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化宇
摘要:本文分析了羊傳染性胸膜炎的特點和原因以及臨床表現,并且探討了羊傳染性胸膜炎的病理變化和診斷方式,同時提出了羊傳染性胸膜炎的診療措施以及預防措施,以確保能夠為減少羊養殖戶的損失提供一定的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畜牧養殖;傳染性胸膜炎;羊類養殖
羊傳染性胸膜炎作為羊群中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其傳染速度非常快,而且傳染病的致死率也非常高,其中在春季和冬季有著非常高的發病率,其對于大規模羊養殖戶來說尤為危險,也必須要得到重視,尤其是在當前許多地區羊養殖戶規模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羊傳染性胸膜炎的感染案例也在不斷上升,這也造成了許多養殖戶無法承擔重大損失的情況。為此,加強羊傳染性胸膜炎的醫治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醫治當中,除了要采用傳統的西醫診療方法外,結合中醫診療對于羊傳染性胸膜炎的治療效果也會帶來非常顯著的幫助,除此之外再配合良好的預防措施,才能確保減少羊傳染性胸膜炎帶來的損失。
1 羊傳染性胸膜炎的特點和原因
羊傳染性胸膜炎作為一種高傳染率、高致病率和致死率的疾病,其是由絲狀支原體所導致的疾病,該病菌作為一種兼性厭氧菌,其適宜生長溫度在37℃左右,由于這類病菌的環境適應能力不強,對于消毒劑和環境也相對敏感,因此通常會依附動物本身進行傳播,而消除病菌也相對簡單。不過該病菌由于傳播方式大多為空氣和接觸式傳播,加之現代羊養殖戶的規模較大,所以在養殖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大規模傳染的問題。絲狀支原體病菌會入侵并且破壞羊種的免疫系統以及呼吸系統,并且導致羊出現發熱、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病癥,進而達到快速傳播的效果。受到絲狀支原體感染的病羊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嚴重的病情惡化的情況,很容易在十二小時左右便會造成病羊死亡。
絲狀支原體病菌的感染對象大多為免疫力較低的羊,這類病菌也更容易在羊幼崽群體中傳播,而且羊幼崽的傳染率相對更高,因此更容易在羊群當中出現大規模傳染的情況,其危險性也是不容忽視的。目前在調查和研究中我們發現,羊傳染性胸膜炎的傳染目標主要為羊群本身,而且大規模爆發的時間也主要在春季和冬季這兩個季節,畢竟這兩個季節的氣溫相對較低,更加干燥和寒冷的環境會造成羊群聚集的情況,而絲狀支原體病菌則會在這樣的環境下出現大規模傳染和爆發的問題。除此之外,造成絲狀支原體病菌致羊傳染性胸膜炎爆發的原因還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是因為羊的生長環境所造成的感染現象,這類疾病通常流行范圍較小,而且主要是通過呼吸和接觸傳染,加之大部分地區的羊養殖戶的距離相對較遠,因此疾病不會出現大范圍傳播的情況,通常會因為單一養殖戶的某些羊感染而導致羊群感染的問題,其中由于寒冷、潮濕、羊群密集等環境問題以及羊群免疫力低等問題造成的傳染成了羊傳染性胸膜炎大范圍傳播的主要問題。羊傳染性胸膜炎主要多發于衛生環境較差、羊舍狹小擁擠、保溫散熱措施不足的環境下,這種環境會造成羊群出現部分羊發育不良以及免疫力不足等問題,進而造成羊傳染性胸膜炎感染和爆發的情況。
