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昌昊 郭望 張婧 王鈺涵 邸嘉瑋 王耀光



【摘 要】目的:基于數據挖掘方法探討首屆全國名中醫黃文政教授治療高尿酸血癥的臨床遣方用藥規律。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黃文政教授門診治療高尿酸血癥的處方,應用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23.0及SPSS Modeler 18進行中藥使用頻數、性味、歸經、關聯規則及聚類分析。結果:最終納入116個處方進行統計分析,涉及中藥200味,其中頻次較高的中藥以泄濁化瘀藥和調理脾腎藥為主。基于關聯規則分析得到關聯最為緊密的藥對為萆薢-土茯苓,聚類分析得到4個核心藥物組合。結論:黃文政教授重視高尿酸血癥本虛標實的病機本質,以補腎泄濁、健脾活血、疏風通痹為主要治則治法,用藥隨癥變化,標本兼顧,臨床療效顯著。
【關鍵詞】 高尿酸血癥;痹證;數據挖掘;用藥規律;黃文政
【ABSTRACT】Objective:Based on data mining methods,to explore professor HUANG Wen-zheng's?clinical prescription and medication r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Methods:Professor HUANG Wen-zhengs?prescriptions of treating hyperuricemia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1 were collected.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23.0 and SPSS Modeler 18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frequency of use,nature,flavor,channel entry,association rules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Results:One hundred and sixteen prescriptions were finally includ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involving 200 Chinese medicines,of which the most frequent Chinese medicines were those that can relieve turbid and blood stasis and regulate spleen and kidne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ssociation rules,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medicinal pair was Bixie(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and Tufuling(Rhizoma Smilacis Glabrae),and 4 core medicinal combinations were obtained by cluster analysis.Conclusion:Professor HUANG Wen-zhe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uricemia,taking "tonifying the kidney to remove turbidity,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dredging the wind and clearing the bi" as the main treatment principle and method.The medication changes with the syndrome and both tip and root are taken into account,whose clinical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words】 hyperuricemia;bi;data mining;medication law;HUANG Wen-zheng
