大賽,拓展了大閘蟹的銷售渠道同時對當地經濟發展也產生積極影響。為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實現“放心農業”的發展目標,政府強化宣傳,加大培訓力度,積極引導企業發展“三品一標”認證,實現農業提質增效,保障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3]。
2.3 提供政策支持
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通過率較高,但企業認證積極性較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受到全社會關注,國家越來越重視農產品質量,對“三品一標”的認證要求也愈發嚴格。加之人們對“三品一標”的認識不夠全面,盡管“三品一標”已提出了較長時間,但能夠較為全面認識“三品一標〞的人并不多,部分從事農業的工作人員對“三品一標”農產品了解也比較片面。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沒有太注意到“三品一標”,在其產品質量安全方面也認識不足。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三品一標”農產品企業較為分散,生產規模小,生產銷售銜接較為滯后,“三品一標”企業按照標準生產但無法得到社會廣泛認可,“三品一標”農產品也無法體現出優質優價。導致銷售率較低,收入回報較少,降低企業認證“三品一標”的積極性。政府對此應給予政策支持。對認證“三品一標”的農產品企業建立獎補制度,加大資金技術上的支持,成立農業生產專家小組,對積極認證“三品一標”的農產品企業進行農業生產技術指導。最大程度調動廣西河池環江地區農產品企業認證“三品一標”的積極性。同時,加大“三品一標”農產品宣傳與推廣,讓消費者對“三品一標”認識更加深入,了解“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與普通農產品的區別,便于消費者選擇質量更加上乘農產品從而提升“三品一標”農產品銷售率,在一定程度上拉動當地經濟發展,調動農產品企業認證“三品一標”積極性。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加強宣傳,加強品牌建設和基地建設,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利用網絡、媒體等途徑,擴大“三品一標”農產品宣傳力度,提升“三品一標”農產品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消費者對“三品一標”農產品的辨識力度,提高經營主體的收益[4]。
2.4 加強“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管理
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三品一標”農產品質量較高,但部分農產品企業在獲得“三品一標”認證后便疏于對農產品生產的管理。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監督管理落實不到位,導致“三品一標”農產品質量未能完全符合認證標準,從而影響消費者對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三品一標”農產品信任程度,影響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廣西河池環江地區多數農產品企業生產經營者來自農民,農業科技素養偏低,有一定的種植和養殖經驗,但缺乏科學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模式導致農業生產的標準化程度較低,不能充分利用認證企業的優勢,進行企業規劃,探索出合適的管理模式,生產出優質高效的農產品。廣西河池環江地區部分企業地處邊較為偏遠地區,信息閉塞,加上對計算機網絡、大數據應用不熟悉,不能盡快掌握新技術、新方法,仍按傳統模式進行生產管理,存在許多質量安全隱患。農產品企業應加強“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監督與管理,派遣技術人員對農產品生產進行指導。嚴格按照“三品一標”認證標準進行生產,化肥農藥的使用量要符合國家規定,保障“三品一標”農產品質量。地理標志的加入能夠促進廣西河池環江地區農業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質量影響著區域農業經濟發展效率。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推進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農業部門推進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為廣西河池環江地區發展具有獨特地域特色的農產品提供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三品一標”農產品獨特的產地環境,提升農產品產品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從而促進當地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強嚴格遵循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 2020 年農 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農辦質﹝2020﹞3 號)、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關于扎實做好 2020 年 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優質化相關業務技術工作的通知》、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關于印 發 2020 年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工作要點的通知》精神,貫徹“三品一標”質量抽檢制度,明確經營主體內檢員的義務,做好生產記錄.健全監管隊伍,分期分批舉辦培訓班,保證監管人員持證上崗,夯實監管體系[5]。
2.5 加強“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基地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三品一標”認證策略在我國農業領域不斷發展,使得我國農產品銷量不斷提高,極大程度上推動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城市生活節奏快,休閑田園旅游大受歡迎,農產品生產基地不僅用來生產“三品一標”農產品,也可以用來發展休閑田園旅游。這就對“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基地基礎設施建設要求更加嚴格。“三品一標”農產品帶有地理標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當地休閑田園旅游業的發展。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三品一標”農產品較多,但生產基地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例如“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基地排水設施不健全,雨水過后道路泥濘,導致農產品運輸不便,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部分生產基地道路狹窄,嚴重影響“三品一標”農產品運輸效率,對休閑田園旅游業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政府應加強“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基地基礎設施建設,便于農產品生產運輸的同時帶動廣西河池環江地區休閑旅游業的發展。有利于打造生產、休閑田園旅游綜合體,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加快當地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三品一標”農產品中綠色食品被大眾所熟知,綠色產品是指由國家綠色食品發展認可并允許使用綠色食品標識的無污染、具有一定營養價值的農產品,這對農產品生產環境要求較為嚴格。加強“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為“三品一標”農產品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3 結語
農業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農業在不斷進步發展的同時,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全社會關注。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我國農業農村部出臺并推行“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策略,打造真正健康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帶有地理標志助力推進地域優勢農產品產業發展,促進農業區域經濟發展。廣西河池環江地區近年來農業發展速度較快,“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通過率較高,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同時帶動當地休閑田園旅游業發展,助力廣西河池環江地區建立休閑旅游綜合體。
參考文獻
[1] 邱星菊.寧化縣“三品一標”工作現狀及對策[J].福建稻麥科技,2021,39(1):67-69.
[2] 方圓,趙宏碩.海南省“三品一標”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熱帶農業,2020(6):4.
[3] 杜娟.武陟縣“三品一標”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山西農經,2020(14):2.
[4] 馬愛國.新時期我國“三品一標”的發展形勢和任務[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5(2):3-5.
[5] 段玉校.淮南市“三品一標”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19):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