其次則是因為管理方面造成的傳染現象,養殖戶對于羊群的管理也是造成羊傳染性胸膜炎爆發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養殖戶在引進新羊的過程中,沒有經過消毒、觀察飼養以及隔離等程序便和其他羊群進行混合飼養,加上沒有注射疫苗,因此很容易造成大規模感染的問題。而且很多養殖戶并不注重科學養殖,除了飼料單一以及缺乏營養外,羊舍過于狹小以及沒有經過消毒也非常容易造成絲狀支原體病菌的大肆繁殖以及傳播,進而導致羊傳染性胸膜炎的爆發。與此同時,很多養殖戶并沒有科學的防疫意識以及病例判斷能力,即便發現了患病的羊也只是進行簡單的處理,并沒有做到及時隔離和就診,進而為病菌傳播提供了大量的時間。除此之外,疫苗問題也是養殖戶非常關注的問題,目前缺乏針對性的羊傳染性胸膜炎疫苗以及疫苗價格貴也是養殖戶們缺乏防疫意識的主要原因,當前只有少數廠商具有生物疫苗的生產批文,而這些廠商的疫苗價格普遍偏高,一瓶疫苗需要35元,而一瓶疫苗最多只能保障30只羊免疫,對于大規模養殖戶來說,疫苗無疑成了最大的支出,因此也會造成部分養殖戶缺乏防疫意識的情況。
由此可見,羊傳染性胸膜炎對于羊養殖戶來說是尤為不利的,而導致羊傳染性胸膜炎的原因則是多種多樣,除了因為天氣和環境造成的因素外,大多數原因和羊養殖戶的養殖理念、籠舍設計以及管理模式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而這些因素也是造成絲狀支原體病菌在羊群中大規模傳播和感染的主要原因。
2 羊傳染性胸膜炎的臨床病癥表現
羊傳染性胸膜炎的臨床癥狀主要分為慢性癥狀、亞急性癥狀、急性癥狀和最急性癥狀四種,通常羊傳染性胸膜炎的潛伏期大概為1~7d,在潛伏期過后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病癥,而養殖戶和醫療人員則可以通過臨床病癥表現對羊的發病情況進行判斷。
2.1 急性病型的臨床表現
急性病癥是在潛伏期過后最常見的羊傳染性胸膜炎臨床表現病癥,其發病較為嚴重,而且病發緊急,所表現的臨床癥狀也非常明顯。急性羊傳染性胸膜炎的發病初期會造成病羊的體溫出現明顯升高的情況,通常會導致病羊體溫達到40.5~41℃,而且病羊會表現出精神不振、呼吸短且緊促、食欲較弱以及停止反芻行為的癥狀。與此同時,病羊的鼻部、口角部位以及唇部會流出一定的泡沫狀液體,并且在嚴重后會變為膿性液體。利用聽診器對病羊進行診斷后可以發現,病羊的胸膜會出現摩擦音,按壓病羊的肺部會造成病羊劇烈的疼痛反應。如果病程持續增加,則會導致病羊的體位出現不斷下降的情況,一直到低于正常水平,最終病羊會因為體溫急劇降低而造成死亡。若是患病的病羊處于妊娠期,在急性羊傳染性胸膜炎病發時會出現流產的跡象。
2.2 最急性病型的臨床表現
最急性羊傳染性胸膜炎病癥的發病率相對來說非常突然,比急性病癥更為嚴重和緊急,而且病羊的患病反應以及臨床表現也會更加明顯,同時嚴重性也要遠高于急性羊傳染性胸膜炎病癥,這類病情需要養殖戶著重關注。通常最急性型羊傳染性胸膜炎的病發時會伴隨著病羊提問急劇升高的情況,通常病羊提問會高達41~42℃以上,并且伴隨著心率增加以及幾乎毫無精神的情況,而且病羊毫無飲食傾向,同時會出現嘔吐以及腹瀉等較為嚴重的癥狀,同時早期最急性病型并不會伴隨著呼吸道癥狀的出現。在后期最急性羊傳染性胸膜炎發病后,病羊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心衰問題,而且耳部、口部、鼻部、眼部以及身體后方的皮膚會出現發紺的狀況。而在最急性型病癥到了晚期階段時,病羊會出現呼吸異常困難的情況,并且病羊會呈現出呆坐或者呆立的表現,同時伴隨有腹部呼吸、張口伸舌以及嚴重的咳喘病癥,嚴重者還會出現體溫急劇下降以及從口鼻中流出泡沫帶血分泌物等情況。通常最急性羊傳染性胸膜炎的患病羊在出現確診癥狀后會在24~36℃之內,部分病例會出現毫無征兆的死亡情況,而且這類疾病的病死率高達80%甚至100%。
