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胡威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課堂革命是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教育技術的革命,在“三教”深化改革背景下,推進專業課程的課堂革命是高職院校提升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課堂革命需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教師團隊構成結構,創新教學手段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革[1];然后在教學內容上進行重構,結合現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化教學模式和課程評價體系,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團隊等多個方面進行全方位課堂革命,達到培養高職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課程培養目標。本文以高職“App界面設計”課程為例,在教學主體、學生專業技能培養、教學成果展示方面進行實踐探索研究。
App界面設計課程是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開展于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第四學期。目前的該課堂教學形式還是以教師為主的“一言堂”教學形式,目前學生的學習需求是有差異的,所以“一言堂”的授課形式不能實現個性化教學[2]。并且App界面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強、創新能力要求高的專業技能課程,需要學生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軟件制作能力,傳統的以教師授課為主體的單一授課形式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學習效果不佳,學生也沒有學習成果的成就感。
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消費群體對App的應用也在不斷的提出新需求,但高職院校App界面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比較落后,基本上還停留在五年前的市場,對于App用戶的需求變化沒有進行教學內容的更新。隨著App界面設計風格和交互方式的不斷創新變化,教學內容里的教學案例展示不夠,學生對于目前市場實際案例接觸較少,并且理論課程偏多,實踐課程學時不夠用,最后App界面設計課程結束后,學生也不能做出一套符合市場需求、具有創意、交互設計合理的App界面設計作品。
App界面設計課程內容的理論知識點與App設計實踐操作流程具有緊密的對應關系,理論知識的內容應該在學生實戰演練中去融會貫通,在傳統教學中,由于本門課程授課學時有限,為了保證課程內容的順利教學,由任課教師來規劃各個設計環節的課時,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教學計劃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對于行業實際案例接觸非常少,在課堂上項目實施時基本上是以教材案例、教師提供的少量案例進行模擬練習,而非學生自主創新設計制作,這樣大大的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只局限于軟件操作能力的學習[3]。
目前在App界面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更多的呈現是各個案例的教學,而具有該課程特色的思政元素的融入,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樹立工匠精神,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方面還不夠深入[4]。App界面設計課程的學習目標要結合到學生進入職場后,能承受職業崗位變動、崗位內容復雜多元、行業競爭等工作環境,通過該課程技能知識內容的延展,結合德育樹人培養學生之根本,提升學生的“德技”融合職業素養能力。
高職App界面設計課程的教師團隊的課堂革命建設,不能僅限于建設“雙師型”教師團隊,應該組建的是多元化創新型的教師團隊,如圖1所示。在教師團隊人員的組成結構上是多元化的,包含課程主講教師、企業設計人員、行業協會專家、信息技術人員等,都須參與到該課程的課堂革命工作中。第一,要完成App界面設計課程教師團隊成員的任務分工:主講教師要完成課程教學內容的實施,以及完善課程的評價體系;企業設計人員、行業協會專家作為指導教師完成課程與行業、企業項目實例的深度融合、及時更新App界面設計課程相關行業、企業發展信息;信息技術人員作為技術老師保障線上教學平臺的教學運行和維護等。第二,團隊教師要不斷更新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技術,不斷的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并且任課教師能真正的到企業一線崗位進行頂崗實踐,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和方法,能隨著社會的發展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保證教學內容不落后。第三,要建設本課程的多元化創新型教師團隊,需要及時學習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手機界面相關領域的其他知識,不斷擴大知識面,進行技術更新、研究創新。
圖1 多元化創新型的教師團隊
為達到App界面設計課程教學目標,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項目式教學方法,按照實際案例的設計工作流程,分為基礎調研、產品分析、邏輯交互設計、原型設計和詳細設計五個階段,將每個理論知識點與這五個階段一一對應,明確每個階段學習的目標,如圖2所示。
圖2 App 界面設計課程教學方法
為提高教學的實踐效果,利用云課堂平臺,建立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完成項目學習,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差異,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課后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線上選擇的難易程度不同的項目,通過不同任務的學習和挑戰,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根據學生項目的完成情況也能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在教學主體上從教師轉變為學生。
結合信息化平臺教學資源和立體教材革命,改革App界面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通過實際案例流程的項目式教學任務開發App界面設計活頁式立體教材,包含“設計工作流程的項目活頁式教材”“App界面設計資源庫”“項目訓練任務”“交互設計測評”和“設計規范”,如圖3所示。通過開放式的教學資源平臺,界面設計課程內容及時更新,融入思政、創新創業等知識體系,由創新型教師團隊帶領學生完成本課程內容的學習,如本課程中產品調研分析、交互邏輯、圖形設計、界面設計等,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App界面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應該互動性較強、思維創新、興趣趕濃厚的,通過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App界面設計課程革命創新來達到培養高職學生的App界面設計實踐能力。在教學內容中,不只是簡單的模仿案例,簡單做一個圖標或者設計一個界面,應該以用戶需求出發,在做App界面產品之前,先要對產品的目標用戶進行調研分析、同類產品進行調研分析,注重App界面的交互邏輯設計,要讓學生了解App界面設計不只是美觀好看,而是在App產品功能應用上是合理便捷的,方便消費者操作使用,基于在PS、AI等軟件能力的應用上,將交互邏輯的界面原型通過視覺設計法則進行效果圖繪制并展示。App界面設計任課教師在教學上的重點不只是對操作軟件的應用,更多的是對產品的調研分析、App功能結構分析、App交互邏輯設計以及App界面視覺設計,教師要將一個真實的項目進行分類成各個環節任務,學生通過每一個環節任務的實施掌握每個知識點。
高職App界面設計課程基于“三教”改革進行課堂革命實踐研究,在教學方式上,從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構建一支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改變傳統式的“一言堂”教學形式,實現項目化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實際項目實例設計過程中,從做中去學,融會貫通,將理論知識直接運用在實踐操作上,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結合信息化技術平臺的應用,按照實際項目設計流程,開發活頁式立體教材,融入思政、創新創業知識體系,豐富本門課程的學習資源的同時,也達到了培養App界面設計具有徳技融合職業素養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