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杰 張乃瓊
【摘要】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發展的元年,集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于一體的元宇宙正在驅動一場數字新聞業的變革。元宇宙環境下,新聞主體將變為“數字化身”與“現實存在”的復合體,以及遵守某些規則的復合群體,新聞信息的采集、生產以及新聞分發、傳播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從時代背景與科技背景入手,對元宇宙時代新聞行業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通過傳統新聞與元宇宙影響下新興媒體的運營方式進行對比,探討了元宇宙對新聞業生產、分發等各個環節的沖擊與重塑。
【關鍵詞】元宇宙;新聞業;虛擬現實;解構;重塑
20世紀80年代以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息傳播模式與接收方式發生了實質性改變,同時也深刻改變了新聞業發展軌跡乃至底層邏輯。作為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深化,元宇宙被視為互聯網科技行業的新一代“風口”,元宇宙不僅是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革命,而且可能成為人類社會演進的一個歷史新階段。元宇宙技術的興起為新聞業拓展新的增量空間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面對元宇宙帶來的革命性技術變遷,亟須從“元宇宙”視角洞悉新聞業發展所依存的生態環境,進而對新聞業發展趨勢和產業前景形成認知與判斷。
一、元宇宙視域下的新聞業發展
元宇宙是3D信息時代重新構建的三維化虛擬空間網絡,旨在利用現代科技管理手段,打造一個“虛實融生”的新世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消費內容、公平的創作平臺、可靠的經濟系統、沉浸式的交互體驗。對于新聞業來說,元宇宙是繼廣播、電視、互聯網之后的新一次媒介革命,元宇宙能夠承載更多的知識,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創建更真實鮮活的數字三維世界,讓新聞消費者沉浸式體驗新聞。元宇宙主要有三項核心技術:擴展現實、數字孿生和區塊鏈。
(一)擴展現實(Extended Reality,簡稱XR)
XR技術通過計算機實現真實與虛擬結合,以實現虛擬環境中的人機交互,帶給人們沉浸式體驗。元宇宙讓人們徹底擺脫物理世界中現實相關條件的約束,極大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進而突破了環境的局限。在元宇宙的數字空間中,建構無限逼近真實的新聞場景不再是夢想,以往平面、單向傳播必將走向互動式、沉浸式傳播,意味著用戶在虛擬的“真實”場景中成為“目擊者”“見證人”,使受眾體驗不斷逼近真實的“新聞現場”。
(二)數字孿生(Digital Twin)
數字孿生就是在一個設備(系統)基礎上,打造一個現實場景的數字化孿生雙胞胎。就新聞業來說,依靠數字孿生技術賦能,將使新聞通信保障組織更加高效。比如,當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性新聞被錯過或很難拍攝時,新聞工作者就可以借助數字孿生技術(Digital Twin)復現真實場景,把新聞事件的每一處細節完整地呈現給受眾,必將大大地激發新聞業的潛能與動能。
(三)區塊鏈(Blockchain)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數據庫,具有匿名性、開放性、不可篡改性等特征。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對新聞領域產生了較大影響,使新聞生產過程中的內容被NFT化,第三方機構很難對其篡改,為新聞內容的真實性提供了技術性保障。
二、元宇宙對新聞業的解構
在元宇宙的大背景下,記者、用戶等生產主體可以自由協同創作新聞產品,這必將重構新聞的傳播網絡,激發新聞的新潛能。
(一)“人”不再是唯一的新聞生產者
傳統媒體時期,“人”是唯一的新聞產品生產者,整個新聞產生過程均由專門的組織和專業人員來完成。在元宇宙時代,大量智能傳感設備的被廣泛應用,極大地降低了新聞生產與傳播的門檻,可謂“萬物皆媒”,這必將挑戰已有的傳統生產崗位。隨著數字虛擬人的出現,在給定文字稿的情況下,數字虛擬人可以自動生成新聞視頻。例如新華社的媒體人工智能平臺——“媒體大腦”,根據實際數據,該平臺可利用路測雷達、攝像頭與無人機等智能設備自動生成數據新聞。
