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賓 曹莉梅 董能斌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郴州 4230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為睡眠結構紊亂伴有反復發作的呼吸暫停及低氧血癥等綜合征,其發病機制與上呼吸道阻塞有關[1~2]。研究表明OSAS 為心腦肺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可顯著增加心臟病及腦血管意外發生率,故改善OSAS 患者病情對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意義[2~3]。心率變異性為交感神經與迷走神經間功能平衡的監測指標,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呈正相關[4~5]。心率變異性指標在心血管疾病病情及預后評估中具有重要價值,為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療提供了客觀證據,具有敏感度高及特異性強等優點,在臨床上的應用極其廣泛[6~8]。本研究檢測不同病情的OSAS 患者心率變異性指標的差異,以分析OSAS 病情嚴重程度與心率變異性指標的相關性,探討心率變異性分析在OSAS 病情評估中的價值,為臨床OSAS 繼發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提供客觀證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10 月至2022 年10月收治的120 例OSAS 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低通氣指數(AHI)分為AHI 正常組(AHI<5 次/h,AHI-N 組)、AHI 輕度組(AHI 為5~15 次/h,AHI-L組)、AHI 中度組(AHI 為16~30 次/h,AHI-M 組)及AHI 重度組(AHI 為16~30 次/h,AHI-H 組)。四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及吸煙史)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納入標準:經癥狀體征及呼吸檢測診斷符合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制定的《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多學科診療指南》中的OSAS 標準[9];患者及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有完整的臨床資料;能配合本研究。排除標準:急性心肌梗死者;急性心功能衰竭者;急性肺動脈栓塞者;伴有嚴重神經系統疾病者;先天性心臟病病史者;意識障礙者;其他疾病導致的心律失常者。
表1 四組一般資料比較(±s)
1.2 睡眠監測及心率變異性分析 記錄四組性別、體質量指數及既往病史等臨床資料。采用多導聯睡眠檢測儀監測整夜睡眠(睡眠時間>7 h)狀況并記錄睡眠參數。睡眠檢測同時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測,記錄睡眠過程中心電檢測參數,包括心律失常及心率變異,其中心率變異包括正常R-R 間期標準差(SDNN)、每5 分鐘正常R-R 間期平均值標準差(SDANN)、相鄰正常R-R 間期差的均方根(RMSSD)、一定時間內相鄰兩個正常心動周期差值>50 ms 的心搏數占全程心搏數的百分比(PNN50)、頻域指標低頻譜功率(LF)和高頻譜功(HF)等[10]。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igmaplot12.5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SNK 檢驗)。采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心率變異性指標與AHI 的相關性。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四組心率變異性指標比較 AHI-N 組SDNN、SDANN、Rmssd、PNN50 及HF 顯著高于AHI-L 組、AHI-M 組及AHI-H 組,LF 顯著低于AHI-L 組、AHI-M 組及AHI-H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HI-H 組SDNN、SDANN、RMSSD、PNN50、HF 顯著低于AHI-L 組及AHI-M 組,LF 顯著高于AHI-L 組及AHI-M 組(P<0.05)。見表2。
表2 四組心率變異性指標比較(±s)

表2 四組心率變異性指標比較(±s)
2.2 四組心律失常發生率比較 AHI-H 組心律失常發生率顯著高于AHI-N 組、AHI-L 組及AHI-M組(P<0.05)。見表3。

表3 四組心律失常發生率比較[例(%)]
2.3 OSAS 患者心率變異性指標與AHI 相關性分析 OSAS 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與AHI 呈負相關(rs<0,P<0.05),與LF 呈正相關(rs>0,P<0.05)。見表4。

表4 OSAS 患者心率變異性指標與AHI 相關性分析
OSAS 患者因其長期呼吸暫停及低氧血癥,易導致心腦肺血管意外風險升高,及時有效地干預可顯著降低各種并發癥并改善預后[11]。姜菲等研究發現OSAS 可增加2 型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及冠心病發生率[12]。張熙等認為OSAS 為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通過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等多種機制增加冠心病的發生率[13]。心率變異性反映機體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為交感神經與迷走神經的平衡綜合影響,低氧血癥等各種因素可導致心率變異性異常,其指標被廣泛應用于心律異常及心血管系統疾病的評估[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AHI-H 組SDNN、SDANN、RMSSD、PNN50、HF 顯著低于AHI-L 組及AHI-M 組,LF 顯著高于AHI-L 組及AHI-M 組,AHI-H 組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縮、心動過速、竇性停搏及房室傳導阻滯發生率顯著高于AHI-N 組、AHI-L組及AHI-M 組,進一步分析發現SDNN、SDANN、RMSSD、PNN50 與AHI 呈負相關,與LF 呈正相關,表明心率變異性與OSAS 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可用于OSAS 患者病情的評估。
心率變異性參數常用于評估OSAS 患者的心臟自主神經功能,SDNN、SDANN、RMSSD 及PNN50等心率變異性指標可反映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對心率變異性的影響,SDNN 為自主神經損傷與修復的標志,代表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張力大小,PNN50和HF 可評估心率變異性中迷走神經敏感性,PNN50和HF 下降表明副交感神經功能張力下降[16~19]。目前臨床上采用心率變異性中的多項指標評估原發性及繼發性心臟病中心臟自主神經功能,具有極高的敏感度及特異性。王靖炫等分析隱匿性高血壓患者心電圖P 波與心率變異性的相關性,發現隱匿性高血壓患者早期心電圖P 波最大寬度(Pmax)、P 波離散度(PWD)增大,且與心率變異性時域和頻域指標呈顯著負相關[20]。臧奧琪等探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行皮冠脈介入治療后的短時心率變異性,發現SDNN、LF、SD2顯著升高,RMSSD 和SD1顯著降低,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LF 和SD2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險因素,心率變異性指標LF 和SD2可有效反映術后短期預后[21]。
OSAS 患者因其呼吸限制及長期低氧血癥,極易導致心臟冠狀動脈缺血及灌注不足,心肌細胞缺氧時可發生損傷及修復,心臟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損傷及修復后導致兩者功能平衡產生紊亂,最終導致心律失常及心臟缺血缺氧相關性疾病。曾曉杰等發現OSAS 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發生率顯著升高,OSAS 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發生與V1導聯P 波終末電勢(PTFV1)及左心房內徑(LAD)異常升高顯著相關,左心房的電重構和結構重構為房性心律失常的發病機制[22]。本研究結果顯示,OSAS 患者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縮、心動過速、竇性停搏及房室傳導阻滯發生率與其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證實OSAS 與心律失常存在關聯,臨床上針對OSAS 患者應進行積極治療以降低其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OSAS 患者存在心率變異性指標異常,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縮、心動過速、竇性停搏及房室傳導阻滯發生率顯著升高,心率變異性指標與OSAS 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可用于OSAS 患者的病情及預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