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志娟 王敏郡 潘俊
【摘要】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是政府財務報告審計的基礎。傳統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存在著審計主體協同機制缺乏、 審計數據獲取不充分、 審計數據質量不高、 審計程序效率低下、 無法發揮政府審計職能等實施難點, 而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賬本、 共識機制、 智能合約、 默克爾樹等機制有助于改善這些實施難點, 并對審計流程進行優化?;诖耍?本文嘗試建立區塊鏈技術下的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全過程實施機制, 以期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的效能, 促進政府部門財務報告信息質量提升, 進一步完善財政管理能力, 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鏈上協同機制;全過程實施機制
【中圖分類號】 F239?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0994(2023)09-0104-6
一、 引言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政府財務報告制度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2014年12月, 國務院批轉財政部制定的《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公開制度, 要求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和政府部門財務報告按規定接受審計。2020年9月審計署印發的《政府財務報告審計辦法(試行)》為構建政府財務報告審計體系奠定了制度基礎。政府部門財務報表是政府綜合財務報表的合并基礎,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作為國家審計體系以及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僅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門財務報告信息的真實性、 完整性、 準確性及合規性, 還能夠檢驗政府部門財務報告體系的建設成效, 提升政府部門財政管理能力, 保障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質量,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然而,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仍處于試點推廣階段, 面臨被審計單位眾多、 人員缺乏、 審計人員知識體系需要更新等挑戰, 在審計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審計主體協同機制缺乏、 審計數據質量不高、 審計程序效率低下等難點, 如何高效地開展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工作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區塊鏈技術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產物, 其分布式記賬技術有助于形成會計信任共同體, 確保資金流與信息流一致, 解決審計證據可靠性難題, 有助于實現全面、 實時、 在線的審計, 并且更加專注于財務信息系統及審計事項風險問題(崔春,2018); 智能合約機制可以在審計過程中定義審計模型和審計規則, 在“Code is Law”的原則下進行自動并可信的審計智能處理(侯本忠等,2022); 區塊鏈技術的鏈上可編程性使其可以通過設置算法或規則來自動獲取審計證據, 提供風險預警及輔助決策的增值功能, 實現審計智能化(鄭石橋,2021); 默克爾樹機制是實現區塊數據快速查詢和驗證的基礎, 其節點獨一無二的哈希值以及運算關系能夠保證在區塊中存儲的數據真實、 準確地傳遞(高明華,2022)。這些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機制都能為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高質量發展賦能。區塊鏈技術與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的融合, 將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效率與質量, 有效提升政府部門財務報告信息的真實性、 完整性及合規性。本文以區塊鏈技術賦能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為視角, 針對傳統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實務中的重難點, 探索在區塊鏈技術下如何加強政府審計信息化建設并優化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從預審計到后續整改的整個審計流程, 以期提高政府部門財務報告信息質量, 加強政府部門財政管理能力, 真正發揮出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的效能。
二、 傳統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實施難點
(一)審計計劃階段: 審計實施主體協同機制與預審計缺乏
