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健 李春君 肖和偉
深圳市社會足球場地建設、開放及運營調查研究
舒 健1李春君1肖和偉2
(1.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文化研究中心,廣東 深圳 518172;2.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廣東 茂名 525000)
通過會議調研、走訪考察與問卷調查等方法對深圳市社會足球場地建設、開放及運營等進行調查,研究發現:(1)深圳市目前擁有社會足球場520片,建設球場用地主要是單位內部用地;八成以上的社會球場地面材質為人工草坪,深圳市幾乎沒有沙土地面的足球場;球場各項設施配備相對齊全;一半以上為五人制足球場;但難以滿足市民對足球運動場地需要。(2)深圳市半數社會足球場的投資運營方式是民建民營,一半的社會足球場有專業的運營團隊,超九成球場制定了針對突發事件、疫情防控等的應急預案和處置制度。八成以上的球場都面向社會開放,各球場運營持續時長都較為均衡,不同用地性質的球場會導致開放時長存在差異,規劃內體育用地的球場每周開放時間最長。(3)深圳市七成多社會足球場有舉辦公開賽事活動,且傾向于選擇有緩沖區和有醫療急救藥品/設施的球場。足球場約八成的客戶群體為企業單位團體用戶、社會零散愛好者,球場類型、緩沖區、醫療急救藥品/設施、物資補給設施都是影響球場提供各類服務活動的重要因素。(4)深圳市一半以上的社會足球場運營虧損,半數以上的社會足球場運營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場地租賃、青少年體育培訓,專業運營團隊或專職管理人員對球場租賃、青少年體育培訓收入有著重要影響。(5)深圳市六成以上的社會足球場擁有信息化預約系統,絕大部分人群熱衷采用電話預約。球場向公眾公示的內容相對較為齊全,公示比例最高的內容為:開放時間和安全事項。(6)六成以上的社會足球場未享受過政策支持。但仍有三成的球場認為政府針對足球場地開放的相關扶持政策是完善的,且半數以上的足球場愿意加入政府建立的全市統一的智能化預約平臺。
深圳市;社會足球場;建設;開放;運營
《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1]中的近期目標:到2020年全國足球場地數量超過7萬塊,使每萬人擁有0.5~0.7塊足球場地。足球場地設施是發展足球運動的物質基礎和必要條件,但目前我國現有足球場地設施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足球運動需求不相適應。2022年1月25日,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公布“十四五”期間首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2]。經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審核考察、專家組審議并報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同意,深圳獲評“十四五”期間首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深圳作為社會主義示范城市在發展足球事業上也理應起到先鋒示范的作用。
截至2021年深圳市的各類型社會足球場520片(據2021年深圳市社會科學研究院最新統計,除去各類學校的足球場,其余足球場均視為社會足球場)。
1.2.1會議調研
在深圳市社會科學研究院和深圳市財政局的組織統籌下,召集深圳市、區教育局代表、市國土局代表、深圳市足球協會代表、部分深圳市中小學代表,部分深圳市高校代表、深圳市社會足球場運營管理代表等,多次開展會議調研與實地走訪考察,商討相關問題及對策。
1.2.2問卷調查
調查問卷經深圳市社會科學研究院連同各方代表、專家共同商議設計,修改后由深圳市社會科學研究院發放至相關單位、組織和個人,經回收、統計和分析,最終確定177份有效問卷。
1.2.3數理統計
利用SPSS 21軟件對回收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2.1.1現有足球場難以滿足市民對足球運動場地需要
