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易林峰,劉華龍 ,伍興甲
【導讀】黨的十九大以來,鄉村振興成了時代最強音。本文從湖南省江永縣柑桔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柑桔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柑桔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對策與建議等3 個方面進行了探析。
黨的十九大以來,鄉村振興成了時代最強音。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規劃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2021年下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制定出臺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2022年下發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2023年下發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如何讓湖南省江永縣這個2017年才出列的省級脫貧縣實現鄉村振興,近年來,江永縣委、縣政府經過反復考察論證后認為,以江永香柚為主的柑桔產業是實現江永縣鄉村振興不可缺少的支柱產業。
柑桔產業是鄉村產業振興的主戰場。產業振興是解決農村其他問題的前提與基礎,能夠提供鄉村不斷增長的就業需求,增加農民收入。“中國香柚之鄉”——江永縣現有柑桔種植面積1.11 萬hm2,2022年總產量16.8 萬t,柑桔第一產業總產值6.7 億元,占2022年全縣農業總產值26.3 億元的25.48%,占全縣GDP 總量89 億元的7.53%。全縣9 個鄉(鎮)柑桔種植面積均在667 hm2以上;112 個村(社區)中柑桔種植面積在66.7 hm2以上的有71 個。建成了以粗石江云霧山香柚產業園為中心的萬畝香柚基地1 個;以瀟浦鎮向光村、桃川鎮六十工村和富隆村、松柏瑤族鄉富素村、瀟浦鎮團結村、夏層鋪鎮福洞村等為中心的66.7 hm2連片柑桔基地28 個。粗石江鎮、桃川鎮、松柏瑤族鄉、瀟浦鎮、夏層鋪鎮發展成為典型的“柑桔之鄉”。全縣柑桔采后洗果、打蠟、包裝等商品化處理、貯藏保鮮等初加工產值0.9 億元,疏落果及果皮干制成藥材產值0.4 億元,柚皮糖加工產值0.1 億元,全縣柑桔第二產業總產值1.4 億元,形成了粗石江柑桔粗加工及柚皮糖生產中心;桃川、允山2 個柑桔初加工副中心。建成了以柑桔為主題的五星級休閑農莊2 個,以柑桔為主題的三星級旅游景點1個,年總產值0.7 億元。拉動農資銷售、運輸、批發、零售、電商等服務業產值3.6 億元。全縣柑桔第三產業總產值4.3 億元。全縣9 個鄉(鎮)均形成了柑桔全產業鏈服務一條街。與柑桔相關的一二三產業總產值12.4 億元,占全縣GDP 總量89 億元的13.93%。柑桔產業作為江永縣產業扶貧的主導產業,曾帶動全縣52 個貧困村中的46 個實現整村脫貧。按照全縣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全縣112 個行政村(社區)中78 個選擇柑桔產業作為本村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柑桔產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頂梁柱。江永縣農村歷來就有種植柑桔的習慣,解放前,主要是在房前屋后零星種植。據統計,1949年全縣柑桔種植面積為261 hm2,總產量390 t。1978年全縣柑桔種植面積發展至297 hm2,總產量657 t;到1991年,全縣柑桔種植面積增長至總面積4 100 hm2,總產量6 814 t。2022年,全縣柑桔種植總面積1.11 萬hm2;總產量16.8 萬t;總產值6.7 億元,占當年全縣農業產值26.3 億元的25.48%。全縣總人口28.43 萬人,人均從柑桔全產業鏈中獲取收入4 362 元;其中農村人口23.93 萬人,農村人口年人均從柑桔種植業中獲取收入2 800 元。擁有1 hm2以上的柑桔種植大戶3 276 戶,粗石江鎮、桃川鎮、松柏瑤族鄉、瀟浦鎮、夏層鋪鎮等柑桔主產鄉鎮的柑桔種植大戶80%以上蓋起了小洋樓,買起了小轎車。江永縣總計有1.2 萬人長期或臨時從事柑桔一二三產業相關的工作,人均從柑桔全產業鏈中獲取收入8 000 元以上。2015年7月,江永縣承接湖南省乃至全國第一個資產收益扶貧示范項目。采取“政府+合作社+公司+銀行+貧困戶”的“股份制合作幫扶”利益聯結機制,種植柑桔233.33 hm2,組建江永縣橙香果業有限公司,由公司對項目實施全方位的管理。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技術部門” 的管理模式,對基地的土地流轉、規劃布局、土地整理、土壤改良、機械化生產作業、無病化種苗供應、培管責任制、技術指導、農資采購與配送、分級采收及采后處理、品牌包裝與銷售、利潤分配等十二個方面實行高度的統一管理。項目2020年進入盛產期產生凈利潤,凈利潤按年分成比例結算。其中56%用作解決江永縣1 034 名殘疾人和4 979 名相對低收入脫貧人口的幫扶,3年來人均獲得幫扶資金3 991 元。
