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貞,牛 暢,徐小靜,唐 暢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鄭州450052)
近年來,隨著醫療改革工作的完善與落實,使醫療服務得到質的飛躍[1]。腔鏡器械是醫療設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較高的專業性、精密性,故腔鏡器械的清潔殺菌環節尤為重要,是確保臨床手術順利開展與患者治療安全的重點[2]。傳統的腔鏡器械清潔管理存在漏洞,常規模式管理下的部分腔鏡器械無法實現理想的清潔目標,存在損壞率、濕包率高等問題,對診療安全造成隱患[3]。腔鏡器械的清潔問題不但增加醫院醫療設備的支出成本,而且不利于維護良好的醫患關系,故加強對腔鏡器械的管理是提高醫療安全的有效途徑[4]。HACCP是一種預防性管理模式,通過建立有效的規范操作流程對危險因素進行把控,從而控制事故發生[5]。6S管理法是5S管理模式的升級,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六大環節,依據要求將工作科學化,進而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護理差錯[6]。本研究通過對280件腔鏡器械管理方式進行分析,旨在為促進院內與患者安全提供科學意見。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21年8月1日~2022年8月31日院內消毒供應中心供應的280件腔鏡手術器械作為研究對象。本院消毒供應室參與腔鏡手術器械消毒的6名工作人員均為院內正式員工,其中男2名、女4名,年齡25~45(31.20±4.38)歲。隨機將腔鏡手術器械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140件,觀察組剪、鉗57件,鏡頭43件,管40件;對照組剪、鉗55件,鏡頭44件,管41件。兩組器械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消毒滅菌管理,主要為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固定位置擺放、正確掌握器械用途及正確消毒、消毒與滅菌記錄、定期進行器械保養等操作。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HACCP聯合6S管理法,組建HACCP聯合6S管理小組,包括手術醫生、病理科醫生、護士長、護士、后勤人員等,護士長擔任管理總負責人。①HACCP管理模式。a.危害分析:腔鏡手術器械滅菌存在的問題包含制度不健全、人為因素、環境影響、工作人員能力低、知識掌握情況差等。b.確定關鍵控制點:第一是器材本身問題,包括器材遺漏、轉運不及時等;第二是流程問題,包括器械申請信息紕漏、信息不完善等;第三是標記問題,包括手術器械信息丟失、未及時做好標簽等。c.構建HACCP方案:為了確保HACCP模式順利實施,對每個關鍵點進行監督,建立健全器械管理流程、定期進行工作人員能力與知識培訓并考核、完善器械處理最新要求并落實執行。d.記錄并檢查:制訂HACCP檢查記錄表,將危害、影響滅菌效果的環節、事件清楚記錄,對錯誤流程規范操作,包裝器械滅菌質量并將此記錄作為患者診治的依據。②6S管理法。a.整理:對所有腔鏡手術器械進行統計,記錄器械購買時間,檢查是否存在損壞并依據流程送檢、維修,將新購入的器械及時登記。b.整頓:將腔鏡器械儲存地方進行嚴格區分,不同的零件均賦予編號,又工作人員記錄使用及歸還的時間與次數,將儲存注意事項做好標簽,定期檢查。c.清掃:定期對器械儲存環境進行消殺,保證環境整潔,提高器械使用壽命。d.清潔:腔鏡器械使用后均依據相關技術操作規范的要求對其進行清潔與滅菌,在清洗區域張貼相關流程。e.素養:小組全體人員對6S管理法具體內容進行學習,并要求組員均熟練掌握,而后進行相關考核。f.安全:對小組成員均進行相關安全教育,培養成員的安全意識,及時識別、排查、處理安全隱患,減少供應中心的不安全要素。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器械使用情況、損壞率、滅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干燥合格率。損壞率是目測器械外觀是否存在破損及變形等情況。滅菌合格食采用放大鏡目測法,目測是否存在水漬、血跡、污垢、水垢等。包裝合格標準為設備零件、儀器配套用具收集完整。干燥合格標準為與滅菌設備最大裝載要求匹配的敷料負載(7.5±0.5)kg,在滅菌前后物品質量上升程度<1.0%則未為潮濕;與滅菌設備最大裝載要求匹配的金屬負載(10.0±0.1)kg,在滅菌前后質量上升<0.2%則為未潮濕。②比較兩組質量管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調查表對手術醫生質量管理滿意度進行評價,包括時間、內容、形式、實用性及方便性5個因子,每個因子含5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各因子總分20分,量表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滿意水平越高。③比較兩組腔鏡器械消毒管理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采用本院小組制訂的評分標準進行評估,總分0~100分,分數越高代表知識掌握情況越好。

