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暢 鈄志斌 朱夏敏 周曉春
摘? ?要:在當前內部控制建設浪潮下,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采用合理準確的內部控制評價來有效實現企業自我診斷,展現了內部控制在企業發展中的強大魅力。以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現狀為切入點,探索研究國有企業六步內控建設優化法,進而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進行反思,以期為內控建設優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優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1?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08-0007-03
優化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是國企在實現經濟利潤最大化過程中的積極保障條件,是保障企業組織權力規范有序、科學高效運行的強有力手段,在企業發展與制度建設中起到規范和導向的作用。提高國有企業單位綜合實力,設定科學化的內部管理體系,探索解決當前內部控制建設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的路徑和方法,加強內部控制的研究,是當前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建設領域關注的主題。
一、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現狀
通過前期多方調研走訪,查閱最新的相關政策文件,以及對照由于內部審查不嚴格、內部工作流程不嚴謹出現的違規違紀案例,發現當前國有企業在單位層面和業務范疇的內部控制工作均存在不足,其中業務范疇主要在預算、收支、采購、資產、基建、合同六大業務模塊中存在短板。當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現狀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絕大多數國有企業無論是在單位層面還是業務范疇都普遍存在風險識別不全面、不到位的現象。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部分企業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沒有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工作領導小組;部分國有企業沒有建立風險點和相對應的防控措施;絕大多數企業沒有系統的風險控制表。
第二,部分國有企業制度體系建設中主體責任不明確。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責任主體應該在董事會和管理層,由董事會代表股東大會行使決策權。但是就調研結果來看,當前國有企業的內控制度條款更多體現了對基層業務人員各項工作的要求和原則,而在具體的流程上缺少業務責任部門和具體責任人以及審核人員的參與。“三權分離”不清晰導致工作責任不明確,從而產生主體責任不明確的問題。
第三,制度與政策文件不銜接。制度與政策文件不銜接的主要問題在于單位內控制度更新不及時或執行力度與制度存在偏差。比如,政府或者上級主管部門頒布的文件精神未能及時體現到國有企業相關制度體系中,或者有些因口頭約定開始執行的新做法,制度建設中未能及時進行修訂,導致原有的內控制度不適用于現有的業務工作,于是出現制度與政策文件不銜接的現象。另外,在新制度的執行力度方面參差不齊。
第四,單位內部控制的個性特征不明顯。不同的國有企業由于主營業務、管理體制的區別必然存在不同的單位職能和業務特點,這一個性特征應該體現在內部控制建設中。但是,相當部分國有企業在制度更新過程中存在照搬照抄政策文件問題,機械地將政策文件融入到本單位內控制度中,沒有針對本單位的業務特性作相應的本地化內控流程設計,該內控制度自然不能有效管理本單位的內控風險。
二、國有企業六步內部控制建設優化法
針對上述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現狀,結合課題組內部控制建設的經驗以及相關案例分析,通過前期調研、案例整理、研究歸納等步驟,課題組提出了“六步內控建設優化法”,以期較好幫助解決國有企業做好內部控制建設工作。
(一)識別風險點,融入控制方法
首先,各國有企業單位的分管領導在單位層面就要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重視起來,加強對內部控制工作的宣傳與引導,開展工作人員內部控制意識培訓。其次,應該把風險控制表、重要的政策制度、制度的流程圖等參考文件公開發布,營造良好的重視風險控制氛圍,保證基層業務人員熟悉常見風險點與控制方法,以便于查詢修改,提出診斷與完善意見。
(二)閱讀制度條款,形成批注建議
業務工作的直接操作者要對內部控制信息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應該從頭到尾熟讀與自己業務相關的制度條款,并在熟讀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識別業務風險控制流程,進而采用并排比較方式同步編制審批權限表,并形成批注式的診斷建議,以便于單位內控建設分管領導以及相關業務部門在審核層面進行修改完善。
(三)完成制度條款有效性與完整性判斷,形成關鍵控制條款
業務工作的基層操作者應該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在操作過程中識別制度條款中落地的、有效的控制措施,并以是否形成關鍵控制措施為前提,開展制度有效性與完整性的整體判斷,以便于后續參照上級政策文件補充本單位制度或完善制度條款。
(四)利用VISIO軟件繪制流程圖,補充管理表單
在進行內部控制建設時,可以引入微軟的VISIO軟件來繪制各個制度的流程圖,并在流程圖繪制的過程中明確每個環節的申請人、責任人、審批人,進一步識別責任是否到崗到人、控制方法是否到位、管理表單是否有保障,從而達到自我診斷優化、查漏補缺的目的。
(五)分析單位特征,剖析特有風險
研讀上級管理部門和本系統新政策、新文件,明確文件內容涉及的風險點,修改風險表與控制表,增加本單位業務特征顯著的風險防控措施,以增強單位個性化風險防范能力。例如,中國煙草公司、中國石油公司、國家電網的公用車輛管理、差旅費報銷管理均有自身的單位業務特征,而這些特征有時是難以用通用的管理方法進行風險防范的。
(六)及時修訂或完善本單位內部控制規程
將上述工作過程中的審批權限表、風險與控制表、流程圖等關鍵控制環節描述整理編入到內部控制規程中,并印刷成冊公開發行,在全單位范圍進行培訓學習,并按要求實施。同時,要根據要求及時修訂或完善本單位內部控制規程。
