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 ?要】近年來,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從最初主要依靠國外引進,到現在基本實現完全自主開發生產,為我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隨著行業競爭愈發激烈,企業要做好績效管理,及時發現管理中的問題,進一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優勢。論文選取了18家工業機器人上市企業2021年的財務數據,采用功效系數法從盈利能力狀況、資產質量狀況、債務風險狀況和經營增長狀況4個維度分析并評價了我國工業機器人上市企業的財務績效,根據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功效系數法;工業機器人上市企業;財務績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F275;F4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4-0191-03
1 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推進新型工業化,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在人口紅利遞減和用工成本上漲的背景下[1],機器替代人力成為我國制造業自動化改造、實現產業升級的關鍵。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2022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工業機器人最大的應用市場,出貨量為26.8萬臺,相當于全球其他地區安裝數量的總和。我國工業機器人旺盛的市場需求成為該行業發展的推動力,同時,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扶持行業,成為近年來的風口行業,注冊企業數量逐年攀升,科創板、創業板上市企業數量近兩年也不斷增加。在行業規模逐漸擴大的同時,公司外部環境變動以及內部經營不善都會增加工業機器人企業的財務風險[2]。因此,匯總工業機器人行業內企業的財務信息,綜合評價其財務績效,不僅可以確定企業在行業中的發展地位,還可以全面科學地評價行業的風險水平。
2 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及情況分析
2.1.1 數據來源
根據申銀萬國行業分類標準,機械設備—自動化設備—機器人行業下有19家工業機器人上市公司,由于數據缺失剔除了1家公司,本文最終選取了18家企業,其中各項指標數據來源于18家企業的2021年年報或招股說明書。
2.1.2 工業機器人上市企業情況分析
從上市時間和上市板塊來看,2018-2022年上市的公司有10家,其中有8家企業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說明注冊制從試點到正式施行促進了工業機器人企業的上市,政策紅利為工業機器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從企業所屬省份來看,有9家企業分布在江浙滬地區,4家企業在廣東省,2家企業在東三省,其余3家分別分布在湖北省、山東省和安徽省。工業機器人行業的上市企業主要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交通便利、人才眾多等區域優勢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2.2 研究方法
本文在評價工業機器人上市公司財務績效的過程中采用的是功效系數法。功效系數法是一種客觀、綜合的評價分析方法,根據多目標規劃原理,對每項指標確定一個上限(滿意值)和下限(不允許值),根據各指標滿意程度計算結果確定各指標分數,通過加權平均進行綜合,得出最終綜合評價分數。
2.3 標準選擇
運用功效系數法開展評價需要設定各項指標的多分類標準值,本文選擇國資委公布的2022年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作為評價標準。2022年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的行業劃分以《企業績效評價行業基本分類》(共包括104個小類)為基本依據,并將電子和電工機械專用設備制造業的部分指標評價標準作為本文財務績效指標評價標準。
3 評價模型建立
3.1 指標體系構建
工業機器人行業財務指標評價體系基于電子和電工機械專用設備制造業指標評價標準表,考慮指標數據的可獲得性,選取了盈利能力狀況、資產質量狀況、債務風險狀況以及經營增長狀況4個方面的12個指標,具體如表1所示。
3.2 評價模型計算
3.2.1 方法步驟
在功效系數法下,財務績效評價基本指標計分將評價指標實際值對照行業評價標準值,按照規定的計分公式計算各項基本指標得分。計算公式如下:
①單項指標評分=本檔基礎評分+調整分
②本檔基礎評分=指標權重×本檔標準系數值
③調整分=功效系數值×(上檔基礎評分-本檔基礎評分)
④上檔基礎評分=指標權重×上檔標準系數值
⑤功效系數值的計算公式為:功效系數值=(實際值-本檔標準值)/(上檔標準值-本檔標準值)
其中,實際值若為優秀檔,則其功效系數取值為1。
⑥分類指標評分=∑類內各項基本指標評分
⑦基本指標總評分=∑各類基本指標評分
當某項指標的表現十分優秀,超過最高檔優秀值時,直接將此項指標權數作為其得分;當某項指標表現較差,低于最低較差值時,直接將該項指標的得分記為零。財務績效評價結果的類型劃分為:基本指標評價總分85分為優,70~85分(不含)為良,50~70分(不含)為中,40~50分(不含)為低,小于40分為差。
3.2.2 確定權重
計算本檔基礎評分和上檔基礎評分時需要確定指標權重,本文采用熵值法為各項指標客觀賦權[3],將18家工業機器人上市公司作為18個評價對象,2022年的12個指標作為指標值,經數據標準化后得到的各指標權重如表2所示。
3.2.3 得分結果
本文根據工業機器人上市公司2021年度的財務指標,采取功效系數法,計算得出了18家上市公司的分類指標得分及綜合得分,如表3所示。
3.3 評價結果分析
3.3.1 財務績效總體情況分析
在18家工業機器人企業2021年的財務績效評價中,有5家企業的財務績效評價為優,財務績效評價為良、中的分別有7家、6家,18家企業的財務績效均處于中等及以上水平,且有10家企業超過行業平均水平,說明2021年工業機器人上市公司的總體財務績效比較樂觀??冃гu分排名前十企業所屬省份集中于廣東省和江蘇省,分別有3家和4家,呈現出區域聚集效應,反映了工業機器人企業財務績效發展與區域發展相協調。此外,前十家企業的首次上市時間主要集中于近3年,且近年來上市企業的財務績效整體優于其他企業,隨著機器人在制造業的普遍應用,該行業競爭會更加激烈。
3.3.2 財務績效各維度狀況分析
