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方繪畫領域非常重視光影的運用,借助光影打造的藝術感是藝術家創作中所極力追求的。隨著時間的流轉,曾經在西方繪畫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光影,走入中國繪畫領域,并經過多年探索嘗試,如今日漸成熟,已成為中國畫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水彩畫中運用光影,能夠為畫作加上一層明暗交織的光,豐富水彩畫的藝術表達,使水彩畫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光影的融入加強了畫面縱深與明暗對比,使畫作更顯立體,藝術水平上升到更高層次。闡述水彩畫創作中光影的運用,分析光影之于水彩畫畫面效果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確運用光影,使其成為水彩藝術的一種語言,助力現代水彩畫的發展創新。
關鍵詞:水彩畫;光影;明暗;冷暖
光影是現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現代藝術家帶來了靈感,在水彩畫創作中更多地引入光影元素,可以極大程度地豐富藝術視覺語言,增強畫面效果,為觀者帶來絕佳的感官體驗。光影的運用成為水彩畫創作的重要嘗試,創新了傳統的水彩藝術,因此如何讓光影語言為水彩創作服務,成為現代水彩畫創作者的主要任務。
一、水彩畫中使用光影的作用及意義
(一)增強色彩的明暗冷暖對比
水彩畫中光和色同樣重要,色彩的表現源自光的存在,二者相互作用,互為襯托。而在一幅繪畫作品中,色彩冷暖與明暗也是相對的。例如,當畫面內容是日出時分、艷陽午后抑或靜謐夜晚,不同時段的光線存在強弱差別,與此對應的色彩同樣有冷暖、明暗的差別,光與色的差別,能夠打造出完全不同的視覺效果。光與影相互依存,有光自然也會有影,水彩繪畫極力打造光的同時,同樣少不了影的構畫。一般來說,暖色多用來表現光源,冷色多用來表現陰影,當然判斷色彩冷暖需要參照畫面對比。如著名畫家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的水彩畫作《特威肯哈姆的教皇別墅》,畫面中融合在一起的藍色和淡綠色中又加入了金色,畫面前方的棕色之中又混入自然色。該畫作鮮少使用純藍色和淡金色體現強烈光影的明暗,畫家更多地使用灰色調,艷麗的色彩被中和成更自然的色調,使畫作散發著幽靜柔和的光。在光影運用方面,畫面遠處部分與投影處使用偏暗的冷色調,展現出畫面內容的冷與虛;近處明亮的部分則使用暖色調,以烘托出畫面內容的暖和實。回顧透納的早期創作,他更傾向于使用主觀色彩,畫作中的色調大多單一,風格更為淡雅質樸。
再以中國水彩畫作《初春的陽光》為例,在這幅畫中,初春時節的陽光以暖色表現,陽光照耀下的事物都被暖色籠罩,無形的陽光通過色彩生動體現,而被光照耀的景物也借助暖色調被客觀呈現,光影的運用使水彩繪畫更為生動。
(二)增強畫面空間感
運用光影能夠為畫面打造透視空間,增強畫面的層次感。例如油畫《夜巡》,畫家借助光影的明暗對比,表現人物之間的內在關系。畫面中有處在光下的人物,也有位于黑暗處的人物,這樣明與暗的強烈對比,為人物賦予了主觀色彩,增強了畫面的敘事感,觀者可以盡情發揮想象,揣摩人物心理。再如中國水彩畫作《十月》,這幅畫的主要內容是金秋十月下的老北京街巷。方正的四合院,屋頂上遍布野草,紅漆的大門銹跡斑斑,這些事物在日落夕陽的掩映下落寞蒼涼,均以冷色調呈現。畫面中只有近處的大門前用暖色調描繪出三角形光斑,那是夕陽的照射,正是這點光的存在,整個路面的節奏變得不再那么平靜,房壁上映射著暖洋洋的光,畫面自上而下,自左及右,冷暖光影有規律地變化,這樣極具節奏感的變化也使整個畫面鮮活起來。雖然景物老舊蕭條,但也有生機浮動,依靠強弱光影的改變,畫面內容的虛與實也愈加凸顯,這種光影下的近實遠虛的關系在畫面上也進一步展現了空間層次。
(三)打造情感意境
除為畫面效果服務外,光影還能表現出繪者的內心世界,是畫家情感表達的媒介。在繪畫創作中,光是一切事物的靈魂,不同光線下的事物擁有不同的藝術語言,被陽光映照的景物充滿生機,而這只能以色彩加以表現,是色彩描繪了光,也是光詮釋了色彩,因此光影的表現技法也成為畫家不懈追尋探索的方向。
