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璇

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可以充分挖掘單元語篇育人價值,引導學生逐步建構和生成圍繞單元主題的深層認知、態度和價值判斷,促進其核心素養的形成。本文以閩教版小學英語五下“Unit 8 Friends ”單元整體教學中起到支架作用的學習任務單的設計為例,從解讀單元教材內容,提煉主題意義,設計預習任務單;整合單元教材內容,細化教學目標,設計課中課后任務單;挖掘單元文本內涵,融合繪本語篇,設計讀書報告任務單;總結單元學習內容,開展單元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單元自評單等方面,探討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學習任務單設計的實踐研究。
一、解讀單元教材內容,提煉主題意義,設計預習任務單
進行單元整體設計前,教師應分析研讀教材的單元話題、語篇、情境、語言及文化知識等,基于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實際情況,挖掘單元育人價值,確立單元主題和整體教學目標。
本單元與本冊第一單元“Meeting New Friends”的內容緊密相關,話題是朋友(Friend),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范疇。本單元由三個部分組成,Part A的話題情境是主人公Peter和他的媽媽談論他的朋友王濤和Sally,話題涉及朋友的國籍、愛好、特長等;Part B延續Part A的內容,遵循從個體到一般的邏輯,Peter繼續和媽媽談論他的朋友。Peter說在班級有很多好朋友,同班同學都對他很好,而且他在圖書館也有很多朋友,即書也是他的好朋友:A 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 這段對話把朋友的外延從人拓展到物;Part C是復習和練習部分。
通過對本單元內容的解讀,提煉本單元Part A的主題意義為:用所學語言介紹和描述朋友的特點,感悟友情,善于發現身邊人的優點。Part B的主題意義為:不只人可以做朋友,書也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總體的主題意義為:善于發現身邊人或物的優點,尊重并珍惜朋友,友好互助。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比較集中,而且有非常鮮明的主題,筆者認為沒必要大范圍改變教材安排的單元內容。考慮到教材內容比較簡單,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特點豐富話題,延伸學生對朋友這個主題的認知。基于以上分析與思考,本單元以Friends為教學主線設定單元教學目標。
1.在語境中使用核心詞匯China, the USA和核心句子...is from..., ...is good at...
2.從hobby(愛好),personality(特點)等方面詢問和回答自己或他人朋友的信息。
3.聽懂、讀懂單元內的兩篇對話,在小組內分角色表演對話,并嘗試復述或轉述對話的主要內容。
4.參考拓展繪本內容,以圖文結合的方式介紹自己的朋友(人或物),發現和感悟友情,并表達自己對朋友的珍視。
經過以上的主題提煉和總目標設定,設計以下預習任務單(如圖1所示),引導學生對“誰”和“什么”可以作為自己的朋友這兩個問題進行頭腦風暴,復習回顧已學詞匯,激活思維,為本單元的學習做好鋪墊,并呼應和鏈接Part B語篇的話題。
二、整合單元教材內容,細化教學目標,設計課中課后任務單
在明確了單元主題意義和單元內各部分之間的關聯后,教師需要將綜合、統整的單元教學目標細化為具體的分課時教學目標,根據課時教學目標設計互相關聯、循環遞進的教學任務,逐層推進教學過程,促使學生在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不斷進階的同時,深化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和認知,形成核心素養。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三類關聯遞進和循環上升的活動,整合性地學習英語知識,建立知識間的關聯,形成結構并逐步內化。
Part A課時目標:
1.在看、聽、說的活動中獲取和梳理Peter的兩個朋友王濤和Sally的信息。(學習理解)
2.在教師的幫助下,分角色表演對話(水平高的學生可以嘗試轉述、介紹Peter和他的兩個朋友的信息)。(應用實踐)
3.在小組內開展“介紹我的朋友”小調查,并匯報調查結果。(遷移創新)
Part B課時目標:
1.在看、聽、說的活動中獲取和梳理Peter是否有很多好朋友,是誰,是什么。(學習理解)
2.在教師的幫助下分角色表演對話(水平高的學生可以嘗試轉述和介紹Peter的很多朋友是誰,是什么)。(應用實踐)
3.結合預習任務單,以“My Friends”為題,選擇口頭或筆頭匯報。(遷移創新)
基于對具體分課時目標的制定,設計課中課后任務單,此任務單包含學生需要獲取的知識和需要提升的技能,既源于教材文本,又在教材文本的基礎上對文化意識、學習策略等要求有所拓展,有助于培養學生運用所學語言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挖掘單元文本內涵,融合繪本語篇,設計讀書報告任務單
“朋友”是五年級學生很感興趣的一個話題,但本單元教材語篇文本稍顯單薄。在深挖文本內涵之后,選擇合適的繪本,在主教材的基礎上融入繪本語篇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其閱讀動機,進而培養其核心素養。“My Friends” 這個繪本故事可以啟發學生的交友意識。主人公是個喜歡交朋友的小女孩,她和小動物、同學都是朋友,不僅對朋友很友好,還善于向他們學習。小女孩從她的動物朋友們那里學到了很多,如走路、跳躍、爬樹、奔跑等,還學會了如何去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每個人或物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要善于發現朋友身上的優點。
此繪本和單元教材內容主題緊密契合,可以起到深化語篇主題、增加話題維度、延展學生思考深度和廣度的作用,還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內化和遷移運用所學知識。此繪本的學習材料稍高于學生當前的語言學習水平,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所以任務單設計要把握好度,否則就是增加學生的負擔,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總結單元學習內容,開展單元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單元自評單
“評”是教師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檢測教與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學科育人質量的保證,完整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學、評三個方面。評價活動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應貫穿教學始終。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綜合運用、學生對語篇主題意義的理解、學生的價值觀念等都可以通過評價活動展示出來。
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的最后一頁都是一份自評表(Evaluate yourself),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這份自評表對本單元基本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作評價。核心素養要求的其他方面,教師可以設計補充自評表,考查學生能否整合性地運用所學語言,能否對結構化知識有效建構與內化,以及能否將其運用到新情境中解決問題。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學習任務單的設計和使用可以促使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架,使英語課堂更有秩序、更有活力,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如何設計緊扣教學標準和教學目標的學習任務單,需要教師在提高文本解讀能力、增強創新意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
注: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大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21年開放課題“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中學習任務單的設計研究”(項目編號:KCX2021114)研究成果。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