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歌劇是以歌唱為主,與詩歌、舞蹈等多種藝術手段相結合的戲劇樣式,有時也夾有少量對白。它比兒童話劇更多一些詩情畫意和音樂成分,情節更加集中,結構更加嚴謹。對兒童歌劇的舞臺進行合理設計,能夠使得兒童歌劇表演更引人入勝,得到兒童的關注和喜愛,從而使兒童在觀看表演的過程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和審美的培養?;诖耍疚囊浴栋⒎蔡帷窞槔?,對兒童歌劇舞臺設計進行分析,旨在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借鑒和啟迪。
1 兒童歌劇舞臺設計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滿足,人們越來越多地參與觀影、參觀展覽、欣賞話劇和歌劇等類型的娛樂活動。兒童歌劇由于其獨特的表演形式,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兒童娛樂生活中占據了越來越大的比重。兒童歌劇,顧名思義,主要關注對象是兒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要符合孩子們的審美需求。兒童歌劇舞臺設計的特點是色彩鮮明活潑、造型夸張奇特、整體環境生動形象。編導通過布景、服裝、燈光、音樂等藝術形式,構建出一個與現實截然不同的空間,并通過對原有的故事進行創作,以吸引兒童的眼球,讓兒童對其感興趣。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兒童歌劇呈現方式也與時俱進,呈現出新的特點。
2 兒童歌劇舞臺場景的設計語言
2.1 兒童歌劇的題材選取分析
在進行一部兒童歌劇的創作時,選題是十分重要的。兒童歌劇的受眾大多數是兒童,所以在故事內容的選取上,往往需要選擇趣味橫生,為大多數人所耳熟能詳的。經典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是最常見的兒童歌劇題材。
以兒童歌劇《阿凡提》為例,編導在關于阿凡提的一系列故事中選擇了“種金幣”這個富有戲劇性和舞臺表現力的故事,能夠吸引人的眼球。“種金幣”主要講述了阿凡提和巴依老爺之間的故事,在故事中,阿凡提通過聰明才智,讓貪婪的巴依老爺在“種金幣”的妄想中自食其果。故事的主要角色有兩個,一是詭計多端、巧取豪奪的巴依老爺,他用利滾利的方法,盤剝吸榨勞苦大眾的血汗錢,欺壓得百姓翻不了身。一個是聰明善良的阿凡提。云游至此的阿凡提為幫助善良淳樸的百姓討回公道,靈機一動,略施小計,便讓巴依老爺相信了金子可以被“種”出來的奇事。貪婪無度、欲望吞天的巴依老爺在“種金子”的過程中越陷越深,最終血本無歸。這個既富有趣味性又有哲理的故事,在經過改編后,為孩子們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啟示孩子們要學習阿凡提樂于助人、堅持真理的品質[1]。該舞臺設計為歌劇大大加分,呈現出精彩的畫面和生動的場景,讓觀眾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極具夢幻性、生動性的觀賞體驗和審美感受。
2.2 兒童歌劇的舞臺布景分析
舞臺布景在舞臺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整體舞臺藝術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詮釋舞臺設計的整體風格和特點,還可以幫助生動地再現故事發生的場景,為觀眾提供沉浸式的欣賞體驗。演員站在舞臺上表演,舞臺上的一切都與演員有關;隨著情節的變化,演員的身體動作和觀眾的情感變化都會受到場景設置的影響。同時,完整的舞臺布景也會達到增強舞臺設計、為舞臺表演增色添彩的效果。
首先,由于兒童歌劇《阿凡提》講述的是中國維吾爾族的人物故事,所以無論是整體風格,還是布景設計、人物服飾的紋樣圖案等都依照了新疆的地域特色進行創作,突出故事發生的背景。布景設計與傳統歌劇的布景有很大區別,“同演員的身量完全不成比例”,這種“不協調性”突出了人物在舞臺“前景”中的表演;布景的“微縮”也給場景之間的轉換帶來了便利[2]。主要道具為舞臺后部分的土坯墻,這是舞臺上最大的布景,也是演員表演時的生動背景道具。它是依照新疆當地建筑進行設計的,富有濃厚的民族氣息;還在門洞處、墻的邊緣處等都添加了新疆特色花紋;對墻面也進行了處理,粗糙的材質選擇、墻面的斑駁刻畫,都體現了舞美設計者的用心。與其相呼應的是舞臺地面的設計,根據故事“種金幣”情節的需要而設計了土地;同時地面做了雙層臺階,并設計為齒狀,打破了生硬的感覺,多了一絲生動感,這種不規則感也十分符合兒童歌劇舞臺設計的特點。吸引觀眾眼球的布景還有象征時間的太陽和月亮,舞臺設計將其進行了“卡通化”處理,并且太陽可以旋轉、月亮可以移動,整個舞臺更符合兒童的審美。與此同時,在音樂演奏中使用了具有新疆特色的樂器,手鼓、熱瓦普等,這些民族風格音樂元素的融入更能突出當地民族特色,鮮明刻畫人物形象,增強觀眾的體驗感,如圖1所示。
3 兒童歌劇人物造型的設計語言
兒童歌劇是一種充滿童真與幻想的藝術形式,承載著教育與娛樂的雙重使命,是展現藝術創作者審美傾向與創意的舞臺。一部成功的歌劇,如同一個色彩斑斕的夢境,引領孩子們走進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一場成功的表演,離不開對舞臺人物角色性格的深入挖掘和對人物造型的準確把握。每一個角色所擁有獨特的造型,都訴說著他們的故事,展現著他們的性格。合理的人物造型服裝設計不僅能夠烘托出人物形象,增強舞臺效果,更能讓觀眾根據服裝,立即辨別出人物的職業、地位等,從而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