①盈利能力狀況分析。盈利能力反映了企業一定時期的投入產出水平,體現了股東投資的收益水平[4]。通過表3可以看出,工業機器人上市企業中有11家得分超過行業均值,整體盈利能力狀況良好,但是企業間盈利能力狀況差異較大。機器人、哈工智能、埃夫特3家企業得分低于不允許值,其總資產凈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營業利潤率3項指標均為負數,主要系增加研發投入以及受下游企業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為競標項目壓低價格使毛利率下降。雷賽智能、信捷電氣、景業智能、億嘉和、信邦智能、博實股份6家企業得分超滿意值,表現出較強的盈利能力。在面對芯片供應緊張、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不確定因素下,億嘉和、信邦智能、信捷電氣通過擴大業務規模保持利潤增長;景業智能高度依賴前兩大客戶(中核集團、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企業)維持業務利潤;雷賽智能通過積極開辟新興市場,緊抓新產品新行業新客戶的發展機遇,擴大客戶規模;博實股份迎和政策紅利,將工業服務和智能制造裝備兩業融合,實現協同發力。
②資產質量狀況分析。資產質量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通過表3可以看出,工業機器人上市企業中有12家得分超過行業均值,整體資產質量狀況良好。凱爾達的資產質量狀況最佳,其得分接近埃夫特得分的兩倍,說明埃夫特產能過剩、資產閑置現象較為明顯,營運能力有待提升。其中,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存在顯著的企業差距,應收賬款周轉情況最好的信捷電氣、信邦智能、凱爾達3家企業,分別達到39.56次、38.02次和15.03次。其余15家企業的平均值僅為3.96次,周轉次數最低的企業是埃夫特,僅周轉2.29次,說明該行業上市企業普遍存在白條變現速度較慢、營業收入的資金回籠效率較低的情況。
③債務風險狀況分析。債務風險反映了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以及債務的償還能力[5]。通過表3可以看出,工業機器人上市企業中有15家企業得分超過行業均值,整體債務風險狀況良好。凱爾達、綠的諧波、信捷電氣和邁赫股份4家企業的債務風險得分超滿意值,而且遠超滿意值。其中,14家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低于行業均值58%,融資模式較為合理,但仍有拓斯達、機器人、哈工智能、埃斯頓4家企業資產負債率偏高,高負債可能會導致企業運營資金緊張進而引發財務危機。
④經營增長狀況分析。經營增長反映了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以及經營增長潛力。通過表3可以看出,億嘉和、景業智能的經營增長得分接近滿意值31.65分,有9家企業得分處于20~27分,埃夫特的經營增長得分為最低分11.2分,行業總體經營增長情況良好。但是,對于總資產增長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這兩項指標來說,企業間差距過大。凱爾達因首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使其總資產增長率最高,為238.95%;哈工智能主要因子公司處置部分長期股權投資導致長期股權投資和商譽大幅減少,埃夫特主要系上年的采購完成、收回應收未收的政府補助,使這兩家企業的總資產增長率分別為-4.21%和-6.95%。綠的諧波的營業收入增長率最高,為104.77%;而凱爾達主要是受2021年后半年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新冠肺炎疫情及出口海運受阻等因素影響,焊接機器人需求下降導致2021年營業收入增長率為-8.74%;信邦智能因子公司受疫情影響導致項目執行周期延長,使2021年確認的收入多為2020年的項目,導致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7.46%。
4 對策建議
4.1 擴大業務規模,保持營收穩定
經上述分析發現,工業機器人行業中部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經營增長狀況不佳。芯片供應緊張、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6]等宏觀環境變化,導致工業機器人企業的采購成本提高,隨著行業內競爭加劇,為了成功競標項目,企業不得不控制價格,由此降低毛利率。企業應通過仔細分析市場行情,擴大業務規模,開辟新市場,研發新產品,以防單一產品價格變動造成企業營收下滑。此外,要維持穩定的客戶資源,達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降低因行業競爭加劇導致毛利率下降的風險。
4.2 嚴格客商管理,提升回款效率
經上述分析發現,工業機器人行業中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應收賬款周轉率低、應收賬款較多的現象。企業應做好客商管理,針對客戶規模制定不同的收賬政策。小規模采購的客戶爭取現結,降低壞賬風險和催款成本;頻繁大規模采購的客戶,可增加額度,同時做好實時監控。
4.3 優化資本結構,合理控制負債
經上述分析發現,工業機器人行業中部分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偏高。企業在追求擴大規模、加大研發力度、搶占市場份額的同時,應注意衡量債務的風險與收益,合理降低有息負債的比例,將資產負債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以防出現債務危機。
【參考文獻】
【1】中商產業研究院.2021“雙循環”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J].電器工業,2021(3):22-36.
【2】周杜潤,曾華鋒.倉儲物流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研究——基于功效系數法[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11):141-144.
【3】周輝.功效系數法和熵值法在財務績效評價體系中的運用[J].現代商業,2017(24):160-161.
【4】王麗娟.港口上市企業財務績效評價[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2,44(8):136-138+141.
【5】徐韜.航空運輸企業績效評價——基于功效系數法[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11):114-117.
【6】柳昕.工業機器人行業運行情況及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國情國力,2022(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