柑桔產業是農村集體主要經濟來源。江永縣地處湘南邊陲,都龐嶺南端,境內四面環山,土地資源豐富,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并富含硒等多種稀有元素,磁化性強,能促進果品芳香味的形成,是名、特、優、新水果的搖籃。年平均氣溫18.7 ℃,1月平均氣溫8.1 ℃,常年極端最低氣溫都在-2.0 ℃以上,≥10 ℃的年有效積溫達6 300 ℃以上,無霜期在300 天以上,年降水量1 586.7 mm,年日照1 521.8 小時,享有“天然溫室”之稱,屬于寬皮柑桔及甜橙最適宜氣候區,幾乎所有的柑桔種類都可以在江永進行商品化栽培。獨特的溫光資源優勢成就了這里的柑桔早熟較偏北地區更早,晚熟不僅少有凍害威脅且較南方產區更晚,品質更優。因此吸引了大批柑桔產業的大亨,本地大批農村集體所有的緩坡丘崗山地成為了香餑餑,地租從200 元/667 m2增長至600 元/667 m2,成為了農村村級集體經濟的主要來源。據統計,全縣112 個村(社區)中有59 個因出租集體所有的崗坡獲得5 萬~50 萬元不等的集體經濟收入。同時,這些柑桔產業大亨們賺錢后通過捐資或直接投資村級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為鄉村環境美化、靚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柑桔產業是吸引鄉村人才返鄉創業的引力場。農業科技及農村管理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鄉村振興既要千方百計地保住綠水青山,還要絞盡腦汁留得住青年人才。農業要強,農村要美,農民要富,必須有一大批有能力、高素質的知識青年回歸鄉土。而要留住人才,沒有產業興旺也是無本之木。江永縣具有發展柑桔產業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就湖南省而言,江永縣的特早熟柑桔品種成熟期較湘北早半月左右,在永州市也較北五縣(區、市)早1 個星期左右。就全國而言,江永縣的晚熟柑桔又較廣西、重慶等晚熟柑桔主產區的相同品種成熟期晚20天左右。受利益及鄉土情懷的雙重驅動,一方面大批在外面賺了錢的本鄉致富能人紛紛返鄉投資與柑桔相關的一二三產業,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很多外地柑桔產業能人來江永投資發展柑桔產業。除投資人本身的人才效應外,還招聘和吸收來了大批見多識廣的有知識的技術與管理青年才俊植根鄉村。
柑桔產業是農村可肥料化利用垃圾的消化道。要實現柑桔種植的提質增效,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農村大批的畜禽糞便通過發酵和無害化處理就是柑桔最優質的肥料,大量的農作物秸桿通過各種肥料化利用途徑進入柑桔園,成為柑桔園深翻改土的“寵物”。通過農村可肥料化利用垃圾及作物秸桿的變廢為寶,既清潔了鄉村,又增加了收入。
柑桔產業是鄉村最靚麗的風景線。柑桔有較強的環境適應性,大量生態條件不良的山坡地、丘陵地與土壤貧瘠地因地制宜地建設成規模化標準化柑桔產業園,通過適當的超前規劃,將柑桔樹自然圓頭形的樹體,氣味芳芬的花香,顏色亮麗的果實與水、電、路、訊大氣磅礴的園林景觀形成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改善鄉村生態環境的同時,還能有效消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大氣環境中的氧氣含量,增強土壤的蓄水能力,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積極意義。
柑桔黃龍病仍是制約江永縣柑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障礙。近十年來,柑桔黃龍病對江永縣柑桔產業構成嚴重威脅,盡管江永縣委、政府及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采取了強化無病柑桔苗木繁育、集中統一連片清理柑桔黃龍病病樹、大面積統防統治柑桔木虱等強有力的防控措施,推廣防蟲網大棚內假植營養缽大苗,動態清理病樹的同時用營養缽假植大苗補植。目前認為這是在柑桔黃龍病疫區最成功的擴園辦法,但柑桔類果樹在江永縣范圍內種植面積大、分布范圍廣且分屬千家萬戶,山上有無人管理的野生柑桔,農家房前屋后有零星種植的極粗放管理的柑桔樹,連片柑桔基地內還有個別果農因效益等原因舉家外出打工而棄管柑桔園,適宜本地種植的柑桔良種無病苗木又嚴重短缺,柑桔園整體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這些導致了在全縣范圍內整體統防統治難度大,防控效果不理想。一個個栽培管理技術落后、觀念陳舊的柑桔生產企業及果農因盲目投資,柑桔園還沒有投產就嚴重感染柑桔黃龍病,血本無歸。個別柑桔栽培老區的村不得已選擇整村暫時退出柑桔產業,改種蔬菜等其他作物。
適應性新品種公益化試驗與示范缺失,跟風種植挫傷果農積極性。目前各級政府普遍存在重糧棉油、輕果菜茶的現象,果、菜、茶等經濟作物新品種適應性公益性試驗、示范與推廣嚴重缺失。由于缺乏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新品種試驗、示范與推廣引導,而柑桔種植企業及果農又急功近利地想獲得新品種帶來的暴利,在沒有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適應性試驗的條件下跟風大面積擴大種植,導致沃柑等晚熟柑桔品種本應只在江永縣有限的適宜區域及地帶種植的品種,得以在全縣范圍內推廣,多數沃柑園自2018年開始進入盛果期以來的4年內就有3年果實因掛樹越冬遭遇強霜凍失去商品價值,損失慘重,嚴重挫傷了果農的積極性。
極端天氣頻發,自然災害猛如虎。由于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開發,導致各種極端天氣頻發,2022年4—6月發生了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災,導致部分地勢低洼的柑桔園因長時間被淹而毀園。7月11日至11月7日又是10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持續近4 個沒有有效降水,使幾乎所有無灌溉條件的崗坡地柑桔園因嚴重缺水,導致無法施肥、果實個頭小、減酸慢、成熟期推遲、商品價值低或失去商品價值。2023年1月底又疊加柑桔園最低溫度為-4~-5 ℃連續3 天的強霜凍災害,掛樹越冬的晚熟柑桔品種多數果實被凍壞失去商品價值。
