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增加閩清縣人工林造林樹種,2012年閩清美菰國有林場引種了臺灣杉和巒大杉,并與本地的禿杉和杉木一起進行造林對比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樹種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0%以上,成活率和保存率為杉木>巒大杉>臺灣杉>禿杉,不同樹種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差異極顯著;巒大杉的樹高、胸徑最大,杉木其次,不同樹種的樹高、胸徑差異極顯著。初步認為巒大杉生長優勢明顯,可用于閩清縣山地造林。
關鍵詞臺灣杉;巒大杉;禿杉;杉木;生長量;保存率;成活率;閩清縣
中圖分類號:S791.27;S727.1文獻標識碼:A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3.03.016
FieldTestofServalTaxodiaceaeTreeSpeciesPlantativeComparationinMinqingCounty
ZhengSixing
(MinqingMeiguState-ownedForestFarminFujianProvince,Fuzhou350800,China)
AbstractFieldTestofplantativecomparationamongTaiwaniacryptomerioides,Cunninghamiakonishii,TaiwaniaflousianaandCunninghamialanceolatawascarriedoutinMinqingMeiguState-ownedForestFarmin2012toincreaseartificialafforestationtreespeciesinMinqingCounty.Theresultsshowedasfollows:survivalrateandpreservationrateofdifferenttreespecieswereover90%,theorderofwhichwasCunninghamialanceolata>Cunninghamiakonishii>Taiwaniacryptomerioides>Taiwaniaflousiana,thusthesurvivalrateandpreservationrateofdifferenttreespeciesvariedverysignificantly;theheightanddiameterofCunninghamiakonishiiwasthebiggestandthatofCunninghamialanceolatatookthesecondplace,sothedifferenceinheightanddiameterofdifferenttreespecieswasveryobvious.CunninghamiakonishiiissuitabletobeplantedinMinqingCountymountain.ItispreliminarilybelievedthatthegrowthadvantageofCunninghamiakonishiiisobviousandcanbeusedformountainafforestationinMinqingCounty.
KeywordsTaiwaniacryptomerioides;Cunninghamiakonishii;Taiwaniaflousiana;Cunninghamialanceolata;growingincrement;preservationrate;survivalrate;MinqingCounty
閩清縣地處福州西北部,縣域內多為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積小,是福建省主要的林業縣。縣域范圍內天然林面積較少,約為有林地面積的30%左右[1]。人工林樹種主要是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和馬尾松(Pinusmassoniana),樹種較為單一,人工林結構不盡合理[1,2]。根據閩清縣自然氣候條件和土壤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樹木引種,是增加閩清縣人工林樹種資源、改善林分結構、豐富物種多樣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產力的有效措施。臺灣杉(Taiwaniacryptomerioides)、巒大杉(Cunninghamiakonishii)、禿杉(Taiwaniaflousiana)和杉木都是杉科針葉喬木樹種,是臺灣主要的用材樹種[3-6]。福建與臺灣氣候相近,這為在福建引種臺灣樹種創造了良好條件[3]。2012年,閩清美菰國有林場引種了臺灣杉、巒大杉,并與福建本地的禿杉、杉木一起對比造林,通過這幾種杉科樹種的生長表現,揭示其生長效果和差異性。
1試驗地概況
閩清美菰國有林場位于閩清縣西部,地處閩中戴云山脈和閩北鷲峰山脈的交接地段[1],地理坐標為118°30′E,26°12′N。林場的氣候類型屬于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多年平均氣溫20.2℃,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495mm,雨季多集中在3—5月,水熱條件較好。年平均相對濕度81.5%,年平均有霜日65d。試驗地布設在林場的城門工區,海拔1050m,坡向東南,坡度23°,土壤為紅壤,土層厚度>100cm。林下植被有芒萁(Dicranopterisdichotoma)、五節芒(Miscanthusfloridulus)、杜鵑(Rhododendronsimsii)、黃瑞木(Adinandramillettii)、冬青(Ilexchinensis)、野牡丹(Melastomacandidum)等。
2研究方法
2.1試驗材料來源
試驗用的巒大杉和臺灣杉的種子來源于臺灣嘉義大學,在美菰林場苗圃進行播種育苗。禿杉造林用苗來自德化葛坑國有林場培育的實生苗,杉木苗為美菰林場培育的實生苗。造林時各樹種的苗木高度在50cm左右。