經過調查得知,截止到2021年年底,深圳市實際擁有各類社會足球場520片,過半數球場為5人制足球場。113片球場始建于2005年及以前,152片球場建于2016年至2019年,2020年深圳市用一年的時間建成255片社會足球場,這得益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執行《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有關要求,推進實施《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使得深圳市在短時間內建成一批社會足球場。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深圳市常住人口11756.01萬,深圳市戶籍人口588.23萬。而《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中的近期目標:到2020年全國足球場地數量超過7萬塊,使每萬人擁有0.5~0.7塊足球場地。深圳市目前的520片社會足球場按照規劃的近期目標僅滿足于深圳戶籍人口,對于擁有1千多萬常住人口的足球運動需要,目前深圳市的社會足球場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在土地資源有限的大城市,如何推動足球事業的快速發展,滿足人民對足球運動的需要,是擺在大城市面前的一道棘手的難題。
2.1.2社會球場地面材質
經卡方檢驗(交叉分析)發現:不同區域和球場建成時間與球場的地面材質無顯著性差異(>0.05)。深圳市各類型的社會足球場地面層材質為人工草坪的超過八成;有16%的球場地面層材質為天然草坪,擁有天然草坪的球場主要集中在寶安、光明和龍崗,超三成的十一人制足球場為天然草坪;合成地面材質的足球場占比約為2%;深圳市幾乎沒有沙土地面的足球場(表1)。
不同區域、建成時間、場地類型對于球場保養維護情況無差異,超八成的球場會按相關標準定期維護保養。足球場的運營方式對于足球場地是否按相關標準定期維護保養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差異(=7.056,=0.029<0.05),近半的公建公營球場是沒有進行維護保養的,民建民營的養護率最高。
表1 各類型的足球場地面材質
2.1.3各項設施配備相對齊全
表2 足球場設施情況
表2顯示,在本次調研的各足球場中各項設施配備相對齊全,其中照明設備和場地圍擋是配備率最高的兩項設施,配備率分別達98%和95%,羅湖、鹽田、龍崗、龍華、大鵬的全部球場都配有照明設施,十一人制和七人制的球場全部配備有照明設備。福田、鹽田、龍華、坪山的全部球場都配有場地圍擋。超七成的足球場配有緩沖區和衛生間。五六成的球場配有更衣室、器材室、醫療急救藥品設施和清晰完整的場地標識、路牌指示。約四成的球場配備淋浴間和物資補給設施,如餐飲店、小賣部、自動售賣機等。從調查結果中還發現坪山有3片足球場配備了問卷中的所有設施設備。
經卡方檢驗(交叉分析)發現:不同區域、類型和球場建成時間與球場的各項設施配備無顯著性差異(>0.05);足球場的運營方式對于緩沖區呈現出0.01水平顯著性差異(=9.791,=0.007<0.01),公建公營的球場無緩沖區的比例為66.67%,明顯高于平均水平(26.00%)。民建民營有緩沖區的比例為85.71%,明顯高于平均水平(74.00%)。
2.1.4足球場的用地性質
2005年及之前深圳市社會足球場的用地性質基本全部來自于本單位內部,不過那時興建的球場也較少;自此之后深圳市社會足球場的用地形式開始多元化了,圖1所示為深圳市社會足球場用地性質。
圖1 深圳市社會足球場用地性質
從圖1得知,約40%的球場用地是臨時用地性質,其中明確了使用年限的臨時建的足球場占15%,未明確使用年限臨時建的足球場占22%,規劃內體育用地建設足球場占18%,利用公園綠地建設的永久足球場占12%,但是本單位內部用地依然是深圳市新建足球場用地的主要來源(占29%)。
2.2.1投資運營方式
表3所示為深圳市社會足球場類型及投資運營性質。
表3 深圳市社會足球場類型及投資運營性質 (單位:片)
注:①七人制球場有6片新建球場投資運營性質待定
從表3可知:深圳市社會足球場的主流運營方式是民建民營,約占51%,公建公營和公建民營的運營方式分別占30%和19%;八成以上的球場都面向社會開放;在場地投資建設上民間力量和政府主導建設平分秋色,在運營上半數以上的球場由民間力量在運營,甚至少部分公建球場都會選擇引入民間力量進行運營管理。
2.2.2社會足球場的運營持續時長較為均衡
圖2所示為深圳市社會足球場運營持續時間。從圖2可知,深圳市社會足球場在各個時間段的持續運營占比相差不大,在設置的5個時間段內,持續運營時間為1-3年的占比大致為19%,運營持續時間在5-10年的占比相對較多,約為24%,運營時間占比最少是持續10年以上的,占比約為15%。
