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兩個結合”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意蘊

2023-05-13 09:08:28許士密
探索 2023年6期
關鍵詞:現代化文明文化

許士密

(曲阜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曲阜 273165)

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即“兩個結合”),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為中國式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社會空間,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則為中國式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文化空間。“兩個結合”是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的關鍵在于“兩個結合”。“兩個結合”也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國式”的關鍵也在于“兩個結合”。“兩個結合”與中國式現代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貢獻,學者們對這兩個方面展開了深入研究。一是探討“兩個結合”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關系。學者們認為,“兩個結合”厚植中國式現代化的中華文化底蘊,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1],其中“第一個結合”是開創和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第二個結合”則是不斷豐富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內涵[2]。二是分析中國式現代化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意義。學者們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既是現代文明的接引,又是對人類文明的推進[3],回答了人類社會和文明發展的諸多難題[4]。三是探究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使命。學者們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使命是開啟獨立自主的文化精神[5],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更有力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6]。從相關研究來看,從文明的維度領悟“兩個結合”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關系已成為熱點問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作為一種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中國式現代化其文明意蘊何在,“兩個結合”又如何凸顯這種文明意蘊。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的持續深化需要進一步凸顯中國式現代化的時空價值意蘊[7],因而本文試圖對此作出回答,從而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學理支撐。

1 “兩個結合”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底蘊

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人類社會發展從傳統到現代、從落后到發達的運動過程。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動卷入由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現代化體系,由此拉開中華民族探索適合自身現代化道路的序幕。但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中國才找到了正確的、獨立自主的現代化道路。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堅持不懈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在“兩個結合”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既有各國現代化共同特征又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這深刻表明,中國式現代化有著深厚的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明底蘊。

1.1 “兩個結合”奠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基礎

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在“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背景下開啟了對現代化的艱難求索,經歷了“器物—制度—文化”的遞進式學習,“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8]1470。究其緣由,沒有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西方致力于將中國轉變為促進其資本主義發展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化目標注定不能在西方資本主義侵略下得以實現。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將希望轉向馬克思主義。“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8]1516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下,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只有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獨立自主地進行現代化。從歷史邏輯來看,“走馬克思主義指明的道路并非是中華民族在危亡局勢之下試圖迅速解決革命問題的權宜之計,而是其在經歷過文明失落的陣痛之后追求超越走在現代化前列卻充斥著剝削和壓迫的資本主義社會作出的鄭重選擇”[9]。因此,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繼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建立起了本質聯系。這種聯系的建立、鞏固和發展使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第一個結合”)成為可能。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先進性只有通過與客觀的、實際的事物相聯系,才能得到充分彰顯;另一方面,中國革命與現代化建設實踐的特殊性也需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從歷史維度來看,中國具體實際是客觀的、全面的、歷史的、復雜的,既包括中國的基本國情、中國的具體實踐與中國的奮斗目標,也包括中國歷史與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潛在地影響著中國具體實際,是中國具體實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第一個結合”也有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意蘊。就現實維度而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涵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10]15。只有“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10]15,才能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中國共產黨既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在中國式現代化初期階段,中國共產黨注重以民族的形式闡釋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賦予中華民族“小康”理想以新的時代內涵,制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步走”發展戰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高度重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規律性認識,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第二個結合”),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11],因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之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和文化基因。中國式現代化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了深厚的文明基礎。

1.2 “兩個結合”賦予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使命

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能夠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追求與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實踐性、開放性和時代性的理論品格具有內在統一性。因此,“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12]。這種“‘結合’不是‘拼盤’,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深刻的‘化學反應’,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12]。生成新的文明形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使命,即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在這一過程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充分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其煥發出強大生命力;同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更深層次地注入馬克思主義,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民族形式,讓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深深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之中,從而更好地指導中國式現代化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向前行。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場域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一方面,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馬克思主義以其先進性和真理性激活了中華文明的基因,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找到了和現代社會的連接點,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實現了從傳統到現代的跨越,發展出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與文化支撐。另一方面,使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那里獲得了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標識的文化精華,在中國化時代化的道路上譜寫了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兩個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化時代化道路上蓬勃發展,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發揮重要價值,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從“兩個結合”出發,我們更能全面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的豐富內涵及其核心要義,更能看清楚中國式現代化擔負的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新的文化使命和時代重任。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奮斗目標中,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指引著中國式現代化超越資本主義文明,為人類現代化提供新的文明圖景和文明前景。馬克思主義“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都包含著超越西方資本主義的文明基因。經由“兩個結合”,中國式現代化造就全新的文化生命體和創造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中國式現代化詮釋了馬克思主義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的最高命題。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最高價值追求,是社會主義本質的最高體現。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內涵和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與西方現代化的“資本邏輯”不同,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因此,中國式現代化呈現出社會全面進步與人的自由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趨勢。同時,中國式現代化主張和平發展與合作共贏,倡導全人類共同價值,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系,從而為人類社會發展展現了新的文明圖景和文明前景。