高尿酸血癥是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障礙所致的一組異質性疾病,屬于代謝性風濕病范疇[1]。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已成為繼糖尿病之后的第二大代謝性疾?。?]。臨床上高尿酸血癥常引發痛風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形成,若累及腎臟可引發尿酸性腎結石和痛風性腎損傷,同時本病常伴發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病、冠心病及腦血管病變等[3]。西醫治療本病常使用抑制尿酸生成藥和促進尿酸排泄藥物等,療效確切,但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應。中醫藥治療高尿酸血癥療效穩定,且無明顯不良反應。黃文政教授是首屆全國名中醫,當代著名中醫腎臟病學專家,全國第二、四、五、六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優秀臨床人才研究項目指導老師”。黃文政教授從醫60余載,建立了一套獨具特色的中醫治療體系。筆者跟隨黃文政教授學習多年,現運用數據挖掘方法,總結其治療高尿酸血癥的用藥規律與臨證經驗,以期為高尿酸血癥的中醫藥治療提供思路與借鑒。
1 資料與方法
1.1 處方資料收集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診于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黃文政教授國醫堂門診的高尿酸血癥患者的中藥處方。選取高尿酸血癥診斷明確、病歷記錄完整、臨床療效顯著的驗案進行研究。
1.2 處方數據篩選
1.2.1 納入標準 ①按照《中國高尿酸血癥及痛風診療指南(2019)》[4]臨床確診為高尿酸血癥;②病案資料完整可靠;③能堅持服用中藥湯劑,且經治療后患者的癥狀或客觀體征及實驗室指標有所改善。
1.2.2 排除標準 ①病案主要信息如病史、處方等信息缺失者;②合并心、腦、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疾病者。
1.3 數據規范化與錄入 按照《中藥學》[5]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6]對處方中的中藥名進行統一規范,如將“山萸肉”統一為“山茱萸”,“酒軍”統一為“酒大黃”,“夜交藤”統一為“首烏藤”。納入處方藥物由2人分別錄入Microsoft Excel 2019,并進行核對確保數據準確性。錄入完成后,交由第三人對系統中的數據進行2次審查與校對,以確保數據真實無誤。
1.4 數據挖掘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處方數據庫,使用SPSS 23.0統計分析藥物頻次、性味、歸經,同時進行聚類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 Apriori算法對處方藥物進行關聯規則分析,從而探討黃文政教授治療高尿酸血癥的用藥規律。
2 結 果
2.1 資料收集情況 共納入黃文政教授國醫堂門診高尿酸血癥患者116例,其中男83例,女33例;年齡18~86歲。共納入處方116首,包含中藥200味,總用藥頻次1861次。
2.2 藥物頻次統計 基于Microsoft Excel 2019對單味藥物的使用頻次進行降序排列,其中使用頻次≥20次的中藥共30味;藥物頻次前10位為土茯苓、萆薢、丹參、黃芪、白術、衛矛、茯苓、當歸、威靈仙、炙甘草。見表1。
2.3 藥物性味、歸經統計 通過Microsoft Excel 2019對全部藥物的藥性、藥味及歸經進行統計,其中藥性使用頻率前3位分別為溫性(32.99%)、平性(31.65%)、寒性(30.52%);藥味以甘、苦、辛為主,其中甘味(36.96%)、苦味(27.38%)、辛味(17.90%)。見表2。對于藥物歸經,以歸屬于肝、脾、腎經為主。見表3。
2.4 藥對組合及關聯規則 運用SPSS Modeler 18.0軟件所提供的Apriori算法,設置參數支持度≥40%,置信度≥85%,得到藥對組合關聯規則10條,見表4。可見支持度最高的為萆薢-土茯苓。另外,通過構建高頻藥物的復雜關聯網狀圖,更加清楚、直觀地揭示處方藥物之間的關聯程度。對關聯規則結果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出藥物關聯網狀圖。由圖可見,關聯最為密切的藥物為萆薢、土茯苓、衛矛、丹參、黃芪、白術、威靈仙。見圖1。
2.5 聚類分析 通過SPSS 23.0軟件對藥物頻率前25位的中藥進行聚類分析,具體聚類分析譜系圖見圖2。樹狀圖中橫軸表示“距離”,中藥相聚時“距離”越小,共性越大,聚類效果較好,可較直觀地顯示黃文政教授治療高尿酸血癥的用藥規律。據此最終得到黃文政教授治療高尿酸血癥用藥的4個核心組合。見表5。