圖3為不同運營性質的球場運營持續時間。從圖3可知,不同區域、不同運營方式的足球場對于機構運營足球場的時間均沒有表現出顯著性差異(>0.05)。公建公營和民建民營的足球場在各時間段的運營時間占比相差不大,兩種運營方式持續年限在5-10年的占比都超過兩成。超三成的公建民營的足球場運營持續時間大都在1年以下,不到一成的公建民營的足球場運營持續時間超過10年。運營持續時間在10年以上的比例最高是民建民營的足球場,占比為19%。
圖3 不同運營性質的球場運營持續時間
2.2.3運營管理
圖4為深圳市社會足球場運營管理情況。從圖4可知,超過50%的足球場有專業的運營團隊,其中七成公建民營的足球場有專業的運營團隊,公建公營的足球場有專業的運營團隊的比例最低。37%的足球場無專業的運營團隊,但有專職管理人員。12%的足球場無專職管理人員。足球場的運營方式對于場地是否有專業運營團隊或專職管理人員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9.592,=0.048<0.05):公建民營的球場有專業的運營團隊的比例為70.45%,明顯高于平均水平(60.00%);公建公營球場無專業的運營團隊,但有專職管理人員的比例占42.86%,明顯高于平均水平(30.00%)。
不同區域、建成時間、場地類型和運營方式的足球場針對突發事件、疫情防控等,是否制定了應急預案和處置制度,無顯著性差異(>0.05),超九成球場制定了針對突發事件、疫情防控等的應急預案和處置制度。
2.3.1開放時長存在差異
根據方差檢驗得知:不同區域、球場類型、場地材質、運營方式、建成時間對于球場每周實際使用時長均不會表現出顯著性差異(>0.05),足球場的用地性質對于場地每周對外開放時長呈現出0.01水平顯著性差異(=45.878,=0.007<0.01),規劃內體育用地每周開放80 h及以上的比例最高。
圖5所示為深圳市社會足球場每周、每年對社會開放時長,圖6為不同用地性質的球場每周開放時長。由圖5、圖6可知:約四成各區、各類型、不同運營方式的社會足球場預計每周對社會開放超過80h,但是只有18%的足球場實際使用超過80h,近七成的足球場實際使用時間在80h以內,且實際使用都超過預計使用率,超三成的球場每周使用的時間在35-59h,其實際使用率超預計10%;近六成的足球場全年開放時長達330d及以上的時間,僅有約14%的球場僅供單位內部使用,不向社會開放;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全民健身日和學校寒暑假期間,45%的足球場每天開放時間超過12h,近四成的足球場對社會開放時間在12h以內;各區足球場約八成的客戶群體為企業單位團體用戶、社會零散愛好者,七成左右的客戶為足球專業訓練人員、足球培訓輔導學員,六成左右的客戶是本單位內部職工及家屬,其他客戶群體約占10%。
深圳市各區、各類型、不同運營方式的社會足球場都積極向社會開放,且無顯著性差異(>0.05),有超七成的足球場與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合作,為學校青少年提供場地、教學、培訓服務,并有優惠措施。35%的足球場在非高峰時段免費開放,其中超過一半數量的公建公營和天然草坪的足球場在非高峰時段免費開放。約43%的足球場在非高峰時段低收費開放,其中人工草坪、民營足球場約占四成。不同用地性質的球場在節假日開放時長存在差異,不同區域、運營方式、場地類型、場地材質對于球場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全民健身日和學校寒暑假期間,每天開放時間上無顯著性差異(>0.05)。四成以上的球場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全民健身日和學校寒暑假期間,每天開放時間在12h及以上,只有13.56%的球場僅供單位內部使用,不向社會開放。
圖5 深圳市社會足球場每周、每年對社會開放時長
圖6 不同用地性質的球場每周開放時長
2.3.2客戶群體
表4為足球場的客戶群體。表4顯示:各區足球場約八成的客戶群體為企業單位團體用戶、社會零散愛好者;七成左右的客戶為足球培訓輔導學員、足球專業訓練人員;六成左右的客戶是本單位內部職工及家屬;其他客戶群體約占10%。
表4 足球場的客戶群體
經卡方檢驗(交叉分析)發現:不同足球場所在區域、場地材質樣本對于各用戶群體全部不會表現出顯著性差異(>0.05)。足球場的運營方式對于球場6項用戶的差異關系發現:不同足球場的運營方式樣本對于企業單位團體用戶、社會零散愛好者、本單位內部職工及家屬、其他用戶共4項均表現出一致性,并沒有差異性(>0.05)。足球場的運營方式樣本對于足球專業訓練人員、足球培訓輔導學員共2項呈現出顯著性差異(<0.05):足球專業訓練人員會更多選擇公建公營的足球場,足球培訓輔導學員更多趨向選擇民建民營的球場。
