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互聯網+”賦能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變革的內在機理與實踐路向

2023-05-30 04:24:37鄧小娟王福平
電化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關鍵詞:美育互聯網

鄧小娟 王福平

[摘 ? 要] 隨著互聯網與教育融合不斷深入,以“互聯網+”賦能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變革是農村教育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是促進城鄉美育教學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由于當前農村學校美育教學存在美育觀念相對落后,師資、教學條件不足,課程開設和評價方式單一等現實問題亟待解決。研究從互聯網空間的特性深入剖析了“互聯網+”賦能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變革的內在機理,認為“互聯網+”可以拓展農村學校美育課程教學場域、補充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資源短板、細化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評價結果、推動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群智協同、構建農村學校美育新型師生關系和促進農村學校美育聯動有機發展。基于此,研究進一步從夯實基礎設施、優化技術手段、落實發展任務、完善課程建設和健全保障體系等方面提出了“互聯網+”賦能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變革的實踐路向,以期助力農村學校美育教學工作者正確認識與踐行“互聯網+”賦能農村學校美育教學。

[關鍵詞] 互聯網+美育; 農村學校; 教學變革; 優質教學資源; 實踐路向

[中圖分類號] G434 ? ? ? ? ? ?[文獻標志碼] A

[作者簡介] 鄧小娟(1972—),女,甘肅合水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舞蹈教育研究。E-mail:dz96329@163.com。

一、引 ? 言

自2012年“互聯網+”概念的出現,為“互聯網+教育”的創新和變革帶來了新的機遇與發展形態。隨之,國家層面針對信息科技前沿領域為教育行業帶來的機遇、挑戰和變革作出了整體性和戰略性的部署。關于“互聯網+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的探索也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在社會范圍內“互聯網+教育”掀起一股新熱潮。縱觀“互聯網+教育”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從“互聯網+教育”的創新融合應用研究,到教學改革研究、教學模式探究以及鄉村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持續關注,再到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云端互聯學校等方面問題的集中研究。另外,在線教育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被賦予了“停課不停學”的特殊使命,由于農村學校存在教學觀念落后、師資力量薄弱以及基礎設施落后等困境,難以及時跟上在線教學的步伐,有關在農村地區開展線上教育的探索也開始進入活躍狀態。

學校美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健全面向人人的學校美育育人機制,縮小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1]。互聯網技術擁有宏大的信息儲存、強大的資源共享、方便快捷的運用方式以及良好的交互功能等優勢,以“互聯網+”助力農村學校美育是農村教育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是促進城鄉美育教學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二、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的現實困境

近年來,學校美育雖然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但由于城鄉和區域發展的不平衡,農村學校的美育教學仍然存在以下現實問題:

第一,美育觀念相對落后。由于美育在農村學校長期缺位,學校和教師對美育的認識存在模糊化和片面化,許多教師無法從傳統“填鴨式”和“標準化”的應試教育觀念中掙脫出來,認為文化課學習成績是第一位的,美育課程常常處于可有可無的從屬地位。在進行美育課程的教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也只將美育課程簡單地等同于學校美術、音樂和舞蹈課程,將形象生動、陶冶情操的音樂、繪畫和舞蹈等課程演變為技術訓練的手段,忽視了學生的審美體驗和興趣培養等。

第二,美育師資匱乏,素質良莠不齊。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農村學校生源不斷減少,美育教師的人才引進相當困難,出現了多門課程由一名教師兼任的現象。特別是在部分農村學校,師資隊伍缺額較大仍是農村學校美育教學中最主要的短板。師資數量的不足進一步拉大了城鄉美育的差距,導致了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質量相對低下。雖然近幾年各地多措并舉采取了各種優待政策破解農村學校中小學美育教師緊缺問題,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文化課或體育課教師兼任,他們缺乏專業素養、藝術教育經驗及相關理論知識,也得不到藝術素養的繼續提升,導致美育教學的推進缺乏系統化和體系化的延續。

第三,美育教學條件相當薄弱。與城市相比,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導致農村學校美育的教學場地、設施及教具缺乏。大部分農村學校沒有專門的藝術課教室,雖然有些農村學校有音樂課教室,但也是由文化課教室臨時改造而成,并且非常窄小。有關音樂課的教學設施如鋼琴、電子琴、音響等硬件設施幾乎沒有,而美育課程的教具,以及開展美育活動所需的服裝、道具等更是缺乏,很難滿足美育日常教學活動的需求。

