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培

摘要:南陽建設中醫藥強市,不僅是建設南陽省域副中心城市、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滿足南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分析南陽在建設中醫藥強市方面存在的獨特優勢,并對南陽今后中醫藥的發展提出相對應的建議,旨在進一步推進南陽中醫藥強市建設,使這一獨特的資源優勢能夠帶動南陽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張仲景;中醫藥強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南陽有著豐富的中醫藥資源,應以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打造三大高地,推動南陽副中心城市建設。當前南陽在發展中醫藥方面有著政策、資源等多方面的優勢。本文將主要從南陽建設中醫藥強市的優勢和對策建議這兩方面,對建設南陽中醫藥強市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南陽中醫藥發展的現狀
立足南陽中醫藥發展現狀,南陽中醫藥發展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如南陽作為醫圣張仲景的故里,中醫藥文化資源豐富;因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南陽的中藥材也十分豐富;特別是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陽之后,更是為南陽的中醫藥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機遇;等等。這些中醫藥發展優勢都為南陽打造中醫藥強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南陽有著全國獨一無二的張仲景文化優勢。南陽作為醫圣故里—仲景文化的發源地,中醫祖庭醫圣祠奠定了南陽中醫藥在全國的地位。目前,南陽已經成功舉辦15屆張仲景醫藥文化節、10屆仲景論壇、5屆中國艾產業發展大會。南陽還陸續發行多套有關張仲景文化的個性化郵票,在方寸之間承載歷史記憶,凝聚人文歷史。為弘揚仲景文化,南陽設立了仲景文化宣傳周和張仲景主題文藝作品創作基地、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創辦“中醫藥文化夜市” 等活動,全方位、多渠道弘揚仲景文化,打響仲景文化品牌。
南陽市在河南省有著領先的中醫藥事業優勢。南陽在整個中醫藥行業排名中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同時南陽還是全國中醫藥服務貿易先行先試重點區域城市和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市。2021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陽的時候,對南陽的中醫藥工作作出了重要的指示,這為南陽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之后,國家、省對南陽中醫藥工作的支持力度更是不斷加大。省十一次黨代會上,支持南陽建設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更是為南陽中醫藥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為此,南陽緊緊抓住這一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大好機遇,不斷出臺各項有關中醫藥發展的政策方案。例如,2021年12月18日,南陽市出臺《南陽市打造“全球中醫圣地、全國中醫高地、全國中醫藥名都” 行動方案》,啟動實施“1366” 行動計劃,高起點打造“兩地一都”,推動南陽中醫藥走向全國。
南陽具有扎實的中藥產業優勢。南陽中藥材資源豐富,有天然中藥材2436種。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631萬畝,南陽市185萬畝,占全省的近30%,南陽市種植面積及年產值均排名全省第一。南陽因其地理位置,擁有種植艾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南陽艾產業市場份額占全國的70%以上。南陽出產的艾草出絨率高,含油量大,葉片肥厚,藥性十足。艾草具有藥食兩用的價值,南陽依托艾草資源優勢,不僅可以發展特色產業,還能帶動群眾就業。在企業方面,南陽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發展壯大一批本地新型中藥企業。南陽目前擁有以宛西制藥、河南福森等為代表的現代中藥企業55家,其中獲得GMP認證的中藥企業30家。2022年3月12日,南陽張仲景博物館入選商務部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特色服務出口基地(中醫藥),這也是河南省首家。[1]這次入選,為南陽市中醫藥發展增添了新平臺新動能,優化南陽中醫藥產業的出口模式,推動南陽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南陽有著獨特的中醫藥體制機制優勢。南陽在全國第一個成立列入政府部門的中醫藥發展局,成立了以市長任主任的中醫藥發展委員會,各縣市區也分別成立了中醫藥發展局。市委、市政府印發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為中醫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體制保障和政策保障。例如,2021年7月19日,南陽市中醫藥發展大會召開,會上印發了《南陽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若干措施》。