(二)新聞生產、分發和消費界限逐步模糊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興起,虛擬現實新聞除了讓受眾有一種置身于虛擬世界之中的感覺之外,還強調高質量、有活力的互動交流,包括新聞受眾與常規報道對象間的相互交流以及同新聞場景的互動。比如新聞受眾可以自由選擇不同視角與次序觀看新聞現場,也可以主動與新聞現場的相關事(人)進行交流,甚至能夠與其他新聞受眾互動,不僅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也勾連了線上(受眾之間)線下(受眾和新聞現場)。在元宇宙的大背景下,新聞生產、分發和消費的界限在逐步消弭。
(三)新聞機構信息采集方式的解構
作為一種新型社會形態,元宇宙重點強調的是人們可以通過數字分身在虛擬世界中實現交流和對話。報道是新聞產品的重要途徑之一,其通過現代化技術手段將事實公開化。在元宇宙背景下,為使得新聞真實的客觀性更加突出,報道者在新聞機構的基礎上增加了算法程序,也就是說,未來的新聞報道者將由機構、復合體與人工智能共同組成。就復合體而言,雖然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會依據復合體的偏好個性定制分發報道,然而其并不是完全中立的。在異質的社會機制及基礎邏輯環境下,新聞報道會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并反向影響復合體偏好,在深度介入個人與事件的關系基礎上,通過技術邏輯深刻影響整個事件的發展進程。比如目前就有不少短視頻創作者巧妙利用短視頻平臺算法,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創作,進而獲得足夠流量,甚至人為策劃所謂的“新聞事件”。
(四)差異化的信息推送
元宇宙大背景下,通過算法技術可以精準記錄新聞消費者的點擊率與停留時間,使新聞產品分發更精準化、高效化,實現新聞內容與用戶的高強度匹配。從短期來看,新聞材料高精準的信息分發,可以實現受眾在新聞消費時突破身體限制,像擁有超能力一樣,在新聞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快速找到自己關注的內容,節省了新聞消費者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然而,從長遠來看,過于個性化的信息推送容易引發個人信息結構失衡,從而陷入“回聲室效應”,降低受眾對重大新聞的關注度。比如2018年9月23日,中國“兩彈一艇”元勛劉杰部長逝世,此新聞本該是社會關注的重點,然而,在元宇宙算法的識別下,明星八卦消息(張雨綺離婚)刷遍了所有社交網絡,登上了熱搜榜。
三、元宇宙對新聞業的重塑
元宇宙技術體系之間普遍聯系、密不可分,對于處在行業轉型關鍵時期的新聞業而言,新聞業的格局與版圖也正在被重塑。
(一)新聞“真實性”重塑
新聞形式虛擬不妨礙本質真實,換言之,新聞報道形式上的虛擬并不影響事實與真相。在傳統媒體以及社交媒體模式之下,新聞產品由專業人才分階段完成,其生產過程基本上是一個“黑匣子”,普通用戶無法了解新聞報道的生產流程,即使新聞生產機構想保證新聞的“可視化”,在技術上也無法實現。AI算法、區塊鏈等技術的運用能夠在事實核查和生產記錄上發揮重大作用,可以提供一整套追蹤信息來源的解決方案,確保新聞事實的準確性、真實性。在區塊鏈新聞媒介上,新聞工作者自然不想留下缺失新聞專業精神的“黑歷史”,必將嚴格規范每個新聞生產環節(過程),從而促使新聞報道更加真實。另外,在區塊鏈技術驅動下,新聞生產者創建和分享原創新聞時,每個新聞消費者均可以進行點贊、評價,而由這些帶有特殊性的“標記”將會是新聞生產者“聲譽”測評的重要依據,這無疑迫使新聞生產走上“負責任”道路,為新聞專業主義的重塑提供了重大機遇。
(二)新聞“生產方式”重塑
在元宇宙背景下,數字虛擬人、數字機器人將會全程參與新聞傳播,“人機協同”將成為新聞生產的重要方式,必將徹底改變過去真人之間的新聞傳播模式。如在體育財經、自然災害報道中,可以根據新聞報道整體需求設計程序,讓智能機器人完成簡單枯燥甚至危險的新聞生產過程;再比如,新聞生產者可以利用大數據、算法等技術收集數據,通過數字虛擬人、數字化身及機器人相互之間的溝通與傳播,讓用戶精準地了解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挖掘新聞事件的意義與價值,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但在未來元宇宙的環境下將不足為奇。
(三)新聞“傳播方式”重塑
元宇宙虛擬現實技術充分調動了個體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新聞用戶體驗來自不同感官的實時信息刺激,仿佛置身事件現場,實現由“旁觀者”向“見證者”轉變,縮短了與現場的距離。比如,三維化的新聞場景及內容使元宇宙中的新聞傳播更加立體化,如真人數字化身、純數字虛擬人、人型機器人及人機混合體等,使新聞更加接近真實,可以找回親密感。
(四)新聞事實核查機制重塑