1. 審計實施主體協同機制缺乏。“誰來審計”是建構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制度需要明確的重要問題?!墩攧請蟾鎸徲嬣k法(試行)》第二條明確了審計機關是政府財務報告的審計主體。但由于我國政府審計機關的人員配置與審計資源有限、 審計任務繁重以及審計人員依舊習慣于之前的現金制財務報告核算制度等, 只依靠政府審計機關的力量往往難以全面完成現今的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工作(周曙光和陳志斌,2020)。該辦法第十二條規定: “審計機關可以根據工作需要, 聘請具有政府財務報告審計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參加政府財務報告審計。”2021年新修訂的《審計法》第三十二條規定: “審計機關應當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由此可以看出, 在加快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的改革進程中, 利用好政府部門內部審計的工作成果, 并引入社會審計加入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是可預見的發展方向(周曙光,2022)。但是, 對于政府審計、 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如何實現協同尚未明確, 并且存在著技術實施方面的難點。區塊鏈技術作為構建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協同機制的可行路徑, 不僅有助于實現政府審計、 社會審計和部門內部審計的有機統一, 還將實現“區塊鏈+審計”與人工審計相互協調的新型審計格局。
2. 預審計程序實施不到位。在審計計劃階段主要需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及其執行情況、 財政管理情況、 內部控制建立與執行情況、 相關信息系統及其電子數據情況, 并識別可能出現的審計風險點(天津市審計學會課題組等,2022)。然而, 近年來政府部門單位撤并現象普遍, 有時會出現機構調整后未及時調整合并范圍的情況; 而且, 有些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很容易被忽略, 導致審計人員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時, 容易出現統計政府部門財報合并范圍不完整的情況。在檢查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落實執行情況時, 由于需要參考的政府數據、 文件與報告較為繁雜, 很容易導致在預審計過程中存在漏洞、 疏忽。此外, 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審查也是審計計劃階段的一項重要工作。然而, 預審計過程中的內部控制檢查主要是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及其相關數據來對內部控制有效性做出總體估計(天津市審計學會課題組等, 2022), 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檢查程序流于表面, 難以發現真正的問題并針對性地給出具體解決方案。
(二)審計實施階段: 審計數據存在壁壘
1. 審計數據獲取困難。部門壁壘、 信息孤島一直是影響行政效率的弊病所在, 政府內部層級多、 部門核算單位多也是相關數據獲取路徑上的巨大阻礙(陳怡,2021)。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所需的數據來源包括部門及其下屬的行政事業單位、 與同級財政部門有預算撥款關系的社會團體等, 這些行政單位、 事業單位、 社會團體有著各自不同的職能, 其中的有些數據還可能涉及政府部門內部隱私。若同級單位、 上下級單位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溝通渠道不暢、 不協調、 不充分, 勢必給政府部門的財務報表審計工作帶來阻礙, 加大對政府部門財務報告信息的獲取難度, 從而影響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工作的質量。
2. 審計數據質量不高。由于政府部門財務數據所涉及的相關行政事業單位、 社會團體較多, 這些下屬行政事業部門及有關社會團體的性質、 職能都各不相同, 有可能出現會計政策、 會計期間不一致的問題。而且, 本單位與下屬單位、 各下屬單位之間賬目抵銷的完整性也易缺失。比如, 因雙方記賬科目不匹配、 記錄金額差異較大, 或未充分溝通確認等而導致應抵銷未抵銷的問題。此外, 單位內部也可能出現多賬套賬務未抵銷的問題。同時, 目前實務中存在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系統與政府部門會計核算系統分離的情形, 財務報告數據錯報、 漏報情況也時常發生。因此,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所使用的數據源質量難以保證。甚至有的下屬部門財務數據核算能力較差、 核算基礎較薄弱, 數據源缺乏準確性與可靠性, 也易產生數據虛報、 錯報的情況。政府部門財務數據核算能力差也在無形中為數據造假提供了機會, 使得信息舞弊成本降低(吳花平和劉自豪,2022)。