第四,美育課程開設參差不齊。義務教育階段要求學校確保藝術課程課時總量不低于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總課時的9%~11%。農村學校美育教學受到師資和教學條件的局限,藝術課程開課率極低。受傳統觀念影響,少數藝術課程往往被“主課”頻繁占用,幾乎所有藝術課程都要為“主課”讓路,課時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時數,教學進度和質量也無從談起。

第五,美育教學評價方式單一。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評價方式往往采用終結性評價和紙筆測驗,或配以唱歌、跳舞等類似才藝展示的方式進行。這樣的評價方式只注重美育教學結束后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而美育教育是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中,通過獲得審美體驗的過程而進行的,審美素養的全面提高也只能在審美活動這個過程中才能實現[2]。因此,單一的和終結性的美育評價方式不適合面向全體學生,也有悖于素質教育觀下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與人文素養為基本原則的普及型美育教育。

三、“互聯網+”賦能農村學校

美育教學變革的內在機理

互聯網是一個全新的平等開放的信息共享空間。人類社會是由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構成的,互聯網空間出現后,互聯網空間與社會空間、物理空間共同構成了人類社會的三元空間[3]。在三元空間里,人類利用信息和數據改造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實踐。“互聯網+教育”就是互聯網空間與教育行業深度交叉融合、相互作用產生的新場域。與傳統教學中的物理空間和社會關系空間相比,互聯網空間具備時空靈活、資源共享、行為數據化、信息眾籌、關系網絡化和系統聯通化六大典型特征[4](如圖1所示)。這些特性將破解城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成為實現農村學校美育教學公平公正的助推器。

(一)時空靈活——拓展農村學校美育課程教學場域

傳統的農村學校美育課堂常常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和一本非教科書的常用藝術普及讀物,教學內容只局限于美育教材和美育課堂。在“互聯網+”環境下,農村學校美育教學不再囿于封閉單一的學校圍墻內,不同地域的美育教師與農村學校學生共同搭建教育資源的真實場景,拓展了農村學校美育課程的教學場域。通過互聯網平臺,農村學校美育教學既可以實現后疫情時代居家學習中的線上同步直播的藝術課程學習,也可以通過體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實現多種模擬情境下的美育教學,從傳統單一封閉的美育教育走向虛擬和現實相輝映、線上和線下相融合的開放式美育教育。如湯敏的“雙師教學”計劃,將城市優質教學資源向城市以外的農村學校地區輸送[5]。這一模式使得美育教學活動走向了開放時空,學生通過網絡可以接收美育信息,分享美育經驗,學習美育技能,讓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課堂具有多樣的選擇。

(二)資源共享——補充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資源短板

農村學校美育教學,長期以來面臨師資不夠、場地不足、布局不均等突出問題,而學校僅依靠面授教學難以解決優質教學資源困乏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利用互聯網優勢可以使優質美育教學資源的價值和作用最大化。優質美育教學資源通過結對幫扶,跨學校、跨地區的流動與共享,彌合因地域、時空和師資力量上的差異所導致的教育資源鴻溝,使教育資源配置達到均衡化和最優化,逐漸提高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質量[6]。王嘉毅等指出,農村學校資源共享的完善,可借助于專遞課堂和同步課堂等的應用[7]。例如:西北師范大學在幫扶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計子川小學和白水川小學的進程中,以互聯網為支撐,采用線下支教和線上支教相結合的方式,向該教學點輸送優質的教學資源,用少量師資解決了學校美育課程開課不齊、教師短缺等難題,發揮師范院校資源效益,讓農村學校的學生也能享受到優質的美育教學資源。

(三)行為數據化——細化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評價結果

農村學校中的美育教學受傳統的教育觀念及應試教育的影響,藝術素質測試主要是以紙筆測試為主,或者僅僅將參加一次課外活動作為評價的結果,美育教學評價難以適應素質教育理念。在“互聯網+”時代,美育教學可以利用互聯網行為數據化的特征,通過網絡平臺或借助智能技術采集教與學的行為,精準診斷與分析美育課堂中教師“教”與學生“學”的行為數據,而不僅僅依賴紙筆測試和主觀評價。這種基于行為數據分析的評價為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的規律探尋和過程優化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教與學的行為數據可以被實時收集、篩選、整理和分析,教師可以及時查看和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行為數據,實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為因材施教提供了一種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這種大數據平臺實時的行為數據追蹤,以數據精準導向來對教學進行優化升級,為改進農村學校美育教學實踐困境提供了更加精準、科學、智能的扶智策略,推動了農村學校教育研究范式的變革,使得農村學校教育研究范式走向科學化。