3 討 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高尿酸血癥的發病人數逐年增加[7]。黃文政教授認為,高尿酸血癥發病的本源在于正虛邪戀,患者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或臟腑功能虛損,加之飲食不節,過食膏粱厚味,脾虛失于運化,升清降濁無權,腎虛精濁難分,肝虛失于疏泄,津液代謝紊亂,濕濁阻滯中焦,三焦疏泄不利,從而釀生本病。其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本虛以脾腎虧虛為主,標實以濕、熱、痰、瘀為主,與三焦功能失調密切相關[8]。黃文政教授推崇國醫大師朱良春教授的觀點,認為高尿酸血癥是痛風性關節炎的病前狀態,也是痛風性腎病及其他并發癥的主要致病原因和危險因素之一,可將其歸屬于中醫學“濁瘀痹”范疇[9]。黃文政教授臨床總結發現,高尿酸血癥患者發病人群多為中老年人,以男性多見,女性患者在絕經后多發,可見其發病基礎與機體臟腑功能的盛衰密切相關。在治療本病時注重扶正祛邪,遣方用藥以補腎泄濁、健脾活血、疏風通痹為主要治療原則,往往收效頗佳。
根據數據挖掘結果,從藥物頻次統計上看,用藥頻次居前的為土茯苓、萆薢、丹參、黃芪、白術、衛矛、茯苓、當歸、威靈仙、炙甘草等。根據功效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利濕泄濁類,如土茯苓、萆薢;二是益氣健脾類,如黃芪、白術、茯苓、炙甘草;三是活血化瘀類,如丹參、衛矛;四是祛風通絡類,如威靈仙。其中頻次最高的為土茯苓和萆薢,黃文政教授認為,治療高尿酸血癥宜重用土茯苓、萆薢以清熱祛濕泄濁,土茯苓常用量為30~60 g、萆薢常用量為15~30 g。《本草備要》云:“土茯苓,健脾胃,祛風濕,脾胃健則營衛從,風濕除則筋骨利?!薄队耖彼幗狻吩唬骸拜伤Z疏瀉水道,驅經絡關節之濕,治手足痿痹癱瘓、小便白濁頻數諸證?!秉S文政教授認為,嘌呤代謝紊亂對應中醫學中濕濁瘀阻的病理過程,停著血脈關節而致骨節腫痛、石淋、尿濁之癥,應予搜剔濕熱濁毒之法,故取土茯苓健脾胃、祛風濕之功,萆薢分清泄濁之效,脾胃健運則營衛和諧,風濕去則筋骨堅利,清濁分則三焦通利,二藥合用對于改善高尿酸血癥患者血尿酸水平、控制痛風發作具有顯著的療效?,F代藥理研究表明,土茯苓、萆薢能夠抗炎鎮痛,促進尿酸排泄,具有調節免疫、保護肝腎功能等作用[10]。從藥物四氣上看,黃文政教授治療高尿酸血癥多用溫性、平性、寒性的藥物。高尿酸血癥病機以正虛為本,溫藥、平藥可溫陽益氣、作用和緩,并可避免寒性藥物克伐傷正。從藥物五味上看,以甘味、苦味、辛味藥為主,其中甘味藥能補、能和、能緩,具有補虛和中、緩急止痛、調和藥性的作用;苦味藥能燥濕泄濁,同時可瀉火堅陰,在清除體內濕熱痰濁的同時,更能顧護人體陰液。黃文政教授指出,在高尿酸血癥的疾病進展階段,痰濁瘀血痹阻血脈的病理特點貫穿始終,因此多使用辛味藥活血散瘀,通絡除痹,并常與蟲類藥配伍使用,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對于藥物歸經,以歸屬于肝、脾、腎經為主,可見黃文政教授在對本病的治療用藥過程中重視調治肝脾腎三臟,這與高尿酸血癥脾腎失調、肝失疏泄的病機特點相契合。
關聯規則分析結果顯示,支持度≥40%的中藥藥對有10條,除去前后項重復藥對,共8種藥對組合:萆薢-土茯苓、土茯苓-衛矛、土茯苓-丹參-萆薢、土茯苓-衛矛-萆薢、萆薢-黃芪-土茯苓、土茯苓-衛矛-丹參、土茯苓-白術-萆薢、萆薢-威靈仙。結果可見,萆薢-土茯苓為黃文政教授治療高尿酸血癥的核心藥對之一,利濕祛濁法是治療本病的核心治法。萆薢和土茯苓配伍用于治療高尿酸血癥見于多首方劑,如萆薢分清飲、萆薢滲濕湯、泄濁除痹方、祛濁通痹湯、萆薢車前茯苡湯、萆苓痛風方、虎杖萆薢湯等,其降低高尿酸血癥患者體內血尿酸含量,改善關節疼痛,保護腎臟的作用均已得到證實[11]。通過高頻藥物的復雜關聯網狀圖可以發現,核心中藥有萆薢、土茯苓、衛矛、丹參、黃芪、白術、威靈仙等,其組成為痛風方[12]加減,體現了高尿酸血癥濕濁瘀滯、內阻血脈的病機思想。可見黃文政教授治療高尿酸血癥遵循清熱利濕、泄濁解毒、活血化瘀、健脾補腎、疏風通絡、除痹止痛的辨證用藥原則。
聚類分析從整體而言,有補腎、健脾、益氣、養血、清熱、祛濕、化痰、活血等多種治法,體現了黃文政教授隨癥加減的用藥精髓。A1藥組中含有蟬蛻、僵蠶、白術、當歸、山藥、熟地黃、山茱萸、黃芪、黨參,主要由蟬蠶腎風湯[13]合參芪地黃湯化裁。其中蟬蛻、僵蠶疏風通痹,化瘀散濁;白術、山藥、黃芪、黨參益氣溫陽,健脾化濕;當歸、熟地黃、山萸肉滋陰養血,補腎填精。A2藥組中含有威靈仙、山慈菇、雞血藤、牛膝,威靈仙、山慈菇為黃文政教授臨床常用的降尿酸要藥?!端幤坊x》記載:“靈仙,性猛急,蓋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經絡。主治風、濕、痰壅滯經絡中,致成痛風走注?!鄙酱裙骄哂猩⒔Y消癰、通絡除痹的功效,《本草綱目》謂其“主疔腫,攻毒破皮”。研究發現,山慈菇中所含的秋水仙堿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有顯著療效,可在短時間內緩解關節紅腫熱痛癥狀[14]。黃文政教授經常使用此二藥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急性發作,配伍雞血藤、牛膝活血下行以助藥力,臨床療效確切。A3藥組中含有茯苓、砂仁、炙甘草,其中茯苓健脾滲濕,砂仁、炙甘草健脾和胃,首先,體現了本病脾胃虛損的病機特點;其次,也充分體現出黃文政教授用藥重視調理脾胃,時刻顧護后天之本的學術思想。A4藥組中含有土茯苓、萆薢、衛矛、酒大黃、肉桂、桃仁、丹參、甘草,實為糖腎寧[15]合桃核承氣湯加減。其中土茯苓、萆薢利濕泄濁,衛矛、酒大黃、桃仁、丹參活血化瘀,肉桂溫腎補虛,生甘草調和諸藥?!熬貌∪虢j,當活血通絡”思想是黃文政教授治療腎病的一大特色。黃文政教授認為,腎病日久,則久病入絡,邪結腎絡隱曲之中,瘀血頑痰凝聚絡脈,此時應重視活血化瘀方藥的使用,病情較重者可加蟲類藥以入絡搜剔頑痰死血[16]。