“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政策下,致富產業面臨挑戰。糧、棉、油是事關國計民生的農業基礎的基礎,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蔬菜不僅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農產品,同時也是農村和農民最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國家“兩非”政策的出臺,從土地這個源頭上控制了柑桔產業的發展空間,而扶持柑桔產業的各種項目資金的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江永縣柑桔產業的擴大再生產。
注重政策措施引導。堅守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是我國近期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禁止耕地“非農化”和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的同時,要具有大食物觀念。建議出臺相關政策,允許地勢平坦或緩坡速生豐產林地逐步退林還耕還果,發揮有限土地資源的潛力,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更多的自然資源保障。柑桔是江永縣占絕對優勢的第一大水果,鄉村振興不可缺少的主導產業。但是柑桔苗木供應市場不規范,適銷對路的無病化柑桔苗木匱乏,政府公益性無病化育苗嚴重不足;公益性統防統治服務機構缺失;各項技術培訓形式大于內容,政府對柑桔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辦法不多。建議加大對國家、省、市、縣四級柑桔無病化育苗體系建設的資金投入,確立優質無病化柑桔苗木供應的政府責任,讓非法育苗迅速退出市場。各級政府應充分認識到農業公益性強和風險性大等特殊性,把鄉村產業振興作為基本政策安排,持續加大相關補貼、保險、社會化服務及鄉村生活條件設施建設等政策支持。強化柑桔產業的延鏈、補鏈、強鏈行動。目前江永縣柑桔種植規模化、基地化、標準化、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處于湖南省乃至全國領先水平。但采后商品化處理、柑桔精深加工、柑桔產供銷社會化服務、柑桔農旅結合第二、三產業還相對薄弱,柑桔產業鏈條此強彼弱,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低制約了江永柑桔產業整體效益的提高。必須延升柑桔產業鏈條,補強柑桔產業短板,形成“柑桔種植+”新業態,強化對柑桔二三產業的引導與扶持。重點支持國家、省、市級龍頭企業發展柑桔初加工及精深加工和農旅游結合,支持國家、省、市級專業合作示范社開展柑桔產供銷社會化服務。大力發展采摘游、研學游、康養游、休閑游,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帶動貯藏、加工、包裝、運輸、農資、社會化服務及電商等相關產業發展。
樹立產業標桿。江永縣現有部分或完全從事柑桔產業鏈為主的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 家,省級龍頭企業2 家,市級龍頭企業5 家;國家級柑桔專業合作示范社1 家,省級柑桔專業合作示范社3 家。引導資金、技術、人才、原料等生產要素向這些規模大、科技含量高、輻射廣、帶動能力和競爭力強的企業或合作社集中。將這些企業和合作示范社“培優倍增”成柑桔產業標桿企業,從縣級產業化資金及鄉村振興資金中切塊,專門用于扶持柑桔產業標桿企業的做大做強,通過產業標桿企業完善和提升柑桔全產業鏈,從而帶動全縣柑桔產業質量與效益質的飛躍。
做響產業品牌。江永縣境內現有柑桔品牌8個,其中區域公共品牌1 個,企業品牌7 個。有湖南省十大區域公用品牌1 個,省著名商標2個。江永香柚、江就夏橙2016年獲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全縣現有有效的“三品一標”柑桔認證基地11 個,認證面積1.5 萬hm2。實施以“生態、新鮮、特色、精細”為核心價值的“永州之野”(市級)“香約江永”(縣級)農產品品牌創建工程,全力打造“永州之野”+“香約江永”+企業品牌柑桔品牌創建模式,大幅提升江永特色柑桔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將江永柑桔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優質水果供應基地,加快推進特色柑桔生產大縣向特色柑桔生產強縣的轉變。
壯大柑桔產業人才隊伍。自縣農業農村局成立以來,因農村工作、糧棉油生產各級政府都有指令性任務和考核硬指標,各級政府在日常工作中重農村輕農業、重糧棉油輕果菜茶就成為了不爭的事實。加之江永縣地處偏僻,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引不進、留不住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雖然近幾年國家及省出臺了特崗農技員政策,但目前僅部分解決了鄉鎮一級的農技人才斷層問題,還沒有惠及縣級農業農村機構。縣級柑桔產業技術及管理人才隊伍青黃不接現象十分嚴重;建議在全國柑桔生產大省盡快強化縣級柑桔產業人才培養及技術推廣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