2.3.3賽事活動
深圳市57%的社會足球場偶爾會舉辦公開賽事活動,16%的足球場經常舉辦公開賽事,只有27%的足球場無舉辦公開賽事。表5為不同因素對球場舉辦賽事活動的卡方檢驗結果。由表5得知,經卡方檢驗(交叉分析)發現,球場是否有舉辦公開賽事活動與場地區域、類型、材質、運營方式、照明設備、物資補給設施、場地標識、路牌指示、有無專業運營團隊均無顯著性差異(>0.05)。球場舉辦公開賽事活動對于緩沖區和有醫療急救藥品/設施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0.05),賽事活動常會選擇有緩沖區和有醫療急救藥品/設施的球場舉辦。
表5 不同因素對球場舉辦賽事活動的卡方檢驗結果
2.3.4球場提供各類服務活動的主要影響因素
表6 不同因素對球場提供各類服務活動的卡方檢驗結果
表6為不同因素對球場提供各類服務活動的卡方檢驗結果。由表6得知:足球場與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合作,為學校青少年提供場地、教學、培訓服務對于七人制(八人制)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0.031<0.05),七人制(八人制)球場有提供合作服務的比例為58.14%,明顯高于沒有提供合作服務的選擇比例(14.29%)。
足球場與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合作,為學校青少年提供場地、教學、培訓服務對于緩沖區呈現出0.01水平顯著性(=8.731,=0.003<0.01),有緩沖區的球場有提供合作服務的比例為81.40%,明顯高于沒有提供合作服務的選擇比例(28.57%)。
足球場與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合作,為學校青少年提供場地、教學、培訓服務對于醫療急救藥品/設施呈現出0.01水平顯著性(=8.731,=0.003<0.01),“否”選擇未選中的比例為85.71%,明顯高于“是”的選擇比例(27.91%)。有醫療急救藥品/設施的球場提供合作服務的比例為72.09%,明顯高于沒有提供合作服務的比例(14.29%)。
足球場與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合作,為學校青少年提供場地、教學、培訓服務對于物資補給設施,如餐飲店、小賣部、自動售賣機等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4.434,=0.035<0.05),有物資補給設施的球場提供合作服務的比例為69.77%,明顯高于沒有提供合作服務的比例(28.57%)。
2.4.1運營收入的主要來源
深圳市一半以上的社會足球場運營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場地租賃、青少年體育培訓;其次, 30%~40%的足球場運營收入的主要來源是賽事策劃組織、企業團建和其他收入;最后,20%的球場主要依靠體育裝備銷售、體育彩票銷售、餐飲服務、場地冠名權、廣告、足球研學旅游等。63%公建公營的足球場運營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其他;只有13%的民建民營足球場的運營收入主要來源是其他;約七成的民營足球場運營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場地租賃和青少年體育培訓。
不同足球場所在區域、運營方式、場地材質樣本對于球場的11項收入來源均不表現出顯著性差異(>0.05)。是否有專業運營團隊或專職管理人員對于賽事策劃組織、企業團建、體育裝備銷售、餐飲服務以及足球研學、旅游、場地冠名權、廣告、建設補助共9項未表現出顯著性差異,另外,是否有專業運營團隊或專職管理人員對于場地租賃、青少年體育培訓2項呈現出顯著性差異。
球場是否有專業運營團隊或專職管理人員對于場地租賃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6.342,=0.042<0.05):選擇有專業的運營團隊的比例為76.67%,明顯高于平均水平(68.00%)。球場是否有專業運營團隊或專職管理人員對于青少年體育培訓呈現出0.01水平顯著性(=17.914,=0.000<0.01),選擇有專業的運營團隊的比例為86.67%,明顯高于平均水平(66.00%)。