4 小 結
本研究基于數據挖掘方法對黃文政教授治療高尿酸血癥的高頻藥物及常用藥對、藥組進行了全面總結,科學、客觀地揭示了黃文政教授治療高尿酸血癥的用藥特色和組方規律。黃文政教授針對高尿酸血癥本虛標實的病機,重視肝、脾、腎三臟的調治,遣方用藥以補腎泄濁、健脾活血、疏風通痹為主要治則治法,可為臨床治療高尿酸血癥提供重要的診治經驗及用藥參考,在中醫藥治療本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維,曾蘋,吳越,等.痛風性關節炎中西醫診療概況[J].風濕病與關節炎,2021,10(5):62-65,72.
[2] 尹磊,林麗雅,李學峰.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中西醫治療研究進展[J].河北醫藥,2017,39(5):751-756,759.
[3]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原發性痛風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1,15(6):410-413.
[4]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20,36(1):1-13.
[5] 鐘贛生.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60-454.
[6]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5-385.
[7] 閆師,閆慧明.兒童和青少年高尿酸血癥相關因素研究進展[J].風濕病與關節炎,2022,11(3):73-76.
[8] 金亮,劉玉萍,鄧紅霞,等.黃文政疏利三焦論治痛風性腎病臨證經驗舉要[J].內蒙古中醫藥,2021,40(7):92-94.
[9] 吳堅,蔣熙,姜丹,等.國醫大師朱良春高尿酸血癥辨治實錄及經驗擷菁[J].江蘇中醫藥,2014,46(12):1-4.
[10] 白子興,曹旭含,孫承頤,等.基于網絡藥理學的“萆薢、土茯苓”藥對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作用機制研究[J].海南醫學院學報,2020,26(8):611-617.
[11] 劉金暢,王濤.萆薢、土茯苓治療高尿酸血癥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20(1):79-81.
[12] 李君霞,黃閏月,陳秀敏,等.淺談朱良春教授從“濁瘀”論治痛風的學術思想[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41(4):75-77,86.
[13] 董少寧,王耀光,黃文政.黃文政運用蟬蠶腎風湯經驗初探[J].遼寧中醫雜志,2011,38(9):1735-1736.
[14] 宋倩,劉健,忻凌,等.基于關聯規則挖掘痛風性關節炎中醫內外合治對患者免疫、炎癥等指標的影響[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7,6(1):9-13,35.
[15] 田淑梅,王耀光,黃文政.基于數據挖掘法探討黃文政教授治療糖尿病腎病方藥規律研究[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40(6):691-697.
[16] 熊龍年,楊慧,王耀光.黃文政教授運用桃核承氣湯治療腎病經驗[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5,30(8):2811-2813.
收稿日期:2022-11-18;修回日期:2022-12-27
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8YFC1704102)
作者單位:1.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 300381;2.國家中醫針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
通信作者:王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