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藝術是一門世界性的藝術,從最初起源于歐洲,到世界范圍內的普及,前后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進入20世紀后,隨著多元文化的迅速發展,鋼琴藝術呈現出千姿百態、學派紛呈的態勢。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之后,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鋼琴的藝術魅力也逐漸展現在大眾視野中,人們對鋼琴所彈出的雅致、端莊的音樂情有獨鐘,鋼琴也逐步融入我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在音樂教育領域,鋼琴教學也十分火熱。鋼琴演奏教學被視為鋼琴教學的核心環節,它是幫助學生深入掌握鋼琴音樂基礎理論和鋼琴演奏實踐技巧的關鍵課程。學生接受鋼琴演奏的教育不僅對他們在鋼琴專業領域的發展有所幫助,還有助于他們人文精神和審美素養的提高,對實現他們的全面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俄羅斯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國家,20世紀對于這個國家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進入21世紀之后,該國涌現出眾多鋼琴音樂家和鋼琴演奏家,他們融匯了歐洲各國的優秀鋼琴文化,在堅持本民族審美傳統和民族風格的基礎上,創作出了大量的鋼琴作品,至今仍在流行,還培養出了多位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鋼琴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鋼琴音樂文化。在音樂教育領域,俄羅斯音樂類高校在鋼琴演奏教學上,無論是教育層次還是教學方法都位于國際前列,不僅為本國培養了大批杰出的鋼琴表演者和藝術家,也用俄羅斯基因,促進了全球音樂文化的創新和繁榮。鑒于我國音樂類高校在鋼琴演奏教學上起步相對較晚,其課程模式和系統都不盡完善,我們可以向俄羅斯學習,不斷完善鋼琴演奏教學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中國的鋼琴演奏教學質量。本文旨在比較兩國教學方法的差異,以期找出中國鋼琴演奏教學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提高我國鋼琴演奏教學的標準和水平。
1 中俄高校鋼琴演奏教學課程教學的基本情況
1.1 我國鋼琴演奏教學的基本情況
隨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的不斷演變,我國音樂類高校越發重視鋼琴演奏教育,致力于建立鋼琴演奏教育體系。在早期,我國的鋼琴演奏教育教學方法大多數借鑒外國的經驗和教學手段。但與此同時,也在探索中國化的鋼琴演奏教學之路。通過持續的實踐和多年教學經驗的沉淀,我國音樂類高校在鋼琴演奏教學方面已逐步探索出了適應自身特點的路徑和策略,成功地為我國學生打造了一整套的學習體系。鋼琴演奏教育體系不僅對鋼琴演奏教學的各個層次進行了全面的優化,而且對鋼琴教育的目標進行重新設定,劃定了相應的規范。在長期應用這種體系之后,我國鋼琴演奏教育領域勢必將實現進一步的創新[1]。
1.2 俄高校鋼琴演奏教學對我國的啟示
在鋼琴演奏教育領域,俄羅斯音樂類高校擁有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改革開放后,中俄兩國之間有許多的交往,兩國外交友誼十分深厚。與此同時,俄羅斯的諸多鋼琴研究學者和專家也赴中國開展教育工作,他們在中國培養了大量鋼琴演奏人才,為中國的鋼琴行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俄羅斯鋼琴演奏教學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績關鍵在于俄羅斯注重將教學理論和實際操作緊密結合起來,確保學生能夠在實踐環節進行創新,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鋼琴演奏的深入理解,這給予了我國音樂類高校鋼琴演奏教學很大的啟示。
2 中俄高校鋼琴演奏教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差異
2.1 課程設置
中國鋼琴專業的建立起步較晚,教育模式和結構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我國鋼琴演奏教學,一般都是按照標準流程來設計教學環節,重點在于必修演奏技巧和基本理論上,確保學生能夠吸收與鋼琴相關的理論知識,以理論指導實踐。在鋼琴演奏教學中,專業的教師將進行講授和引導,以確保學生能夠實質性地掌握各種理論知識。
俄羅斯的鋼琴藝術是世界音樂舞臺上的一朵奇葩。俄羅斯的民族音樂家們懷著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對西歐音樂充分借鑒,對本民族音樂深入挖掘,在鋼琴演奏、鋼琴創作、鋼琴教育上都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形成了俄羅斯獨特的鋼琴審美特征。該國培養出了多位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鋼琴家,如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斯克里亞賓、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等。總體來說,俄羅斯的鋼琴演奏課程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具體來說,俄羅斯的鋼琴教育非常重視鋼琴演奏的課程安排,并能將各個專業領域進行細致劃分,為學生提供不同方向的指導。例如,將鋼琴的專業課程與伴奏音樂明確區分開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將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對學生進行重點培養,以激發學生多樣化的技能和能力。俄羅斯的鋼琴教育還有專項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和鑒賞技能。
2.2 考評制度
學生在完成各階段的鋼琴演奏的學習后,教師對學生的學業成果進行評估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對學生的學業成果進行評估,主要是劃分不同的學期并進行考核。教師在每學期結束之后,對學生實施考核,主要關注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能力,隨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劃分不同的成績等級。學生在看到成績之后,自覺進行鞏固和提高。俄羅斯不斷涌現出的鋼琴和音樂大師們大多是通過大量的專業課程和精英培育方式來完成的,對于我國不太有參考性。俄羅斯高校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教師們往往給學生預留足夠的時間,并一對一地給出有用的建議,這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和進步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一點還是值得我國音樂類高校學習的。從考評制度入手,我國的音樂類高校可以注重考后的反饋環節,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使得學生可以更具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的能力。而非像以前一樣,“考”而“不評”。