作品是新聞業的核心資源和寶貴資產,然而,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為部分網絡媒介篡改嫁接他人新聞內容、超范圍轉載及抄襲剽竊新聞標題等行為提供了“便利”,極大地打擊了新聞生產者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區塊鏈“信息可追溯”的技術優勢影響下,新聞作品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儲在區塊鏈相應的區塊上并產生唯一的ID,任何操作變動都會被打上時間戳,新聞生產全過程的信息內容變得可追溯,這為新聞版權的追蹤和保護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五)新聞盈利模式重塑
元宇宙共識機制具有少數服從多數、人人平等的明顯特征,是為區塊鏈系統在不同節點間建立信任、達成共識、實現去中心化的一項核心技術。當區塊鏈系統的共識機制被引入到新聞生產領域后,生產者就可以憑借產品在廣大新聞消費者中的“共識指數”獲取代幣收益,從而衍生出“虛擬貨幣+付費閱讀”的一種特殊盈利模式,從而構建起一套全新的新聞價值分配體系,這必將滿足新聞編輯與受眾的多元化信息需求,提升新聞生產的覆蓋面,最終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
元宇宙對新聞業的沖擊比任何一次技術革新與進步都猛烈,元宇宙的開放性為新聞生產者全面釋放創造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元宇宙”環境下,新聞信息的采集、生產以及新聞分發、傳播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新聞生產將變得更加便捷、靈活。然而,元宇宙發展對新聞業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元宇宙時代的到來可能也會催生一系列的新聞困境(如數字鴻溝擴大化等),這就迫使新聞從業者以“元宇宙”創新思維,以技術推動新聞傳播虛實空間的有效轉換,全力打造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新聞產業鏈。
[基金項目:2022年度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課題編號:222400410040)]
參考文獻:
[1]侯建,李思雨,莊彩云,等.外部知識源化驅動制造業高質量創新的影響機理:創新型人力資本視角[J].系統管理學報,2023,32(01):111-117.
[2]楊翹楚,王佳希.上海在全球創新網絡中的地位測度:來自全球十大創新城市集群的證據[J].中國科技論壇,2023(01):109-118.
[3]武前波,萬為勝,孫文秀.生態文明視域下知識創新城市空間發展格局與趨勢:以杭州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22,29(12):72-83.
[4]李憲印,王鳳芹,楊博旭,等.人力資本、政府科技投入與區域創新[J].中國軟科學,2022(11):181-192.
[5]翁楊,楊大學.媒介元宇宙中的虛擬新聞主播:身份定義與話語功能[J].出版廣角,2022(17):87-90.
[6]鄧建國,劉博.從Web2.0到元宇宙:論技術與用戶驅動的新聞產品創新[J].中國出版,2022(14):3-8.
[7]黃怡靜,趙云澤.元宇宙背景下的新聞業發展趨勢研究[J].新聞愛好者,2022(06):9-12.
[8]高塵鎂,柳哲欣.元宇宙視域下的新聞形態演化[J].青年記者,2022(11):59-61.
[9]曹月娟,王珍珍.“元宇宙”思維對新聞傳播業未來發展的影響[J].青年記者,2022(09):5.
[10]鄭滿寧.元宇宙視域下的新聞產品:社會動因、實踐模式和理念變革[J].中國編輯,2022(02):76-81.
[11]陳昌鳳,黃家圣.“新聞”的再定義:元宇宙技術在媒體中的應用[J].新聞界,2022,346(01):55-63.
[12]王斌,劉馨,康志勇.創新型城市政策與制造業生產率演化:來自國家創新城市試點的準自然實驗[J].研究與發展管理,2021,33(06):100-110
[13]史安斌,楊晨晞.從NFT到元宇宙:前沿科技重塑新聞傳媒業的路徑與愿景[J].青年記者,2021(21):84-87.
[14]朱瑞.創新城市社會治理的路徑選擇[J].宏觀經濟管理,2016(10):41-44.
[15]仲玉維.區塊鏈技術對新聞業發展的影響探析[J].記者觀察,2020(27):21-22.
[16]孔令淑,蔡之國.區塊鏈技術對當下新聞業的影響探析[J].新聞傳播,2019(22):25-26.
[朱曉杰為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督導處副主任,副教授;張乃瓊為東北大學(美國)碩士]
編校:鄭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