(四)信息眾籌——推動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群智協同

眾籌(Crowdfunding)原本是一種商業融資方式,指大眾借助網絡以融資方式為潛在項目進行融資[8]。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眾籌成為新的信息生產方式,也被應用到教育領域。網絡空間的信息眾籌以“互聯網+教育”為出發點,利用網絡平臺形成多主體協同的社區及群智協同的文化建設,如多學科協作、跨學科整合創新[4]。美育的服務供給主渠道是學校教育。在現行的農村學校美育教學中,主要是以音樂和美術學科為主,進行唱歌、繪畫“術”的訓練的藝術教育,缺乏“美”的靈魂。在互聯網背景和技術支持下,信息眾籌特征可以將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的視野延伸,匯聚多方主體串聯學校學科課程和教學內容,打通學科壁壘。例如開發整合舞蹈、音樂、美術、體育、傳媒等專業,進行多學科協同聯網、科學與人文協同聯網、線上線下教育、學校和學習聯網等。通過網絡空間的智慧眾籌和協同育人呈現社會、歷史、文化、藝術和自然情境,將學校和社會共建可持續、大跨度的美育教學共同體,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

(五)關系網絡化——構建農村學校美育新型師生關系

網絡空間的關系網絡化特征延伸了人與人信息交流的范疇,形成了新型人際交往關系。農村學校美育教學通過互聯網空間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學習內容以及環境資源之間連貫成一個無縫交互系統,為學生提供了真正高度個性化、自主化、開放性、參與性和體驗式的學習[9]。在傳統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是面對面的單向線性交流,而在互聯網空間中,教師與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多向互動交流,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也逐漸演化為多向非線性關系,互聯網空間使得師生之間形成一種新型的學習伙伴關系。互聯網關系的復雜性呈現新的師生關系,教師作為最重要的教學資源,要求農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更強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以應對復雜網絡環境中師生關系的不確定性。

(六)系統聯通化——促進農村學校美育聯動有機發展

“互聯網+”環境具有系統聯通化特征,可以通過技術構建新的教育組織體系和服務體系,助力區域美育教育事業的發展。首先,系統聯通化構建了新的教育組織體系。互聯網技術將全社會優質教學資源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互通互聯,進而彌合城鄉美育教育資源發展的不協調問題。例如:甘肅省在“互聯網+教育”的推進過程中,始終堅持“甘肅境內城鄉一體化聯通”,基于互聯網平臺將優質教學資源與農村學校建立校際結對,多方聯動解決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薄弱問題。其次,教育與社會各個子系統之間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互聯互通,為美育教育監測、管理、決策和服務提供保障。甘肅省在教育管理服務系統中,以教育政務服務平臺“一網通辦”為基礎,以“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為理念,構建了一個優化管理服務水平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務系統,實現了美育教育治理能力智能化、現代化,促進了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四、“互聯網+”賦能農村學校

美育教學變革的實踐路向

互聯網技術在農村學校美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使得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的時空得到擴展與延伸,擴大了優質美育資源的覆蓋面,縮小了城鄉之間美育教育質量的差距,是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助推劑。高等學校是培育優秀生源、建設強大科研隊伍和吸引高水準師資的重要園地。在鄉村振新的主戰場,高校應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和智力支撐功能,為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與互聯網技術支撐。

(一)夯實基礎設施:搭建遠程教育資源平臺

遠程教育資源平臺是為了緩解農村學校美育師資短缺、教學質量不高等現實問題,幫助農村學校學生更好地享受優質美育課程而搭建的。以遠程、開放、聯通、共享為基本理念進行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師生在線學習的實時互動。就目前我國遠程教育開展的情況來看,進一步完善農村學校美育遠程教育資源平臺,首先應由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統籌高校和企事業單位,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構建,由參與開展遠程教育的高校與城市中小學等來為農村學校提供優質的美育教學資源。其次,根據美育教學內容,對農村學校現有的教學環境進行調研,并補充學校多媒體教學配備以滿足網絡教學需要。再次,要保障網絡授課端或近端(高校)和學生端或遠端(農村學校)的信息教學無延時調適配置。最后,為確保充足的網絡寬帶,構建完善的遠程教育資源平臺,還應建立設備管理與維護制度,以保障設備高效、穩定、流暢、安全地運行,為“互聯網+”農村學校美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網絡與平臺功能支撐,將教育終端的自主權真正地掌握在師生手中。

