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會卿
摘 要:培育大學生警察職業精神是公安院校的使命,習近平法治思想為警察職業精神培育提供了行動指南。當前,公安院校警察職業精神培育距離“德法兼修”人才培養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故應在課堂教學、警院文化、公安實踐等方面探索培育的新路徑。
關鍵詞:習近平法治思想;公安院校;職業精神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公安院校是培養人民警察的第一陣地,肩負著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公安后備人才的重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用這一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引領大學生警察職業精神培育,是新時代公安院校的神圣使命與責任擔當。
一、習近平法治思想與警察職業精神培育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警察職業教育的行動指南,警察職業精神培育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并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
(一)習近平法治思想為警察職業精神培育指明了方向
公安隊伍建設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一環,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長遠發展。公安隊伍建設離不開警察職業精神培育。培育警察職業精神必須堅定政治立場,打牢政治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十一個堅持”,這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內容。其中,堅持黨對公安隊伍建設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等重要內容,更為警察職業精神培育指明了方向。
(二)習近平法治思想為警察職業精神培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推進法治專門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因此,衡量公安隊伍素質不能僅以業務能力為標準,而應以思想政治素質為基本標準。警察職業精神作為人民警察思想政治素質的一部分,其培育是公安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傲⒌聵淙?、德法兼修”是警察職業精神培育的基本準則,習近平法治思想為警察職業精神培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公安院校大學生警察職業精神培育
公安院校是預備警官的搖籃,培育警察職業精神是其重要職責。當前,公安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距離“德法兼修”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一)習近平法治思想對公安院校人才培養提出新要求
培養目標決定著大學的辦學方向。習近平法治思想關于法治工作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義是德才兼備,這一人才培養要求是公安院校探索新時代公安教育的重要指引。未來我國的公安教育和公安人才培養,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將警察職業精神培育作為重中之重。
警察職業精神培育是警察職業化、專業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公安院校要緊跟時代潮流,積極回應時代和現實關切,培養符合新時代需要的公安后備人才。公安院校在人才培養定位上要高于普通高校,不僅要求學警具備較強的公安業務能力,而且要求其具備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崇高的職業精神,這是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的使命所在,也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對公安院校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公安院校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設置與辦學定位相吻合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忠誠意識、擔當精神和強烈的正義感,使其在德行和專業性上都達到更高層次,從而為建設平安中國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保駕護航。
(二)公安院校警察職業精神培育的現實境況
職業精神源于人們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高度認同和熱愛。警察職業精神是警察群體共同具有的工作態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進法治專門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警察職業精神培育正是“四化”在公安院校人才培養中的體現。當前,公安院校學警具備大學生共有的優點,諸如有活力、思維活躍、敢于創新、勇于嘗試、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但在服從意識和紀律性方面還存在不足,在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方面還有差距。部分學警有怕苦怕累、拈輕怕重的思想,這與“德法兼修”人才培養目標及“四化”培育標準還有一定差距。
當然,警察職業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不斷習得的。目前公安院校在警察職業精神培育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有的公安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對警察職業精神培育重視不夠。比如,人民警察職業道德課在學警職業精神培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公安院校雖然開設了這門課程,但將其作為選修課,且內容過于陳舊,有的公安院校甚至沒有開設,導致整體育人水平與“德法兼修”人才培養目標還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公安院校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在人才培養上沒有關注到習近平法治思想對公安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不能回應時代和現實關切。
三、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下公安院校大學生警察職業精神培育的進階路徑
公安院校大學生警察職業精神培育,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構建全方位、一體化格局,磨礪、激發學警特有的職業精神品質。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進行灌輸式培養
1.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人民警察職業道德必修課
警察職業精神屬于思想意識范疇,其培育離不開理論傳授。首先,要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必修課。公安院校要圍繞“德法兼修”人才培養目標,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授課團隊,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點課程進行建設,完善課程教學和教材體系,突出育警鑄魂和警察職業精神培育,提升學警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效果。其次,要開設人民警察職業道德必修課。在公安教育體系中,人民警察職業道德課對培育警察職業精神有顯著作用,既能推動警察職業教育在公安教學體系中的落實,又能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對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公安院校要明確人民警察職業道德課的必修課程地位,并由公安部牽頭,組織專家編寫教材。通過開設此課程,可以加強學警的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
2.借助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鑄魂育人
除了要增設以上兩門必修課,公安院校還要充分借助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育人作用。首先,在思政課程中強化警察職業精神培育。思政課程緊跟時代脈搏,在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公安院校要把警察職業精神培育與思政課程緊密結合起來,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和警察職業精神相關內容,以強化學警的綜合素質。其次,以課程思政為載體進行培育。課程思政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警察職業精神等相關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中去,貫穿到學警學習的各個環節,形成課程思政的集成效應,使其與習近平法治思想課、人民警察職業道德課及思政課程同心同向、協同發展,達到全方位鑄魂育人的效果。
(二)以警院文化為載體進行熏陶式培養
精神積淀需要文化的涵養。公安院校要借助警院文化平臺,涵養適應新時代公安工作要求、體現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警察職業精神。首先,通過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學警法治精神培育。比如,利用校園宣傳欄、校園廣播、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宣傳和普及。其次,通過儀式培育警察職業精神。儀式對于鍛造精神氣質具有巨大作用,如在警察節舉行升國旗、警旗儀式,舉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警察職業”主題演講活動,對于引導學警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有重要作用。最后,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如舉辦習近平法治思想知識競賽,以寓教于樂的形式營造濃厚的警院文化氛圍,讓學警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培育精神。
(三)以公安工作實踐為契機進行實戰式培養
警察職業精神具有極強的實踐張力,可以讓學警深入公安一線,在實踐中養成警察職業精神。公安院校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標準培養學警的職業素質。首先,在重大安保任務中錘煉。實戰是磨練意志、養成警察職業精神的大課堂,可以利用執行重大安保任務的時機對學警進行摔打磨練,在實戰中激發、錘煉其精神和意志品質。比如,“戰”前思想動員會、誓師大會、宣誓儀式和執行任務中的親身經歷、親身體驗,都會給學警帶來極大的思想沖擊,其教育效果是課堂理論教學無法比擬的。其次,在基層實踐中養成。除了讓學警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中設定的實習活動,還可以利用寒暑假組織學警到公安一線進行實踐,通過崗位實戰,使其快速熟悉公安工作,理解人民警察職業的真正內涵,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化”為標準,在警營氛圍中快速成長,涵養人民警察應有的職業品質。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2]李佳穗.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法學教育體系[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21(6).
[3]黎樺,湯文斯.“課程思政”視域下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建設[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8).
責編:瀚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