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愛俠
新媒體技術是時代發展的產物,而教育行業關乎民生及國家發展,所以,教師需及時轉變自身觀念,采用科學可行的手段進行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由于地理教學具有抽象難懂的特點,如果對知識進行講授,很有可能會出現學生無法快速理解,甚至覺得自己在地理學習方面沒有優勢的問題。而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本文就新媒體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的深度融合進行了研究。
一、新媒體技術與地理教學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1. 突破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常常無法使學生快速理解及掌握。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為:教師未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未采用科學可行的教學手段。由于新媒體技術與地理教學的深度融合,可將知識形象直觀地呈現于學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學難度,所以,教師可借助新媒體技術開展地理教學,確保學生可以通過相關圖片、視頻快速理解及掌握重難點知識。
2. 提高教學效率
新媒體技術與地理教學的深度融合具有交互性強的特點,哪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可通過社交平臺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從而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理解知識。
二、新媒體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的深度融合策略
1. 利用新媒體技術打造趣味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所推出的全新教學方法,其可通過場景創設使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所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教學《中國的地形》時,教師便可將新媒體技術利用起來。首先,教師需要明確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意義。新媒體技術是時代發展的產物,而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緊跟時代發展,采用新型技術開展教學活動。且在實踐中發現,新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使原本抽象的、靜態的地理知識變得形象直觀,使學生快速理解知識及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而且,多數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感知學習的魅力、樂趣,對地理學習產生較大興趣。其次,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因為多數知識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倘若能夠找到知識與生活的連接點,并以此為情境創設入手點,就可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和質量。就這部分知識而言,教師可以將學生所在地的地形圖呈現于學生面前,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思考這個地形圖是哪里的地形圖。在學生回答完后,教師可以適當進行拓展,逐漸引入中國的地形。如此一來,學生便可發現相關知識與生活的聯系,便可明確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擁有著不同的地形。再次,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對相關內容進行探究,確保學生可在加深對知識理解的同時,形成一定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思維能力,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保障。就這部分知識而言,教師可以設計的問題有:(1) 我國地勢的總體特征是什么?(2) 我國地勢可分幾級階梯?(3) 我國地勢的各級階梯區主要有哪些?地形區分布?這些地形區的四周邊界各是什么?(4) 我國地勢各階梯區的分界是什么?(5) 我國的地勢特點給我國的氣候、河流、交通帶來哪些影響?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且在情景的引導下感知了知識的魅力所在,所以可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可以對地理學習產生較大熱情。由此可見,利用新媒體技術打造趣味情境,可以使學生發現地理知識的學習并不難,而且地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從而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2. 利用新媒體技術培養學生想象力
與其他科目不同的是,地理教學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提出了較高要求。
例如在教學《中國的地形》時,教師便可抓住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這是因為這部分知識具有空間尺度較大的特點,相對而言較為抽象,且學生尚未形成將平面圖形轉化為三維立體圖形的能力。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新媒體技術利用起來,通過其形象直觀的特點呈現地形解剖圖,通過其多樣化功能,使學生直觀地看到相關內容,了解我國地形的特點。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手邊的工具制作模型,使學生在制作模型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較強的空間想象力。又如在教學《中國的海洋資源》時,教師也可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然后找到入手點制作相應PPT課件或微課視頻,使知識形象直觀地呈現于學生面前,并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可充分體現出來,可在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下,對重難點知識進行了解,并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形成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由此可見,新媒體技術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方面有著積極作用,這是因為其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可使學生對相關地理知識進行直觀感知、有效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和質量。
3. 利用新媒體技術打造趣味課堂
課堂教學是否具有趣味性可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興趣產生決定性作用。因為趣味課堂可以使學生發現知識的魅力,課堂氛圍會異常活躍。所以,教師需將其重視起來。而在研究中發現,新媒體技術在打造趣味課堂方面有著一定優勢,所以教師不妨通過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優勢,打造趣味課堂。
例如在教學《中國的地形》時,教師便可將先進軟件利用起來。因為在時代的發展下,相關學者及研究者對教育軟件進行了深入研究,其可為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增強提供保障,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將新媒體技術的應用重視起來,通過先進軟件的應用打造趣味性課堂。比如,教師還可將平板電腦反饋功能利用起來,通過其特點、優勢直觀展示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獲得的成果,為其快速準確地把握地理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解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保障,為多媒體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機結合奠定良好基礎。同時,考慮到學生是單獨的個體,有著自己的學習需求,所以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推送個性化資源,確保學生可以在這些資源的學習中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使其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發現地理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由此可見,通過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新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可達到打造趣味課堂的目的,在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有所收獲。
4. 利用新媒體技術突破重難點
重難點知識具有抽象難懂的特點,學生不太容易理解,而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強調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對知識進行詳細講解。那么教師應該如何突破重難點知識呢?新媒體技術的引入為教師帶來了新的選擇,為教學活動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礎,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將新媒體技術的應用重視起來。
例如在教學《中國的地形》時,教師便可根據這部分知識為八年級地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且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但不太容易理解的特點進行活動設計,通過新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為學生快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提供保障。比如,教師可在課前對相關資源進行收集,并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有效整合,以學生所喜歡的PPT課件或微課視頻的形式進行知識呈現,確保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新媒體技術利用起來,直觀呈現相關視頻。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相關內容進行一定了解。之后,教師引入重難點知識,便可為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提供保障。此外,考慮到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且學生對于在探究之后獲得的知識更容易掌握,所以教師可以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問題或任務的設置,使學生在探究思考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在與他人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形成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推動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由此可見,新媒體技術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方面有著一定優勢,且可降低教學難度,所以教師不妨將其應用并重視起來,通過地理教學與新媒體技術的有機結合實現知識的高效教授,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培養。
5. 利用新媒體技術拓展教學
新媒體技術依托于互聯網,而互聯網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可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可使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所以,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需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以教學內容的特點為根本進行知識拓展,確保學生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在學習過程中豐富自身知識面、拓寬自身視野,而且很多學生會因此對地理學習產生較大興趣,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中國的地形》時,教師便可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拓展,使學生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意識、開闊學生視野。具體而言,教師可在制作PPT課件時,引入一些其他國家的地形圖,使學生拿它們練手,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形成較強的讀圖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將制作好的PPT課件利用起來,順利引入教學內容,并以問題的方式使學生對中國的地形進行探究。在學生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時不時地走下講臺詢問學生的學習進度,如果發現某個學生恰好遇到了一個難題,無法憑借自身能力解決,那么教師便可以將其進行記錄,并給予學生適當指導,使其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學生對相關知識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呈現文章中涉及的其他國家的地形圖,然后布置這樣的任務:利用所學知識,對其他國家的地形圖進行分析,說一說自己從地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但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辯論。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所學知識,視野也可以因此而變得更加開闊。由此可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新媒體技術,可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從而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習更多內容、獲得更加開闊的視野,從而提高地理教學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新媒體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的深度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提高教學活動效率和質量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需將新媒體技術的運用重視起來,采用科學可行的手段進行新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打造趣味性情境,使學生因此對地理知識的學習產生較大興趣,并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為學生今后的前行與發展提供保障;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打造趣味性課堂,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并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有所收獲;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實現相關內容的有效教授,以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拓展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