古詩詞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人們一代代傳承。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古詩詞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古詩詞教學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對學生的人格進行塑造,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古詩詞教學實際,優化課堂教學方式,開展古詩詞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
2.4.2深圳市一半以上的社會足球場運營虧損
圖7為足球場收支盈虧情況。圖7顯示,深圳市有近60%的足球場地是虧損運營的(其中有超2成的足球場虧損嚴重),31%的足球場收支持平,不到10%的足球場實現盈利。民建民營的球場虧損的比例最高,虧損比例超過60%;公建公營的球場虧損比例也超過50%,但是公建公營的球場嚴重虧損的比例最高,將近30%。圖8為各區足球場盈虧情況。圖8顯示,足球場收支盈虧呈現出顯著性差異(=37.145,=0.042<0.05),福田區的足球場運營相對較好,48%的足球場實現盈利,29%的足球場收支持平,虧損的足球場約占24%。球場數量較多的寶安和龍崗超六成球場是虧損的,實現盈利的球場不足5%,近三成球場收支持平。
圖8 各區足球場盈虧情況
2.5.1公示內容
深圳市社會足球場向公眾公示的內容比例最高的是開放時間及安全事項,約占80%;其次是聯系電話和聯系人,約占70%;約60%的球場公示了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只有7%的球場無公示事項。
經交叉卡方檢驗:足球場所在區域、建成時間、場地材質、運營方式樣本對于球場向公眾公示的各項內容均不會表現出顯著性差異(>0.05)。十一人制球場對于安全事項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差異(=4.365,=0.037<0.05),十一人制球場公示安全事項比例為100.00%,明顯高于無公示安全事項比例(82.14%)。七人制球場對于需要臨時調整開放時間的,提前向公眾公告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3.926,=0.048<0.05),七人制球場需要臨時調整開放時間,提前向公眾公告的比例為76.92%,明顯高于無需提前告知比例(50.00%)。
2.5.2信息化預約系統
超六成的足球場擁有信息化預約系統,超過半數的預約系統有場地預約功能,其中電話預約占85%,現場及網絡預約占比超過50%,只有6%的球場不對外預約。約三成的系統有線上查詢、組隊約戰、賽事報名及服務、培訓管理、開放管理、客流登記、監測等功能。
2.5.3意外傷害保險
深圳市超過五成的社會足球場購買公眾責任險(其中民建民營的足球場購買比例超六成,公建民營的球場購買率最低);68%球場明確提醒用戶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民建民營的足球場提醒率超70%,公建公營的球場提醒率最低。54%的球場認為公眾責任險和用戶意外傷害保險可以滿足需求,約40%的球場認為不滿足,還有6%的球場認為說不清。
經交叉卡方檢驗:球場區域、材質、運營方式對于場地購買公眾責任險無顯著性差異(>0.05)。場地購買公眾責任險對于十一人制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4.020,=0.045<0.05),購買公眾責任險的比例為52.78%,明顯高于否的比例(21.43%)。場地購買了公眾責任險對于七人制呈現出0.01水平顯著性(=7.281,=0.007<0.01),選擇購買了的比例為63.89%,明顯高于否的選擇比例(21.43%)。
2.6.1相關扶持政策
4%的足球場沒有接受過政府或者行業協會有關場地運營管理情況的績效評價(其中民建民營足球場的比例最高,超過70%),44%的公建公營的足球場接受過政府或者行業協會有關場地運營管理情況的績效評價。
經交叉卡方檢驗:球場區域、類型、材質、經營方式對政府相關扶持政策是否完善均無顯著性差異(>0.05)。
圖9為球場經營管理者對政府針對足球場地開放的相關扶持政策的認知情況。圖9顯示:三成的球場認為政府針對足球場地開放的相關扶持政策是完善的(其中6%的球場認為政府針對足球場地開放的相關扶持政策非常完善,公建公營的球場認為非常完善、比較完善的比例最高,為8%和37%,比民營球場高約一倍;27%的球場認為政府針對足球場地開放的相關扶持政策是不完善的,認為很不完善的約占一成,這些球場主要來自于民營的球場;超過2成的球場不清楚政府針對足球場地開放的相關扶持政策,主要來自民營足球場。