3.? 審計分析及預警功能難以發揮。政府部門財務報告不僅包含經審計的財務報表, 而且包括政府部門的財務狀況和運行情況分析及財務管理情況披露信息; 此外, 為了更好地發揮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職能, 還需要相應的風險評估分析, 這說明審計的分析與預警模塊也是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明華,2022)。然而,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的主體往往不靠近中央政府決策端, 容易忽視其對政府管理、 國家治理的重要性, 特別是在縣鄉級政府部門中, 領導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 缺乏對審計足夠的重視。而且,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正處在改革試點階段, 與之前的審計模式相比有較大變化, 審計人員的審計思維并沒有完全轉變過來, 這也可能使得審計執行淪為形式主義, 程序實施流于表面, 無法真正發揮政府財務報告審計的分析及預警功能。此外, 政府內部審計也存在著相似的問題, 內部控制機制的設計不科學、 不合理, 未能起到提升內部控制有效性、 改善管理水平的作用(張軍等,2021)。
(三)審計報告階段: 審計結果應用缺乏系統的指導和規范
由于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制度不健全、 審計工作開展混亂, 在此基礎上生成的審計報告格式難以規范; 同時, 財務報告與審計報告的報出時間缺乏明確規定, 有關審計結果報送公開與監督機制的規定也比較模糊, 導致這兩個報告的準確性與及時性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張琦等,2022)。如此, 后續的審計結果運用就無法順利地進行。審計報告使用者能否將審計報告所攜帶的信息應用到有關的政策制定中, 反映了審計報告能否被充分利用。但目前我國的審計結果應用缺乏系統的指導和規范, 這會妨礙作為審計委托人的各級人大根據審計結果了解政府公共受托責任履行情況, 進而客觀評價政府履職行權的效果, 也會影響社會公眾利用審計報告參與監督政府治理的訴求(蔣堯明等,2021)。
(四)后續審計階段: 持續審計機制欠缺
在后續審計階段, 政府財務報告審計的主要責任是要求被審計主體在限期之內進行相應問題的整改, 并對其進行復查。然而, 由于后續審計的相關整改制度不完善, 沒有相應的持續關注跟蹤審計制度, 導致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結果的使用效果欠佳, 以及整改過程中的職責不明確、 配合不完善等問題, 從而很難對存在問題的項目安排后續審計工作以進行監督。此外, 審計機關對于發現的核算問題、 制度問題的報告也不夠充分, 缺少可以增加問題與建議整體性的整改建議書, 難以促進政府部門財務報告會計、 審計制度改革, 更好地發揮政府治理功能。
三、 區塊鏈技術賦能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實施機制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能夠解決上述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實施難點。區塊鏈技術下的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本質上是一種提升政府部門財務信息記錄、 傳輸及運用效率的新型政府審計工作模式, 與常規審計在審計思維方式、 工作程序、 審計依據、 審計標準等方面并無顯著差別。在此種新型審計模式下, 引入社會審計參與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工作, 并把傳統的審計程序進行上鏈, 在區塊鏈技術非對稱加密、 分布式賬本、 共識機制、 智能合約、 時間戳等核心機制的支撐下, 將政府審計、 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三種審計主體有機結合, 確定審計標準、 合理分工、 增效審計數據獲取、 提升審計數據源質量、 賦能審計分析預警機制, 最后優化審計結果的公開、 運用及后續審計工作(詳見圖1)。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實施機制, 對于提升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水平、 發揮政府部門財務報告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功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建立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鏈上協同機制
對于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協同問題, 最主流的觀點是主輔主體觀。這種觀點認為,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的審計主體是以政府審計為主要主體, 以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作為重要補充。一方面,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是基于受托人需求所選擇的審計主要主體, 在審計獨立性、 審計質量、 審計成本方面均具有突出優勢(鄭石橋,2021); 另一方面, 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的參與將會有效彌補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資源不足的問題, 進一步提升政府財務報告審計效果(劉昱彤和王虹,2017)。