2 中國式現代化體現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和真理性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在百年奮斗中,黨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創造了與時代相適應的科學理論,指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立于不敗之地”[13]。中國式現代化不但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而且堅持“兩個結合”,實現了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創新和發展。作為“兩個結合”的產物,中國式現代化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凸顯其文明意蘊,首要的就是體現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和真理性。

2.1 中國式現代化體現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

現代化既是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趨勢,又是具有地域特殊性與文明規定性的歷史實踐。“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14]367同為世界歷史進程中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現代化的本質屬性和文明使命。中國式現代化要體現真正的世界歷史,即人類的和平交往和人類的解放,要體現作為其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本質,即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都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性質與宗旨決定了中國共產黨能夠“把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圖景一步步變為現實”[15]。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基礎上,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初步構建起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其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力量、精神旗幟、發展要求、動力機制、崇高目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創新發展的新成果,是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概括,“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16]。

從歷史邏輯看,“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16]。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所取得的歷史性輝煌成就深刻體現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宏偉事業中。從理論邏輯看,“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10]18。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思想,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守正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從而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從實踐邏輯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16]。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匯聚起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磅礴力量,確保了中國式現代化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現代化的基本模式主要有兩種:資本主義現代化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作為人類現代化的一種形態,建立在資本邏輯之上的資本主義現代化因其內在矛盾無法克服而不可能成為人類現代化的終點,最終必然向社會主義社會和更高級的共產主義社會演進。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在中國的實踐場域中的具體化,既具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尊重人類追求現代化的普遍性規律和各國實現現代化的共性要求,又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基礎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具有區別于其他國家現代化的特殊性。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兩個結合”,科學回答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的重大問題,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源自中華民族的文明精髓、馬克思主義的文明理論和中國共產黨的文明擔當,不但實現了對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根本性突破和西方現代化模式弊端的整體性超越,而且塑造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自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因此,“兩個結合”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從而顯現出馬克思主義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方向、提供遵循和凝聚力量的先進本質。

2.2 中國式現代化體現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

“現代化不是單選題。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國選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17]316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成功走出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即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五個維度的特征相互聯系,共同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內涵。”[18]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和拓展,破除了“現代化=西方化”的歷史迷思,打破了西方現代化模式的“神話”。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19]344,而是堅持“兩個結合”,走出一條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從根本上源于馬克思主義在指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展現的真理力量。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影響深遠,在于其以深刻的學理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真理性、以完備的體系論證其理論的科學性。”[20]中國式現代化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即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需要沿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方向發展,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即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通過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推進和拓展以及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來表現。這兩個方面的內在要求,體現為中國式現代化對現代化的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科學回答。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相互交織、相互激蕩、相互影響下,對這“四問”的科學回答考驗著中國式現代化是否為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考驗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和真理性[21]。“中國之問”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到新的歷史階段面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等前所未有的艱巨難題,需要根據新的發展變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來回答中國式現代化提出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世界之問”是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人類社會現代化何去何從的問題。當前世界各國與人民共同面臨的嚴峻的全球性挑戰和世界性難題,需要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世界大局、把握時代潮流、確定人類抉擇,在統籌國內大局和國際大局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科學回答“世界之問”中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

中國式現代化科學回答“四問”的根本是回應好“人民之問”,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奮斗目標。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就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過程。中國式現代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本質要求,就是為了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民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在“四問”中關鍵是要回答好“時代之問”。新時代以來進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國內大局與國際大局的相互交織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集中表現為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對這三個重大時代課題的科學回答,可以說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問題,也是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需要回答的核心問題。中國式現代化以其理論科學性、歷史進步性和道路先進性[22],對此作出了科學回答,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彰顯出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和感召力。

3 中國式現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覺

中國式現代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文化根基、以中國具體實際為出發點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更是從中國具體實際中走出來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的治理智慧,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人文氣質,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強大的精神支撐。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才能走出基于中華文明傳承和中國具體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之路,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中國式現代化既要體現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和真理性,也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彰顯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3.1 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賦予中國式現代化深厚的文明底蘊,為其提供深厚的思想資源和精神動力。中國式現代化的形成與發展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夢想”與“愿望”提供實現的動力與途徑。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容是社會主義的,形式是中華民族的,其本在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其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魂系于馬克思主義,其源發于“兩個結合”的創新實踐。在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中國式現代化歷程中,中華文明顯現了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既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在現代化建設中獲得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和拓展,不僅是在經濟科技等物質文明上標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重要的是在精神文明與文化思想上顯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此,中國式現代化承載著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中華文明顯著特性的使命,通過這種方式來突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底蘊與文明追求。

