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園藝學報》2023年第10 期《梨梢枯病菌生物學特性及對藥劑敏感性研究》(作者謝昀燁)報道,為明確在中國新發現的梨梢枯病病原菌的生長規律和死亡條件,篩選殺菌藥劑,測定了不同溫度、pH 值、碳源、氮源和光照等培養條件下病原菌的生長情況和產孢量,并采用生長速率法對該病原菌進行9 種殺菌劑的毒力篩選。
結果表明,梨梢枯病病原菌菌絲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25 ℃,最適溫度為20 ℃,溫度高于35 ℃時,菌絲生長緩慢;菌絲生長最佳培養基為PDA 培養基,產孢最佳培養基為OA 培養基;甘露醇和酵母粉分別為菌絲生長和產孢的最佳碳源和氮源;菌絲可在pH 值4~10 條件下生長,pH 值5 為生長最適pH 值;光照對菌絲生長有促進作用,并且有利于病原菌產孢,在光暗交替的培養條件下,菌落會形成明顯的輪紋。病原菌分生孢子的致死溫度為48.9 ℃。該病原菌對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的敏感性較高,其EC50<0.01 mg/L;對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3%氟菌·肟菌酯懸浮劑和325 g/L 苯甲·嘧菌酯懸浮劑的敏感性次之,其0.01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