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澤
價格廝殺不可持續,行業還是需要可持續的價值創造,為消費者貢獻更大的價值?;蛟S,這才是朱曉彤要“焦慮”的重點
4月7日,特斯拉公司呈送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文件傳遞出一則重要新聞,朱曉彤赫然列于特斯拉全球四大高管之一,擔任特斯拉汽車業務高級副總裁,另三位高管分別是首席執行官馬斯克、首席財務官扎克·柯克霍恩、動力總成和能源工程高級副總裁安德魯·巴格里諾。
至此,朱曉彤成為特斯拉成立20年來首位華人高級副總裁。這一對外釋放的信息讓市場充滿遐想和期待。此間,朱曉彤也許還在“焦慮”著,一如有媒體報道的他的微信名稱“老朱很焦慮”。
不一般的外行人
出人意料之外,在入職特斯拉之前,朱曉彤的履歷與汽車行業一點也不沾邊。
2004年,24歲的朱曉彤從新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畢業,獲得信息技術商業學士學位,隨后到美國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深造,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與哈佛大學商學院齊名,比肩而立,同屬美國商學院第一梯隊。頭頂這一光環,為朱曉彤的商業人生搭建了重要跳板。
在富卡商學院深造期間,他與幾位同學合伙創建了楷博國際,這家公司當時主要幫助中國公司管理海外建筑和采礦業務,還有尼日利亞1.62億美元的鐵路和蘇丹5億美元的灌溉項目。朱曉彤在楷博國際工作4年,有2年的時間待在利比亞和蘇丹,適逢北非戰亂。他在艱難的環境中領導了一個跨學科的文化團隊。艱難困苦是磨刀石。這些跨國項目教會了朱曉彤如何在艱難復雜的環境中工作磨煉意志,也幫助他積累了溝通、協調和優化的職業技能。
凡是與朱曉彤接觸過的人都有這樣的印象:朱曉彤給人的感覺,就跟他的身材樣貌一樣,極為精干。在一些有限的公開亮相中,朱曉彤發言簡潔明快,充滿自信。參加業界活動,輕車簡從,沒有助理、秘書團團圍著。
長期接觸管理中外項目,獨特的跨國跨文化經歷,朱曉彤積攢了豐富的創業和管理經驗,兼具謙虛謹慎的性格特征和直接高效的工作作風的他,把東西方文化熔于一爐、集于一身。雖說既無人工智能與計算機科學背景,亦無汽車領域經驗,他卻憑借超群的職場魅力,已然站在一座令人仰視的職業云嶺上待價而沽。
2014年,在特斯拉進軍中國市場的關鍵時間節點,這家美國公司急需完成超級充電樁網絡的鋪設,以確保其豪華純電轎車Model?S的用戶體驗。
這一超級充電網絡項目是特斯拉在中國的第一個大型建設項目,首戰告捷方能漸入佳境,需要執行力極強的項目總監與地方政府和企業溝通合作,在商場和酒店停車場等地擴展充電樁網絡。
特斯拉看中了朱曉彤,聘請他擔任中國超級充電站項目總監。朱曉彤也不負厚望,在中國建成近40座超級充電站,并在全國60多個城市建成超過600個目的地充電樁。后來在擔任中國區總裁期間,他主導了一系列特斯拉產品本土化項目。
朱曉彤的晉升,顯示馬斯克對其管理能力的認可。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馬斯克身邊的得力干將們,跳槽的跳槽、轉行的轉行,而朱曉彤巋然不動。
非常時期的任命
自2014年4月入職特斯拉至今,9年時光中,朱曉彤從特斯拉中國超級充電站項目總監做到大中華區總裁,進而成為特斯拉首位華人高級副總裁,一步一個腳印,業績頗豐,也見證特斯拉的輝煌。
馬斯克的事業版圖擁有三大科技公司,即特斯拉汽車公司、Space?X火箭發射公司、Solar?Cit太陽能公司,再加上推特上,要管的事情太多。在2022年二十國工商峰會(B20)上,馬斯克以視頻形式參加會議時表示,他每天有太多工作要做,他在盡其所能工作,每周七天,從早忙到晚。
如果把業務成熟的特斯拉委托給信得過的職業經理人來管理,馬斯克也許能脫身專注其他業務。未來馬斯克在特斯拉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更多體現在他作為董事長在戰略層面上引領特斯拉,而具體管理層面或許已經無暇顧及。
況且,特斯拉眼下正面臨訂單下滑的困境。今年1月6日上午,風格激進的特斯拉再次宣布全系降價,降幅達2萬-4.8萬,Model?3、Model?Y起售價分別低至22.99萬元、25.99萬元,直接擊穿了此前的底價。
特斯拉曾書寫下業界銷售的神話,2016年Model?3甫一上市就狂攬40萬輛訂單,此后一路高歌猛進,生產多少就賣多少。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新增訂單呈現疲態,后勁不足,特斯拉不得不進行降價、補貼保險、送積分等一連串的促銷活動,但收效甚微。在此情勢下,特斯拉背水一戰,扔出降價“王炸”,不僅獲得了大量訂單,甚至引發了國內一輪降價潮。
但是,價格廝殺不可持續,行業還是需要可持續的價值創造,為消費者貢獻更大的價值?;蛟S,這才是朱曉彤要“焦慮”的重點。
業績增長的焦慮?
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中國市場既是朱曉彤在特斯拉職場一路晉升的階梯,也是特斯拉業績增長的重要來源。
資料顯示,中國目前是特斯拉在美國以外的最大市場。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的收入達到了令人矚目的138.44億美元,同比增長107.8%,占該公司收入的25.7%。2022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營收181.45億美元,同比增長31.1%,中國市場營收占比約22%。
如今的特斯拉,并沒有生存危機,但增長焦慮日趨明顯。一方面成本增加,使得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受到影響,而比亞迪等本土強勁對手的挑戰令人側目。另一方面,中美經貿摩擦對其影響不可小覷。
總體而言,朱曉彤在特斯拉影響力的提升,表明了特斯拉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公司將繼續在推進產能建設和產品研發上雙向發力,逐步提升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
據悉,特斯拉最近宣布,將在中國上海建造第二家超級工廠,將成為其今后儲能布局的主要保證,還是新能源電車研發的有力幫手。這對朱曉彤來說,或許是有助于緩解“焦慮”的一個好消息。
作者系財經媒體專欄作家,
晶蘇傳媒首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