在區塊鏈技術下,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 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三種審計主體將會通過聯盟鏈的有機架構, 形成一個以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為主, 以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為重要補充的審計聯盟鏈。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作為該聯盟鏈的中心節點, 將會有效管理和控制內部審計與社會審計節點的權限。一方面, 以內部審計節點作為媒介, 獲取真實、 完整、 可靠的政府部門財務信息; 另一方面, 在保障政府部門財務信息安全性的基礎上, 為社會審計合理分配獲取審計數據的權限, 充分發揮社會審計在財務審計方面的突出優勢, 進而顯著提升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的效果。具體而言: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節點作為全權限的只讀節點接入內部審計節點, 但并不接入政府部門內部的信息系統, 再通過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節點對社會審計權限的分配與限制, 讓其審計政府部門需要向公眾公開的相關數據信息。這樣既能夠提高財務數據獲取的準確性、 便利性, 又可保證隱私數據的保密性, 同時還能減輕政府部門審計的工作負擔。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 內部審計、 社會審計三者通過聯盟鏈有機協同共同構建鏈上審計數據庫, 如圖2所示。
(二)建立政府部門財務報告鏈上審計全過程實施機制
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模式下, 首先將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節點對接到內部審計節點上, 嵌入被審計政府部門信息系統延伸出來的區塊數據庫, 通過實時的審計訪問與監督, 實現鏈上審計數據庫與被審計單位數據信息系統的聯通; 然后進行鏈上編程挖掘所需數據信息, 收集審計證據, 開展審計工作; 最后設置結果報出節點, 實現政府部門財務報告與審計報告的自動生成, 后續整改繼續利用先前部署節點的實時性, 實現后續審計整改效率的提升。
1. 審計計劃階段: 借助智能合約實現預審計自動化。在審計計劃階段, 需要了解被審計部門的財務信息系統運行情況、 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落實執行情況、 財政管理與內部控制相關情況等。在確定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合并范圍是否完整與合規時, 需要查閱部門“三定”方案、 預決算管理及社會團體隸屬關系、 單位財務賬等資料文件, 掌握部門下屬單位及撥款關系的具體范圍, 比對部門財務報告中的合并范圍, 檢查是否存在部門合并范圍不完整的情況, 再查詢本部門相關法律法規的落實情況。在鏈上進行預審查時, 可將部門的合并方案、 關系資料及所需要落實的法律法規設置成智能合約, 當本部門信息系統中的財務數據滿足合約時, 數據便會通過檢驗, 并在內部審計的節點進行上鏈, 實現所需合并數據的合規性檢驗和自動收集。在進行法律法規、 財政管理與內部控制相關情況的調查時, 先讓審計節點接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 通過預決算審計更加充分地了解財政情況, 并識別風險, 再將相關法律法規、 規范性文件和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設置成相應的智能合約, 對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 部門基本財政管理狀況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總體評估, 解決傳統預審計過程中審計依據繁雜、 容易出現人為疏漏的問題, 實現預審計流程自動化。區塊鏈賦能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計劃階段的機制如圖3所示。
2. 審計實施階段。
(1)借助分布式賬本增效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數據獲取。在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過程中必須對多個部門的數據進行對比和整合, 為了減少審計數據獲取過程中部門壁壘、 信息壁壘的影響, 可以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建立數據庫。數據存儲是分散的, 數據的寫入、 管理和維護都是通過各個數據節點來完成的, 各參與方平等地對接、 共享資源, 點到點地傳遞數據, 從而形成一種數據交換的分散體系, 可以在同一網絡上進行數據的實時共享。利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數據庫, 以本部門財務信息系統作為中心節點, 將其所屬的行政事業單位以及有預算撥款關系的社會團體等往來機構的內部信息系統嵌入本部門的信息自動采集節點, 并將其授權為僅具有寫入權限的節點用戶, 以實現審計數據的實時自動采集與傳輸。此外, 鏈上節點的數據需要通過共識機制對其真實性進行驗證, 只有通過節點驗證的數據才會被正式寫入區塊鏈中進行儲存, 故區塊鏈上審計數據的可靠性與準確性能夠得到保障。因此, 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分布式賬本模式以及共識機制核心工作機制, 可以很好地解決相關審計數據在獲取過程中的部門壁壘、 信息壁壘問題; 同時, 自動化機制還可降低審計的投入成本、 提高審計的工作效率、 降低審計數據的錯報風險。