(二)優化技術手段:保障農村學校美育教學實施

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的順利實施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支持。根據“互聯網+”美育專遞課堂中師生交互水平的不同,郭炯提出了三種技術解決方案:“基礎交互性”(簡易的專遞課堂實施環境)、“深度交互型”(較強交互體驗的教學環境)、“沉浸交互型”(更加強調學生個性化需求和沉浸式體驗的學習環境)。這三種方案均能滿足美育專遞課堂開展的最基本需求,薄弱地區學校可以依據自身實際情況按需選擇。山東臨沂市河東區“專遞課堂”采用TS Cloud多媒體技術,真實還原課堂環境,在2M的帶寬環境下達到 1080P的效果,統一管理和調度,實現優質資源與優質課的共通互享。可見,優化技術手段是保障美育課堂在農村學校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在“互聯網+”時代,體感技術、人工智能和學習分析等新興技術(見表1),是促進農村學校美育教學有效開展的關鍵內驅力。

1. 體感技術

體感(Motion Sensing)技術是實現農村學校美育教學中人機交互的重要技術支持。智能設備通過動態捕捉、影像識別、音視頻采集等功能對師生的動作、聲音和面部表情進行捕捉、識別、反饋,通過屏幕畫面與師生進行交互,從而實現人機互動。體感技術的運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還原傳統美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師生的體驗更具有真實性和沉浸感。此外,體感技術還可以通過智能技術進一步捕捉更多的信息,如學習者的腦波、心率、呼吸節律等,并實時持續地進行記錄,使得課堂教學過程數據化和可視化。

2. 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術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的有效實施,人工智能對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的師生關系、教學環境、課程內容、課堂練習、教學方式與教學評價等環節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可以通過優化計算機技術,增強手勢與語音識別、動作與圖像識別、智能情感分析識別以及語音處理計算等方面的精確性,為學生個性化需求和沉浸式體驗的學習環境賦能增力。

3. 學習分析技術

學習分析(Learning Analytics)是近年來“互聯網+教育”的重要應用工具和分析方法。學習分析對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的教學評價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運用先進的分析方法和工具預測學習結果、診斷學習中發生的問題、優化學習效果[10]。例如:在舞蹈和體育課堂中,通過智能動作測評系統可以對學生的關鍵要點動作進行打分;在音樂課堂中,通過智能音樂評價系統自動提取學生唱歌的音調、節奏和旋律等進行智能評分。此外,學習分析還可以給出測評信息和改進建議。學習分析在農村學校美育專遞課堂的使用,有助于教師獲得更精準和更高效的學習數據,實現更客觀、更科學的教學評價。

綜上所述,農村學校美育教學離不開相關技術的支持,體感技術、人工智能和學習分析等技術共同影響著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的教學方式和體驗方式,最大限度地打破時空限制,加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環境之間的交互,增強了線上沉浸式的教學體驗。

(三)落實發展任務:優化混合式美育教學模式

在“互聯網+”環境下,農村學校美育課程必將催生新的教學規律與模式。混合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憑借“線上”和“線下”兩方優勢備受青睞,很多教育實踐者、研究者對其已達成了基本的共識:混合式教學注定會成為未來教育的“新常態”[11,12]。混合式教學模式契合了“互聯網+”環境下農村學校美育教學革新的需要。在農村學校開展美育工作,可以通過政府搭臺,將高校與農村學校進行對接,采用實地線下支教與網絡在線支教相融合的美育混合式教學模式。根據教學的基本流程,可以將混合式美育教學模式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具體思路為:

在“課前”的課程規劃階段,以互聯網教學軟硬件平臺為基礎,教師在課前利用網絡資源發掘適合教學需要的相關內容與素材,如世界經典名畫、詩歌朗誦視頻、古典音樂曲目和經典舞劇視頻等;利用互聯網技術開發建設專題美育講座、制作生動的形象教學課件;利用各種軟件和技術表達和創造美,如運用繪圖、圖片處理軟件完成色彩搭配設計,運用音樂制作軟件設計小段音樂,運用剪輯軟件完成舞蹈視頻制作等。結合現有的網絡課程資源,將視頻、課件和作業測試等,統一匯總、分類整理、匯聚發布到互聯網平臺。學生通過登錄互聯網平臺,瀏覽、觀看課程視頻并參與在線交流討論,完成作業和測試,總結疑難問題,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美育話題在互聯網平臺上搜索學習資源和課程視頻。