通過以上六步內控建設優化法,就可以動員本單位內部力量,實現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與內控工作的優化,完成單位的內控規程的編制。
三、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反思
(一)領導重視是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成功的前提
在部分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中,其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全程參與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并指定辦公室主任為直接負責人,具體抓好整改落實工作。領導層重視并全程參與,直接指定機要部門負責落實,持續推動內控工作的開展,不斷增強全體干部職工的內控意識,是本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原因。所以說領導重視是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成功的前提。
(二)狠抓落實是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成功的關鍵
內部控制建設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作,其過程需要在各部門中反復溝通,枯燥而且煩瑣,需要單位下大決心狠抓落實。例如,在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某企業組建了由單位各主要業務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根據各部門職能以及內部控制工作的具體要求,將內部控制工作根據責任細分到主要業務處室落實,并發動全員參與試點工作。在制度建設和規程審稿、流程圖建設征求意見時,要求各處室負責人和業務經辦人員都要參與,并及時進行意見反饋,通過會議交流、具體實施、意見反饋和整改推進的閉環運行,建立健全狠抓落實、凸顯實效、各司其職的內部控制建設機制。
(三)持續優化是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基礎
確保經過優化后的制度能落地,也是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是否真正成功的關鍵。課題組與某企業建立雙向流暢的溝通機制,確保制度落地后能夠較好推動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增強其工作效率和社會效益。制度優化后,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組多次主動上門、深入調研,持續跟蹤制度落實情況,根據該企業各處室的實際工作業務不斷完善制度、優化流程,確保制度建設與實際工作相銜接;并建立三年內每年上門回訪的工作機制,確保該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建立長效機制。所以說持續優化是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基礎。
內部控制工作的優化建設于國家、于社會、于企業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深入企業內部建設過程中,課題組深切感受到建設單位的緊迫需求。同時,面對新風險的不斷出現,政策文件不斷更新變化,我們也深深地感受到內部控制工作的緊迫性以及學無止境的要求。在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學習,提升自身內控建設能力與水平,為內控建設優化提供力能所及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余科.民營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思路研究[J].中國外資,2019,(14):88-89.
[2]? ?王海兵,馮文靜.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十大熱點難點問題[J].會計之友,2021,(11):50-55.
[3]? ?李強.基于企業管理費用支出的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1,29(15):201-202.
[4]? ?劉清靜.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財富生活,2021,(10):61-62.
Current Sit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in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Ying Chang1, Tou Zhibin1, Zhu Xiamin2, Zhou Xiaochun3
(1. Lis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shui 323000, China; 2. Lishui Meteorological Bureau, Lishui 323000, China;
3. Lishui Municipal Financial Bureau, Lishui 3230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current wave of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more and mor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adopting reasonable and accurate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to effectively achieve self-diagnosis, demonstrating the powerful charm of internal control i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ak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six step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n reflects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責任編輯? ?妤?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