水彩畫創作中,繪者通過控制光影的對比強弱及出現位置來把握畫面的整體性、畫面節奏與意境氛圍。當光影的對比偏弱,則畫面以灰色調呈現,營造寂靜嚴肅的氛圍;當光影的對比偏強,畫面以亮色呈現,營造活潑靈動的氛圍。以水彩畫家黃有維創作的《觀滄海》為例,該畫作蘊含創作者藝術情感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畫面下方的礁石和海浪處,深色的礁石不斷被白色浪花沖刷,墨綠的海水洶涌澎湃奔流不息,天空處在畫面的遠端,光影對比偏弱,這樣的處理為畫作增添了厚重感。整個畫面讓人體會到天地的無邊浩瀚,歲月的驟然消逝,以及處在時間旋渦中的人終其一生奮斗的意義,作者將自身對人生的感悟通過光影的運用融入畫面,引人思考。
二、水彩畫中光影技法的具體運用
(一)水彩本體語言
水彩本體語言主要是指由美學觀點、表現手法和創作工具表現出的特殊藝術語言。水彩創作中無論使用何種表現手法,均要依托于水彩的偶然性和流動性。光影打造的黑白灰貫穿在水彩畫作中,是畫作最核心的藝術語言。不管是由多種色彩構成的畫面,還是只有黑白二色構成的畫面,創作中均不能與黑白灰相分離。光影的黑白灰關系能夠增強畫面表現力,提升畫作的藝術水平。例如畫作《都市的旅人》,繪者依靠光影將畫面分成左右兩部分,畫面左側為陰影部分,以傾斜的方式呈現,該區域是整個畫面的視覺中心;畫面右側為光照部分,繪者舍棄留白,轉而為這部分加上暖黃色,以此表現陽光照耀下的瀝青路面,打造一定的氛圍感。
再如畫作《酒吧印象》,為增強光影效果,繪者使用紫、紅、藍等多種色彩,將酒吧的熱鬧與生機鮮活地表現出來。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讓年輕人倍感壓力,在酒吧,他們的情感得到釋放與撫慰,而霓虹閃爍的城市街景下又顯露出疲憊空虛之感,繪者的情感在光影的營造下盡情表露。在構圖上,繪者的創作重點為酒吧街景,在純棉水彩紙基底上使用暈染手法奠定基調,隨后在高光區涂上留白液以增強構圖美感。不僅如此,畫家還使用濕疊加法造景,配合光線的強弱對比,描繪出光照之下景物影子的虛與實,而酒吧就隱匿在虛幻迷離的光暈下,意境濃郁,引人遐想。從上面畫作的分析中總結出,水彩創作重在設計。畫家需要善用繪畫技法,有效植入設計元素,比如明暗關系、色彩關系及畫面疏密、冷暖節奏與韻律等。當畫面極具設計感,擁有骨架,后續創作才能順利進行。因此,畫家需要不斷將新的元素融入畫面骨架,豐盈畫面,激發情感,以此使畫作與現實生活產生聯結,而這也是需要畫家不斷探索才能習得的能力。
(二)綜合材料語言
這里提到的綜合材料語言,是在創作中使用多種繪畫材料,由此形成的極具風格的藝術語言,水彩創作中離不開綜合材料語言。《斷舍離》一書推崇生活的極簡化,作者認為要想得到內心的平和愉悅,則需要清除舊事物,保證身體與心靈的輕盈無礙。作者的思想與當下社會大環境相適應,人們的生活需要這種極簡主義,從而達到身心的解脫。以這種觀點為基礎創作的水彩畫《物象·煙斗》,選擇三角構圖方式,詳細展現煙斗的各個部分,煙斗的特殊質感也得到很好的呈現,并且還利用光影的明暗對比,使煙斗缽、煙嘴等部分表現出光影的差異。分析該畫作使用的綜合材料語言,可以發現繪者使用泛黃的牛皮紙作為繪畫材料,該材料能夠削弱副光源的影響,使畫面中物體的立體效果更強。另外,在煙斗壁的描繪上,為凸顯其質感紋理,繪者使用了色粉和彩鉛。至于煙管的高光區域,繪者使用了淺黃色不透明水彩顏料處理。通過以上光影的巧妙安排,整幅畫作質樸寫實,這種取材于現實生活的景物刻畫,也拉近了繪者和觀者的情感距離。
三、水彩畫創作中光影的表現方法
(一)光的表現方法
1.光源色溫表現方法
水彩畫創作中,為有效辨別冷暖光源,繪者可以使用色溫測量法,以此為后續的合理用色打下基礎。水彩畫中常見的光源色溫在2 200 K到12 000 K之間,隨著數值的走高,色調愈加向冷色靠攏,隨著數值的走低,色調愈加向暖色靠攏。水彩畫創作中,光源多為太陽光,且隨著時間的變化,陽光色彩也發生著變化,繪者可使用暖黃、橙紅等顏色加以表現,并同時借助干濕結合法,彰顯陽光的特殊質感。光源除陽光外,還包括月光、燭光,用不同明暗度的色彩表現這些光源,能夠營造出神秘、幽靜的氛圍,極大程度地豐富畫面語言。
2.光的色彩表現方法
