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穩步提升糧食綜合產能、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于2023年3月23日印發《2023年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統籌推進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耕地地力提升工作,努力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工作方案》提出,到2023 年底,河南省要新建高標準農田17.00 萬hm2、改造提升18.67 萬hm2,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0.00 萬hm2;高質量高效率完成中原農谷和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13.33 萬hm2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再開工建設26.67 萬hm2高標準農田示范區。
《工作方案》提出了8 項主要工作任務。一是探索“投融建運管”一體化推進機制,提出堅持問題導向,系統總結基層建設經驗,研究制定《河南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投融建運管”一體化推進操作導則(試行)》,編制實操規范和配套制度,并在全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中推行。二是推進100 萬hm2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提出加快中原農谷和周口農高區在建13.33 萬hm2示范區建設進度,支持各地采用“以獎代補”方式在黃淮海平原和南陽盆地等糧食生產核心區再開工建設26.67 萬hm2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強調提高建設資金使用效益和項目產出效益,切實杜絕形式主義問題,不搞脫離實際的“高大上”和“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三是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出科學分解年度建設任務,及時將2023 年度新建17.00 萬hm2、改造提升18.67 萬hm2建設任務分解至縣、鄉、村,落實到具體項目和地塊,力爭12 月底前基本完成新建高標準農田項目主體工程。四是做好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認定工作,提出會同自然資源部門,重點選擇新增耕地潛力較大的項目縣,在項目勘察設計、工程建設、竣工驗收等環節,統籌開展新增耕地認定工作,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效益。五是加強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強調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管護工作的指導意見》(豫政辦〔2021〕42 號),要求縣級農業農村局結合規模化經營情況,分類明確管護責任,明確管護主體,多方籌措管護經費,確保工程設施長期發揮效益,強調對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按程序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并實行特殊保護。六是加強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提出建立健全耕地質量監測評價制度,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強調實施耕地質量提升工程,統籌運用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深耕深松、合理輪作等措施,提升耕地地力水平。七是組織編制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實施方案,積極對接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八是加快制定高標準農田建設“河南標準”,提出配合河南省財政廳修訂《河南省農田建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配合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查發布《高標準農田建設規范》等5 個地方標準,同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概預算定額》等5 個地方標準制定工作,在全國率先構建高標準農田建設地方標準體系。
為確保工作落實,《實施方案》提出了3 項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統籌協調,要求發揮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導協調機構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強規劃實施、任務落實、資金保障、監督評價和運營管護等工作。二是強化業務指導,提出建立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專家指導組,指導各地開展示范區建設和運營等工作。三是嚴格督導考核,提出強化省政府重點工作督查推進機制,實行“周通報、月調度”制度,重點督導整改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拖欠問題和工程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