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瑩

在企業運營活動中,納稅籌劃是一項重要的內容,要求納稅人能夠預先將企業各類投融資、生產經營以及財務管理等活動進行預先規劃,利用科學的手段來將企業納稅金額以及經營費用降低,促進財富積累,實現稅后收益最大化。
本文以ZC置業控股有限公司J寫字樓翻新改造項目為例,具體分析了該項目相關的增值稅納稅籌劃措施,具體包括:納稅信用等級的重新認定、企業工程承包方式的選擇、材料設備供應商身份的選擇等,并從中歸納整理出其開展增值稅籌劃工作的可復制經驗,最后提出稅務籌劃的實際應用以及保障措施,希望能對廣大同行有所助益。
全面認知納稅籌劃
企業需要按照國家規定要求來無償繳納稅款,所以稅金類支出對于企業而言屬于資金凈流出,這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逐步重視科學開展納稅籌劃工作的話,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可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納稅籌劃指的是納稅人在遵循稅法相關規定的基礎上,通過科學規劃涉稅活動,對企業經營行為實施統籌管理,從而減少稅務風險,降低企業稅收負擔,從而提高其稅收收益的一項避稅措施,其不但與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相符,而且還可以合理提升納稅人的利益。
不僅如此,在企業發展進程中科學開展納稅籌劃也非常重要,具體體現如下:首先,科學開展納稅籌劃有利于企業人員納稅意識的增強,并科學指導企業納稅工作的開展。其次,合理編制納稅籌劃方案,能夠對有關財務信息進行搜集、整合與優化,從而為企業發展策略、投資決定、經營管理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最后,采取合適的納稅籌劃,能夠促進全面、有效地提升企業會計核算、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等工作水準,更好地推動企業健康穩定地發展。
ZC置業公司發展概述
ZC置業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3日,成立以來秉承“誠實、認真、謙讓”的企業精神,堅持倡導“正、勤、苦、勇、嚴”的經營理念,依托ZC集團的先進企業文化和強大的品牌優勢,認真貫徹執行集團董事局的指示,圍繞中國境內的北、上、廣、深和省會城市,在房地產行業的調整過程中做好優質寫字樓的收購置業和具有自身企業文化特點的金融行業物業租賃業務。
ZC置業公司的發展愿景是以地產五大代理行為目標,創建國內高端寫字樓行業投資、運營的標桿企業。
ZC置業公司的發展戰略是整合資源優勢,以房產投資為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資產管理,進一步開發物業服務業務的盈利能力,逐步形成樓宇置換、資產管理為業務源,物業管理、物業咨詢、金融服務為增值源,風險防控、不良資產處置為消化源的產業鏈互動格局。房產投資業務的長遠發展方向是爭取引入優質的戰略合作者,把握政策利好,成長為專業的商業地產投資企業和不良資產處置機構。
結合公司發展規劃與經營目標,管理人員需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并對公司外部以及內部等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同時平衡各項利益,提出了三年內實現投資收購項目面積達到 5萬平方米,年物業管理運營項目面積10萬平方米,力爭進入國內一流企業的績效目標。
公司通過運用顧問監管以及標桿學習的方式來確保戰略目標以及方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其中,顧問參加到企業內部各項戰略決策制定的各個環節,并為其提供有效的專業指導與監管。而標桿學習則能夠讓公司學習到更先進的管理理念,并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實力,進而提高其競爭優勢。
ZC置業公司增值稅納稅籌劃案例分析
一、增量留抵退稅的納稅籌劃
2019年,我國正式出臺了《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稅公告2019年第39號),自2019年4月1日起,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第一,由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按照季度繳納稅款的為連續兩個季度;按月度繳納的為不間斷6個月的增量留抵稅額都在0以上,同時第6個月在50萬元以上。第二,達到A級或B級的納稅信用等級。第三,在提交退稅申請前3年都沒有出現虛假開具專票、騙取留抵退稅或出口退稅等情況。第四,在提交退稅申請前3年都沒有出現由于偷稅而遭受處罰2次及其以上。第五,由2019年4月1日起都沒有享受到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
2019年3月末,ZC置業公司增值稅留抵稅額為67395.13元 ,至2019年10月末,ZC置業公司留抵稅額為 8182518.47元,增量留抵稅額8115123.34元(8182518.47-67395.13)。在當年,每月增量留抵稅額都超過0。
當年11月經過查詢相應系統可知,ZC置業公司的納稅信用等級是M級,并未達到增量留抵退稅的信用等級標準,因此不適用該政策。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5號《關于取消增值稅扣稅憑證認證確認期限等征管問題的公告》中的第二條規定的內容:“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有納稅信用級別條件要求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
同年12月,地方稅務管理部門重新評定ZC置業公司的納稅信用等級為B級,所以達到退稅要求。