2.1 兩組腔鏡器械使用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腔鏡器械使用情況比較[件(%)]
2.2 兩組器械整體損壞率、滅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干燥合格率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器械整體損壞率、滅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干燥合格率比較[件(%)]
2.3 兩組質量管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質量管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工作人員對腔鏡器械消毒管理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工作人員對腔鏡器械消毒管理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分,
消毒供應中心是院內重要科室之一,與院內感染密切相關,該部門主要負責器械及相關內容的消毒滅菌工作,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7]。導致院內感染發生的主要原因包含器械清潔水平不到位,腔鏡手術器械作為院內醫療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消殺進行嚴格管理十分重要[8]。基于此,選取一種高效、專業的管理方案對于減少腔鏡器械損壞、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醫療事故發生率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9]。
石代紅等[10]研究表明,6S管理法應用在微波治療儀器管理中,且聯合了根因分析法后,能夠有效提高儀器使用的安全性,降低設備發生故障的概率并提升服務的質量,本研究也對兩組均進行了6S管理法,展現出一定的效用。本研究結果指出,觀察組器械交接不清、發放不及時、清洗不徹底及精密儀器損壞率均低于對照組(P<0.01),械整體損壞低于對照組(P<0.01),滅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及干燥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P<0.01),提示觀察組的管理整體效果更為理想。此外,觀察組器械質量管理滿意度各項評分、腔鏡器械消毒管理相關知識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表明觀察組器械質量及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更高。原因可能為:HACCP管理模式采取一系列的預防措施,將其應用在腔鏡手術器械管理中,通過制訂專業、科學的方案預防整個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預見性對可能發生的危害進行提早發現與防止[11]。HACCP模式首先確認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及關鍵控制點,而后對整個流程進行記錄與管控,制訂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此將危險發生率降低;而后對過程規范化監督并糾正其中存在的錯誤環節,能夠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危險意識,培養其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預見性思維,達到多科室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12]。6S管理法是通過6個不同但獨立卻又互相關聯的步驟,對管理的對象及流程進行優化處理,以此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的一種新型管理手段[13]。其中整理指的是對物品區域進行劃分,優化工作環境;整頓指的是將物品整理成能夠進行目視管理,做好記錄,便于短時間內分辨與了解詳情;清掃指的是保障物品處于無菌、清潔的環境中,延長其使用時間;清潔指的是通過制度化將物品進行清潔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并改善;素養指的是通過對工作人員技能及知識的配套,促進其工作技能提升;安全指的是提高工作人員安全意識,使管理在舒適、科學的環境中進行。該管理法在加強腔鏡器械管理質量的同時,也督促管理人員的水平提升,為患者以后手術提供安全基礎,促進整個管理流程走向制度化與規范化[14]。
綜上所述,HACCP聯合6S管理法在腔鏡手術器械管理中效果顯著,能改善器械使用情況,降低損壞率,提高滅菌、包裝及干燥合格率,達到理想的管理及消毒結局。但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只是隨機抽取部分器械樣本,樣本數量不夠龐大,且未對具體器械情況進行細化,在今后的研究中將會針對以上問題進行改善,使研究結果更具有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