光的色彩實際上取決于特定波長的光與人們的視覺相互作用的效果。通過三棱鏡試驗,人們認識了光譜,對“白光”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白光”是多種色彩的混合。19世紀,印象派認識到光在色彩表現中的重要作用,其能打造獨特的視覺效果,由此光色理論被提出,畫家紛紛嘗試運用多種色彩,找尋與自然光最為契合的顏色,詮釋光的存在,提升觀者的體驗。
3.光強與方向表現方法
在水彩畫中,為增強光的真實性,光強與方向起到關鍵作用。從光強的表現方法上看,光可分為聚光、漫光、微光等。聚光相對集中,畫面渲染力十足,畫家多利用聚光表達自身誠摯、濃烈的情感;微光光強較弱,用來彰顯畫面事物的柔美,通過冷暖色的合理安排以及色彩邊緣線條的細致勾畫,凸顯畫面的動人活力,展現生命的自由與放縱。光的方向分為順光、側光、逆光、頂光等。繪者在刻畫影時會利用到光的方向,據此選擇合適的構造方法。
4.光的布局表現方法
在水彩畫布局中,光同樣發揮著關鍵作用。其中,用光來處理留白是繪者經常使用的手法。光的留白可增強畫面層次感,而這里的留白,并不是在畫面中設置大片空白。除此之外,光的布局表現方法還包括水平式、垂直式、傾斜式等。上面分析的畫作《都市的旅人》,就是利用光的傾斜式布局,以光的方向為參照,確定布局。
(二)影的表現方法
1.本影與鏡影表現方法
影的類型主要有兩種,一是本影,二是鏡影。本影指的是光線被物體阻擋后投射出的陰影區域。本影又有原生影和派生影之分。水彩繪畫中,為合理表現本影,繪者需要仔細觀察光穿過物體的狀態。相比之下,鏡影更為復雜,雅克·拉康提出的“鏡像階段”將其描述為象征性形象矩陣的自我表征。約瑟夫的畫作《雨中墨爾本》就使用了鏡影表現手法。下雨的街道,地上布滿水坑,此時會發生鏡像反應,繪者融合了陰影和鏡像,展現出只有下雨天才有的獨特景象,生動描繪出雨中閃閃發光的景色,氛圍感十足。
2.影的虛實表現方法
影有虛實屬性,隨著光的強弱變化以及光源距離的改變,影會產生不同的虛實效果。當物體與光源非常近時,產生的影子很大,其邊緣虛化模糊;當物體與光源非常遠時,產生的影子很小,此時影子邊緣擁有實感,更加清晰。水彩繪畫中也會抓住影的虛實對比,增強畫面的視覺沖擊力。仍以約瑟夫的畫作《雨中墨爾本》為例,他用大色塊描繪倒影,同時使用暖色調勾勒倒影邊緣,再加上留白處理,有效地增添了雨中畫面的趣味性。
3.影的象征表現方法
影所產生的藝術效果經常打破界限,創造無限可能,這是因為影擁有極強的象征意味。水彩畫中刻畫人物時,繪者多以影來表現人物內心情感,暗含某種隱喻。例如畫作《施萊米爾的影子》,該幅畫中的影象征色彩濃重,畫中的施萊米爾將影子交給魔鬼,象征自己喪失了自我。
4.影的成像表現方法
西方繪畫領域,影的存在依托于客觀物體,創作中經常利用到影的成像表現方法。這種手法在我國繪畫領域也經常能夠看到,中國古代就有“以燈取影”的創作方法。張大力的畫作《荒野之靈》,就運用了影的成像表現方法,模糊了繪畫和攝影的界限,畫面中有實有虛,舊事物從影中走出,給人全新的感受,該種表現方法是水彩繪畫的創新,同時也豐富了畫作的內涵。
四、結語
水彩畫創作中離不開光影的運用。明暗色調能夠描繪出光的強弱對比,進而豐富畫面的視覺語言,增強畫面布局的層次感,彰顯水彩畫的風格特點。通過光源色溫、光的色彩、光強與方向、光的布局,以及本影與鏡影、影的虛實、象征與成像等表現手法,可以為畫面注入生機,刺激觀者感官,使繪者和觀者產生情感的共鳴。而若想借助光影創新傳統水彩藝術,繪者需要不斷探尋,思考光影與客觀事物、主觀情感的聯結,如此才能將水彩畫創作推向更高的藝術境界。
參考文獻:
[1]胡趙軍.80后水彩畫家 城市風景題材作品藝術特征[J].黑龍江畫報,2021(11):9-11.
[2]何婉晴.河北省水彩畫發展探析[J].大觀,2021(3):159-160.
[3]吳祥麗.探究現代水彩畫的發展與創新[J].中國文藝家,2021(4):11-12.
[4]鄭宇鵬.寫生在水彩畫創作中的重要性[J].藝術家,2020(2):33-34.
[5]沈冬子.落盡浮華意自新:余傳偉的水彩畫意象[J].美術界,2018(12):42-47.
[6]黃雨蒙.“水”在水彩畫中的作用探析[J].流行色,2019(3):119,121.
[7]劉娜.淺析傳統中國畫對中國當代水彩畫的影響[J].牡丹,2019(30):50-51.
作者簡介:
劉航,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彩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