2.3 亞急性病型的臨床表現
亞急性和慢性型羊傳染性胸膜炎一樣為急性病癥期出現的病癥,相較于慢性型羊傳染性胸膜炎來說,亞急性型羊傳染性胸膜炎具有輕微的癥狀,病羊會出現輕度發熱甚至不發熱的情況,發熱體溫通常會在39.5~40℃,病羊也會出現精神萎靡和食欲不振的情況。與此同時,病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咳嗽,通常為自發性或者間歇性咳嗽為主,而且會伴隨著呼吸異常以及生長緩慢的情況。亞急性病型的病程通常會持續一周以內,通常會隨著后續的治療而被治愈,如果病羊出現較為嚴重的應激反應的話,則會出現病情更加嚴重的情況,例如病羊全身肌肉會出現蒼白,心跳也會急劇加快,甚至會造成病羊突然死亡的問題。
2.4 慢性病型的臨床病癥表現
通常慢性型羊傳染性胸膜炎主要是因為急性羊傳染性胸膜炎在治療時并沒有徹底治愈而造成的,雖然發病情況以及臨床表現和感染性相對來說會低于急性羊傳染性胸膜炎,但是其對于羊的消化功能以及免疫功能來說依然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在臨床發病情況來說,慢性型羊傳染性胸膜炎的臨床癥狀并不明顯,不過患病的羊會長期攜帶絲狀支原體病菌,而且會對其他羊造成感染,因此在診斷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慢性型羊傳染性胸膜炎病羊的鑒別和管理,尤其是曾經感染過急性羊傳染性胸膜炎的病羊,更需要在完全確定康復后才能和其他羊進行合籠養殖。
3 羊傳染性胸膜炎的病理學變化和診斷方式
3.1 羊傳染性胸膜炎的病理學變化
在對因為羊傳染性胸膜炎致死的病羊進行解剖后可得知,因為羊傳染性胸膜炎致死的病羊胸腔會積存大量的淡黃色液體,最高可達2000ml左右,這些淡黃色液體在空氣中暴露一段時間后會凝固成纖維蛋白凝塊。除此之外,病癥不同的病羊也會出現不同的病理學變化:其中最急性型病羊解剖中發現了氣管和支氣管中有大量的泡沫狀分泌物,其中還會摻雜些許血液,而且血管內會存在纖維素性血栓,肺泡存在水腫,而肺部前下方會出現炎癥的情況;在急性型死亡的病羊解剖中我們發現,病羊的喉部充滿類血液狀液體,并且具有雙側肺炎的病情,通常會在心葉、膈葉、尖葉出現紫紅色、堅實且輪廓清晰的病灶,同時纖維素性胸膜肺炎也會蔓延到整個肺臟;亞急性型病羊肺臟會出現較大的干酪型病灶或者空洞,空洞中具有一些壞死物質,若是繼發細菌感染則會出現肺炎膿腫的情況;慢性型病羊的肺部會出現大小不一的結節,結節附近具有較厚的結締組織,而心包內也會看到明顯的出血點。
3.2 羊傳染性胸膜炎的診斷方式
羊傳染性胸膜炎通常可以根據流行病學和臨床癥狀進行診斷,確診則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在進行實驗室診斷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直接鏡檢的方式從病羊鼻部或者支氣管分泌物以及肺臟病變部位采集病料涂片進行鑒定;或者利用病原分離鑒定、血清學診斷的方法進行辨別。該病癥在診斷時一定要注意和肺部疫病或者氣喘病進行區分鑒別,以避免出現診斷失誤的情況。
4 羊傳染性胸膜炎的治療措施
4.1 西藥治療措施
在采用西藥質量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羊群的感染情況進行隔離分組,并且采用合適的處方展開藥物治療。醫療人員需要選擇十只病羊展開聽診、心跳檢測以及觀察診療等措施,在完成初步診療測試后可以根據病情狀況分成五個實驗組,并且采用不同的處方進行治療,治療時需要連續用藥兩天對診療效果進行觀察。