在中華文明的顯著特性中,突出的連續性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一脈相承的優秀文化基因和堅實的文明根基。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實踐是中國式現代化形成的歷史根基,中華民族創造的文明成果是中國式現代化形成的豐厚養分。中國式現代化既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引,又包含中華文明的價值導引,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特質和深厚的中華文明底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思想資源,滋養了中國式現代化獨特的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賦予了中國式現代化強大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23]。“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12]其根本原因在于, 中華文明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12]。這就賦予了中國式現代化守正創新的精神品格。中國共產黨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賦予中國式現代化強大的凝聚力,既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整體性的現代化,其中包含著的各個民族在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走向物質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24],也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獲得各個民族的支持和擁護,激勵全體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同時,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與和平性賦予中國式現代化開放包容的寬闊胸襟和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顯著特征。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兩個結合”,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超越了西方固有的單一線性、漸次發展的現代化模式,為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提供了新的選擇。中華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12],也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華文明這些突出的特性賦予了中國式現代化深厚的文明底蘊、精神內涵和團結統一、勇于創新、和平發展等鮮明特質,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和拓展需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上彰顯中華文明的這些突出特性,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從而更加顯現中國式現代化對人類現代化的文明貢獻。

3.2 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25]31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26],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根脈”對維護民族國家團結統一和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滋養。隨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啟,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也面臨一系列新課題新任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首先,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深入了解中華文明歷史,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認同。“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12]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內在精髓和邏輯動因,從根本上筑牢中華文化認同的“精神之基”“思想之根”“情感之源”。在深入了解中華文明史和增強中華文化認同的同時,要處理好“古與今”“中與外”的關系。文化創新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創造新輝煌的必由之路。所謂“古”與“今”的關系,就是傳統與現代的關系。要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25]33。所謂“中”與“外”的關系,就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要秉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倡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為實現世界永續和平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其次,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著力賡續中華文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根脈,賦予現代化以“中國式”的特征與優勢,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的內在要求,也是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的現實需要。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一是堅持守正創新,以“兩個結合”的方法不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國式現代化匯聚自信自強的中國力量。二是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三是把握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中國智慧、繁榮中國理論、貢獻中國方案,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27]。

4 中國式現代化承擔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歷史使命

作為“人類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所創造的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成果的總和”[28]296,文明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從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來看,文明具有內嵌于現代化的本質規定性。從傳統到現代意味著文明的一次巨大嬗變和質的躍升,“現代化”蘊含并必然指向一種“文明形態”。“中國式現代化”必然內生并通向一種“人類文明新形態”。從“中國現代化”到“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是構筑全新現代化模式的過程,更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過程。將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人類文明新形態關聯起來,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歷史自覺與文化自信,為我們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了根本遵循。

4.1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12]這就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國式現代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承擔著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兩個結合”和中國式現代化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體,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內涵豐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闡釋和理解[29]。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文明在“兩個結合”基礎上創新性發展的文明形態。創新性是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也是中華文明從傳統文明到現代文明不斷發展的動力。作為中華文明創新性發展的結果,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蘊涵民族性和時代性的內在規定性。從民族性來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中國大地上創造的文明形態,必然要彰顯中華文明的主體性和中華民族的自主性。就時代性而言,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內蘊中華文明由傳統到現代轉型的客觀要求。中國共產黨在“兩個結合”中找到了中華文明現代轉型的新路徑,開辟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廣闊道路。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上的文明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25]32換言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建立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基礎上的文明形態。革命文化承載了黨和人民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時代訴求,傳承和升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底蘊,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頭,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形成的社會主義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實踐前提,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應有之義。

從現代化的角度來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現代化文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30]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文明的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構成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生成機制。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推動中華文明由傳統向現代轉型。中國式現代化將中華文明帶入現代化潮流之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實現中華文明的創新性發展。換言之,中國式現代化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實踐場域。另一方面,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的文明底蘊。中華文明為中國式現代化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智慧,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和獨特優勢。因此,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文明在“兩個結合”中的創新性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從中華文明與中國式現代化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來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追求。總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明敘事”,是開啟人類文明多樣性發展的新篇章。