2.3 考試大綱
在鋼琴演奏課程考試大綱的構建方面,中國與俄羅斯存在多方面的差異。當俄羅斯的音樂類高校決定制定考試大綱時,它們更加重視將音樂理論與實際演奏技巧結合起來,通過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來逐步加強學生的鋼琴演奏技能。俄羅斯的音樂類高校重視學生在鋼琴彈奏方面的才能和臨場適應性培養。在俄羅斯的音樂類高校中,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估時,都傾向于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演出,或者與其他學生進行完整的合奏訓練。
3 中俄高校鋼琴演奏教學課程教學體系存在的差異
3.1 培養目標
鑒于兩國歷史背景和各自的文化習慣有所不同,中俄兩國音樂類高校的鋼琴演奏課程教學體系也有很大的差異。中國文化向來有容乃大、兼容并包,在藝術教育領域也不例外。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鋼琴演奏教學的發展,就要從多個維度去深入探究和分析俄羅斯音樂類高校鋼琴演奏教學課程教學體系的構成,充分學習俄羅斯音樂類高校在鋼琴演奏教育領域所展現的優勢和實踐經驗。俄羅斯音樂類高校在鋼琴培訓方面,特別重視學生的鋼琴表現力,即彈奏鋼琴的技巧。從該角度分析,俄羅斯的教育理念較為鮮明。
在實施教育活動時,教師首先激發學生對鋼琴這一專業的興趣,使他們對鋼琴演奏產生欲望,在此基礎上,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投入學習。
之后,教師再提供專業化的訓練,目的是確保學生能夠學會鋼琴多種演奏技能。在這一教育環節中,教師注重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展現出自身的音樂才華。還特別注重學生真情實感的發揮,注重讓他們對自己的鋼琴演奏,有所共鳴。將感情融入鋼琴演奏中,而非僅僅彈出空洞的旋律。
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鋼琴演奏課程培養目標與俄羅斯明顯存在差異,這主要是由于中國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盡管現在提倡素質教育,但是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畢竟發展日久,轉型速度自然緩慢,非一時可以完成。中國的音樂類高校鋼琴彈奏專業的培養重心更加側重于學生掌握鋼琴演奏技巧,其目的是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并獲得相應的證書。這種方法可能會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技巧。但是如果學生缺乏自我探索,對鋼琴的學習熱情會減弱,創新能力無法得到提高,久而久之,不適宜他們的長久發展。
3.2 教學內容
俄羅斯音樂類高校與我國音樂類高校在鋼琴演奏教學方面的側重點不同。俄羅斯音樂類高校的鋼琴演奏教育通常更側重于復調彈奏和歌唱技能。與此同時,俄羅斯音樂類高校在為鋼琴專業選擇教材時,通常會選擇涵蓋許多改編曲目的教材,這是因為改編曲目具備歌唱性,既可以歌唱,也能夠進行復調彈奏,能夠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選擇合適的教材可以確保學生更深入地融合進課堂中來,使學生獲得更為愉悅的學習體驗,從而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習的效率。在這一領域,音樂教材的內容往往很少調整,以古典音樂大師的音樂作品為主。盡管古典音樂大師的音樂作品是永垂不朽的經典,但是在教材中注入新鮮血液也是很重要的。
3.3 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方面,俄羅斯音樂類高校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注意鋼琴演奏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教學,從廣闊的藝術學和文化學的角度教導學生。鋼琴演奏藝術的演進本來就和整個藝術甚至文化領域的演進息息相關。偉大的鋼琴大師往往兼而為小提琴家、哲學家、藝術理論批評家等,他們的鋼琴作品里往往滲透著深刻的藝術和文化內涵。因此借助哲學、杜會學、歷史學、藝術學、心理學等鄰近學科的成果,參考它們的方法,會給鋼琴演奏教學帶來新的面貌。在學科的交叉點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但是我國的音樂類高校并不太強調跨文化教學。就這一點而言,中俄高校鋼琴演奏教學課程教學是存在本質不同的。俄羅斯音樂類高校鋼琴演奏教學課程教學相對比較成熟,能夠更好地開展各項教學工作。而我國高校鋼琴演奏教學課程教學相對較弱,有些需要進一步完善的領域。我國的鋼琴演奏教學與其他人文科學的聯系較為微弱,沒有進行跨學科教學。這種情況不利于學生全面提升其藝術修養。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整體成長,我國高校鋼琴演奏教學應當在課程設計上對鋼琴演奏教學的方向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下的鋼琴演奏教學應該加強和其他學科之間的合作,培養學生的跨專業意識,從而促進學生提升自己的演奏技巧和音樂素養,成長為更高水平的鋼琴演奏家[2]。
4 結語
到目前為止,我國各音樂類高校已經在鋼琴演奏教學方面做出了改變和發展。然而,與俄羅斯鋼琴演奏教學的全面性和系統性相比,仍然存在較大不足,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俄羅斯高校在鋼琴演奏的授課方式上對我國具有極大啟示。如果能夠持續地汲取世界鋼琴彈奏教學領域先進的前沿理念與科研方法,并根據我國的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和應用,那么我國的鋼琴演奏教學便會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因此,我國音樂類高校應積極地吸取其長處,不斷完善自身的鋼琴演奏教學方式方法,重視教學重點,為我國的鋼琴演奏教學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引用
[1] 徐族屏.中俄高校聯合辦學框架下鋼琴伴奏教學改革研究[J].黃河之聲,2021(19):59-64.
[2] 曾蓉萍,劉彩蓮.高師音樂教育專業鋼琴課程體系改革微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5(12):78-86.
作者簡介:張璐(1989—),女,遼寧沈陽人,博士,講師,就職于黑龍江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