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先生 36歲 上海
Q:之前我從沒出現過脫發癥狀,但是“陽康”一個月后,這兩天我突然大量掉發,感覺頭皮瘙癢不適,難受得不得了。這難道是新冠感染的后遺癥嗎,我該怎么辦呢?
A: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感染是“急性休止期脫發”的重要誘發因素。休止期脫發的臨床特點是起病急、彌漫性累及全頭皮,產后脫發就是休止期脫發的一類情況。休止期脫發會對患者心理產生很大影響,但我們要認識到休止期脫發是一種非疤痕性、非永久性的脫發,是可恢復的。在治療過程中,患者一方面要放松心情、飲食健康均衡、避免勞累和熬夜;另一方面也要有耐心、要尊重科學規律,因為已經受累的毛囊重新進入生長期至少需要3個月,平均需要12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
解答專家:傅曉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
石女士 52歲 安徽合肥
Q:前段時間我生了場重感冒,感冒期間嗅覺、味覺都失靈了,吃什么都不香。感冒痊愈后,我的味覺慢慢恢復了,但嗅覺還未完全恢復。嘗試了很多網絡上的偏方,例如聞芥末、檸檬等,但都收效甚微。怎樣才能讓我的嗅覺快速恢復呢?
A:有三種方法可以幫助恢復嗅覺:嗅覺喪失較明顯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低劑量糖皮質激素來減輕鼻腔炎癥狀態,還可考慮使用神經營養藥物如甲鈷胺等;也有專家認為使用維生素A 滴鼻劑和口服Omega-3 補充劑可能對恢復嗅覺有效;最后一種是較特別的嗅覺訓練,對改善嗅覺最有效。嗅覺訓練主要使用苯乙醇(玫瑰)、桉葉醇(桉樹)、香茅醛(檸檬)、丁香酚(丁香)4種氣味,每種氣味聞10秒左右,在聞兩種氣味之間需要間隔10秒鐘。每次訓練時長為5 分鐘,每天早餐前及晚上睡覺前各訓練1次。
解答專家:魏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

(攝影/鹿珥 模特/憨豆)
田女士 28歲 上海
Q:家里孩子比較小,正是好動的年紀,平時跑跑跳跳或與同齡人玩耍時,特別容易磕碰、擦傷。當孩子身上有傷口時,我們一般使用酒精棉給他消毒,但酒精刺激性大,每次消毒時孩子都哇哇喊疼,我們也很無奈。有什么消毒劑是溫和又有效的呢?
A:輕微的擦傷、磕碰傷,可用碘伏消毒,每日至少3次,每次至少3遍,消毒后保持傷口干燥、通風,不要使用云南白藥粉、止血粉等粉劑處理傷口,也不要選擇雙氧水、酒精這類刺激性較大的消毒劑。如果流血不止或傷口較深,第一步先用碘伏消毒,盡可能去除表面的灰塵、碎渣等;第二步使用干凈的紗布(無菌紗布最佳)壓迫止血;第三步及時就診縫合清創。如果是生銹的釘子、針等刺傷,哪怕傷口看起來不嚴重(特別是很深但已封閉的傷口),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接受破傷風預防性治療。
解答醫師:胡飛飛,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文/本刊記者 張靈綜合報道)
王先生 60歲 上海
Q:我上周因為頭痛,連續服用了3天布洛芬,頭痛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然而服藥的第3天我突然發現大便變黑、不成形、黏稠發亮,并且感覺頭暈,到醫院做了胃鏡檢查發現是胃潰瘍出血。我很納悶,才服用了3天藥物,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副作用?
A: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單一成分的藥物,雖然能夠很快退燒及有效緩解疼痛,但其不良反應也不容忽視,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消化道出血。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既往有消化道潰瘍病史或消化道出血病史者,聯合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藥物者,具有肝硬化、冠心病或心衰病史者,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等,都屬于服用解熱鎮痛藥后并發消化道出血的高風險人群,要謹慎服藥并密切關注消化道癥狀。健康人群要注意不要同時服用多種解熱鎮痛藥,應按說明書推薦的劑量及次數在飯后半小時服用。
解答醫師:朱建偉,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內鏡中心主治醫師
尹女士 44歲 浙江杭州
Q:生活中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忍一時卵巢囊腫,退一步乳腺增生。”我平時的壞情緒真的會引起卵巢囊腫嗎?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
A:在西醫中,根據卵巢囊腫的發生是否與月經周期有關,將它分為兩類:功能性囊腫(生理性囊腫)和病理性囊腫。功能性囊腫的形成與月經周期有關,它們通常是無害的,基本沒有癥狀,一般在2~3 個月經周期后會自動消失,所以與情緒的關系并不大;病理性囊腫多與年齡、肥胖、遺傳史相關,與情緒也無明確的關聯性。雖然卵巢囊腫與情緒沒有明確的相關性,但負面情緒對卵巢的健康卻是有影響的,會干擾正常生理周期,影響卵巢等內分泌器官的功能,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內分泌失調”,進而傷害卵巢。
解答專家:袁蕾,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婦科腫瘤科副主任醫師

曹先生 34歲 上海
Q:因為我一直都不愛運動,身材變得臃腫,進而自卑少言。最近更是因為肥胖,查出了高血糖,醫生建議我在藥物控制的同時,也要管住嘴、邁開腿。所以我打算制訂一個有效的跑步減肥計劃。那要跑多久,才能起到減肥的作用呢?
A:制訂跑步計劃,不要忘記你的出發點:以“健康”為根本。對初跑者來講宜以時間為目標,建議每次要超過30 分鐘,因為30 分鐘后,消耗的能量中脂肪的比例開始逐漸增高,這有利于減肥;如果能超過40分鐘就更好,這時身體會分泌多巴胺,產生愉悅感;每周跑步量的增加不要超過10%,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每天都跑,最好2~3 天跑一次,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修復和調整。總之,身體的改變是緩慢的,就像砌墻,一定要先把基礎打好。
解答專家:王軍,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文/本刊記者 張靈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