2.2試驗設計和調查項目
2012年3月,在林場城門工區雜木林采伐跡地上進行臺灣杉、巒大杉、禿杉和杉木對比造林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重復3次,即在坡上、中、下位置各設置4個試驗小區,共12個試驗小區。每個坡位中,臺灣杉、巒大杉、禿杉和杉木分別各種植1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20m×20m。種植穴規格40cm×40cm×40cm,種植株距2m,行距2.5m。
造林后按照營林生產要求,前3年對幼林進行常規的除草、施肥等撫育管理措施,每年的年底對試驗林開展高和徑生長量、存活株數等調查。
3結果與分析
3.1不同樹種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造林當年年底對4個樹種的成活情況進行調查統計(表1),各樹種的成活率為91.4%~96.7%,不同樹種的造林成活率為杉木>巒大杉>臺灣杉>禿杉,杉木的成活率與巒大杉、臺灣杉、禿杉相比分別提高1.5、4.7和5.3個百分點,巒大杉的成活率與臺灣杉、禿杉相比分別提高3.2和3.8個百分點。方差分析(表2)顯示,不同樹種的成活率存在極顯著差異。多重比較顯示,臺灣杉和禿杉、巒大杉和杉木的成活率差異不顯著,臺灣杉與巒大杉、杉木的成活率差異均顯著,禿杉與巒大杉、杉木的成活率差異顯著。2022年9月對4個樹種的保存數量進行了調查(表1),各種樹種的保存率為90.2%~95.3%,說明造林樹種特別是引種的臺灣杉和巒大杉適應引種地的生長環境。不同樹種的造林保存率為杉木>巒大杉>臺灣杉>禿杉,杉木的保存率與巒大杉、臺灣杉、禿杉相比分別提高2.2、4.3和5.1個百分點,巒大杉的成活率與臺灣杉、禿杉相比分別提高2.1和2.9個百分點。方差分析結果(表2)顯示,不同樹種的保存率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多重比較結果顯示,臺灣杉與禿杉、巒大杉與杉木的保存率差異不顯著,臺灣杉與巒大杉、杉木的保存率差異顯著,禿杉與巒大杉、杉木的保存率差異顯著。
3.2不同樹種抗性(抗凍害、抗病蟲害等)調查
試驗地海拔1000m左右,冬季氣溫低下,常有霜凍、結冰現象。每年冬季對試驗的4個樹種凍害情況進行調查,均未發現有明顯的受凍跡象,說明參與試驗的樹種抗凍害能力強。夏季是樹木病蟲害高發的季節,自營造試驗林以來,在4個樹種的林分中沒有病蟲害發生。
3.3不同樹種生長量
2022年9月,對4個樹種的試驗林進行每木調查,測定活立木的樹高、胸徑,結果見表3。
不同樹種的樹高為巒大杉>杉木>禿杉>臺灣杉,巒大杉的平均樹高比杉木、臺灣杉和禿杉分別增加6.7%、77.8%和72.3%,杉木的平均樹高比臺灣杉和禿杉分別增加66.7%和61.5%,巒大杉和杉木的樹高生長量大大超過臺灣杉和禿杉。方差分析(表4)表明,不同樹種的樹高差異極顯著。多重比較結果顯示,臺灣杉與禿杉、巒大杉與杉木的樹高差異不顯著,臺灣杉與巒大杉、杉木的樹高差異極顯著,禿杉與巒大杉、杉木的樹高差異極顯著。不同樹種的胸徑為巒大杉>杉木>臺灣杉>禿杉,巒大杉的平均胸徑比杉木、臺灣杉和禿杉增加5.6%、74.4%和80.7%,杉木的平均胸徑比臺灣杉和禿杉增加65.1%和71.1%,巒大杉和杉木的胸徑比臺灣杉、禿杉大得多。方差分析(表4)表明,不同樹種的胸徑差異極顯著。多重比較結果顯示,臺灣杉與禿杉、巒大杉與杉木的胸徑差異不顯著,臺灣杉與巒大杉、杉木的胸徑差異極顯著,禿杉與巒大杉、杉木的胸徑差異極顯著。這些樹種在相同經營措施條件下表現出的生長差異是與樹種自身的生長特性密切相關的,可見,4個樹種中巒大杉具有最明顯的生長優勢,初步表明,巒大杉可用于閩清縣山地造林,臺灣杉和禿杉生長較為緩慢。
4結論與討論
巒大杉、臺灣杉、禿杉等樹種在閩清縣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高達90%以上,對閩清縣的氣候條件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巒大杉、杉木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分別高于臺灣杉和禿杉,而且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巒大杉與杉木、臺灣杉與禿杉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差異不顯著。參與試驗的4種杉科樹種的樹高、胸徑均為巒大杉>杉木>臺灣杉>禿杉,巒大杉與臺灣杉、禿杉的樹高、胸徑差異極顯著,杉木與臺灣杉、禿杉的樹高、胸徑差異極顯著,巒大杉與杉木、臺灣杉與禿杉的樹高和胸徑差異不顯著。在試驗過程中,沒有發現巒大杉、臺灣杉等樹種有受凍害現象和病蟲危害情況。
閩清縣的森林覆蓋率較高,但造林樹種較少,主要是杉木和馬尾松,還有少部分的經濟林樹種橄欖樹。本試驗發現巒大杉生長較快,可在閩清縣山地造林中推廣。
參考文獻:
[1]許敬良.閩清縣森林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實現共贏策略探討[J].綠色科技,2018,20(7):137-138
[2]劉堃.3種楠木造林生長效果比較研究[J].防護林科技,2022(4):21-22,51
[3]康木水.臺灣珍貴用材樹種巒大杉引種與栽培效果分析[J].海峽科學,2007(7):43-44
[4]高楠.巒大杉與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研究[J].福建林業科技,2015,42(2):46-49,111
[5]傅秋華,陸媛媛,陳鳴,等.禿杉和臺灣杉引種試驗初報[J].林業科技開發,1999(5):33-34
[6]相衛國,郝文芳,李倩.臺灣杉的研究與保護現狀[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3(S1):132-137
收稿日期:2022-11-21
作者簡介:鄭思行(1982-),男,福建福州人,工程師,從事森林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