重點項目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南陽中醫藥重點項目50多個,全力推進六大標志性工程。一是張仲景國醫大學建設工程。通過建設一流中醫藥大學,努力打造南陽中醫藥高等教育創新高地;二是建設張仲景實驗室。整合南陽市的高校科研資源,依托市中醫院、宛西制藥等現有中醫藥資源,籌建張仲景實驗室,爭取組建成為河南省重點實驗室;三是國家中醫骨傷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程。南陽市中醫院通過與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合作來共同組建國家中醫骨傷區域醫療中心;四是醫圣文化園工程。以醫圣祠為核心,打造集文化交流、中醫診療、觀光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中醫藥文旅綜合體;五是南陽市中醫院新院區建設工程。中醫院新院區建設項目建成之后,可以通過與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更好提升南陽市中醫醫療水平,讓南陽以及周邊區域的民眾可以享受到更高的醫療水平;六是艾草產業園建設工程。在臥龍、社旗、南召、高新區建設4個艾草產業園,大力推進中醫藥產業集聚。
雖然南陽的中醫藥產業優勢突出,但仍存在不足之處。如張仲景品牌影響力有待擴大,優質中醫藥服務能力需要增強,中藥產業發展能級還需提升等。新形勢下,機遇與挑戰并存,南陽應抓緊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機遇,積極應對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為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更加堅實的民生基礎。
二、南陽推進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加大扶持力度
完善領導機制,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關于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的規定,將中醫藥發展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依法保護、扶持、發展中醫藥。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南陽市中醫藥發展工作委員會作用,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推進南陽中醫藥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展示、中醫藥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等重大規劃,聚焦中醫藥“六大項目工程” 建設等重要領域的一系列相對應的專項規劃,并有效監管規劃的管理與推進,提高南陽推進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性,為南陽保護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提供有力保障。
中醫藥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各級各部門上下聯動,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2]為南陽市中醫高地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充分發揮財政的資金示范帶動作用,將中醫藥事業發展經費足額列入年度財政預算,作為重點支出予以保障,積極為重點中醫藥產業項目尋找合作平臺,不斷提高資金供給水平和配置效率,引導社會資本進行投資。加快全域土地綜合治理和土地制度綜合改革,組織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應統籌考慮中醫藥項目用地需求,為中醫藥發展提供用地保障。充分利用政務服務云平臺,讓中醫藥信息服務覆蓋面更廣,使用更便捷。
強化政策落實,完善南陽市中醫藥發展政策,更精準、更有效地為中醫藥發展固本培元,建立持續穩定的中醫藥發展多元投入機制。例如,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推進中西醫融合發展、健全“治未病” 服務體系、強化中醫藥特色康復能力建設等。以“經方應用”為主題,做優做強中醫骨傷、針灸推拿以及老年病等中醫特色突出的專病。同時,充分利用“名醫、名科、名院” 的影響力、吸引力、競爭力和輻射力,為中醫藥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加強考核評價,從嚴督導問效。堅持目標導向,建立工作臺賬,明確責任,加強督促指導,不斷推進南陽市中醫藥工作邁上新臺階。例如,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落實中藥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多部門協同監管機制等。
(二)健全人才培養體系
發展振興中醫藥,健全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中醫藥人才十分重要。南陽在實現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首先應加強中醫藥人才和科研建設,打造中醫藥人才高地,以復建張仲景國醫大學引領中醫藥教育科研創新驅動。中醫藥教育應當遵循中醫藥人才的成才規律,要以中醫藥內容為主,注重中醫藥經典理論和中醫藥臨床實踐相結合,以現代教育方式和傳統教育方式相結合。[3]支持本地中醫藥院校,提高中醫藥教育水平,致力于中醫教育的系統化和標準化,支持高層次中醫人才編寫相關教學大綱、臨床實訓案例教材等。通過注重醫學院學生中醫臨床技能的培訓和強化培養中醫思維體系作為學生學業考評的主要內容等方式,旨在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用中醫思維去認識疾病、處方用藥,培養中醫藥傳統文化功底深厚、熱愛中醫的優秀學生。大力發展中醫藥職業教育,支持本地高校設立康養學院,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康復、健康養老等相關專業,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中醫藥職業技術人才。