4.2 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一方面是創造某種文明形態的過程,另一方面本身也是一種文明形態,是某種文明形態形成的標識。西方現代化是資本邏輯主導的資本主義現代化,在其歷史進程中具有對外戰爭、殖民、掠奪和對內剝削、壓迫、奴役的明顯特點,是霸權式、擴張型現代化。建立在這種現代化基礎之上的西方現代文明本質上也是擴張型文明。西方現代化和西方現代文明在全球擴張的過程中不僅存在令人怵目驚心的野蠻,而且造成了人類社會生存境遇的分化與割裂。因而西方現代化給人類帶來現代文明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從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西方現代文明的歷史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西方現代文明不會是人類文明的終結形態,而終將被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所取代。中國式現代化作為社會主義性質的現代化,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現代化,承載著創造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以超越西方現代文明的歷史使命。作為世界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式現代化既是對西方現代性危機及其文明的內在超越,也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歷史進程中實現文明重塑的創造性探索。可以說,中國式現代化既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也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建構和創造過程。

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能夠改寫人類文明版圖、重塑人類文明格局。中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締造了人類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中國式現代化在發展自己的同時,也攜手世界各國共同做大人類社會現代化的“蛋糕”,讓現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為推動人類現代化進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了強勁動力。中國式現代化“既基于自身國情、又借鑒各國經驗,既傳承歷史文化、又融合現代文明,既造福中國人民、又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是我們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也是中國謀求人類進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31]。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必將為世界現代化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西方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建構了“西方中心主義”的文明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中國式現代化走出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老路的新路,撼動了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現代化格局,打破了西方現代化營造的資本主義文明形態的霸權幻象,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開辟了新的前景。

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能夠推動人類文明轉型、促進人類文明升華。西方現代化及其文明形態雖然具有進步意義,但具有“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32]36的霸道性與擴張性。伴隨資本邏輯宰制的西方現代化在全球的拓展,西方現代文明排斥多元化現代化道路,把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看作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最高形態。“長期以來,人類社會受縛于西方文明優越性和西方現代化模式普適性等迷思,以西方文明發展道路的一元性遮蔽了人類現代化路徑選擇的多元性和現代化本質內涵的普遍性意蘊。”[33]但世界各國通往現代文明的路徑是多種多樣的。發展中國家并非只有效仿西方國家并采取資本主義發展模式才能實現本國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西方現代化的“翻版”,而是致力于促進全球發展繁榮、世界和平穩定、人類文明進步的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現代化的政治、經濟與文化諸方面的一個合成結構”[34],以疊加發展的“并聯式”發展邏輯建構了現代文明轉型的新范式,打破了西方對人類現代化實踐與理論的壟斷,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范。“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應該承載不同形態的文明,必須兼容走向現代化的多樣道路。”[14]469-470中國式現代化以全新的文明視野深化了對文明多樣性的認識,不斷突破西方現代文明的視野局限,引領人類文明向更高水平躍進。這是中國式現代化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承載的歷史使命。

5 結語

現代化是世界發展的潮流,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向往。從世界來看,在人類現代化進程中西方現代化具有先發性和先進性,但基于“主客二分的哲學范式”和“資本至上的內在本性”,西方現代化在西方國家內部和全球范圍都造成了文明危機,人類需要有新的文明形態來指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從中國來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同時馬克思主義以及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為中華文明的發展進步提供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中國式現代化致力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兩個結合”的偉大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和真理性,既具有“現代化”的普遍性,又凸顯“中國式”的主體性,具有生成根基、本質特征的優越性和哲學范式的先進性,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作為全新的現代化模式,中國式現代化超越了西方現代化的資本邏輯,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終結了西方世界試圖以資本現代性及其文明形態同化非西方世界的歷史幻象。作為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過程,中國式現代化內蘊接續推進現代文明、轉化發展中華文明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承擔創造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作為全新的文明敘事、復興敘事,中國式現代化彰顯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與和平性,為推動世界現代化進程、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破解時代難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在理論和實踐上開啟人類逐步走向和合共生、美美與共的新的文明進程,為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將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走向。中國式現代化擔負著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歷史使命,從而彰顯中華文明的現代價值和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和真理性,這就是中國式現代化最深層次的文明意蘊。

猜你喜歡
現代化文明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邊疆治理現代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請文明演繹
銀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漫說文明
誰遠誰近?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工業設計(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現代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国产在线视频|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欧类av怡春院|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久久黄色视频影| 在线欧美日韩| 色婷婷综合在线|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广东一级毛片|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日韩欧美网址|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国产18在线|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欧美午夜小视频|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毛片基地视频| 九色综合视频网|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不卡视频国产|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青草视频久久| 成年A级毛片|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视频四区| 青青青草国产|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 久久视精品|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丝袜精品|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 日韩在线视频网| 男人天堂伊人网|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