在“課中”階段,教師通過網絡支教授課端平臺,在線播放準備好的教學課件,同時,遠程接入農村學校學生端信息化教學軟硬件平臺,觀看通過在線共享的屏幕內容以及實時音視頻。在美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預先精心選擇設計的典型材料,充分利用AR等技術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使得學生能夠產生身臨其境的真實體驗。由于美育教學有著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保持生動性,教師細微的面部表情和動作都會對學生產生心理影響。教師在借助于體感技術時,要對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等多種感官形成刺激,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器官,并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將身心投入審美實踐中,幫助學生真正地感知、體驗和理解藝術。在“課中”階段,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習分析技術所提供的審美素養評價系統,對過去或當堂的教學內容進行聯網測試。教師根據聯網測試的結果可以及時對本課時或下一步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整。這樣就能更全面地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實現更加高效和強交互型的教學體驗。

“課后”學習與課堂學習同樣重要。通過美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學生可以在課下繼續復習、完成美育課程內容,并對學習的美育內容作深層次的思考,達到真正的理解與掌握。網絡學習平臺還可以自動記錄并分析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數據,以便教師更精準有效地進行教學評估,優化教學方法。此外,教師通過網絡學習平臺還提供了輔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美育課程內容的擴展資源,使學生在主動的審美體驗中增強對美的感悟。

(四)完善課程建設:探索模塊化課程教學新形態

課程是知識和育人的載體,完善美育課程建設,探索模塊化課程教學新形態,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促進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升。模塊化教學是指完全或部分基于模塊課程的一種開放性、可選擇性和個別化教學形式[13]。模塊化教學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高參與性,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建構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探索、發現和解決[14]。在“互聯網+”時代,模塊化課程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完善美育課程建設,對傳統的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進行變革。

學校美育課程主要是以藝術課程為主體,學校美育模塊化課程教學根據“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采取“領域—學科—模塊”的構建結構,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手段,對藝術領域的各個科目進行模塊化的組織與結合,例如,圍繞“節奏”這一主題內容進行模塊化教學,能夠將音樂、舞蹈和美術等科目的基礎理論知識有機結合。提到“節奏”,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的是音樂,音樂的節奏是通過聲音的長短和強弱兩個元素構成的,節奏是組成音樂的重要元素,是曲調的骨架。但是,節奏不只存在于音樂當中,舞蹈中只要在舞動就有節奏,節奏是舞蹈動作在力度、速度、幅度等方面的對比和變化,是構成舞蹈藝術的要素之一。同時在美術作品中,色彩的節奏在畫作中充分體現,利用各種變化方式,或漸變,或重復,或自由地鋪陳顏色,將色彩平面按弱、中、強進行任意排序重組,并通過隨機對比,形成富有生機的藝術作品。可見,節奏是藝術領域中各科目的一個重要基礎理論知識。在“互聯網+教育”時代,教師在不同藝術模塊講解節奏時,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如PPT、微課或者其他課程資源,圍繞不同模塊的教學目的組織課程學習的理論知識和藝術技能,同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也可以進行交流互動或者翻轉式課堂的自主學習,從而實現個性化發展。

(五)健全保障體系:激勵多元主體共同參與

在“互聯網+”時代,要加強和改進農村學校美育教學水平,需要全方位、多維度、多主體共同參與,組成新型教育聯盟,形成育人合力。首先,在這個新聯盟中,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大方針政策,同時利用互聯網和智能技術綜合高校、企業及社會優質教學資源,形成“政府主導—社會監督—學校實踐”的戰略路線[15]。其次,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下達工作目標任務,編制實施方案,遴選符合要求的試點學校,組織項目推進,對項目相關工作進行指導、檢查、評估等全面協調和監督項目的實施。再次,組建支教團隊,結合受援學校對不同學科教師的實際需求遴選學校教師、優秀師范生、教育碩士等組成支教團,嚴格把握支教教師隊伍的素質和質量,以保證支教團隊的高素質和專業化程度。最后在加強制度保障方面,充分發揮多方力量形成合力,組建專家指導團隊,建立評價反饋機制,強化支教教師專業素養,提供教師支教補助,有序推動“互聯網+”美育教育教學的開展與應用,從而促進城鄉學習美育教育的均衡發展。