2.6.2政策支持情況
圖10為球場建設運營過程中已經享受過的政策支持情況。圖10顯示,不同運營方式、不同建成時間的球場對享受各項政策無顯著性差異。足球場所在區域對于建設補助、政府購買服務、承辦政府賽事活動及其他共4項無顯著性差異。另外,足球場所在區域樣本對于運營補貼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差異,羅湖區在獲得運營補貼比例約為其他區域球場的2倍;寶安的球場獲得授予基地或稱號遠遠高于其他地區,差異具顯著性(=25.405,<0.01)。對于政府購買服務, 承辦政府賽事活動會傾向于選擇十一人制的天然草場地。
深圳市超六成的社會足球場建設運營過程中未享受過政策支持,一半以上的民營足球場未享受過政策支持,41%公建公營的足球場未享受過過政策支持。18%的足球場承辦過政府賽事活動,享受過政府的建設補貼和購買服務的足球場分別為16%和13%。超三成公建公營的足球場享受過建設補助,遠高于民營足球場的比例,另外,公建公營的足球場獲得政府購買服務和承辦政府賽事的比例也遠高于民營足球場。
圖9 球場經營管理者對政府針對足球場地開放的相關扶持政策的認知情況
圖10 球場建設運營過程中已經享受過的政策支持
2.6.3加入政府建立的全市統一的智能化預約平臺愿意
經交叉卡方檢驗:球場區域、運營方式對于政府建立全市統一的智能化預約平臺,免費入駐無顯著性差異(>0.05)。圖11為不同運營方式和各區球場對加入政府建立的全市統一的智能化預約平臺態度。圖11顯示:半數以上的足球場愿意加入政府建立的全市統一的智能化預約平臺,其中近六成民營類型的足球場愿意加入,比公建公營的球場比例高約10%。20%的球場不愿加入,主要為分布在光明、寶安、南山、福田的民建民營和公建公營的足球場,23%的球場持無所謂態度。
(1)深圳市目前擁有社會足球場520片,用地性質性多元化,建設球場用地主要為單位內部用地;八成以上的社會球場地面材質為人工草坪,幾乎沒有沙土地面的足球場;球場各項設施配備相對齊全,九成以上的球場都配有照明設備和場地圍擋;一半以上為5人制足球場。現有球場難以滿足市民對足球運動的場地需求。
(2)深圳市半數社會足球場的投資運營方式為民建民營,一半的社會足球場有專業的運營團隊,超九成球場制定了針對突發事件、疫情防控等的應急預案和處置制度。八成以上的球場面向社會開放,各球場運營持續時長較為均衡,不同用地性質的球場其開放時長存在差異,規劃內體育用地的球場每周開放時間最長。
(3)深圳市七成多社會足球場有舉辦公開賽事活動,且賽事活動傾向于選擇有緩沖區和有醫療急救藥品/設施的球場。足球場約八成的客戶群體為企業單位團體用戶、社會零散愛好者,球場類型、緩沖區、醫療急救藥品/設施、物資補給設施是影響球場提供各類服務活動的重要因素。
(4)深圳市一半以上的社會足球場運營虧損,半數以上的社會足球場運營收入的主要來源為場地租賃、青少年體育培訓。專業運營團隊或專職管理人員對球場租賃、青少年體育培訓收入有著重要影響。
(5)深圳市六成以上的社會足球場擁有信息化預約系統,絕大部分人群熱衷采用電話預約。球場向公眾公示的內容相對較為齊全,公示比例最高的內容為:開放時間和安全事項。
(6)六成以上的社會足球場未享受過政策支持。但仍有三成的球場認為政府針對足球場地開放的相關扶持政策是完善的,且半數以上的足球場愿意加入政府建立的全市統一的智能化預約平臺。
[1]《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4/11/content_5062954.html.
[2]《“十四五”期間首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25/content_5670463.html.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pening and Operation of Social Football Fields in Shenzhen
SHU Jian, etal.
(Sports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Of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Guangdong, China )
深圳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課題。
舒健(1985—),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