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輪效應指評價者對一個人多種特質的評價往往受其某一特質高分印象的影響而普遍偏高,就像一個發光物體對周圍物體有照明作用一樣。比如你一旦覺得你的同學張三比較可愛之后,你就會對他的性格、態度以及能力等都會有一個較高的評價,也就是說對可愛這個特質的高分評價影響了對其他特質的評價,使得對其他特質的評價普遍偏高。與暈輪效應相對的是負暈輪效應,主要指評價者對一個人的多種特質的評價往往受某一特質低分印象的影響而普遍低。
——侯玉波《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材:社會心理學(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焦點效應指人類往往會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注意度。通過自我專注的觀察,我們可能會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實際注意到我們的人要比我們認為的少。我們總能敏銳地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于是就常常出現透明度錯覺,例如我們以為如果我們感到很快樂,這種心理狀態就會清楚的被他人知曉。事實上,我們表現出來的狀態可能比自己意識到的要模糊不清,并且別人并沒有像我們自己那樣注意我們。
——根據[美]戴維·邁爾斯著、侯玉波等譯《社會心理學(第8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版)編輯整理