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

2023年1月27日,泰國曼谷,霧霾籠罩了整個城市
3月初的一天,一只虛弱的三寶鳥從曼谷藍毗尼公園附近的天空墜落,好心人發現后,將它送往泰國農業大學的獸醫學院。獸醫檢查發現,這只鳥的雙肺都患有嚴重肺炎,他們懷疑這是由當地的PM2.5粉塵污染中毒引起的。
這只生病的小鳥是今年2月以來泰國北部嚴重的霧霾受害者之一。農民季節性焚燒農作物、山林失火以及汽車廢氣污染等多重因素,導致了泰國北部及周邊地區籠罩在厚厚的霧霾中,清邁更是成為當前全球空氣質量最差的地點之一。泰國公共衛生部指出,截至4月,今年已經有將近200萬人染上和空污有關的疾病,包括呼吸道疾病、皮膚病和眼疾。
清邁是泰國的旅游勝地,如今來清邁旅游的游客卻只能看到整座城市籠罩在灰褐色的霧霾中。泰國長期以來都被嚴重的霧霾問題困擾,但是政府的治理卻往往效果不彰,令泰國民眾感到憤怒和擔憂。
三寶鳥是一種色彩艷麗的候鳥,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等地,在泰國也隨處可見。泰國農業大學的獸醫甲社將生病三寶鳥的照片放上社群網站。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這只鳥原本鮮艷的藍色羽毛凌亂不堪,上面附著了一層塵土,讓這只三寶鳥看起來無精打采。
由于看不出小鳥有任何外傷,甲社給它照了X光。放射成像顯示,這只鳥在墜落后沒有任何骨折,但是它的兩個小肺都有嚴重的炎癥。甲社說,在吸入過多空氣中的PM2.5粉塵顆粒后,“這只鳥會出現眼睛痛、喉嚨痛和呼吸急促的癥狀,直到氧氣含量下降導致頭暈、暈厥并從天上掉下來”。

2023年4月19日,民眾在手機上查看曼谷的空氣質量指數

2023年4月7日,泰國清邁,一名戴口罩的男子走在街上

2023年4月21日,曼谷中央胸科研究所,醫護人員正在照顧在霧霾中患病的患者
今年2月開始,泰國北部一直遭受嚴重的空氣污染,直到4月仍然沒有大幅改善。北部城市清邁及周邊省份的高污染讓游客望而卻步,也讓當地居民感到擔憂。3月的幾個星期,清邁在空氣質量信息平臺“IQAir”的全球空氣質量排行榜上位列榜首,領先于巴基斯坦的拉合爾和印度的新德里。泰國政府于4月10日依然在敦促居民避免戶外活動。一場恐慌席卷了泰國北部,數百萬人感到呼吸越來越困難。
在位于清邁東北約180公里的清萊市,空氣污染的狀況同樣嚴重。當地居民托曼慕一遍又一遍向自己的女兒解釋,窗外那些激發女兒想象力的黃色云,實際上會危害她的健康。他要求孩子待在家里,不準她出去玩耍。但即使在室內,空氣凈化器呼呼作響,空氣質量依然不容樂觀。在清萊生活了20年的托曼慕從未見過這么厚的霧霾,他對媒體說:“我為女兒感到難過。她還是個孩子,什么都不懂。她以為這是自然產生的霧,但其實那是有毒的霧霾。”
泰國首都曼谷的空氣污染在3月30日也超出了安全范圍。政府提醒民眾待在家里,避免劇烈的戶外運動。當日,曼谷的PM2.5濃度已經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安全標準的14倍。

