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奠定了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學校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承載著帶領學生追根溯源的任務。勞動教育是幫助學生樹德、育美、強體的一種綜合教育,它需要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厚植中華傳統文化,育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長沙市雨花區泰禹第二小學(下稱泰禹二小)根據國家課程標準制定了勞動教育清單,還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參照,探索實施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四季更替為主題的勞育課程,同時開發了探索傳統文化的勞動項目化特色社團以及勞動實踐作業,構建了“三三制”勞動教育校本課程體系。具體而言,即圍繞“以勞育人,打開兒童生命格局”的課程目標將主題課程、社團項目化課程以及學生實踐作業有機融合,達到知行合一的勞動育人效果。
一、主題課程——以課程根植傳統之魂
為了讓學生們體驗到豐富而立體的文化內涵,我們打破學科壁壘,將勞動教育與其他學科課程有機融合,嘗試以自然界四季更替為主題,將碎片化顯性課程、隱性課程進行科學系統的重組與整合,多學科圍繞同一主題式任務有機展開教學探索。我們根據自然界的四時變換規律梳理出體現勞動精神、勞動價值、勞動習慣、勞動技能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厚植傳統文化精神。
在語文組的“秋之實”主題課程中,語文教師們紛紛把對“秋分”的探索搬進了課堂,與學生共同探索秋分中蘊藏的節氣知識,比如:種子到葉子的觀察、果實的采摘與品嘗、風箏的制作與玩法、耕牛的習俗等。低年級學生用秋天的柿子制作美食;中年級學生圍繞秋分探索耕牛的習俗;高年級學生走進大自然收集多樣種子,將其制成色彩斑斕的秋實圖并配上詩歌。
為進一步促進學科課程與勞動教育的有機融合,學校還開展了以“金秋豐收”為主題的勞動教育專題課程探索,如勞動課上的收納與整理、數學課里“禹甜田”的丈量、語文課上寫觀察植物日記、美術課上的剪紙以及科學課上制作節能環保的澆灌工具等,詮釋了主題課程與勞動教育的融合。
二、特色社團——以知行凝練人文素養
為了讓學生去自主觀察、體驗實踐,我們以主題豐富、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引導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悟勞動價值、發展勞動技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良好的勞動意識,實現勞動的理論知識學習與勞動活動實踐的結合統一。我們圍繞勞動課程,為學生們開設了多個勞動教育特色社團,并逐漸形成了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項目化勞動校本特色課程,包括烘焙、非遺傳承、科學探索等多個社團,在勞動實踐的探索下不斷豐富勞動教育課程陣地。
烘焙社團課上,學生們制作月餅以慶祝中秋節的到來。非遺傳承社團課上有民間剪紙、扎染、皮影、捏面人等傳統文化項目,學生們在動手制作和親身體驗中可以感受民間手工的獨特魅力,不斷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也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科學探索社團課上,學生們根據節氣探索氣候變化,繪制星空圖,自制簡單的地球儀,巧識茶的種類,了解泡茶的手勢禮儀、技巧和流程等。
同時,學校還打造了“禹甜田”勞動教育打卡基地,結合二十四節氣開展種植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勞動體驗,培養學生勞動素養;帶領學生們在校園中、園子里,參觀了解大自然的奇妙之處;教導學生澆水施肥,體會幼苗拔節的喜悅;讓學生采摘經過自己的勞動得到的蔬菜果實,并進行愛心義賣,體會豐收的成就和喜悅。
三、實踐作業——以兒童呈現萬千之象
根植傳統文化,鑄就創新意識,激揚生命活力是本課程最終追求的育人目標。在實施中,我們根據國家課程標準制定了勞動教育清單,充分撬動家校社聯動作用,根據學校實際探索了校本課程實施的有效路徑,取得了一定的實踐經驗。我們依照新課改的教學觀,將學生放在中心位置,充分關注學生在校期間各方面的情況。學校勞動教育課程結合主題課程目標,有梯度地實施周三實踐作業日活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回歸到生活中,集勞動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美育、傳統文化教育、生命教育于一體。
每周三的實踐作業都根據整個課程目標體系按照梯度依次進行。我們會根據春的節氣,布置學生們參與立蛋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參與蠶寶寶的飼養、觀察豆芽的發芽與生長過程;我們也會將春的節氣與古詩相融合,即興吟誦關于春的詩歌;我們還組織父母和孩子一起在美好的春日里來一場折風箏、放風箏的踏春活動。
從學生們反饋的實踐作業來看,我們看到學生們不僅學會了幾項技能,更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不僅感知了春華秋實,更感受到了四季更替的奇妙,更多的是體會到了大自然的萬千之象,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實踐智慧。
經過一年的實踐,泰禹二小勞動教育校本課程為提升學生文化內涵、提高學生勞動素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我們需要繼續總結凝練課程經驗,圍繞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鑄就泰禹二小文化品牌,繼續用“四季課程”打開學生的生命格局,通過源源不斷地匯入新的課程活動內容,讓我們的課程在下一個輪回中繼續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本文系湖南省科學協會一般課題“基于學生學習探究力培育下“1+N”主題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JKX21B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