(2)借助共識機制提升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數據質量。由于政府部門財務數據所涉及的相關行政事業單位、 社會團體較多, 且有些政府部門財務數據核算能力差、 核算基礎薄弱等,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所使用的數據源質量難以保證, 這也導致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難以順利進行或難以發揮其效用。對此, 可借助區塊鏈的共識機制、 智能合約及時間戳機制, 賦能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數據獲取與質量保證, 如圖4所示。
首先, 區塊鏈采用非對稱加密技術對數據進行加密, 可保證數據在傳輸和共享過程中的私密性, 在鏈下向鏈上的節點傳輸數據時, 需要通過共識機制對其真實性進行驗證, 只有通過與此數據有關聯的行政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的節點驗證的數據才會被正式寫入本部門的區塊中心節點進行儲存, 這樣可以降低審計數據源的虛報、 錯報風險, 提升數據源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其次, 智能合約機制可以減少人為干預, 確保財務信息真實, 并使形成的審計證據不可篡改。將報表核算所遵循的相關準則、 業務與財務之間的勾稽關系置入區塊鏈的資源層, 形成自動執行的計算機協議, 當業務往來各方信息一致時則執行區塊鏈的審計智能合約, 從而可以實現財務信息的自動生成和輸入。最后, 在數據被修改的情況下, 依舊可以通過區塊數據的時間戳機制進行查驗審核與記錄。在區塊鏈數據庫中, 數據的儲存是按照交易的時間來排列的, 一旦輸入了數據, 就會生成新的時間戳, 而如果數據被修改了, 就會重新生成一個時間戳。因此, 利用區塊鏈技術的時間戳機制,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可以追溯財務數據的來源及傳輸流程, 從而檢驗財務數據的真實性。
(3)借助鏈上可編程賦能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分析預警功能。政府審計的分析預警功能是發揮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監督職能的重要部分。區塊鏈賦能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分析與風險預警功能的機制如圖5所示。
具體而言: 首先, 在審計數據的鏈外設置可以實時檢測審計鏈上數據的審計分析程序與審計預警程序, 在此基礎上, 構建一套合理、 切實可行的評價指標體系, 并對其進行數據分析。其次, 通過審計分析, 發掘隱藏的函數關系、 相關關系, 達到相應的合理預測標準, 將預測值與審計數據進行對比, 確定風險點, 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延長取證時間。最后, 審計分析程序將自動采集、 分析審計對象區塊鏈中的審計數據, 實現審計風險的自動識別、 評估和應對; 在此基礎上, 利用預審計項目的風險評價結果, 構建項目的風險預警模型, 設計審計預警模塊, 對報告的異常情況進行綜合分析, 同時結合其他多個方面的資料, 運用預警模型對政府財務數據的合法性、 真實性進行進一步的判定, 在業務真實、 合規的情況下完成分析, 一旦出現風險信號, 就及時反饋和預警。此外, 審計預警機制也可以在信息傳輸過程中布置節點, 以有效保障審計信息儲存及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3. 審計報告階段: 借助默克爾樹促進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結果公開。在2021年的“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學術研討會”上, 中國人民大學耿建新教授等專家學者認為, 我國的政府財務報告和審計報告應同時報出, 采用相對統一的格式并發表整體審計意見(侯思捷和種金睿,2022)。財務信息以及審計信息在不同的區塊鏈上記錄傳輸。區塊鏈默克爾樹技術可以保證零散的數據傳遞, 并快速驗證傳輸數據的真實性、 完整性與存在性。默克爾樹由根、 分支(中間的非葉節點)、 葉節點組成, 數據以默克爾樹的形式存儲在區塊體內, 每個節點都有自身的哈希值, 同時也通過兩兩運算生成新的哈希值。通過根節點的哈希值即可檢驗零散葉節點傳輸數據的真實性、 完整性與存在性。在審計報告生成階段, 可以在政府財務信息數據庫以及政府審計數據庫中設置統一的科目報送節點, 并作為默克爾樹的根節點, 利用默克爾樹根節點的哈希值檢查各下級科目節點數據傳輸是否完整、 數值是否正確。最后便可通過各個一級科目的根節點數據自動生成格式相對統一的政府財務報告及審計報告。在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結果運用階段, 也可以通過鏈上權限控制, 將經審計的政府部門財務數據傳輸到政府內部有權限的信息需求者節點上, 提升審計結果獲取及運用的效率。
4. 后續審計階段: 借助鏈上實時監督優化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后續整改。在后續審計階段,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的主要責任是要求被審計主體在限期之內進行相應問題的整改, 并對其進行復查。審計組可以綜合區塊鏈的審計分析模塊得到的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問題及結論、 上級預算執行審計及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審計的導向, 向被審計的政府部門出具整改建議書。在整改階段, 可以通過此前審計鏈上的被審計部門內部審計節點, 對整改情況進行監督, 并實時交流整改情況。區塊鏈賦能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結果報出與后續整改的機制如圖6所示。