2023年3月9日,一名泰國農民在焚燒稻稈
公立學校掛起了彩旗,用不同顏色提醒孩子們是否能夠外出活動。民眾爭相購買N95口罩、空氣凈化器和空氣質量檢測儀。剛剛擺脫新冠大流行的人們不得不再次門窗緊閉,把自己鎖在屋子里。部分企業已經改成線上辦公。對于不得不在外工作的摩的司機對媒體稱:“我的眼睛火辣辣地疼。逆風開車的時候,我連路都看不清。”
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水稻、玉米和甘蔗田被焚燒,這被認為是泰國霧霾的主要成因之一。
實際上,泰國這一輪嚴重空氣污染在去年12月就已露出端倪。2022年12月8日,泰國政府就已預警曼谷和其他地區的PM2.5水平將會在一周內達到不健康水平。
每年10月的雨季過后,泰國就會經歷一段濃霧蔽日的日子,因為泰國農民會在這段時間焚燒甘蔗和稻田,準備來年開春播種。在泰國的北部和中部,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水稻、玉米和甘蔗田被焚燒,這被認為是泰國霧霾的主要成因之一。
今年1月,位于泰國西南部春武里地區的村民就曾向當地政府抱怨,附近甘蔗種植園農作物的燃燒不僅造成了空氣污染,而且灰燼落在他們的汽車、房子和衣服上。居民們說,鄰近的種植園每年都會在這個時候燒掉他們的農作物,他們已經抱怨過不止一次。
在當地,焚燒農作物是一個敏感問題。政府官員經常站在農民這邊,因為農民幾乎沒有其他辦法來處理甘蔗,只能用原始的焚燒方式采收。但是這種采收方式不僅會產生污染,還有引發火災的隱患。
有專家曾建議政府不應該允許工廠和供應商接受通過焚燒采收的甘蔗,他們還建議向農民提供免費的培訓和資源,讓他們學習更為先進的采收方法。雖然政府官員經常承諾實施類似計劃,但這樣的培訓和資源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和專門組織,而且效果不會立竿見影。
與此同時,從1月下旬到4月,在泰國北部的森林里,村民們在森林的空地焚燒干燥的落葉和灌木,以便在雨季再次來臨時更容易收獲蘑菇、甜菜樹和其他森林產物。由于旱季來臨,火勢很容易失去控制,蔓延到整個森林形成山火,進一步加劇了空氣污染的問題。
最后,像曼谷這樣的大城市,空氣污染的成因還包括汽車和摩托車、重工業、化石燃料發電廠、建筑及周邊地區燃燒產生的煙霧。種種因素相加,導致泰國人每年有好幾個月都在呼吸有毒的空氣。

泰國總理巴育
早在2019年,巴育政府就宣布解決PM2.5是國家的首要任務,并發布了詳盡的霧霾治理5年總體規劃。但是泰國綠色和平組織的空氣污染活動人士阿麗婭發現,在過去的4年里,政府擬定的60多個行動計劃中只有大約20個得到了實施。泰國愈演愈烈的空氣污染問題讓民眾懷疑政府治霾的成效。
4月10日,大約1700名清邁居民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控告總理巴育、國家環境委員會和證券交易委員會未能解決該地區一年一度的霧霾問題。這些居民表示,惡劣的空氣質量讓他們的壽命減少了大約5年,而被控告的實體忽視了利用自己權利來解決空氣污染問題的責任。據泰國媒體報道,約1700名原告包括了來自不同團體的個人,例如北部人民網絡的成員、社會活動家、清邁大學的學者、當地居民。
原告之一蘇米察是當地社區權利保護和恢復中心的主人,他說總理巴育沒有能夠充分利用《國家環境質量增強和保護法案》所授予的權力來解決空污問題。國家環境委員會則未能有效實施2019年出臺的解決顆粒物污染的國家計劃。除此之外,證券交易委員會忽視了對主要上市公司供應鏈中超細粉塵污染來源的調查,類似的調查本可以讓問題得到改善。
總理巴育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在今年2月宣布實施為期3個月的焚燒禁令,又在3月初要求農民觸底停止焚燒農業廢棄物。巴育半是無奈地說:“求求你們了,我不想訴諸法律。如果我用了法律,你們全都會去破壞它。我不想找任何人的麻煩,但你們也必須想象其他人的生活質量和他們的健康。”
發現生病三寶鳥的獸醫甲社說,PM2.5粉塵顆粒造成的空氣污染會影響所有形式的生命。他警告大家:“人們會遭受完全相同的癥狀,這(生病的鳥)是城市空氣質量的一個指標。”
大自然借著這只三寶鳥向人類敲響警鐘,PM2.5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導致的,其后果最終也將由人類承擔。他說:“較小的生物將首先受到影響,并向我們展示污染中毒引發的癥狀。”“拜托了,因為大自然已經給了我們明確的警告。”
特約編輯姜雯 jw@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