五、結 ? 語

“互聯網+教育”是新時代推動農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互聯網的時空靈活性讓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由封閉走向了開放。互聯網的資源共享、信息眾籌和系統聯通化為落實優質教學資源在農村學校美育教學共享共用、按需獲取與個性化應用提供了條件。互聯網的行為數據化和關系網絡化提供的認知工具、過程性分析和教學評價等學習支持,為農村學校美育教學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因材施教,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在“互聯網+”時代,關于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的探索目前還屬于起步階段,在教學理論與應用策略方面還需要結合美育教學實際需求進一步探索。比如:如何基于“互聯網+”充分挖掘各門學科的美育功能,構建大美育格局,將美育融入農村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形成具有農村地域特色的美育教學體系;如何對學習方式、教育模式、教學過程、學習內容和教學評價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制定適合學生個性差異和不同學習需要的教學方案與策略;如何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審美價值觀等進行科學、客觀和開放的測評,從認知評價轉向情感評價、價值觀評價和素養評價,建立科學系統的美育評價體系;等等。因此,未來還需要進一步以系統的觀點和方法研究互聯網技術在農村學校美育教學中的顛覆性創新作用,以促進“互聯網+”賦能農村學校美育教學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EB/OL].[2020-10-15].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5_494794.html.

[2] 趙伶俐,文琪.以審美素養發展為目標的美育評價[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21(3):22-29.

[3] 潘云鶴.人工智能2.0與教育的發展[J].中國遠程教育,2018(5):5-8.

[4] 陳麗,逯行,鄭勤華.“互聯網+教育”的知識觀:知識回歸與知識進化[J].中國遠程教育,2019(7):10-18.

[5] 陳麗,李波,郭玉娟,等.“互聯網+”時代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的新趨勢和新方向[J].電化教育研究,2017,38(5):5-12.

[6] 劉革平,余亮,龔朝花,等.教育信息化2.0視域下的“互聯網+教育”要素與功能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8,39(9):37-42.

[7] 王嘉毅,封清云,張金.教育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J].教育研究,2016(7):12-21.

[8] CLAUSS T,BREITENECKER R J,KRAUS S,et al.Directing the wisdom of the crowd: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interaction among founders and the crowd ?during crowdfunding campaign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18(8):709-729.

[9] 邁克爾·霍恩,希瑟·斯特克.混合式學習:用顛覆式創新推動教育革命[M].聶風華,徐鐵英,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33-35.

[10] 李青,王濤.學習分析技術研究與應用現狀述評[J].中國電化教育,2012(8):129-133.

[11] NORBERG A,DZIUBAN C D,MOSKAL P D.A time-based blended learning model[J]. On the horizon,2011(3):207-208.

[12] PORTER W W,SPRING K A,WELCH K R,et al.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Institutional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J].Computers & education,2014(3):185-195.

[13] 付強,徐繼存.模塊化教學及其對我國高中課程改革的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11(12):93-97.

[14] 陳一明.“互聯網+”時代課程教學環境與教學模式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28-232.

[15] 王竹立.后疫情時代,教育應如何轉型?[J].電化教育研究,2020,41(4):13-20.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of ?"Internet+" Enabling Aesthetic Education Reform in Rural Schools

DENG Xiaojuan, ?WANG Fupi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and education, "Internet +" enabling the refor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becomes both the direction and trend of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an important initiative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esthetic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such as relatively backward concept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sufficient teachers and teaching conditions, and single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methods,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space, this study deeply analyz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Internet +" enabling the refor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It is believed that "Internet +" can expand the teaching field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supplement the shortcoming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resources, refine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promote the collabor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build a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promote the organic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further proposes the practical direction of "Internet +" enabling the refor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olidating infrastructure, optimizing technical means, implementing development tasks, and improv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ing the guarantee system, so as to help rural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educators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practice "Internet +" enabling aesthet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Keywords] Internet + Aesthetic Education; Rural Schools; Teaching Reform;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Practical Direction

猜你喜歡
美育互聯網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學刊(2019年3期)2019-05-24 00:54:34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學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風采童裝(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師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5:57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9:11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91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午夜在线不卡| 美女免费黄网站|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1|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全部毛片免费看|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3p视频|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久久精品视频一|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欧美激情伊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91视频| 四虎AV麻豆|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日韩欧美91|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JIZZ亚洲国产|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九九九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热九九精品|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67194亚洲无码| 视频一区亚洲|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91成人精品视频| 色综合中文字幕| 无码在线激情片| 伊人色天堂|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亚洲免费黄色网|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激情综合激情| 久久黄色影院|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欧美色视频日本|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