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清
核心素養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也是推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點.高中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充分把握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結合學生認知,采取科學手段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本文結合“氧化還原反應”教學實況,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策略.
學科核心素養簡單來說,就是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時,形成的能推進自身全面發展,并且可以適應社會發展的相應能力品質.高中生在日常學習中,通過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全面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科思維水平,并且實踐探索能力也會得到明顯提升,對學生綜合發展有極大幫助.
1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概述
新課程標準指出,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包含了5個方面,主要表現在:
一是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及辨識物質的形態,充分把握物質分類的要點與方法;在微觀層面還需要引導學生深度分析物質結構、物質組成、物質性質之間的相互關系,能在特定環境下,根據物質的微觀結構,對其性質及可能發生的變化作出預測.
二是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素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明白,物質變化需要在特定條件下進行,而物質本身處于不斷運動的狀態.學生要善于從質變與量變、內因與外因的視角分析物質的變化狀況,探索化學變化中出現的能量轉化情況.在化學探索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善于總結各種化學事物的規律特征變化,能樹立動態平衡思維.
三是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素養.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在課堂上收集多樣化的學習素材,能假設物質變化與性質,可以根據資源分析、信息推理,開展假設驗證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化學現象、化學模型的關聯進行深度探析,用化學模型分析解釋化學現象,能處理更加抽象的化學問題.
四是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給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化學實驗活動,借助實驗論證自己的猜想,并且能針對實驗開展相應的交流,提出創新性的實驗方案.高中化學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探究問題,并通過實驗進行論證,引導學生做到尊重事實.
五是科學探究與社會責任素養.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還應該注重對學生的終身學習觀念、科學學習態度進行培養,引導學生充分關注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合理應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且能關注化學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聯,主動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2 教材內容分析
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氧化還原反應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凡涉及元素價態變化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而且金屬腐蝕及電化學部分是氧化還原的重要應用.學生只有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才能理解這些反應的實質.本節內容復習了初中的基本反應類型及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的重要知識,并以此為鋪墊展開對氧化還原反應的深層次學習,這將是今后聯系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關鍵紐帶.
3 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3.1 注重教學情境創設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還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構建特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探索抽象的化學知識,讓學生能體會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在化學領域中,很多內容都是微觀層面上的,需要對物質的構成、性質、微觀變化等展開探索,化學中涉及的分子、原子、離子等運動,是學生難以用肉眼來觀察的.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知識,教師可以借助情境,引導學生對抽象的化學知識進行感知.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構建情境,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下完成知識的探索,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3.2 問題驅動教學
高中化學教師在實踐中還需要結合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巧妙地設置問題,以問題為引領,引導學生深度思考知識的本質、知識層次的關聯,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水平.對高中生來說,合理的問題可以顯著激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也能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內化與應用.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考慮到,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需要針對不同認知程度、不同學習效果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便于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問題去思考,借助問題來深化知識.
3.3 實驗探究教學
教師在講解知識時,借助實驗探究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學原理、化學現象,還能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高自身的科學探究素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很大幫助.從近幾年的化學改革方向看,越來越側重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考查.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解實驗的相關知識,還要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實驗探究活動.這樣,才能全面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
4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培養案例
為了進一步剖析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下面以“氧化還原反應”教學為例展開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知識是整個高中化學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引領學生探索知識.
4.1 課堂引入
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結合學生之前所學的化學反應類型知識,引出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的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讓學生對實驗作出剖析,通過實驗使學生能意識到在一個化學反應中,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兩者相互依存,是一個相反的過程.借助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使學生能對自然界中的對立統一現象有良好的認知.
4.2 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
在氧化還原反應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反應前后的物質構成元素、原子變化展開分析,要求學生標記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元素化合價變化狀態.隨后在此基礎上細致講解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讓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主要特征進行歸納總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引導學生學習氧化還原反應的基礎知識,然后再借助實際案例,引導學生深度剖析,促進學生知識內化,逐步增強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提高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素養.
4.3 深化氧化還原反應概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拋出問題:在化學反應中,當化合價出現升降變化時,是不是就一定伴隨著得氧、失氧情況的出現?引導學生對自己之前所學的知識,展開深度分析,并列舉出具有典型代表的案例,有的化學反應存在化合價變化,但是并非得氧、失氧情況,使學生能明白,氧化還原反應并不是只有得氧、失氧的情況,實現對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深化理解.隨后,教師給出相應的練習題,引導學生開展練習鞏固,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4.4 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考慮化合價變化本質、最外電子層與化學性質之間的關系,讓他們能在微觀視角下實現對氧化還原反應本質的體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畫出原子結構示意圖,然后按照相對穩定的結構視角,解析氧化還原反應的微觀過程.教師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演示相應的圖片、動畫,引導學生剖析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本質,促使學生能意識到電子得失才是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的根本.教師在講解完成后,讓學生嘗試對非金屬原子間的反應進行探索.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供圖片、文字資料,引導學生通過圖片、動畫、文字資料來探索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使學生能充分掌握氧化還原反應本質.這樣,學生從微觀入手,探索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改變的原因,培養學生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不僅能進一步突出化學學科的育人價值,還能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十分有利.在實踐中,教師要對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有充分認知,依據學生的成長需求,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引領學生在課堂上高效探索知識,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