培養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實施岐黃工程,加強中醫藥高層次人才梯隊和后備團隊建設,選拔造就國醫大師、岐黃學者、全國名中醫、河南省名中醫等。通過“諸葛英才計劃”,暢通綠色通道,加大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和規模。現有名老中醫和高年資中醫醫師可以總結自己的經驗,收徒授業、帶教傳承,為中醫藥的發展培養高質量儲備人才。
(三)構建文旅康養深度融合發展體系
弘揚仲景文化,打造中醫圣地。以仲景文化為引領,打造中醫藥文旅綜合體,推進仲景文化傳承創新發展。
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發揮南陽自然資源和中藥材資源優勢,把仲景文化地域特色融入旅游景點,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例如,建設生態休閑旅游結合的養生體驗和觀賞基地,打造中醫藥健康旅游路線、打造中醫文旅品牌節目。建設中醫藥元素突出、宜居宜養宜游的康養旅游地。推出仲景文化、仲景養生體驗游、仲景節會游及仲景文化科普教育等旅游產品,融合仲景特色元素開發系列文創產品。開展養生膳食、灸療保健、健身功法等特色項目,開通醫圣祠文化園專線,構建多渠道、寬領域、高層次的園區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格局。中醫的國際影響力正隨著中國的強大而不斷上升,積極推進南陽中醫藥參與“一帶一路” 建設,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推進仲景文化走向世界。
以“互聯網+” 引領中醫藥健康服務數字化賦能升級,加快中醫藥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將中醫醫療、養生、康復、健康旅游等中醫藥健康服務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實現便捷化、共享化、智能化的中醫藥相關服務。通過建立智慧中醫院和智慧中藥房、完善中醫“治未病” 的健康管理平臺、將中醫藥培訓與互聯網有效融合、推廣應用互聯網基層中醫藥輔助診療系統等,讓病人更便利地就診和復健。利用互聯網等高科技手段,把中醫寶貴的經驗有效發揚,講明白中醫藥的作用機理,讓更多的人理解中醫藥,為更多病人解除痛苦。
大力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支持中醫藥養生保健機構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養生保健機構,培育一批技術成熟、信譽良好、品牌知名的連鎖式中醫館、艾灸館等中醫養生保健機構,使中醫養生館的品牌打出去,走向全國。將中醫服務與居民休閑娛樂結合在一起,打造“信中醫、愛中醫” 的文化氛圍。中醫藥養生也可與體育運動融合起來,如太極拳、八段錦等中醫健身功法與健身運動有機結合。廣泛普及中醫針灸、按摩、推拿、拔罐等中醫藥適宜技術,大力推廣藥膳、食療等健康生活方式,普及中醫藥健康理念。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建設一批中醫藥醫養結合示范基地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支持發展中高端醫養結合體,開發建設環境優美、品位高端、功能完備、服務完善、文化獨特的養生養老健康生態宜居集聚區。
(四)積極宣傳引導優化發展環境
加強仲景文化宣傳推介,全方位多渠道弘揚仲景文化,充分利用各類宣傳資源,加大中醫藥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共同支持中醫藥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通過開展一系列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有關中醫藥的宣傳活動,展示南陽中醫藥的發展成就和良好療效,弘揚仲景文化,引領廣大群眾走近中醫藥、認識中醫藥、了解中醫藥、使用中醫藥、支持中醫藥。此外,還可以在城區建設一批中醫藥主題公園、中醫藥示范街、中醫藥文化角,在主要入市口設置仲景文化標志,營造醫圣故里濃厚仲景文化宣傳氛圍。在對外的宣傳過程中,采取多種方法精確化地開展全國推廣活動,制定出有吸引力的優惠措施,加強與主流媒體、新媒體的戰略合作,精準投放南陽中醫藥廣告和城市形象宣傳片,策劃有較強吸引力和影響力的營銷活動,不斷提升南陽中醫藥的品牌認知度和吸引力。
三、總結
南陽應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大力傳承弘揚醫圣仲景文化,做好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加快推進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陽時對中醫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省市黨代會精神為指導,充分發揮南陽中醫藥資源優勢,以仲景文化為引領,以培育具有影響力的張仲景品牌為目標,加快南陽中醫藥強市建設,推動醫圣故里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為南陽建設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孟妮.基地領航中醫藥服務出口之路漸寬[N].國際商報,2022-04-6(003).
[2] 陳晶.全國政協常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多措并舉推動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N].人民政協報,2022-03-16(005).
[3] 熊繼柏.談中醫藥振興發展的兩點認識[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22,(2):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