四、 總結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是保障政府部門財務報告信息質量提升的重要機制。區塊鏈技術賦能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為審計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盡管當前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存在審計主體協同缺乏、 審計數據獲取不充分、 審計數據質量不高、 審計程序效率低下、 無法發揮政府審計職能等實施難點, 但區塊鏈技術與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的有機結合能夠有力解決上述難點。通過聯盟鏈建立審計實施主體協同機制, 借助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 共識機制、 智能合約、 默克爾樹等技術, 構建政府部門財務報告鏈上審計全過程實施機制, 將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減少審計資源需求、 優化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流程, 并推動審計實時自動化和風險預警機制的深入發展, 為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體制帶來新的發展方向。
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政府部門財務報告鏈上審計, 不僅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門財務報告質量, 還能夠檢驗政府部門財務報告體系的建設成效。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的發展會倒逼政府部門財務報告體系的完善, 進而與之協同。完備的政府部門財務報告體系是高效財政管理的基礎, 而高效財政管理是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未來數字政府“區塊鏈+政府審計”模式的發展過程中: 一方面應盡快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制度實施指引文件, 推進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與會計協同; 另一方面, 也可以嘗試利用區塊鏈技術與預算執行審計協同, 結合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 實現數字化實時審計的全方面、 全過程覆蓋。同時, 還需要積極加強區塊鏈技術和政府財務報告審計人才隊伍建設, 轉變傳統審計思維, 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政府審計工作中盡快“落地”。
【 主 要 參 考 文 獻 】
陳怡.“區塊鏈+政府審計”對技術官僚智能化腐敗的治理研究[ J].領導科學,2021(8):25 ~ 28.
崔春.大數據助推審計基本理論問題發展探討——基于區塊鏈技術[ J].經濟體制改革,2018(3):85 ~ 90.
高明華.區塊鏈技術下審計模式、審計沖突及審計質量提升[ J].財會月刊,2022(3):95 ~ 100.
侯思捷,種金睿.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功能定位、切入路徑和結果呈現——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學術研討會綜述[ J].財貿經濟,2022(1):168 ~ 169.
蔣堯明,楊嘉逸,唐衍軍.“區塊鏈+國家審計”助力大數據反腐研究[ 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1):37 ~ 45.
天津市審計學會課題組,謝津秋,蘇倩,朱長萍,劉鍇.預算執行審計與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協同機制研究[ J].審計研究,2022(4):31 ~ 40.
張軍,龍菲,吳作鳳.國家審計功能與國家治理能力協同發展機制構建: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 J].經濟體制改革,2021(1):19 ~ 26.
張琦,魯睿晗,孫旭鵬.政府財務報告審計重點研究——基于與預算執行審計銜接的視角[ J].審計研究,2022(4):20 ~ 30.
鄭石橋.論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審計主體[ J].會計之友,2021(3):141 ~ 146.
周曙光.注冊會計師參與政府財務報告審計探析[ J].財會月刊,2022(19):98 ~ 103.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2BJY077);江蘇省社會科學應用研究精品工程財經發展專項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1SCC-13);2022年“江蘇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工程”人文社會科學資助項目(項目編號:SJCX22_0944)
【作者單位】1.南京審計大學政府審計學院, 南京 211815;2.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北京 100142;3.南京審計大學會計學院, 南京 21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