12月12日,ZC置業公司申請退稅額=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60%=8115123.34 × 8182518.47/8182518.47× 60% = 4869074.004 (元)
與一般商品流通企業、制造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不同,ZC置業公司購進自持物業形成的留抵稅額具有金額大、周期長的特點,基本上無銷項稅額相匹配,因此產生留抵稅額直至退稅。但從整個運營周期來看,當企業發生增值稅納稅義務時,其繳納的增值稅總額相同,所以由獲得增值稅留抵退稅那天開始到產生納稅義務同時解繳稅款這段時間內,企業相當于獲得了政府提供的無息貸款。將這一政策靈活應用起來可以幫助企業實現資金的融通以及融資成本的減少。
二、工程外包的納稅籌劃
目前,工程外包時其承包形式主要有“甲供材”(發包方控料)和“乙供材”(包工包料)兩類。其中第一種形式要求發包方自己提供工程施工物資,而第二種形式主要是由建筑公司采購有關物料,同時提供勞務。根據增值稅法相關規定,采用“甲供材”方式,即建設單位自行采購相關原材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其進項稅額能夠根據貨物貿易稅率來實施抵扣;第二種方式,建筑公司可以使用一般納稅人的身份,這樣一來不但能夠獲得專票,而且還能將工程總造價9%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采用“乙供材”方式,建筑公司選擇以小規模納稅人作為納稅主體的,則可計算抵扣工程總造價進項稅額的3%。
實務中,許多發包方貪圖便捷,往往會采取第二種發包形式,通過仔細測算可知,ZC置業公司要想實現更多進項稅額的抵扣則適合使用第一種發包形式,降低增值稅納稅基數。所以其寫字樓翻新改造工程外包時常選擇一般納稅人企業進行合作,不過如若屬于小規模納稅人,且價格較低的時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詳細會在后文進行分析。
例如,ZC置業公司J寫字樓翻新改造項目中土建工程建設造價總共為7912萬元,在整體成本費用中約占八成,其中設備原材料在成本中所占比例超過了五成,建筑公司屬于一般納稅人。如果該項目采取第一種承包方式,也就是施工物資由建設單位自行提供,則進項稅額=ZC置業公司收到專票的稅額+建筑公司開具專票稅務稅額=7912×(1-85%×55%)÷1.09×9%+(7912×85%×55%) ÷1.13×13%=773.40萬元;若J項目選擇“乙供材”的發包方式,即建筑材料由建筑公司負責,則可以抵扣進項稅額=7912 ÷1.09×0.09=653.28萬元。
對比上述2個方案的進項稅抵扣金額可以看出,ZC置業公司選擇“甲供材”比選擇“乙供材”可以多抵扣進項稅額約120.12萬元。
因此,在確定工程承包方式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能夠開展全方位測速算,并進行多方對比與考量確定出最有利于企業實施納稅籌劃的方案,避免選擇的盲目性。
三、供應商納稅主體身份比選的納稅籌劃
在確定供應商過程中,由于小規模納稅人并非所有業務都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所以不少企業通常都會將一般納稅人放在第一考慮位置,以達到抵扣進項稅額的目的。ZC置業公司在確定供應商過程中,能夠充分結合不同企業給出的供貨價格和能夠抵扣的進項稅額,通過公式測算的方法直觀地計算出兩者的納稅平衡點,進行綜合性比較后選擇采購成本最優的方案。
J寫字樓運營項目中,物業租賃收入和物業服務收入總額為4380萬元,有A、B兩個供應商參與競爭,其中A屬于一般納稅人,給出957.64萬元報價,同時保證能夠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而B屬于小規模納稅人,給出800萬元的報價,不過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含稅)。
即:P1=957.64萬元,P2=800萬元,P2>0.8133P1=
778.85萬元。此時,T1=0.347S-0.39P1=1146.38萬元,T2=0.347S-0.25P2=1319.86萬元。所以,ZC置業公司應選擇一般納稅人企業A為供應商。
四、ZC置業公司增值稅納稅籌劃效果分析
ZC置業公司財務人員對增值稅相關的經營管理活動設計了納稅籌劃方案,既減輕了公司的增值稅稅負,盡可能使稅務成本最小化,又提升了企業的行業競爭力,促進企業的會計核算、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等經營管理水平多維度、全方位獲得提升。
ZC置業公司增值稅納稅籌劃取得的經濟效果如表1所示。
通過表1能夠直觀地看出增值稅節稅合計780.51萬元,這無疑是一筆較大的金額,可以將其運用到新項目的投資中,這樣不但能夠有效提升公司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能夠提高公司納稅籌劃的動力,堅定納稅籌劃的理念。
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發現,ZJ置業公司的增值稅納稅籌劃效果顯著。總結該公司的納稅籌劃案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ZC置業公司在把控自身業務類型和經營特點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一套適應公司自身需求的納稅籌劃方法,與增值稅相關的項目業務都堅持整體參與先籌劃后核算的業務流程,并能夠根據項目特點靈活變通納稅籌劃方案。
其增值稅納稅籌劃工作得以順利推進,需要事先做好涉稅業務與活動的籌劃工作,同時也需要內部各部門間的配合與支持。高層領導重視節稅工作,從意識形態出發以身作則;多部門自動梳理相關政策定期交流節稅思路,將增值稅的納稅籌劃工作形成常態化;溝通交流促進部門間業財融合,實現業財數據透明化,既降低了稅負,又兼顧到公司價值和納稅風險。
希望通過本文總結并解析ZC置業公司增值稅納稅籌劃案例,可以有助于公司客觀地反思自身納稅籌劃工作的開展,并做到查缺補漏,不斷提高其籌劃水平,并且也希望本文中的思維方式能為其他企業的增值稅籌劃工作提供有益借鑒。(作者單位:浙江中財置業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