在兒童歌劇《阿凡提》的舞臺中,伴隨著富有當地民族特色的旋律,主人公阿凡提騎著小毛驢出場了,他的造型十分樸素,頭裹白色包巾、腳踩新疆翹頭鞋,小圓眼睛搭配著上挑的眉毛,頭纏白色頭布。與巴依老爺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巴依老爺的眉毛彎曲夸張,一副貪婪的面孔,身著華麗的紫色鑲金邊的服飾,這樣的形象設計十分符合巴依老爺的地主身份。除此之外,阿凡提身著的是粗布衣服,整體顯得十分樸素。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巴依老爺和夫人的服裝材質為緞面,整體顯得十分華貴,既體現了巴依老爺的地主身份,也暗示了他平時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其余人物的服裝均十分樸素,顏色的選擇上都偏灰棕色,符合農民、小攤攤主的形象,如圖2所示。
4 兒童歌劇舞臺設計中的注意事項及建議
4.1 兒童歌劇舞臺設計簡單化和雷同化
近年來,兒童歌劇這種演出形式漸漸流行起來,不僅深受兒童們喜愛,也受到了老師、家長們的歡迎。但并不是所有兒童歌劇的創作都很成功,固然有的作品是叫好不叫座,在演出之后反響平平,沒有達到預期,但兒童歌劇的創作也確實存在一些良莠不齊的現象[3]。
兒童歌劇舞臺設計現存的最大問題在于舞臺設計的簡單化和雷同化。兒童歌劇《阿凡提》的導演唐梋梋曾分析道,“目前確實有一些作品因為擔心孩子們看不懂而設計得過于簡單,但其實孩子們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他們對情感的感悟也是十分敏銳的。人們對于兒童歌劇、對于符合兒童審美的符號和設計,脫口而出的一定是可愛、色彩鮮艷、太陽、月亮、花花草草、小房子、小動物等簡單卡通元素,因為這些已經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們的腦海中。那么如何改變這種刻板的印象、踏出舒適圈,設計出既能符合兒童審美需求又富有創造力的舞臺設計,是當下值得舞臺設計師們深入研究的問題。還有一些兒童歌劇舞臺設計的形式過于簡單和雷同,只是利用大屏幕做一些簡單的背景動畫來配合演員演出,在視覺呈現和整體舞臺效果上有較大的局限性?!?/p>
在兒童歌劇舞臺設計中,簡單、單一的符號元素創作是不利于舞臺設計創新的,需要挖掘更多的符號元素。在進行舞臺設計時,適當加入一些新穎獨特的造型,豐富舞臺表現形式;同時設計的舞臺要方便與觀眾進行適當互動,增強觀眾欣賞體驗。
4.2 多種藝術形式相互結合
目前兒童歌劇舞臺設計對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多為“大屏+投影”,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來切換場景,對于整個舞臺效果來說,形式過于單一,舞臺表現力不強[4]。
數字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為舞臺設計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不同的媒體形式,所呈現出的舞臺效果也不盡相同,在改變傳統舞臺設計的形式和效果的同時,也在逐漸改變著人們對舞臺的審美期待。
應用新型舞臺技術,如升降、旋轉等裝置,可以改變之前傳統舞臺的模式化嚴重的效果,增強舞臺層次感和立體效果。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全息投影、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也應用在了各種舞臺上,產生了不錯的反響。例如兒童舞蹈節目《剪花花》,是國內首次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的先例,營造出了繽紛繁華的童話世界,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感覺。利用立體影像的虛實交融,靈活巧妙地實現了互動表演,豐富了舞臺調度,也使得觀眾感受到了舞臺的魅力。目前已經有很多的舞臺表演,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不僅滿足了觀眾日益變化的審美需求,而且還促進了舞臺設計的發展。因此,兒童歌劇的舞臺設計也要參考借鑒這種形式,創作出更多高質量的作品[5]。
5 結語
綜上所述,兒童歌劇最大的特點就是往往選擇人們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神話傳說等進行改編,利用其生動豐富的故事內容,加上富有創造力的舞臺設計,在燈光、道具、服飾的配合下,使得整個舞臺畫面布局更加和諧,更符合兒童的審美,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看文字作品的時候,人們更多靠的是想象,靠著作者的文字語言來想象故事情節,想象書中描述的畫面,想象人物的形象、表情等。而兒童歌劇這種形式更具有直觀性,更有視覺沖擊力,能帶給觀眾更直觀、更震撼的體驗。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更欣賞那些設計獨特、舞臺新穎的兒童歌劇,所以編導要運用新技術、融入新形式,不斷優化兒童歌劇舞臺設計。
引用
[1] 央視網.國家大劇院原創兒童歌劇《阿凡提》送給孩子們的智慧禮物.[EB/OL].(2016-11-29).[2024-3-20].https://ent.cctv.com/2016/11/29/ARTI8BThzKyXajLpk5JA0loO161129.shtml
[2] 劉剛.童真與稚趣相諧 評兒童歌劇《阿凡提》[J].中國戲劇,2023(12):79-81.
[3] 李大宇.為孩子“種金子”原創兒童歌劇《阿凡提》觀后[J].中國戲劇,2017(6):35-37.
[4] 朱冬梅.動畫電影《阿凡提的故事》中的阿凡提形象塑造[J].四川戲劇,2014(1):85-89.
[5] 原海博.時代之美——探究數字媒體藝術在舞臺美術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9,32(10):93+109.
作者簡介:雷雅如(1999—),女,山西呂梁人,碩士研究生,就讀于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