在治療時需要采用針對性處方藥對病羊展開交替治療,以確保減少在治療的過程中病羊出現耐藥性的情況。在對病情初期的病羊進行治療時通常以紅霉素為主,需要將紅霉素和濃度5%的葡萄糖鹽水或滅菌生理鹽水溶液進行混合并給病羊進行靜脈注射。若是病羊出現體溫升高的情況則需要根據0.1ml/kg的量給病羊注射柴胡注射液,一天一到兩次,具體可以根據體溫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若是病羊的病情出現嚴重的情況,則需要立即對病羊進行強心補液,之后可以給病羊靜脈注射大約0.1g的乳酸左氧氟沙氯化鈉注射液,一天一次且連續4d,便可以出現明顯緩解。除此之外,加強病羊脾胃功能也有助于并且恢復,治療人員需要給予病羊靜脈滴注150ml濃度10%的葡萄糖、大約0.3g的樟腦磺酸鈉、大約0.7g的維生素C,1d注射1次,連續4d即可有所好轉。
4.2 血療法和中醫療法的結合治療
若是采用西藥治療并沒有明顯效果,可以利用頸靜脈血10ml進行皮下注射,一天一次連續兩天以便于緩解病羊病情。
中藥治療可以在其他療效作用不大或者病情得到緩解需要鞏固的情況下采用,在中藥治療時可以采用如下處方:麥冬10g、百合30g、山藥15g、魚腥草10g、石韋15g,要確保每頭病羊1劑/d,用水煎服3次并且冷卻,并且根據早中晚灌服3次/d,連續3d即可有所好轉。或者采用10g黃芩、10g麻黃、5g甘草、5g杏仁、15g生石膏、15g紫花西丁,混合并且研成粉末,服用時采用開水沖服,1次/d,連續3d即可。
4.3 氫氧化鋁菌苗注射治療
羊群用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菌苗緊急進行接種,6月齡以下的羊只,皮下或肌肉注射3ml,6月齡以上的羊只注射5ml。
5 羊傳染性胸膜炎的預防措施
為了能夠減少羊傳染性胸膜炎所帶來的損失,加強預防是尤為重要的,為此,養殖戶需要對以下幾點做到重視:
5.1 做好新羊隔離
新羊隔離主要是避免羊在長途運輸中出現免疫力低下以及患病的情況,養殖戶需要單獨給新引進的羊提供隔離場所,并且做好消毒、喂養以及觀察工作,以避免新引進的羊出現患病情況,也能確保新引進的羊身體情況能夠得到轉變。
5.2 加強籠舍改造
為了減少羊群聚集的情況,養殖戶需要積極展開籠舍改造工作,確保籠舍能夠更加寬敞、通風,并且散熱良好。與此同時,養殖戶還可以根據氣候變化做好空氣調節工作,通過空調、暖氣等改善羊群居住環境,以避免羊群聚集而出現大規模傳染的情況。除此之外,養殖戶還需要做到及時對羊舍進行清理并且消毒,每周對羊舍消毒一次,避免為病菌滋生創造環境。
5.3 加強病羊管理
養殖戶需要對羊傳染性胸膜炎以及其他羊傳染病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可以根據羊的表現進行初步確定,并且第一時間對病羊進行隔離,以及對其他羊進行觀察,一旦發現病羊要及時隔離,如果隔離或者治療中出現死羊要做到及時無害化處理。
6 結語
羊傳染性胸膜炎作為羊養殖戶的最大“敵人”,養殖戶必須要加強對羊傳染性胸膜炎的重視,除了要學會快速判斷以及保障羊群能夠得到及時隔離和診療外,更需要做好羊傳染性胸膜炎的預防管理措施,以確保能夠減少羊傳染性胸膜炎所帶來的損失和危害,才能保障羊養殖戶的利益能夠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 董興超.羊傳染性胸膜炎診斷與防治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17):114-115.
[2] 王曉平.牛羊傳染性胸膜炎的癥狀及其防治方法[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4(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