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鵬
用藥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老年人,根據身體情況的變化適時調整藥物更有利于控制病情。那么,老年人在什么情況下需要找醫生調藥?應急總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陸尤給老年人支著兒。
1.老年人定期調藥很重要
人進入老年期后,身體各系統與組織、器官呈進行性衰退,易發生疾病,并且常常合并有多種疾病而需要多種藥物治療,但老年人生理功能的減退,決定了藥物在體內的作用過程與成年人有所不同,用藥也應有所區別。
近日,多機構聯合開展的一項針對5.7萬名養老院老人的研究顯示,每12個月內調整1次藥物處方的人,死亡風險可降低5%。老年人多病共存的現象較為普遍,同時服用5種以上藥品的情況屢見不鮮,上述研究說明了老年患者定期調整藥物的重要性。
2.老年人要定期調藥的原因
藥代動力學方面 老年人因肝腎功能減退、白蛋白降低及脂肪組織增加,藥物的肝代謝或腎排泄減慢,血藥濃度升高,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藥效學方面 老年人對中樞神經系統藥物、抗凝藥、利尿藥及抗高血壓藥的敏感性增高,對這些藥物的反應會比年輕人強烈,導致藥物在正常劑量下的不良反應增加,甚至出現某些藥源性疾病。
心理方面 很多老年患者求醫心切、用藥依從性較差,容易出現不合理用藥的情況。
3.出現這些情況需調藥
老年高血壓患者出現以下這幾種情況需要調藥。
季節變化 隨著四季變化,有些老年人的血壓也會有所波動,應根據季節的不同、血壓的高低水平及時調整降壓藥物。
服藥期間出現血壓急劇升高 有些老年患者在服用降壓藥時,會出現短暫性血壓升高,有時會感到頭暈、頭痛等,一般來說在15分鐘后這些癥狀會自行緩解,如果長時間沒有緩解,就要考慮調整藥物。
出現并發癥 出現腦梗死、心絞痛、蛋白尿等并發癥時,需要到醫院調整藥物,不管出現哪種并發癥,將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才是首要任務。
不能耐受降壓藥的副作用 例如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有4%~10%的患者會出現咳嗽,如果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就需要調藥,可調換成腎素-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兩者作用效果相似但后者無咳嗽副作用。
此外,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如糖化血紅蛋白值異常、出現糖尿病并發癥、體重減輕過快等,需要及時去醫院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